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65)
2023(17561)
2022(14410)
2021(13408)
2020(11092)
2019(25436)
2018(24824)
2017(47756)
2016(25582)
2015(28512)
2014(28545)
2013(28025)
2012(25568)
2011(22815)
2010(22905)
2009(21144)
2008(21022)
2007(18874)
2006(16827)
2005(15279)
作者
(70295)
(58500)
(58146)
(55255)
(37648)
(27767)
(26458)
(22552)
(22403)
(20875)
(19956)
(19812)
(18637)
(18513)
(18103)
(17925)
(17367)
(16984)
(16928)
(16897)
(14512)
(14272)
(14092)
(13500)
(13177)
(13148)
(12971)
(12956)
(11766)
(11469)
学科
(113236)
经济(113132)
管理(88243)
(87298)
(74451)
企业(74451)
方法(49868)
数学(43401)
数学方法(43006)
(33004)
中国(32939)
(30051)
业经(27062)
地方(26096)
(23104)
财务(23037)
(23024)
财务管理(22986)
企业财务(22079)
技术(21826)
农业(20532)
(19803)
银行(19787)
(19208)
金融(19207)
(18845)
(18629)
贸易(18607)
(17971)
理论(16997)
机构
学院(358202)
大学(356722)
(153423)
经济(150410)
管理(147540)
理学(125336)
理学院(124146)
管理学(122392)
管理学院(121690)
研究(113849)
中国(92844)
(74585)
(74515)
科学(64113)
财经(58252)
(55263)
中心(54637)
(54628)
(53044)
(50602)
研究所(48447)
北京(47009)
经济学(46922)
业大(46721)
(44355)
(44311)
师范(43923)
财经大学(43469)
经济学院(42236)
(41380)
基金
项目(232594)
科学(186834)
研究(174134)
基金(170830)
(145972)
国家(144713)
科学基金(128019)
社会(113755)
社会科(108158)
社会科学(108135)
(91173)
基金项目(90047)
教育(81238)
自然(81066)
自然科(79331)
自然科学(79319)
自然科学基金(77976)
(75693)
编号(69851)
资助(69592)
成果(56123)
(52928)
(52926)
(52124)
重点(51554)
创新(48743)
课题(48242)
国家社会(47310)
教育部(46103)
人文(45268)
期刊
(173744)
经济(173744)
研究(108132)
中国(75983)
(61972)
管理(61855)
科学(46621)
(46084)
学报(45645)
(41857)
金融(41857)
教育(39215)
大学(37349)
学学(34930)
技术(34711)
农业(31048)
财经(30050)
业经(29092)
经济研究(27029)
(25782)
问题(22470)
技术经济(19306)
(18940)
(17476)
商业(17357)
理论(17003)
现代(16939)
财会(16807)
科技(16591)
统计(16425)
共检索到553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兴强   赖少娟   肖亮   翁健英  
科创板的设立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科创板成立的背景,以2017~2019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究新股发行市场化对A股主板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科创板的设立促使在A股主板上市的行业与科创板所含行业相同的公司进行了更多的盈余管理,表明新股发行市场化会导致A股主板相关上市公司在短期内做出非理性决策。其次,审计师声誉和媒体关注削弱了新股发行市场化和主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此外,科创板的成立促使主板相关上市公司进行了更少的财务报告重述行为。最后,主板相关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经济后果具体表现为更高的股票换手率和更多的年末股东数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章卫东  
上市公司发行新股过程中的盈余管理问题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中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新股前一年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且盈余管理的方式与定向增发新股类型有关。当上市公司向其控股股东及其子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收购控股股东及其子公司的资产时,进行负的盈余管理;当向其他机构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募集资金时,进行正的盈余管理。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盈余管理的程度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有关,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盈余管理的程度越强。本文还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定向增发新股后的股票价格表现越差。这说明中国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乔瑞红  王伯娟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其2011-2015年的有关数据,创新性地将政府补助、盈余管理与研发投入结合起来,探究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政府补助越高相应地企业的研发投入也越高,而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则企业的研发投入越低,并且进行盈余管理活动的程度越高,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乔瑞红  王伯娟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其2011-2015年的有关数据,创新性地将政府补助、盈余管理与研发投入结合起来,探究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政府补助越高相应地企业的研发投入也越高,而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则企业的研发投入越低,并且进行盈余管理活动的程度越高,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弱。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俊  陈汉文  
本文以我国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初期独特的价格上限管制为背景,对作为市场信息中介的审计师声誉价值的建立及其有效性进行了初步考察。发现审计师声誉机制有助于降低抑价折扣,改善新股定价效率,并且高声誉审计师在新股发行过程中也确实收取了更高的审计费用;审计师声誉机制的信号价值主要体现在低于价格上限定价的样本中,而在达到价格上限的样本中,最高限价管制明显削弱了审计师声誉机制的信号价值。因此,我国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激励性价格上限管制有其合理性,较大程度上能够促使市场中介机构的声誉价值得以显现,并开始在改善市场信息环境进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费青青  王博  逯东  
基于"紧密-松散"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这两个文化维度,研究了上市地文化对中国海外或H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紧密型文化"抑制应计盈余管理而促进真实盈余管理,而"个人主义文化"则增加应计盈余管理而减少真实盈余管理,证实了文化迎合现象的存在;(2)当上市地文化与中国大陆文化差异较大时,这种文化迎合行为更为显著;(3)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市地文化对中国海外或H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作用逐步减弱。从文化迎合视角讨论了某类文化对起源于不同文化的公司行为的影响,丰富和拓展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并为中国大陆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如何应对异国或异地文化差异这一现实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经验证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健  曲晓辉  
