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34)
2023(17892)
2022(15180)
2021(14219)
2020(11798)
2019(27201)
2018(26926)
2017(51825)
2016(28248)
2015(31533)
2014(31405)
2013(31327)
2012(28949)
2011(25879)
2010(26072)
2009(24143)
2008(23998)
2007(21407)
2006(19157)
2005(17434)
作者
(80809)
(67125)
(66669)
(63024)
(42969)
(32087)
(30337)
(26200)
(25406)
(24115)
(22819)
(22695)
(21516)
(21341)
(20624)
(20380)
(19905)
(19707)
(19295)
(19230)
(16602)
(16524)
(16201)
(15480)
(15009)
(14904)
(14872)
(14868)
(13323)
(13222)
学科
(122650)
经济(122514)
(106570)
管理(96646)
(95274)
企业(95274)
方法(51151)
数学(40791)
数学方法(40431)
(38933)
(36129)
业经(36122)
中国(32202)
(28312)
地方(28285)
财务(28241)
财务管理(28204)
企业财务(26863)
农业(25367)
(24295)
贸易(24273)
(23653)
(23600)
技术(22587)
(21615)
(21525)
理论(21227)
(19117)
(18573)
环境(18492)
机构
学院(402037)
大学(399055)
(164120)
管理(164088)
经济(160702)
理学(140591)
理学院(139093)
管理学(137164)
管理学院(136426)
研究(131629)
中国(102777)
(86438)
科学(79192)
(77556)
(65668)
(64569)
(61348)
财经(61145)
中心(59779)
研究所(58933)
业大(57589)
(55559)
北京(54922)
(51713)
师范(51269)
农业(50138)
(49630)
(48079)
经济学(47751)
财经大学(45204)
基金
项目(264369)
科学(209397)
研究(196853)
基金(191992)
(165391)
国家(163863)
科学基金(142868)
社会(124460)
社会科(117938)
社会科学(117911)
(103762)
基金项目(102639)
自然(92406)
自然科(90285)
自然科学(90266)
教育(89417)
自然科学基金(88712)
(85969)
编号(81301)
资助(78248)
成果(65027)
(58866)
重点(58303)
(58195)
(56597)
课题(55082)
创新(52143)
国家社会(50572)
教育部(50210)
项目编号(50115)
期刊
(189864)
经济(189864)
研究(121263)
中国(80198)
管理(65638)
(63571)
(59629)
学报(57453)
科学(55519)
大学(44370)
教育(44109)
学学(41612)
农业(41366)
(37508)
金融(37508)
技术(36773)
业经(33454)
财经(30386)
经济研究(28847)
(26000)
问题(25039)
(24073)
技术经济(21641)
图书(20508)
现代(20025)
(19712)
商业(18865)
科技(18799)
理论(18739)
财会(18570)
共检索到611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郝婷   郭小青  
提高研发支出资本化率和削减研发支出是上市公司实施研发支出盈余操纵的两种常见手段,但出于盈余管理动机的研发支出削减行为不易被识别,现有研究更关注研发支出资本化盈余操纵。选取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验分析法和Gunny模型对新能源企业研发支出盈余操纵的两种手段分别进行识别,并分析其动机和对企业以及信息使用者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管理层为了改善经营业绩迎合盈余目标,通过削减研发支出和提高研发支出资本化率两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盈余操纵,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对信息使用者造成迷惑并做出错误决策,同时损害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晓慧  梁立彬  
文章以天源迪科公司2010年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案例为对象,研究了中国高科技企业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动机、过程与市场结果。发现高科技企业由于其研发支出较大,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同时也不能得到良好的市场反应。提出应该加强对高科技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监管,完善相关审计和披露制度,提高会计信息有用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崔宏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就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盈余操纵行为的经验识别、实践发现与审计技术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注册会计师对企业会计处理方法是否偏离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以及偏离的程度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且从事证券业务的注册会计师相对于从事非证券业务的注册会计师其识别能力更高;在注册会计师执业实践中发现的盈余操纵行为以虚增销售收入与利润为主;分析性复核、询问、盘点和企业人员的“告密”则是注册会计师执业中发现企业盈余操纵行为的最主要的审计技术或途径;而从事证券业务的注册会计师与从事非证券业务的注册会计师在实际发现的具体盈余操纵行为与审计技术或途径方面则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同。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姚宏  李延喜  高锐  张晶晶  
运用实验方法构建具有不同信息结构的市场环境,研究风险偏好与外部监管环境对盈余操纵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外部监管环境对盈余操纵行为具有显著约束作用;信息不对称时,信息成本将加重操纵程度,内幕交易者借助信息优势,或者回避风险,或者获取超额收益;非内幕交易者存在过度自信表现;信息结构不影响风险偏好者的操纵意愿。但与外部惩戒力共同影响其最终收益。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屈文彬  郭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支出数额巨大,其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对企业的财务业绩影响显著。2006年2月财政部新出台的会计准则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区别开来,对于研究费用采取费用化的方法,而对开发费用,采用一定条件下的资本化模式。有条件的资本化模式本身具有的灵活性将导致企业的管理层有机会进行盈余管理。本文分析了资本化、费用化、有条件资本化这三种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方式及三种方式下的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迎  吴秋生  
运用创业板上市公司2011-2015年数据,研究了研发支出和研发支出费用化对企业避税的影响,以及盈余水平对上述两种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研发支出和研发支出费用化均与企业避税效率呈正相关关系,盈余水平对上述两种关系均有负向调节作用。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在积极利用研发支出来获取避税收益,相比于高盈余水平的企业,盈余水平低的企业对利用研发支出进行避税的积极性更高。研究结论说明企业对国家鼓励研发投入政策的利用效果较好,也说明研发支出税收筹划是政府监管应当重点关注的领域。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楚有为  
