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0)
- 2023(9561)
- 2022(8029)
- 2021(7905)
- 2020(6334)
- 2019(14294)
- 2018(14580)
- 2017(25232)
- 2016(14863)
- 2015(16503)
- 2014(16290)
- 2013(14719)
- 2012(13250)
- 2011(11773)
- 2010(12417)
- 2009(11073)
- 2008(10721)
- 2007(9618)
- 2006(8868)
- 2005(8184)
- 学科
- 济(40928)
- 经济(40865)
- 管理(39548)
- 业(34666)
- 企(30010)
- 企业(30010)
- 教育(21556)
- 中国(20824)
- 技术(15157)
- 制(14156)
- 农(14053)
- 财(13908)
- 理论(13164)
- 方法(12264)
- 业经(11742)
- 教学(11277)
- 学(10249)
- 银(10046)
- 银行(10037)
- 体(9758)
- 数学(9730)
- 行(9649)
- 技术管理(9491)
- 数学方法(9442)
- 地方(9060)
- 农业(8762)
- 融(8702)
- 金融(8701)
- 贸(8323)
- 贸易(8314)
- 机构
- 学院(181245)
- 大学(176492)
- 研究(65302)
- 济(65096)
- 经济(63326)
- 管理(59714)
- 理学(49178)
- 理学院(48555)
- 管理学(47504)
- 管理学院(47129)
- 中国(46429)
- 京(39681)
- 科学(36593)
- 财(34849)
- 范(34380)
- 师范(34207)
- 教育(33755)
- 所(32202)
- 江(31475)
- 中心(28943)
- 技术(28510)
- 职业(28364)
- 研究所(28287)
- 师范大学(27538)
- 北京(26438)
- 州(25300)
- 财经(25007)
- 院(24037)
- 农(22715)
- 经(22507)
- 基金
- 项目(108466)
- 研究(93675)
- 科学(87225)
- 基金(71941)
- 家(60581)
- 国家(59845)
- 社会(55092)
- 教育(52149)
- 社会科(51815)
- 社会科学(51804)
- 科学基金(51103)
- 省(46720)
- 编号(43197)
- 划(39810)
- 成果(37922)
- 基金项目(36535)
- 课题(34194)
- 年(29864)
- 自然(29032)
- 自然科(28366)
- 自然科学(28360)
- 资助(27963)
- 自然科学基金(27797)
- 重点(26401)
- 创(25983)
- 规划(25656)
- 发(25624)
- 项目编号(25598)
- 性(24997)
- 部(24718)
- 期刊
- 济(82828)
- 经济(82828)
- 研究(69848)
- 教育(62862)
- 中国(53227)
- 财(28272)
- 管理(25427)
- 技术(23236)
- 农(22003)
- 学报(20727)
- 科学(20043)
- 职业(19831)
- 融(19621)
- 金融(19621)
- 大学(17653)
- 业经(14667)
- 学学(14544)
- 农业(14421)
- 经济研究(13381)
- 技术教育(12891)
- 职业技术(12891)
- 职业技术教育(12891)
- 坛(12553)
- 论坛(12553)
- 财经(12491)
- 经(11004)
- 问题(9907)
- 图书(9492)
- 发(8872)
- 贸(8747)
共检索到307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莹
我国高职教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为我国社会建设培养了大批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对高等教育事业以及国家的社会经济建设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虽然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有着明显的起色,对我国经济发展凸显出它的巨大作用,但是由于传统观念依然牢固,高职院校的改革势在必行。分析了当前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发展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一些多元化、可操作性的意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覃川 郑萍萍
文章首先阐述了产业转型升级背景。然后分析了高职教育面临的新问题:高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专业课程建设不能完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变化,教师的教育思维需要与时俱进,学生职业能力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最后提出了高职教育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完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构建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助力教师职业成长;树立"支持服务"理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金波
配合新课程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要求,我国部分省市在高考内容与形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命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本文从重新制订考试目标、合理调整命题范围、实现知识性考试向能力性考试转变、建立高考命题质量控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应对建议。
关键词:
高考 命题 新课程改革 高等教育大众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翁智兵 田苗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其特征彰显于技术突破和产业结构转型中,这一进程高度依赖于高技能人才、高科技含量的生产资料和广泛的劳动对象。在此背景下,高职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基石,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高职教育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育人理念的更新、师资队伍建设的革新、科教融合水平的提升等。基于此,通过系统更新教育理念、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深化科教融合等策略,推动高职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同步进步,为国家经济的持续繁荣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应棉 陈雨露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江西省近年来坚持把职业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取得了一定成效,如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职业学校专业布局逐渐优化、教学团队水平日趋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完善。然而,江西省职业教育仍然存在技能成才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双师型”教师短缺、职业教育保障机制不够完善、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的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应加强顶层设计、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健全经费投入机制、优化产教融合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晓军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是新时期国家加强职业教育内涵质量建设,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行动计划国际化专项任务,总结了高职教育在涉外办学、来华留学教育、职教标准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其面临的“涉外办学质量不高,成效不足;校企合作层次不深,协同不足;职教标准研究不够,输出不足”三个方面的挑战,提出高职教育应通过“聚焦坚持内涵建设,提升涉外办学水平;深化产教育人,服务国际产能合作;聚焦标准输出,增强中国职教影响”,实现职业教育发展提质增效、增值赋能,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的双提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国际化 提质培优 发展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丽玲 何丹
