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4)
2023(7274)
2022(6152)
2021(5748)
2020(4408)
2019(10327)
2018(10449)
2017(19552)
2016(10632)
2015(11594)
2014(11741)
2013(11545)
2012(10951)
2011(10128)
2010(10356)
2009(9690)
2008(9929)
2007(8855)
2006(8508)
2005(8297)
作者
(29990)
(24985)
(24780)
(23718)
(16075)
(12004)
(11323)
(9757)
(9442)
(9132)
(8713)
(8412)
(8261)
(8162)
(8084)
(7693)
(7371)
(7360)
(7262)
(6924)
(6566)
(6178)
(6123)
(5884)
(5740)
(5710)
(5706)
(5652)
(5180)
(4958)
学科
(50709)
经济(50649)
(27432)
管理(26923)
(22300)
企业(22300)
(17981)
中国(17307)
(17165)
银行(17154)
地方(17141)
(16272)
方法(14032)
(13387)
(13171)
金融(13171)
业经(12614)
(12340)
数学(12141)
数学方法(12074)
(10550)
(9680)
制度(9679)
地方经济(9613)
(9419)
农业(9083)
体制(8630)
业务(8277)
(7227)
财务(7212)
机构
学院(146806)
大学(144834)
(64214)
经济(62846)
研究(56944)
管理(52069)
中国(49281)
理学(42288)
理学院(41746)
管理学(41171)
管理学院(40859)
(34544)
(32562)
科学(31390)
(29396)
中心(25823)
研究所(25758)
财经(25216)
(24804)
(24730)
(22827)
北京(21991)
(21464)
(20959)
师范(20758)
银行(20610)
(20584)
(20248)
经济学(19690)
(19438)
基金
项目(84191)
科学(66265)
研究(65532)
基金(58935)
(50180)
国家(49672)
科学基金(42535)
社会(41314)
社会科(39228)
社会科学(39218)
(33613)
基金项目(30268)
教育(30064)
(27900)
编号(27017)
自然(25130)
自然科(24548)
自然科学(24543)
资助(24399)
(24287)
自然科学基金(24109)
成果(23252)
发展(20135)
课题(20064)
(19756)
重点(19243)
(18503)
(17838)
(17421)
国家社会(16799)
期刊
(83469)
经济(83469)
研究(56631)
中国(39154)
(32247)
金融(32247)
(27080)
(24696)
管理(22164)
教育(21983)
学报(18860)
科学(18483)
农业(15299)
大学(15038)
业经(14296)
学学(13834)
财经(13467)
经济研究(13313)
技术(12739)
(11474)
问题(10429)
理论(8123)
改革(8029)
(8029)
(7778)
(7737)
国际(7634)
世界(7547)
(7465)
论坛(7465)
共检索到261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超  
IPO抑价(IPO UnderPrIcIng)指的是新股发行上市后市场交易价格远高于发行价格,发行市场与交易市场出现较大价差,导致投资者可以在新股发行上市后获得显著超额收益的现象。统计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中,IPO抑价程度通常保持在15%左右,而我国A股市场的IPO抑价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若A股市场的抑价率长期停留在过高的水平,可能会产生多方面的不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宜玮  
中国IPO抑价的平均水平远远高出其他国家,并且用传统的理论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外关于IPO抑价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然后探讨了A股发行审核制度、发行方式以及发行定价机制等对中国IPO抑价率的影响,并针对刚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及2009年重启IPO以后各股的表现,指出了其中仍需规范和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对于发行市盈率的限制和对中小股民的保护,以促进中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尧  孟卫东  熊维勤  
固定价格、累计投标询价和拍卖发行机制下的IPO抑价模型可解释我国新股发行市场长期存在的高抑价现象:散户投资者对新股发行的乐观情绪会推高二级市场的IPO交易价格,但却不能在IPO发行定价中得到完全体现。单纯通过变革新股发行机制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抑制IPO高抑价产生,只有疏导散户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才能彻底解决IPO高抑价问题,权宜之策是将散户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嵌入IPO发行定价之中以消除IPO高抑价现象,允许散户投资者参与询价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现象,且具有可操作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邢兆鹏  高苗苗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将要全面转向注册制。新股定价发售机制将要进行全面改革设计。本文考察了美国网上IPO拍卖的发展情况,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热点,对我国新股注册制改革后定价发售机制给出了重要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胡旭阳  
本文通过对改革前后新股抑价程度变化的分析来评价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准市场化改革(实施核准制)的实施效果。初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实施核准制度后新股抑价程度显著降低;而进一步的虚拟变量检验法分析表明,核准制度的实施并没有显著地改变首次公开发行市场的经济结构,上述新股抑价程度显著下降更可能源于首次公开发行市场自身的波动,而非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新股发行准市场化改革对降低我国新股抑价的效果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纪鹏  刘作琼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痼疾。但是在解决制度痼疾的背后,也还有一些改革不充分的地方有待进一步突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市场资源配置从基础性作用提升到决定性作用,在资本市场改革的思路上也表现出了明确的市场化倾向。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沿袭了三中全会《决定》的思路,以市场机制的发挥为核心,从证监会的角色定位到监管方式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志军  