审计委员会是企业内部重要的治理机制,现有文献对审计委员会专业背景是否能够有效抑制研发活动中隐蔽的盈余操纵行为关注不足。本文利用2009-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样本,从研发活动视角,针对研发活动专业性强、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特点,考察了审计委员会会计师事务所背景和技术背景对研发过程中盈余操纵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技术背景能显著抑制企业削减研发支出的真实盈余管理,会计师事务所背景显著降低了管理层利用研发支出资本化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提示上市公司在审计委员会设计时,需综合考虑不同成员的专业背景,实现知识与能力互补,有助于抑制企业研发活动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延昕  
当前企业普遍存在调整和控制会计收益及信息披露的盈余管理现象,而且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也多种多样。由于会计准则没有明确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资本化的规定也没有具体量化,研发支出资本化会计处理具备较高自主性,因而成为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最为常见的手段之一,对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在简要叙述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方式的基础上,以创业软件为案例对公司借助研发支出资本化会计处理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及证据进行深入剖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长泉  张跃进  李殿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津津  赵巍  
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的背景下,政府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但在违规处罚后果不对等和利益的驱使下,申请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过程中出现了对财务指标的操纵行为。本文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比、研究开发费用占比以及相关服务中介机构资质等六个方面剖析申请企业的财务操纵行为,在此基础上,从认定财务专家和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制度两个角度,提出应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的申请企业财务操纵行为的对策建议,以期社会资源得以有效配置,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赫晓霞  
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连锁股东对杠杆操纵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连锁股东降低了企业杠杆操纵行为,影响机制是内部控制与代理成本。同时,民营企业、非财务困境企业、企业数字转型程度高企业的连锁股东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捷  
高铁开通会影响企业的微行为,企业所在地高铁开通能够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动机下的研发操纵行为,这种治理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显著,而在国有企业中并不显著。高铁开通对企业研发操纵的抑制作用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推移不断减弱。因此,应加快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企业研发费用的挤出。同时,非国有企业应完善内部控制,尤其是信息披露机制和监管制度,降低信息不对称,促进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监管,规范企业研发费用的使用。应持续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完善薪酬激励和业绩敏感度,提升经理层创新意愿及创新效率,进而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玉明  刘晗  李双  邢超  
“金税三期”工程作为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来提高税务部门对企业经营状态的精准掌握与分析的数字化税收征管工具,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行为。借助我国金税三期工程分批试点的准自然实验,本文基于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检验了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于抑制企业研发操纵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有效。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税收征管通过提高企业信息透明水平、发挥规范治理作用两项机制抑制了企业研发操纵行为。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管理层存在短视主义情境下不利于抑制企业的研发操纵行为,而管理层积极语调蕴含信息,有助于抑制研发操纵。本研究丰富了企业研发操纵领域的影响因素识别研究,同时也为数字经济背景下政府部门监管方式创新、数字化税收征管的微观经济后果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玉明  刘晗  李双  邢超  
“金税三期”工程作为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来提高税务部门对企业经营状态的精准掌握与分析的数字化税收征管工具,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行为。借助我国金税三期工程分批试点的准自然实验,本文基于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检验了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于抑制企业研发操纵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有效。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税收征管通过提高企业信息透明水平、发挥规范治理作用两项机制抑制了企业研发操纵行为。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管理层存在短视主义情境下不利于抑制企业的研发操纵行为,而管理层积极语调蕴含信息,有助于抑制研发操纵。本研究丰富了企业研发操纵领域的影响因素识别研究,同时也为数字经济背景下政府部门监管方式创新、数字化税收征管的微观经济后果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俞静  徐霞  
文章研究了2009—2014年五年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应计盈余管理是U型关系,而股权制衡度与应计盈余管理的三次拟合方程是最显著的。同时,在加入控股股东属性这一变量后发现,国有控股创新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低于民营创新企业,说明国有创新企业的治理效果好于民营创新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