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78)
- 2023(20061)
- 2022(16963)
- 2021(15733)
- 2020(13206)
- 2019(29954)
- 2018(29507)
- 2017(56260)
- 2016(31185)
- 2015(34392)
- 2014(34205)
- 2013(34031)
- 2012(31704)
- 2011(28745)
- 2010(28972)
- 2009(26855)
- 2008(26957)
- 2007(24208)
- 2006(21603)
- 2005(19688)
- 学科
- 济(129196)
- 经济(129043)
- 业(105146)
- 管理(100876)
- 企(95885)
- 企业(95885)
- 方法(55155)
- 数学(44347)
- 数学方法(43881)
- 财(39145)
- 中国(35168)
- 业经(34893)
- 农(32709)
- 学(29017)
- 务(27660)
- 财务(27586)
- 地方(27580)
- 财务管理(27549)
- 制(26555)
- 企业财务(26299)
- 理论(23282)
- 技术(23110)
- 贸(23073)
- 贸易(23056)
- 和(22518)
- 农业(22374)
- 易(22347)
- 银(20389)
- 银行(20308)
- 融(19933)
- 机构
- 大学(451772)
- 学院(450066)
- 济(178074)
- 经济(174286)
- 管理(173478)
- 研究(156194)
- 理学(148379)
- 理学院(146648)
- 管理学(144110)
- 管理学院(143291)
- 中国(117843)
- 科学(98823)
- 京(97836)
- 财(85372)
- 所(81360)
- 农(80986)
- 研究所(73763)
- 业大(70237)
- 中心(69255)
- 江(68907)
- 财经(67470)
- 农业(63772)
- 北京(62225)
- 经(61274)
- 范(58930)
- 师范(58215)
- 院(56280)
- 州(55510)
- 经济学(53151)
- 财经大学(50043)
- 基金
- 项目(298444)
- 科学(233324)
- 基金(216219)
- 研究(211909)
- 家(191530)
- 国家(189841)
- 科学基金(161400)
- 社会(133249)
- 社会科(126238)
- 社会科学(126205)
- 省(117071)
- 基金项目(114136)
- 自然(107263)
- 自然科(104768)
- 自然科学(104737)
- 自然科学基金(102908)
- 划(99344)
- 教育(96653)
- 资助(89277)
- 编号(84579)
- 成果(69037)
- 重点(67437)
- 发(65338)
- 部(64864)
- 创(62421)
- 课题(58999)
- 创新(58248)
- 科研(57568)
- 计划(55691)
- 教育部(54934)
- 期刊
- 济(204188)
- 经济(204188)
- 研究(135321)
- 中国(90908)
- 学报(80644)
- 农(73441)
- 科学(71368)
- 财(69242)
- 管理(68805)
- 大学(59753)
- 学学(56438)
- 农业(49858)
- 教育(49405)
- 融(42309)
- 金融(42309)
- 技术(37839)
- 财经(34922)
- 业经(33787)
- 经济研究(31924)
- 经(29936)
- 业(27637)
- 问题(26423)
- 版(22887)
- 技术经济(22711)
- 图书(22590)
- 科技(22260)
- 理论(20571)
- 现代(20545)
- 业大(20232)
- 贸(20203)
共检索到683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套柱 景路帆 李井泉
本文选取2014—2018年沪深两市A股新能源上市公司,探讨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大股东股权质押促进了新能源企业研发投入。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会独立性越高,大股东股权质押对研发投入的正向影响就越强;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性质新能源企业中大股东股权质押能够更有效地提高研发投入水平。研究结果不仅弥补了股权质押有关研究的不足,还为我国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技术创新发展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共荣 李婧怡 蔡树人
股权质押往往会诱发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以2004—2014年大股东股权质押的A股上市公司为实证对象,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股权质押后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并且从应计盈余管理向真实盈余管理转移。根据产权性质的不同,民营企业的转移程度更为显著。因此,接受股权质押的信贷机构应加强对质押企业的后续监管,密切关注企业的资金流向,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关键词:
股权质押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建鸾 许佳佳
公司治理中,大股东控制权滥用问题备受关注。商业银行资本结构、政府监管及风险的特殊性,导致其大股东控制权滥用在形成原因,表现形式方面区别于普通上市公司。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商业银行大股东控制权滥用对董事会独立性建设的影响,提出优化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完善独立董事产生机制,构建独立董事管理委员会,明确独立董事的权责以及加强独立董事的股权激励有助于完善商业银行董事会独立性的建设。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大股东控制权 董事会独立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姜琳 李培源 窦炜
选取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2~2020年的数据,分别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两个角度,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并探求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这一宏观环境因素及股权集中度这一内部治理结构因素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通过增加代理成本使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显著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在股权质押影响现金持有的过程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即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股权质押使现金持有量增加的趋势得到强化;同时,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也起到调节作用,即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股权质押导致现金持有增加的趋势得到显著抑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淑娥 王映美
现有研究表明,大股东会利用其控制权来"掏空"上市公司,从而荻取控制权私有收益。本文时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大小做出计量,并从股权特征和董事会特征两个方面研究了其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越高、大股东对董事会控制度越高,越容易引发大股东的"掏空"行为,从而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股权制衡度对"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尚未发挥出来,不能有效抑制大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攫取;在大股东单位任职的董事比例越大,且董事长由大股东单位派出能够使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高企。笔者建议将股权制衡度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和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大股东 控制权私有收益 影响因素 掏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跃军 左晶晶
注意到伴随《指导意见》和股权分置改革而来的政策性扰动对大股东制衡行为的影响,文章选择2000-2008年中国市场的经验证据,从第二类代理问题出发,细致刻画上市公司前五大股东间的制衡行为,并讨论前两大股东的勾结行为,研究大股东制衡机制对董事会独立性的重要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新红 张行 薛泽蓉
