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1)
2023(10001)
2022(8440)
2021(7857)
2020(6332)
2019(14270)
2018(13976)
2017(27536)
2016(14809)
2015(16353)
2014(16580)
2013(16455)
2012(15560)
2011(14298)
2010(14834)
2009(13974)
2008(14193)
2007(12921)
2006(12056)
2005(11461)
作者
(42167)
(34737)
(34605)
(33043)
(22589)
(16641)
(15895)
(13533)
(13334)
(12921)
(11958)
(11616)
(11306)
(11245)
(11157)
(10803)
(10474)
(10308)
(10174)
(9926)
(8845)
(8676)
(8469)
(8134)
(8036)
(7982)
(7929)
(7780)
(7042)
(6775)
学科
(64412)
经济(64341)
(46854)
管理(44055)
(36498)
企业(36498)
中国(23107)
方法(21886)
(21201)
银行(21193)
(20088)
(19612)
地方(19376)
数学(19207)
(19091)
数学方法(19008)
(18025)
(16642)
金融(16642)
业经(15105)
农业(12630)
(12608)
贸易(12594)
(12195)
(11968)
(11591)
制度(11590)
(11587)
财务(11563)
财务管理(11539)
机构
学院(209938)
大学(205817)
(91688)
经济(89616)
管理(80638)
研究(73501)
中国(66875)
理学(66158)
理学院(65455)
管理学(64576)
管理学院(64153)
(49335)
(44445)
科学(39994)
(37019)
财经(36582)
中心(35120)
(34894)
(33043)
研究所(32293)
(31838)
北京(29516)
(28767)
(28349)
经济学(27440)
银行(27218)
财经大学(26987)
(26885)
师范(26671)
(26381)
基金
项目(122253)
科学(97093)
研究(94508)
基金(87739)
(73779)
国家(73047)
科学基金(63605)
社会(60379)
社会科(57262)
社会科学(57247)
(47798)
基金项目(44724)
教育(42857)
(39965)
编号(39463)
自然(38925)
自然科(38034)
自然科学(38026)
资助(37603)
自然科学基金(37373)
成果(33429)
(31266)
课题(28138)
(27313)
重点(27167)
发展(25962)
(25507)
(25299)
(25154)
国家社会(24073)
期刊
(114074)
经济(114074)
研究(75981)
中国(49237)
(43625)
金融(43625)
(38213)
管理(33056)
(31309)
科学(24771)
学报(24031)
教育(23993)
农业(19824)
业经(19588)
大学(19384)
财经(18484)
学学(18167)
技术(17883)
经济研究(17833)
(15613)
问题(14003)
(12365)
国际(12176)
理论(11393)
商业(10439)
现代(10306)
技术经济(10261)
实践(10242)
(10242)
(10188)
共检索到358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平安评券综合研究所课题组  
国内券商应对新股发行承销风险,应当分别制能期和中长期策略,密切关注发行政策的调整和市场整体市盈率的变化,做好拟上市公司的筛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静亚  李晓静  聂广礼  
证券承销业务是证券公司最为基础、最核心的业务活动之一,其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一直备受各家证券公司与管理层的重视。基于我国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及市场化发展,本文针对证券公司承销业务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水平,指出证券公司承销业务存在市场风险、法律合规风险、市场发售与审核风险以及操作风险,并从风险规避的角度,依据相关政策调整、境外投资银行的内控借鉴、我国证券公司内控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文燕  武康平  
新股发行抑价一直是国内外研究关注的热点。承销商托市不仅是新股发行抑价的重要原因 ,还是使资本市场健康运作 ,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一个关键。建立中国股市的收益率偏度模型 ,证实了上海股市上承销商托市的存在 ,发现了托市的行为模式、主要托市对象 ,分析了托市对股市的影响 ,为更全面、准确的了解新股抑价原因和中国股市的情况建立了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俊涛  
确定新股发行价格的基础主要依赖于发行公司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因此,审计机构所发表审计意见的可信赖程度与承销风险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密切。实证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发行规模等因素之后,我国承销风险与注册会计师声誉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晓莉  
作为一项重大的制度变革,新股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改革在取得了巨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新股市场化定价与严格的发行审核存在矛盾;二是保荐机构与发行人利益密切导致发行价格高估;三是新股配售制度不合理使询价机构竞相提高报价。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制度,需要通过系统性的制度安排来实现。通过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逐步为今后实行注册制创造条件;要强化发行市场的监管,加大违规惩治力度;应进一步完善现行的询价方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陆瑶  赵宇烨  
