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1)
2023(8873)
2022(7185)
2021(6964)
2020(5725)
2019(13441)
2018(13659)
2017(24845)
2016(13542)
2015(15507)
2014(15295)
2013(14612)
2012(13176)
2011(11755)
2010(12498)
2009(10720)
2008(10639)
2007(9703)
2006(8448)
2005(7643)
作者
(37611)
(31076)
(30974)
(29683)
(20056)
(14935)
(14242)
(12199)
(11823)
(11421)
(10696)
(10558)
(10145)
(9955)
(9611)
(9537)
(9498)
(9263)
(9238)
(8965)
(7913)
(7824)
(7637)
(7189)
(7187)
(7020)
(7011)
(6920)
(6479)
(6191)
学科
(51319)
经济(51280)
管理(37406)
(34167)
(29034)
企业(29034)
方法(24471)
数学(21623)
数学方法(20968)
技术(14766)
中国(13936)
理论(13470)
(13210)
教学(12075)
业经(10818)
(10204)
教育(9556)
(9180)
地方(9045)
(8934)
贸易(8924)
农业(8680)
(8626)
(7781)
学法(7665)
教学法(7665)
技术管理(7535)
(7207)
(6799)
银行(6781)
机构
学院(180464)
大学(178216)
管理(67547)
(65861)
经济(64178)
研究(59366)
理学(57450)
理学院(56807)
管理学(55197)
管理学院(54848)
中国(43753)
(38951)
科学(37139)
(29809)
(29179)
(29000)
(28371)
中心(27774)
技术(27130)
业大(26999)
研究所(26966)
(25887)
师范(25600)
北京(25019)
(23623)
财经(22388)
农业(22022)
(21997)
职业(21029)
(20281)
基金
项目(120653)
科学(93196)
研究(91792)
基金(81790)
(71150)
国家(70568)
科学基金(60413)
社会(53168)
(50864)
社会科(50352)
社会科学(50335)
教育(46847)
(41919)
基金项目(41805)
编号(40115)
自然(38751)
自然科(37948)
自然科学(37939)
自然科学基金(37169)
资助(34808)
成果(32882)
课题(29418)
重点(27994)
(26344)
(25774)
(25552)
(24674)
创新(24529)
项目编号(24263)
大学(23199)
期刊
(72427)
经济(72427)
研究(51506)
中国(47506)
教育(38325)
管理(28471)
学报(27385)
技术(26498)
(26060)
科学(25112)
(23393)
大学(21400)
学学(19414)
农业(17951)
职业(13604)
(13209)
金融(13209)
图书(12106)
经济研究(11757)
业经(11523)
(11327)
技术经济(10970)
统计(10933)
财经(10444)
(10398)
科技(10398)
论坛(10398)
(10243)
技术教育(9282)
职业技术(9282)
共检索到281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斌  
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是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和全国较早开办的高职专业,已成功入选教育部、财政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本文结合重点专业的建设经验,从专业设置的前瞻性、办学体制与机制改革、"一线四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双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工学结合教材建设、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等方面阐述重点建设专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伯峰  
"41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分成3个层次,即在前4个学期以项目课程为主进行教学和实训;在第5学期安排学生在校内进行综合模块实训;在第6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该模式构建的核心环节是采用"三纵三横"设计法开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综合化课程体系。模式实施的关键是建立实施层次化技能训练的实训基地,建立良好的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建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斌  杨桦  凌晓萍  伍德军  杨小燕  时云峰  杨仁怀  周静  林勇  任毅  
本文基于国家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和四川省教改项目,紧密对接成都IT发展"第四极"对高职软件人才的重大需求,以3个调查为基础,开展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双平台—双主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科学运用"概括化理论"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成功探索了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模式,系统推动课程资源、实训基地、教师团队、管理制度配套改革。经过4年改革与应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高,社会认可度也大幅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龚小勇  武春岭  唐继勇  何欢  吴焱岷  贺彬恢  张湛  鲁先志  何倩  杨秀杰  
针对信息安全行业"政治强、道德高、技术硬"的人才需求,联合百家企业,10年探索实践,建立资源整合平台和社会服务平台"双平台"校企合作机制,开发职业素质核心和职业技能核心"双核心"专业课程体系,营造校内学习情境和校外职业情境"双情境"教学实施环境,首创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双平台、双核心、双情境"人才培养模式。取得9项国家级和17项省部级标志性成果,在校内19个专业应用,全国150所院校推广,得到学生、行业企业和社会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不仅在信息安全技术专业而且在全国高职教育中具有普遍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武春岭  龚小勇  唐继勇  何欢  吴焱岷  
本文提出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双平台、双核心、双情境"三双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从根本上保障了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培养复合型、发展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所需的必要条件,而且系统地解决了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校企合作、课程设计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三个突出问题,该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突出成效,获得了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极具推广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建伟  杨春景  
水利工程实验与检测技术专业通过调研确定专业定位,构建了"四实习、五对接"生产主导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四实习"强化实践教学,通过"五对接"实现工学结合。实践表明,通过该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岗位工作技能熟练、就业率高、企业评价好。该培养模式符合企业需要的实验检测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方桥  
本文阐述学院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教学团队、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构建了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2+1""订单式"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筱云  
文章论述了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高职建设为契机,紧密结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探索以"工作过程导向,岗位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学院+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以CDIO工程教学模式构建"1C+5P"创新能力训练体系,完成学生到企业员工无缝对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江  李慧  
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在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园艺技术专业重点建设过程中,开展"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旨在推进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等教学保障设施建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育红  
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平台+模块"模式是通过对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涵的研究,构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需要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文章从"平台"和"模块"两方面对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平台+模块"模式下的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策略具有现实意义和实际需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燕  贺东辉  欧阳勤  杨锡军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探索由行业学会引领建立煤炭工业校企合作理事会,进行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模式,构建和实施了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两平台三模块、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有效服务区域经济。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义奎  王铁良  刘文合  刘艳华  
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中职本)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土木工程高等职业教育,也不同于土木工程本科教育。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中职本)教育基本介于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之间,其人才培养应更好地适应地方性、经济性和职业性的特点,按照培养具有宽扩知识面、侧重实践能力、擅长实际应用的人才整体优化设计培养计划,构建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中职本)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土木工程全程导师制培养模式,对土木工程(中职本)本科专业人才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实践环节等进行探讨和实践,以期为高等教育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华  王凤燕  
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结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构建"模块化、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在会计实践教学内容、环境、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和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婷婷  王辉  谢晓莉  
民办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特征,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型高校,肩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区域性经济服务的重要使命。目前民办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及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教学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等问题,应该合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应用技术型专业,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寇尚乾  刘立新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对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职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指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应立足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加强能力本位的学科建设和职业导向的专业建设,完善以技术理论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以技术应用为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应用技术与技术应用的融合,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