新股发行抑价主要指首次公开发行(IPO)的股票在上市首日的市场交易价格远远高于其发行价格的现象。通常用上市首日的超额回报率(上市首日收盘价与发行价的差额占发行价的比率)来衡量,超额回报率越高,意味着抑价程度越严重,反之亦然。新股发行抑价是世界各国证券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但一般而言。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这一比率平均较低(一般不超过20%),我国新股发行抑价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就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整个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科   林雅嘉   祁宝  
随着注册制改革的全面推行,发行制度和交易制度的变革如何影响IPO股票定价成为多方关注的重点。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DID模型,探寻投资者情绪对IPO股票定价的影响发现,相对于核准制主板市场,投资者参与注册制创业板IPO股票“打新”的热情上升,投资者情绪加剧了注册制创业板IPO股票抑价。同时,相对于主板市场,注册制创业板IPO股票表现出更高的信息含量,这说明,注册制改革后,IPO抑价的变化不能由信息不对称解释。进一步分析显示,在投资者情绪推升股票短期估值的情况下,注册制创业板IPO股票表现出更显著的长期反转。分析师关注度高、乐观程度高、意见分歧大的股票,IPO抑价受注册制的影响更大。投资者结构更理性的科创板股票没有表现出更高的投资者情绪和IPO抑价,说明投资者情绪影响了创业板IPO定价。上述结论意味着,在注册制改革过程中,政府、企业和投资者不仅需要了解上市公司相关信息的披露情况,还需要密切关注股票投资者情绪变化,促进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志强  高耿子  
通过GMM估计方法,文章讨论了询价机制下影响抑价率的因素——询价区间价格宽度和参与询价的机构中投资者的数量,并且对市场中投资者情绪的代理变量中签率与抑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询价区间价格宽度越宽,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不确定性越高,抑价率也越高;参与询价的机构投资者数量越多,询价越充分,信息不确定性减低,从而降低了抑价率;中签率越低,投资者情绪越高涨,抑价率越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祝文达  胡洁  董银红  
文章考虑我国注册制新股发行定价改革构建实物期权模型,得到“窗口指导期”和注册制市场化定价两种情形下创新型企业的最优上市时机和企业价值,探究新股发行定价改革对IPO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册制新股发行定价改革提高优质创新企业IPO估值,提升优质创新企业的上市积极性,并通过降低优质创新企业等待上市期权成本和上市阈值,激励其较早上市。本文的结论为我国全面推进注册制,提高上市企业质量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浩萍  陈超  
以往的研究指出中国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前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这些行为导致了市场对新股错误定价以及发行后长期绩效下降。本文以发行制度改革后2002~2005年IPO公司为样本,用可操纵应计利润衡量盈余质量,得到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我们没有找到证据支持IPO公司在发行前普遍存在运用会计手段进行的盈余管理,但规模较小、成长性较高并处于非保护性行业的企业盈余质量较差;对这些公司,无论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能基于盈余质量因素显著调低对公司新股的估价,使发行价格和市场价格不受盈余管理的误导。此外我们还发现,新股发行后长期绩效的下滑并不能归因于对发行前较差盈余质量的错误定价。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志强  赵美娟  
本文基于1990-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市盈率差动衡量新股发行制度变化,运用偏t-CopulA函数分析新股发行制度对Ipo抑价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前期,市盈率差动对Ipo抑价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市盈率差动变大,Ipo抑价程度逐渐下降;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期,市盈率差动对Ipo抑价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说明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渐显成效。进一步按发行制度变化划分区间,对中国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抑价程度进行系统的比较,发现创业板的抑价程度显著地低于主板市场与中小板市场,创业板新股抑价率在最新一期低至17.20%,逐步与国外成熟市场抑价率接轨。本文研究为进一步推进股票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韩杨  
本文提供了一个新规则下新股发行抑价的简单模型。本文认为,中国证券市场上,券商是新股发行中最关键的参与者,主导着发行价格的形成,因而构造了一个损失函数来说明券商的决策机制和抑价的形成。比较静态分析的结论显示,抑价幅度随着发行盘的增大、需求不确定程度的增大、需求弹性的降低、过高(低)估价的期望成本的增大(降低)而增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海昌  陈海明  
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在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中几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成熟市场还是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都普遍存在着显著的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对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进行研究仍然是目前较为热门的课题之一。本文将具体介绍国外学者对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研究的现状及其所形成的一些理论解释,以期引起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田利辉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正在推进,其成功与否应该建立在对于历史问题的总结。我国股票发行上市首日回报率高达267%,显著高于世界其他各国。本文构建了新股发行的供求理论,实证检验了发行超额抑价的影响因素。我国证券监管部门设立了发行上市额度并且规定了发行定价方式,希望籍此稳健发展股市,但是实际上导致了发行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出现了扭曲。同时,已发行的股票不一定能够及时上市流通。除信息不对称风险外,新股的认购者还要承担我国特有的投资锁定风险和财富转移风险。通过理论论证和实证检验,本文指出金融管制和投资风险导致了我国股票发行超额抑价。从根本上讲,我国以往的新股发行超额抑价现象是制度性抑价,是政府干预市场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