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2)
2023(12565)
2022(11032)
2021(10336)
2020(8529)
2019(19762)
2018(19822)
2017(37925)
2016(20490)
2015(22797)
2014(22573)
2013(22409)
2012(20330)
2011(18042)
2010(17854)
2009(16289)
2008(15741)
2007(13784)
2006(12018)
2005(10346)
作者
(57404)
(47698)
(47411)
(44749)
(30401)
(22812)
(21426)
(18681)
(17964)
(16943)
(16318)
(15861)
(14965)
(14930)
(14601)
(14418)
(14314)
(14232)
(13611)
(13539)
(11766)
(11551)
(11423)
(10834)
(10594)
(10566)
(10470)
(10412)
(9441)
(9321)
学科
(78579)
经济(78500)
管理(70839)
(69295)
(61664)
企业(61664)
方法(38797)
数学(33180)
数学方法(32855)
(23430)
技术(22204)
中国(19572)
(19518)
业经(18963)
(17110)
财务(17043)
财务管理(17021)
(16434)
企业财务(16280)
地方(15026)
理论(14366)
技术管理(14164)
(14156)
环境(13997)
(13616)
农业(13431)
(13322)
(12756)
贸易(12745)
(12383)
机构
大学(285150)
学院(284399)
管理(121703)
(110836)
经济(108426)
理学(106499)
理学院(105442)
管理学(103887)
管理学院(103363)
研究(88161)
中国(65046)
(60108)
科学(55030)
(50037)
(42808)
业大(42186)
(40825)
财经(40647)
中心(40373)
(39998)
研究所(39037)
北京(37797)
(37088)
(35894)
师范(35560)
(32949)
(32433)
商学(32404)
商学院(32080)
农业(31887)
基金
项目(200261)
科学(158670)
研究(147722)
基金(145523)
(125803)
国家(124744)
科学基金(109225)
社会(92544)
社会科(87790)
社会科学(87768)
(79391)
基金项目(78735)
自然(72010)
自然科(70372)
自然科学(70359)
自然科学基金(69122)
教育(67769)
(65853)
编号(59906)
资助(58756)
成果(47250)
(46297)
重点(44021)
(43891)
创新(42411)
(41813)
课题(40545)
科研(38044)
教育部(38030)
项目编号(37852)
期刊
(116579)
经济(116579)
研究(80375)
中国(52715)
管理(46191)
学报(42280)
科学(40186)
(39176)
(35788)
教育(32800)
大学(32310)
学学(30369)
技术(27594)
农业(25660)
(21211)
金融(21211)
业经(19498)
财经(19136)
经济研究(18128)
科技(17162)
(16127)
技术经济(15833)
图书(15207)
问题(14374)
(14340)
理论(14062)
现代(13109)
实践(13044)
(13044)
财会(12354)
共检索到402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华晶  孙怡  任璐  
以国内70家新能源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绿色投入和产出的角度构建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方法对2013—2015年新能源上市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整体较低,且主要障碍在于企业纯技术效率低下,政府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来诱导企业尽可能多地进行R&D投入,增加企业本身知识积累,企业也应更多地关注绿色技术和管理层次的改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昆  
实践表明,绿色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及市场过程,其供应链系统能否为创新活动提供充分的平台支持,决定了绿色技术的创新路径与绩效水平。当前,理论与实践尚未就供应链系统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机制形成一致、系统的认知,为此,本文以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及商业化为例,建立了由汽车产业"整零"模式和引擎绿色技术创新路径构成的二维分析情境。研究中采用价值激发、转换成本、行动协同、关系衍生4类平台效应观测指标,对不同"整零"模式的供应链绿色技术创新匹配性、平台支持水平、平台效应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基于平台效率分析视角,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琨  庞凤娇  陈高敏  何闯  
本文从钢铁企业特点及绿色技术创新表现形式的视角出发,建立经济、创新、社会、生态4个测量维度的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出重要指标,通过乘法合成归一化确定指标组合权重,建立钢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模型,从而提高评价上市钢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科学性。本文以上市钢铁企业2016-2018年的公开报表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绿色技术创新绩效主要表现为经济绩效和创新绩效,而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影响较小;我国上市钢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差异性明显,大部分企业难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出质量,导致经济绩效和创新绩效较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郁蓉  
介绍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概念及其绩效度量方法,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各省区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发展并不均衡;部分地区的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状况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并未呈现出一致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军航  张玲玲  
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趋势下,通过绿色创新提升技术优势与经济优势成为能源产业的新增长点。本文立足于新能源行业,先运用DEA模型计算2018~2020年间134家新能源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再通过实证分析探讨融资效率对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效率整体不理想,但这一现象在逐年改善;融资效率对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相较于国有企业,这种影响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翠香  孙晓婷  
面对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制约,重污染企业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本文以我国642家有研发支出的重污染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样本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年报和wind数据库等相关资料,调查和分析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行为表现及开展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的特征,发现我国重污染上市公司开展绿色技术创新的整体比例和层次有待提升,不同行业间存在较大差距;国有企业和主板上市的重污染企业更重视绿色技术创新,且善于运用社会责任报告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无直接关系,而实施绿色战略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政府补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璇  黄琳媛  张亚连  
在我国绿色低碳转型的现实需要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企业ESG表现直接关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而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治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探索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探讨绿色技术创新在其间发挥的作用,对激励企业践行绿色理念有着重要作用。基于2014—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ESG表现与企业价值间的关系和作用渠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通过提升企业自身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进而提高企业价值,且绿色技术创新会增强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正向作用效果;在高CEO开放性、处于成熟期企业和低行业集中度的企业中,ESG表现的价值效应更显著,且ESG表现能够真正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璇  黄琳媛  张亚连  