对2011—2016年我国A股4 788家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进行分析,探讨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大股东高比例的股权质押行为会显著降低公司绩效水平,而企业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绩效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削弱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的负面作用,即内部控制起着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拓展了现有研究视角,对进一步规范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恋
文章以2007—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并购倾向和并购次数;基于策略性市值管理动机,外部审计主体可以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具体地相比于国际“四大”审计下,国际“四大”审计可以缓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并购的正向影响;基于产权性质差异检验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而言,在非国有企业中市值管理动机更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并购的正向关系更显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焦健 刘银国 刘想
现有关于抑制大股东掏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股权制衡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然而,即使是在股权制衡的情况下,大股东亦可以通过对董事会的控制来"掏空"上市公司,侵占中小股东利益。基于此,本文借鉴高管团队异质性思路,考察了股权制衡与董事会异质性对大股东掏空的监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股权制衡水平的提升,大股东掏空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规律,即存在一个最优的股权制衡度水平能够最大程度的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2)股权制衡与董事会异质性在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方面具有相互调节效应,并且股权制衡能够增强董事会异质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焦健 刘银国 刘想
现有关于抑制大股东掏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股权制衡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然而,即使是在股权制衡的情况下,大股东亦可以通过对董事会的控制来"掏空"上市公司,侵占中小股东利益。基于此,本文借鉴高管团队异质性思路,考察了股权制衡与董事会异质性对大股东掏空的监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股权制衡水平的提升,大股东掏空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规律,即存在一个最优的股权制衡度水平能够最大程度的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2)股权制衡与董事会异质性在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方面具有相互调节效应,并且股权制衡能够增强董事会异质性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效应;(3)国有企业中董事会异质性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总影响效应小于非国有企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威风 刘怡君 吴玉宇
大股东股权质押不仅是其自身的融资活动,也将会对上市公司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以2010-2015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大股东股权质押为观察对象,研究大股东行为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风险承担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有融资约束公司以及大股东进行股权连续质押时,都会更大程度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限则不会影响原有的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本文既丰富了企业风险承担相关研究,又为规范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提供了新的启示。
关键词:
股权质押 企业风险承担 融资约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洪涛
股权质押不仅能为公司带来现金流,且股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上市公司进行利益侵害。本文以华映科技为例,分析其大股东频繁股权质押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主要通过股权质押前后控制权转移分析、市场价值分析、财务分析、关联交易分析等方法得出股权质押对公司总体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质押行为都可以是华映科技大股东更倾向于损害公司价值的一个信号,可以给华映科技的中小股东起到信号预警作用。
关键词:
股权质押 公司价值 关联交易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洪涛
股权质押不仅能为公司带来现金流,且股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上市公司进行利益侵害。本文以华映科技为例,分析其大股东频繁股权质押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主要通过股权质押前后控制权转移分析、市场价值分析、财务分析、关联交易分析等方法得出股权质押对公司总体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质押行为都可以是华映科技大股东更倾向于损害公司价值的一个信号,可以给华映科技的中小股东起到信号预警作用。
关键词:
股权质押 公司价值 关联交易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磊 孙成 王春燕 徐晓彤
依据代理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本文选取2011~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分析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大股东进行股权质押融资不利于企业创新投资,并且企业创新投资会随质押比例的提高而降低,在尽可能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区分股东异质性后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投资的负向影响,存在于非国有控股企业组以及高持股比例组。研究表明,大股东股权质押后出于维护控制权地位的考虑,会产生风险规避倾向和掏空动机,从而影响企业的创新投资水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宗宇 金舒婷
股权质押是大股东利用上市公司平台获取外部融资的重要渠道。大股东为维持质押股票价值,避免遭受平仓、丧失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风险,有动机采取盈余管理的做法。本文以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比较分析上市公司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时股权质押与盈余管理两者关系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大股东在股权质押后会采用较为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以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水平;第二,大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受到上市公司生命周期的影响,相比于成熟期上市公司,成长期和衰退期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更明显。为遏止大股东出于自身利益而采取掏空上市公司、侵占质权人和中小股东利益的做法,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规范股权质押行为,完善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信息披露机制;第二,完善企业会计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审计与监管;第三,优化股权结构,防止"一股独大";第四,关注企业生命周期的影响,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融资实施差异化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