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9)
- 2023(14679)
- 2022(12838)
- 2021(11948)
- 2020(10113)
- 2019(23454)
- 2018(23050)
- 2017(45191)
- 2016(24192)
- 2015(27209)
- 2014(26739)
- 2013(26281)
- 2012(23885)
- 2011(21314)
- 2010(20966)
- 2009(18990)
- 2008(18480)
- 2007(15813)
- 2006(13517)
- 2005(11331)
- 学科
- 济(98201)
- 经济(98094)
- 管理(75116)
- 业(70249)
- 企(60104)
- 企业(60104)
- 方法(52212)
- 数学(46267)
- 数学方法(45730)
- 财(26705)
- 农(24960)
- 中国(22420)
- 业经(21124)
- 学(19561)
- 务(18805)
- 财务(18735)
- 财务管理(18702)
- 企业财务(17873)
- 地方(17625)
- 贸(16663)
- 贸易(16658)
- 农业(16437)
- 理论(16292)
- 易(16147)
- 制(15911)
- 和(15836)
- 环境(15382)
- 技术(15273)
- 划(13482)
- 融(12711)
- 机构
- 大学(341073)
- 学院(338797)
- 管理(142157)
- 济(135514)
- 经济(132755)
- 理学(125402)
- 理学院(124147)
- 管理学(122020)
- 管理学院(121402)
- 研究(103508)
- 中国(76362)
- 京(70330)
- 科学(63968)
- 财(61406)
- 财经(51330)
- 业大(50061)
- 农(49663)
- 所(49476)
- 中心(48288)
- 经(47009)
- 江(46408)
- 研究所(45405)
- 北京(43645)
- 范(43135)
- 师范(42739)
- 经济学(41143)
- 农业(38995)
- 财经大学(38856)
- 州(38110)
- 院(38075)
- 基金
- 项目(242562)
- 科学(192497)
- 基金(179144)
- 研究(176298)
- 家(155033)
- 国家(153793)
- 科学基金(134586)
- 社会(112497)
- 社会科(106766)
- 社会科学(106737)
- 基金项目(95481)
- 省(93147)
- 自然(89073)
- 自然科(86980)
- 自然科学(86959)
- 自然科学基金(85432)
- 教育(81713)
- 划(78594)
- 资助(74240)
- 编号(71878)
- 成果(55829)
- 部(54281)
- 重点(53358)
- 创(50452)
- 发(49847)
- 课题(47401)
- 教育部(47213)
- 创新(46952)
- 科研(46781)
- 国家社会(46575)
- 期刊
- 济(134193)
- 经济(134193)
- 研究(91912)
- 中国(54443)
- 学报(51523)
- 管理(49850)
- 科学(47614)
- 财(47278)
- 农(42285)
- 大学(39497)
- 学学(37176)
- 教育(33601)
- 农业(29707)
- 技术(29417)
- 融(25209)
- 金融(25209)
- 财经(24848)
- 业经(22688)
- 经济研究(21738)
- 经(20998)
- 理论(18506)
- 图书(18323)
- 问题(17671)
- 实践(17161)
- 践(17161)
- 技术经济(16341)
- 资源(15958)
- 科技(15550)
- 统计(15443)
- 业(15314)
共检索到464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丹
本文运用大样本考察我国新股发行长期收益 ,在市场综合收益率调整后发现我国新股上市后存在正的累计超额收益的期限为 7个月。作者用壳资源价值的概念对新股长期价格行为进行了解释 ,并提供了相关的实证证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梅瑞 周观君
考察沪深市场1997年1月1日至2001年6月30日间上市的A股股票在上市后3年内的收益状况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上的新股表现出显著的短期弱势、长期强势特征;与自编指数相比较,若以中信综指、中信风格指数为市场基准,将造成对大盘、中盘和小盘新股长期收益状况的认识偏差。同时,考察相关因素对新股长期收益状况的影响后发现,上市首日抑价水平和换手率较低的新股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而抑价水平和换手率较高的新股投资价值则较低。
关键词:
股票市场 新股 价格行为 长期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丁松良
新股长期弱势是首次公开发行问题研究中的三个“异常”现象之一,本文对中国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新股的长期走势问题作了一个实证研究。我们采用沪深股市在1994年至1999年之间上市的735只股票作为样本数据,考察新股上市后三年的长期走势,结果发现新股在上市后表现出短期弱势、长期强势的走势特征。从因素分析来看,不同市值组的走势表现出较大差异,新股长期走势符合流行效应解释、差异性预期解释。
关键词:
首次公开发行 长期弱势 行为金融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章卫东 赵安琪
本文通过对2006年1月1日到2008年6月31日期间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有正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并且向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要好于向非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这一研究对检验定向增发新股的政策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定向增发新股 股东财富效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田岚 刘澄 皇甫玉婷
以我国2009—2012年创业板市场为样本,在实证检验IPOs长期表现基础上,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将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情绪分别考虑,进一步分解两种情绪中的理性和非理性成分,考察对于新股长期表现的影响,得出个人投资者情绪非理性成分反向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理性成分正向影响新股长期表现的结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成全 汪毅霖
由弗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一文引发的争论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经济学方法论之争。这场争论可以视为对既有的方法论问题的批判和因此而引发的二次批判。我们尝试以自身的批判性视角重新审视这场争论,以解决如下几个问题:(1)预测主义及其论敌的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是什么;(2)从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和经济思想史的视角看应该如何批判和超越这场争论;(3)如何理解经济学人文传统的回归和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假设 检验 预测 描述 人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丹
