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02)
- 2023(6568)
- 2022(5540)
- 2021(5113)
- 2020(4393)
- 2019(9835)
- 2018(9710)
- 2017(18249)
- 2016(10286)
- 2015(11447)
- 2014(11399)
- 2013(11171)
- 2012(10339)
- 2011(9388)
- 2010(9553)
- 2009(9357)
- 2008(9452)
- 2007(8663)
- 2006(7894)
- 2005(7659)
- 学科
- 管理(39539)
- 济(37766)
- 经济(37677)
- 业(34143)
- 企(30998)
- 企业(30998)
- 财(16747)
- 制(15671)
- 方法(15586)
- 数学(13488)
- 数学方法(13309)
- 务(11384)
- 财务(11356)
- 财务管理(11333)
- 企业财务(10924)
- 体(10558)
- 中国(10081)
- 业经(9379)
- 农(9275)
- 体制(9122)
- 银(8758)
- 银行(8736)
- 行(8304)
- 融(7987)
- 金融(7985)
- 学(7414)
- 度(6838)
- 制度(6807)
- 划(6405)
- 税(6320)
- 机构
- 大学(147913)
- 学院(145440)
- 济(59735)
- 经济(58334)
- 管理(56147)
- 研究(47939)
- 理学(47313)
- 理学院(46797)
- 管理学(46044)
- 管理学院(45742)
- 中国(39718)
- 财(35106)
- 京(31009)
- 科学(26530)
- 财经(26402)
- 江(24170)
- 经(23799)
- 所(23772)
- 中心(23349)
- 农(21443)
- 研究所(20701)
- 北京(19775)
- 财经大学(19618)
- 业大(19086)
- 州(18815)
- 经济学(18669)
- 院(17511)
- 范(17226)
- 师范(17026)
- 省(16996)
- 基金
- 项目(91186)
- 科学(72552)
- 基金(67962)
- 研究(66760)
- 家(58756)
- 国家(58272)
- 科学基金(50653)
- 社会(43877)
- 社会科(41656)
- 社会科学(41649)
- 基金项目(35470)
- 省(34427)
- 自然(32503)
- 自然科(31780)
- 自然科学(31771)
- 教育(31412)
- 自然科学基金(31265)
- 划(29219)
- 资助(27906)
- 编号(26074)
- 制(22973)
- 成果(22951)
- 部(21104)
- 重点(20458)
- 创(19111)
- 教育部(18597)
- 课题(18570)
- 国家社会(18397)
- 性(18202)
- 创新(18010)
共检索到235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呈斌
2004年8月30日,中国证监会公开向市场征求对《关于首次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意见,预示着证监会将从制度上解决在IPO定价问题,有人称之为"IPO新政"。试行新股询价制度,将时我国证券市场的从业者,特别是券商、律师、顾问公司、基金公司等产生极大的影响,从经营理念、业务能力、承销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全面考量中介机构,给他们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将带来更多的挑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建斌 孙震海
随着累计投标询价制作为一种主要新股定价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该机制本身所固有的弊端如投资者间的公平问题、承销商的道德风险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为优化新股发行机制,德国等国在引进IPO询价制度的同时建立了新股的预发行市场,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通过对德国新股预发行市场的制度框架的考察,分析其对新股发售机制的影响,为中国正在进行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彭文平 刘健强
新股询价制度第二阶段改革允许承销商自主推荐机构投资者参与询价,冀图通过引入推荐类询价机构,为新股正确定价,解决IPO"三高"问题。本文利用2010年10月新股询价制度第二阶段改革到2012年底询价机构在中小板、创业板的询价数据,实证研究推荐类询价机构在IPO询价配售中的行为。研究发现,推荐类机构作为承销商的"托",为承销商承销的IPO,特别是询价机构较少的低抑价IPO提供友情报价,导致新股高价发行。被承销商累计推荐次数越多,友情报价问题越严重;并且存在只参与某个承销商承销的IPO询价的"御用询价机构"。这与改革意图相违背。但券商声誉机制有助于克服友情报价问题。
关键词:
IPO 推荐类询价机构 友情报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顺武 贾捷
基于询价制改革的背景,从制度变革对承销商与询价对象行为影响的角度,以创业板新股为实证样本,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定价问题。结果表明:随着询价制改革的推进,创业板IPO定价有了显著的下降。在制度层面,赋予承销商配售权与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均有利于降低IPO定价,但是取消网下申购股票锁定期却提高了IPO定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顺武 贾捷
基于询价制改革的背景,从制度变革对承销商与询价对象行为影响的角度,以创业板新股为实证样本,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定价问题。结果表明:随着询价制改革的推进,创业板IPO定价有了显著的下降。在制度层面,赋予承销商配售权与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均有利于降低IPO定价,但是取消网下申购股票锁定期却提高了IPO定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俞红海 刘烨 李心丹
2009年询价制度改革后,中国股票市场IPO过程中"三高"问题突出、财富分配不公现象严重。对此,本文基于网下机构报价信息披露,从机构投资者报价行为视角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询价制度改革后,由于制度安排不合理,使得参与询价的机构投资者之间过度竞争,导致IPO定价过高,并产生了IPO"三高"问题,使得财富分配过于向发行人倾斜而不利于投资者。长期来看,随着询价申购阶段机构竞争程度加剧,IPO股票价格跌破发行价的可能性越高、长期超额投资回报越低,从而进一步论证了上述理论。本文的研究一定程度上打开了中国特色询价机制运行中的IPO定价黑箱、揭示了IPO"三高"问题背后的制度根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琳