新股破发是目前中国股市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现象。本文基于2004年至2010年上市的A股IPO,研究合资承销商对新股破发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合资承销商所承销的新股破发率显著低于本土承销商。合资承销商的低破发率主要归功于更加有效且符合市场预期的一级市场发行定价能力,其表现为合资承销商发行的股票的短期市场价格相对发行价的偏离程度显著低于本土承销商发行的股票。另外,我们还发现合资承销商采取了一定的托市行为,该行为也减小了短期内新股跌破发行价的概率。本文的发现从新股发行的角度提供了开放金融市场对我国资本市场影响的新现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玉梅  王子柱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以来,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已成为困扰新股发行、影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障碍。本文将从发行制度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剖析"三高"现象的成因,并提出新股发行改革的相关对策建议,包括询价对象多元化且比例合理、采用美式招标法、设立风险保证金、加强信息披露、对欺诈发行进行赔偿、大力发展三板市场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阎登峰  李萍  
IPO中存在的"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的问题,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以新股发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高"问题进行描述并分析其原因,以期为解决"三高"问题提供对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玉梅  王子柱  
论文首先分析了新股发行"三高"现象,并从发行制度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剖析"三高"现象的成因,最后提出废除保荐+直投模式、增加I P O定价约束条款、询价对象多元化且比例合理、采用美式招标法、设立风险保证金、加强信息披露、对欺诈发行进行赔偿、建立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鼓励现金分红、抑制二级市场上过度投机行为、创业板批量发行、大力发展三板市场和债券市场等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岑健  
我国证监会于2009年6月10日公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我国的新股发行体制进行了改革和完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本次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预期目标有四点:一是使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得到优化,买方、卖方的内在制衡机制得以强化;二是提升股份配售机制的有效性,缓解巨额资金申购新股状况,提高发行的质量和效率;三是在风险明晰的前提下,中小投资者的参与意愿得到重视,向有意于申购新股的中小投资者适当倾斜;四是增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岑健  
2009年6月证监会对我国的新股发行制度又进行了一次改革。本文选取了改革前和改革后新股发行的样本,对改革前后的发行市盈率、中签率和新股抑价幅度进行了对比,认为本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些预定的成效,但本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却未能解决新股高价发行的问题,对此本文分析了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田利辉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正在推进,其成功与否应该建立在对于历史问题的总结。我国股票发行上市首日回报率高达267%,显著高于世界其他各国。本文构建了新股发行的供求理论,实证检验了发行超额抑价的影响因素。我国证券监管部门设立了发行上市额度并且规定了发行定价方式,希望籍此稳健发展股市,但是实际上导致了发行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出现了扭曲。同时,已发行的股票不一定能够及时上市流通。除信息不对称风险外,新股的认购者还要承担我国特有的投资锁定风险和财富转移风险。通过理论论证和实证检验,本文指出金融管制和投资风险导致了我国股票发行超额抑价。从根本上讲,我国以往的新股发行超额抑价现象是制度性抑价,是政府干预市场的结果。...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鑫  沈艺峰  
对于我国新股初始收益率过高的现象,很多学者仅从供求关系或对发行市盈率的人为管制的层面来看待这一问题,而较少从新股发行、上市过程中各个参与者(发行企业、承销商、以及投资者)的行为及其背后的动机来看待和解释这一现象。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琦  薛爽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承销商自主配售新股的文献,这些文献分别从信息吸引观和代理问题观来研究和解释自主配售的经济后果。信息吸引观认为承销商利用自主配售权回报那些为新股定价提供有用信息的投资者以获取定价相关的信息。代理问题观认为承销商利用自主配售权和投资者进行利益交换以达到自利的目的。在对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对两类研究的关系、可能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述评。中国目前还不允许承销商自主配售新股,而给予承销商自主配售新股权利是未来新股发售机制改革的方向之一。论文就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承销商自主配售新股的政策制订有所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锐  张慧  
本文在分析证券市场发行新股存在的发行溢价率畸高、制度设计偏向机构投资者和影响金融系统稳定等问题的基础上,指出要实现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必须在新股发行体制、市场参与主体、新股上市交易制度等方面进行改进,以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