本文试图用中国证券市场特殊制度安排解释A股超高的首日收益率。政府管制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上市公司“壳资源”价值,发行公司在一级市场通过寻租取得壳资源,在二级市场上变现,这是导致一、二级市场价差的基本原因。壳资源价值可以用稀缺指标、公司规模、中签率、蜜月期等代理变量体现出来,实践证据支持基于上述代理变量的壳资源假说。
关键词:
壳资源 新股发行 发行折价 实证研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白璐 吕长江
本文利用家族企业追求"基业长青"的特征,通过对比分析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检验了基于企业经营的不同价值导向的并购活动是否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问题。本文实证结果发现,相比较非家族企业,为了实现长期经营的目标,家族企业的并购动机具有长期价值导向,并购意愿更强且并购绩效更好;进一步,在家族企业内部,随着家族持股水平的提高,家族企业的并购意愿和并购绩效都会显著加强。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以长期价值为导向的并购活动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
关键词:
价值导向 家族企业 并购意愿 并购绩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向永辉 陈庆能
污染避难所假说和林德假说在传统上独立,但都涉及跨国企业的区位选择。对于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跨国企业而言,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区位选择需要权衡污染避难所效应和林德效应。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外企数据,构建了新的环境规制指标和质量需求结构指标,对污染避难所假说和林德假说进行了统一检验。基于条件Logit和嵌套Logit两种估计方法的实证结果显示:两种假说对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外企都是成立的,其中环境规制强度对高污染行业外企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人均收入和产品质量需求结构对于吸引高质量外企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夏新平 汪宜霞
新股长期表现欠佳是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综合新股长期表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从行为金融理论和信息效率两个方面对这一异常现象进行了解释。分析表明 ,非理性的市场参与者、无效的相关信息造成了新股发行市场对于新股盈利前景的过度反应。这种过度反应只有在长期内才能逐渐得到修正 ,从而导致新股长期表现欠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江平
本文研究了次新股价格的反转和惯性效应,尤其是取消申购预缴款制度后,次新股成了市场的稀缺板块,表现出高波动性、高收益性的特征。我们发现次新股价格的大幅波动由游资造成,游资的策略是在次新股打开涨停当日买入,次日卖出,未涨停事件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而散户与游资的交易行为是截然相反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超短期内次新股存在显著的惯性效应,短期内存在显著的反转效应,中期内存在显著的惯性效应。本文同时也为监管层了解非理性投资行为的驱动因素和形成机制提供了一定依据和路径,为证券市场的平稳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次新股 股票价格异象 惯性效应 反转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沛洁
文章选取1993—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期间费用和公司长期价值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期间费用是公司长期价值的Granger成因,且在滞后三年,影响程度最大;公司长期价值不是期间费用的Granger成因,但公司长期价值对期间费用有促进作用,且从第二年开始促进作用逐年增加。该研究结论可为企业加强费用管理,进一步提升公司价值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珍
首次公开发行新股(IPO)的长期收益是IPO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IPO的长期收益对提高我国IPO市场效率和完善新兴证券市场IPO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要在吸取西方学者运用信息效率和行为金融理论分析IPO长期收益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开发行新股长期收益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顺林 黄文一 李晓慧
注册制改革后,作为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员工被允许参与新股的战略配售,本文检验了科创公司员工参与战略配售对新股定价和上市后长期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员工参与战略配售的公司,其IPO新股回报率显著更高。回报率较高的原因是员工参与配售提升了首日收盘价(二级市场溢价),而非降低了发行价(一级市场抑价)。员工参与战略配售的公司,上市后的会计业绩和市场表现更佳,表明新股质量更高。进一步分析表明,新股定价效应受员工获配份额高低的影响,与员工未参与战略配售的公司相比,员工配售获配份额较低的公司一级市场抑价程度显著更低,而获配份额较高的公司一级市场抑价程度更高。原因可能是份额较低的公司员工参与的主要目的是传递积极信号,以提升发行价;而份额较高的公司为了让员工分享上市红利,主动调低了发行价。本文的结果表明,科创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员工参与配售提升新股定价效率,让员工分享上市红利。
关键词:
员工战略配售 IPO定价 新股上市后表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翔 胡雁艳
有效市场假说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受到质疑,众多学者从理论与实证角度的论证中发现,证券市场并非那么有效。本文以深圳证券市场价格反转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深圳证券市场也存在有效市场假说所谓的"异象"—价格反转现象。
关键词:
证券市场 价格反转 有效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自由现金流假说和融资约束假说的投资行为研究
我国新股发行与上市时间间隔假说实证研究——兼议新股发行与上市联动机制
税负效应与除息日股票价格行为研究——来自A股市场的实证证据
股权结构对新股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IΡO后长期价值实证分析
金融结构与固定汇率制度:来自新兴市场的假说和证据
会计盈余质量、新股定价与长期绩效——来自中国IPO市场发行制度改革后的证据
IPO价格上限管制的激励效应与中介机构的声誉价值——来自我国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初期的经验证据(2001-2004)
会计盈余、现金流量的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证据
基于EVA的企业价值与股票收益相关性研究——来自沪、深股市的实证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