本文以新股发行询价制度为背景,引入"合谋"建立了一个监管机构-拟上市公司-保荐人的三层委托代理模型,具体考察最优防范合谋的机制特征,指出要防范发行询价中的合谋应加强社会媒体对新股发行询价过程中的监督,提高对合谋发行的行为惩罚力度,提高对内幕交易和操纵股价的威慑力;并在此基础上对现实询价过程中存在的合谋行为进一步分析,主要包括:防范合谋行为要充分发挥社会媒体的监督能力,公司的透明度与合谋行为存在密切关系,承销商和保荐人缺乏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
关键词:
询价制度 合谋行为 防范合谋契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琳
本文以新股发行询价制度为背景,引入"合谋"建立了一个监管机构-拟上市公司-保荐人的三层委托代理模型,具体考察最优防范合谋的机制特征,指出要防范发行询价中的合谋应加强社会媒体对新股发行询价过程中的监督,提高对合谋发行的行为惩罚力度,提高对内幕交易和操纵股价的威慑力;并在此基础上对现实询价过程中存在的合谋行为进一步分析,主要包括:防范合谋行为要充分发挥社会媒体的监督能力,公司的透明度与合谋行为存在密切关系,承销商和保荐人缺乏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
关键词:
询价制度 合谋行为 防范合谋契约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陆晓民 王宝林 夏亚非
《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4号,以下简称“14号令”)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将涉税服务和涉税鉴证作为注册税务师的业务范围固定下来,从而将税务中介机构的业务范围从税务代理、纳税服务成功拓展到涉税鉴证领域。注册税务师的涉税鉴证过程是注册税务师根据纳税人提供的涉税资料,运用税法的相关规定,在主观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纳税人对某一经济活动是否且在多大程度上承担纳税义务的判断。由于14号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阚京华
IPO询价制度在对现行的股票市场产生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和弊端。本文着重对IPO询价制度的弊端作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修补机制。
关键词:
IPO询价制度 弊端 修补机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郁韡君
本文运用均值检验与逐步回归等实证分析工具,对我国IPO询价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检验与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的IPO询价制度并未使IPO效率获得大幅提升,IPO的首日与首周平均收益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询价过程缺乏信息激励与甄别是影响询价制度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IPO发行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询价制度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询价机制 IPO 股票发行制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芳 谢金静
新股发行询价制度实施近两年来,其效果如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本文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新股发行定价配售制度的变迁和询价制度的本质进行了剖析,然后利用事件研究法以近两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询价制度并没有降低我国的IPO折价率,相反还有所增加。本文就此做了相关解释,并对询价制度的修补机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东升 刘涛 张晓琳
本文选取2008年11月到2014年10月间在上海证劵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的A股股票作为样本,分析了询价制度实施以来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一级市场的价格发现制度是影响IPO抑价率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不能忽视二级市场的投机和非理性行为。在新股发行的制度改革中,一方面要加强一级市场新股发行定价监督指导,另一方面要引导二级市场投资者成熟理性地进行投资。
关键词:
新股发行 抑价 询价制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艳 王小方 李炜
中介声誉假说指出,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维护自身的声誉,会自发的对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有效地降低IPO抑价,从而使得投资者能够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判断考虑IPO定价的合理性。文章以我国A股市场2005年至2012年IPO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实施询价制度8年多的IPO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从A股总体市场来看,询价制度施行至今,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IPO抑价显著负相关,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显著降低IPO抑价;这一结论在主板和中小板市场上得以验证,但是在创业板市场上,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俊枝
2013年11月,我国IPO询价制度引入主承销商自主配售机制。本文运用博弈论模型,对引入自主配售机制后的IPO询价制度进行了分析,认为自主配售机制是一种激励相容机制,有助于形成市场博弈机制,使询价制度更好地为新股提供定价服务,促使新股发行市场良性发展。监管层应该完善事前审核,加强事中监管,重视事后法律执行,确立规范化的检查机制,指导主承销商遵循市场三公原则。
关键词:
IPO询价 博弈论 自主配售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