新常态背景下,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强烈需求以及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待进行。文章首先阐述了新常态背景下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然后从人才供给精准化、社会服务精准化以及消费需求多元化入手,提供了一些具体可操作的供给侧改革实践路径,最后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提出构建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新常态 高职教育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家峰 张洁
供给侧改革为破解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难题提供了超越需求侧的新视角。高职教育应当融合"互联网+"思维、贯通思维、创新思维,不断转变思路、深化改革。对内激发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对外激活社会、区域、行业的参与性。供给侧,是经济学上的概念,与需求侧相对。传统的需求侧包括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而供给侧则涵盖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创新五个方面。供给侧相关理论渊源于以拉弗为代表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包金玲
通过对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师资格准入、选聘任用、专业实践培训和实践能力以及考核评价等基本情况的专题调研,研究和探讨了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改进策略。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双师型 高职教师资格标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睿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消费金融正在成为解决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突破口,是促进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金融体系风险累积的当下,完善我国的消费金融体系、谨慎扩张消费金融、谨防消费金融推动经济过度金融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探讨我国消费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连育青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未来经济长期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主动进行信贷经营转型是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信贷经营转型是一场持久战,在去产能、压缩和退出问题贷款的同时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化解不良贷款的同时要为优化信贷结构奠定基础,找准方向。商业银行信贷经营要向精细化、轻资本、多元化模式转型,真正走创新驱动、内涵增长、资本节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有进有退、有破有立、有补有去、有加有减"的路径推进,即重点项目、新兴领域要进,过剩产能、低端落后行业要退;易引发关联及担保圈类风险的融资模式要破,新的授信管理模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睿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消费金融正在成为解决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突破口,是促进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金融体系风险累积的当下,完善我国的消费金融体系、谨慎扩张消费金融、谨防消费金融推动经济过度金融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探讨我国消费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连育青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未来经济长期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主动进行信贷经营转型是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信贷经营转型是一场持久战,在去产能、压缩和退出问题贷款的同时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化解不良贷款的同时要为优化信贷结构奠定基础,找准方向。商业银行信贷经营要向精细化、轻资本、多元化模式转型,真正走创新驱动、内涵增长、资本节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有进有退、有破有立、有补有去、有加有减"的路径推进,即重点项目、新兴领域要进,过剩产能、低端落后行业要退;易引发关联及担保圈类风险的融资模式要破,新的授信管理模式要立;消费金融、"双创"金融要补,多头过度授信要去;产融结合、投贷联动要加,企业融资成本要减。坚持培育优质市场与退出劣质市场并举,才能从根本上走出"边投放边沉淀"的信贷怪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蔚
文化自信是激发改革的内生动力。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发展维度来看,文化自信是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目前,高职教育发展资源失衡、自我认同缺失、文化积淀匮乏、办学导向偏差影响了高职教育文化自信的提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发布,开启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全面改革的步伐,鉴于此,文章提出:兼顾效率与公平,加快高职教育发展,筑牢文化自信的基础;注重文化发展视域,持续推进高职教育改革;积极适应改革新形势,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三方面共同入手,找准提升高职教育文化自信的切入点;充分认识高职教育的发展成就和未来预期,增强群体自豪感;依托合作教学的特长和优势,增强高职教育文化自信的特异性;加强国际交流,拓展高职教育文化自信建设的平台。
关键词:
文化自信 职教改革 高职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丁小红
当前碳金融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各个国家争先恐后地参与其中,我国也不例外。如何在碳金融背景下,实现金融学专业高职教育改革以及做好课程资源建设成为了当前教育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文章从碳金融的概念、碳金融背景下金融学专业高职教育的现状与教学改革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碳金融 金融学 高职教育 教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