以A股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检验了关联交易发生的概率和规模、资本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从应计和营业收入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与操控性应计、操控性收入水平正相关,上市公司为了掩饰关联交易带来的不利影响,存在正向盈余管理的行为。另外,资产负债率与关联交易正相关,与盈余管理负相关,说明在高负债约束条件下关联交易更容易发生,但也抑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单一类型的关联交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不均衡,只有把所有关联交易作为整体来考察,关联交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才具有显著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桂浩明  
无论是在询价中剔除高报价以及以存量发行来应对资金超募,这样的做法显然都是市场化色彩不足的近几年来,中国股市一直走势低迷,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属于表现最差之列。究其原因,很多人认为新股发行制度存在重大弊端,没有真正做到市场化,而且还带来了"三高"(高发行价、高上市价和高市盈率定位)现象,成为制约市场健康发展的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浩萍  陈超  
以往的研究指出中国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前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这些行为导致了市场对新股错误定价以及发行后长期绩效下降。本文以发行制度改革后2002~2005年IPO公司为样本,用可操纵应计利润衡量盈余质量,得到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我们没有找到证据支持IPO公司在发行前普遍存在运用会计手段进行的盈余管理,但规模较小、成长性较高并处于非保护性行业的企业盈余质量较差;对这些公司,无论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能基于盈余质量因素显著调低对公司新股的估价,使发行价格和市场价格不受盈余管理的误导。此外我们还发现,新股发行后长期绩效的下滑并不能归因于对发行前较差盈余质量的错误定价。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建华  霍子明  
在宽松货币政策逐步退出、市值管理日益引起关注的背景下,股票流动性问题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立足中国资本市场实际,实证研究了公司投资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中国A股上市公司投资冲击显著降低公司股票的市场风险水平、增强股票流动性;在公司投资冲击增强股票流动性的作用过程中,公司市场风险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厘清了微观公司投资影响股票流动性的作用机理,丰富了有关股票流动性微观前置影响因素研究。最后,就信贷资源配置结构、投资者教育及公司投资评价内容和公司市值管理等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夏喆  魏毅  
本文以行为金融学及过度自信理论为背景,利用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对我国主板市场金融板块股2010~2012年的经验证据进行汇总,借鉴并改进Jones模型对我国金融类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进行测度,为管理者非理性角度研究金融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新思路。结果与相关研究一致,金融类企业高管存在过度自信,针对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对盈余管理操控程度不大。相关部门应制定有效政策方案,发挥盈余管理的作用,提升金融类企业业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修平  高鹏  王化成  
本文通过手工搜集2007—2015年集团控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内部其他成员企业负面业绩冲击对于上市公司商业信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集团内部某一成员企业发生大幅业绩下滑时,由此产生的负面业绩冲击会降低集团内部其他上市公司从上下游企业获取的商业信用规模。进一步研究表明,业绩冲击对集团内部其他上市公司获得的关联商业信用不存在显著负面影响,而对非关联商业信用存在显著负面影响,证实了业绩冲击对集团内部其他上市公司获得商业信用的负面作用主要是通过"负面信息传染渠道"实现的。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集团领域的相关研究,揭示了企业集团内部业绩传染效应的重要影响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璐  
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前景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盈余管理三因素理论,选取2009—2019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业绩期望落差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处于业绩期望落差状态的企业,随着其落差程度的扩大,应计盈余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研究结论拓展了已有文献对企业业绩反馈后果的认识,丰富了企业盈余管理形成机理的研究,有助于强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监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文静  王君彩  
基于非特定经济业务的大样本数据,区分不同动机和方向的应计盈余管理,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行为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后续应计反转的时间、速度及反转目的不同,不同动机和方向的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了不同影响。为实现扭亏、达到上市条件或股权再融资门槛而实施的正向应计盈余管理,显著降低了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为平滑收益而实施的负向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没有产生显著影响。笔者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拓展应计盈余管理经济后果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文兵  施建军  杨惠  
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CFO在真实或虚假披露财务信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不断曝光的财务舞弊案件更是将CFO推到公众面前。本文以2003~2005年问CFO发生变更的沪市A股制造业企业为对象,通过CFO变更前后企业的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变化特点,分析CFO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未发生CFO变更的企业相比,发生CFO变更的企业在CFO变更前一年,通常具有较高的盈余管理程度;在CFO变更当年,盈余管理程度会下降;在发生CFO变更后一年,盈余管理程度又会上升;在CFO和CEO同时变更时,变更前一年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比两者未变更的公司更高;在CFO变更当年,盈余管理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