在我国绿色低碳转型的现实需要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企业ESG表现直接关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而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治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探索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探讨绿色技术创新在其间发挥的作用,对激励企业践行绿色理念有着重要作用。基于2014—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ESG表现与企业价值间的关系和作用渠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通过提升企业自身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进而提高企业价值,且绿色技术创新会增强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正向作用效果;在高CEO开放性、处于成熟期企业和低行业集中度的企业中,ESG表现的价值效应更显著,且ESG表现能够真正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兆良   许博强  
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因素,探究数字赋能如何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10—2020年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实证检验数字赋能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赋能显著促进了企业整体层面的绿色技术创新,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数字赋能不仅能够直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还能通过诱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强化企业环境责任履行,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间接的积极影响;缓解融资约束也是数字赋能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赋能对高新技术企业及污染行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兆良   许博强  
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因素,探究数字赋能如何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10—2020年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实证检验数字赋能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赋能显著促进了企业整体层面的绿色技术创新,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数字赋能不仅能够直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还能通过诱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强化企业环境责任履行,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间接的积极影响;缓解融资约束也是数字赋能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赋能对高新技术企业及污染行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利红   贾茹芸  
以2016—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就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探究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及风险承担水平、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且该作用在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风险承担水平和政府补助均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企业层面应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促进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并积极发挥风险承担水平和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政府层面应完善补助政策,推动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持续提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利红   贾茹芸  
以2016—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就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探究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及风险承担水平、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且该作用在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风险承担水平和政府补助均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企业层面应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促进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并积极发挥风险承担水平和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政府层面应完善补助政策,推动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持续提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永明   孙豪   毛柯予  
本文以150家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DEA—SBM模型和熵权—TOPSIS模型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绿色创新绩效进行评价与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时间维度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整体的绿色创新绩效水平较低;大部分企业处于“高产出、低效率”状态,但有逐渐从传统的产出导向型向效率导向型转变的趋势。在不同类型企业的角度下:整车、三电、配件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和绿色创新产出水平具有显著差异;三类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都呈增长趋势,但绿色创新产出的变化幅度不大。上述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绿色创新发展缓慢且不均衡,据此提出帮助新能源汽车企业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推动我国汽车行业实现绿色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俊豪   谢倩莹   史丹  
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经济转型与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2007—2019年全国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绿色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并分析了结构优化与要素配置的影响机制以及政府环境监管的调节机制。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动态关系,表现为低创新水平时的抑制作用和高创新水平时的促进作用。在空间效应方面,区域内整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较低时会产生“虹吸效应”,当城市间创新水平普遍提升后,绿色技术创新能够对能源效率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技术创新主要通过结构优化效应和要素配置效应两种机制影响能源效率;适度的命令控制型环境监管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产生促进作用,监管强度过高时反而会有阻碍作用,而市场激励型环境监管方式越完善,所产生的监管效能越大。由此,本文从加强城际环境政策协调、增强绿色技术核心城市的创新策源能力、选择适当的环境监管手段等方面提出政策启示,以期为我国城市绿色协同发展提供经验参考和依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梦媛  方厚政  
绿色金融作为绿色技术创新的助推剂,在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DID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对高环境风险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非高环境风险行业,《指引》实施后对高环境风险行业上市公司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更强,促进了其企业绿色专利数量的增加。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高环境风险行业上市公司的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绿色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最后,对规范和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以及加快绿色金融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更好地融合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