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66)
2023(20154)
2022(17266)
2021(16191)
2020(13522)
2019(31322)
2018(31097)
2017(59610)
2016(31923)
2015(35617)
2014(35442)
2013(34734)
2012(31918)
2011(28768)
2010(28939)
2009(26592)
2008(26235)
2007(23031)
2006(20738)
2005(18721)
作者
(90274)
(75099)
(74435)
(70963)
(47777)
(35867)
(33940)
(29242)
(28679)
(26942)
(25518)
(25498)
(23982)
(23690)
(23419)
(23079)
(22266)
(21812)
(21532)
(21519)
(18727)
(18351)
(18167)
(17218)
(16834)
(16707)
(16645)
(16572)
(15158)
(14638)
学科
(129536)
经济(129360)
管理(94008)
(88391)
(74515)
企业(74515)
方法(54532)
数学(47009)
数学方法(46341)
中国(36948)
(36636)
(34672)
(32552)
业经(30376)
地方(29170)
(26441)
银行(26391)
(25828)
(25108)
(23165)
金融(23161)
农业(22941)
(22190)
财务(22099)
财务管理(22048)
(21808)
贸易(21788)
理论(21732)
(21074)
(21070)
机构
大学(445992)
学院(442910)
(179492)
经济(175578)
管理(173299)
研究(151284)
理学(148254)
理学院(146622)
管理学(143955)
管理学院(143130)
中国(117816)
(95956)
科学(90707)
(88400)
(75291)
(70378)
中心(69164)
财经(68603)
研究所(67707)
(67211)
业大(63201)
(62331)
北京(61367)
(59586)
师范(58975)
(55240)
农业(54405)
(54278)
经济学(54240)
财经大学(51090)
基金
项目(295947)
科学(233432)
研究(218955)
基金(214405)
(185990)
国家(184426)
科学基金(159183)
社会(138253)
社会科(131080)
社会科学(131046)
(115178)
基金项目(112914)
自然(102559)
教育(101874)
自然科(100143)
自然科学(100117)
自然科学基金(98289)
(96708)
编号(89176)
资助(88296)
成果(73328)
重点(66400)
(65573)
(64790)
课题(62152)
(61423)
创新(57338)
教育部(56890)
国家社会(56864)
(56112)
期刊
(202440)
经济(202440)
研究(139245)
中国(93811)
(69604)
管理(67768)
学报(67088)
(64501)
科学(62406)
教育(55358)
大学(52386)
(50214)
金融(50214)
学学(48796)
农业(43012)
技术(40975)
财经(34292)
业经(33168)
经济研究(32106)
(29285)
问题(25904)
(22300)
图书(22266)
理论(21717)
技术经济(20830)
科技(20331)
(20041)
实践(19647)
(19647)
现代(19524)
共检索到680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涵  张剑  
本文利用2009年至2011年首次公开发行并在主板、中小板块和创业板上市交易的公司相关数据,通过一个自然实验过程,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消除了不同板块之间由于不可观测的异质性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考察了新股发行询价制度第二阶段分配机制改革对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的影响,并指出进一步完善主承销商自主配售权是未来发行制度改革的方向。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不同板块异质性条件下,第二阶段分配机制改革取消超额申购平均配售有助于提升中小板IPO发行定价效率,而对创业板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影响创业板IPO发行抑价的仍然是二级市场上的非理性因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苑德军  黄格非  张剑霞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初可佳  张昊宇  
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存在IPO抑价现象,与此同时,新股发行定价制度也经历了一个从严格的发行市盈率管制向市场化定价的过渡阶段。通过划分发行制度改革的七个阶段,对中国1992年1月~2017年12月新股发行抑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考察,以探讨发行制度演变对新股定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发行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IPO抑价程度逐步下降,定价效率逐步提升;发行市盈率衍生变量与IPO发行抑价率呈负相关关系,定价管制的存在是中国股票发行定价过程中产生较高IPO发行抑价率的重要原因;IPO发行抑价率与新股发行价格、募集资本、首日换手率、超额认购率、发行周期、ROE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祝文达  胡洁  董银红  
文章考虑我国注册制新股发行定价改革构建实物期权模型,得到“窗口指导期”和注册制市场化定价两种情形下创新型企业的最优上市时机和企业价值,探究新股发行定价改革对IPO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册制新股发行定价改革提高优质创新企业IPO估值,提升优质创新企业的上市积极性,并通过降低优质创新企业等待上市期权成本和上市阈值,激励其较早上市。本文的结论为我国全面推进注册制,提高上市企业质量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胡旭阳  
本文通过对改革前后新股抑价程度变化的分析来评价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准市场化改革(实施核准制)的实施效果。初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实施核准制度后新股抑价程度显著降低;而进一步的虚拟变量检验法分析表明,核准制度的实施并没有显著地改变首次公开发行市场的经济结构,上述新股抑价程度显著下降更可能源于首次公开发行市场自身的波动,而非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新股发行准市场化改革对降低我国新股抑价的效果并不显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文华  
在中国股市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新股发行定价与配售制度经历了从非市场化向市场化不断演进与改革的过程。本文分析了新股发行定价与配售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当前发行体制改革进行审视。本文认为,应平衡一、二级市场关系,有效管控IPO抑价,解决新股"三高"发行及一、二级市场分割问题;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打击力度,维护"三公"原则,实现改革目标。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真正实现让投资者自主判断企业价值、健全市值配售制度、补充完善PE、VC及天使投资者信息披露制度和投资者回报制度等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耿建新  周芳  
在回顾市场化改革的“初衷”及其过程的基础上 ,选择了涵盖改革前后及其不同阶段的新股为研究样本 ,就样本发行、上市以及上市后一年的价格水平进行了三个层次的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玫  芦杨  
针对国内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审批制相比,注册制下的拟上市公司、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的关注点和利益点会被重新定位。本文基于博弈论视角,针对注册制下新股发行定价过程中拟上市公司、投资者和监管部门三者之间的行为建立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并就研究结果提出加强监管部门事前、事中和事后分段监管,增加合理的惩罚方案;平衡拟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话语权,建立诚信担保机制和资本市场的资信网络平台,以建立一个成熟、有效的新股发行市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庆峰  
本文传承我国国情和股票发行定价制度的历史、现状,基于相对估价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引入财务影响因子和大盘影响因子,从统计学的视角,给出了股票发行定价的两个数量模型。为检验模型的应用效果,提出了IPO定价的三个检验标准,以此为依据进行了模拟对比,结果表明,模型一在现阶段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另外本文还探讨了证监会关于EPS的新规定可能对IPO定价带来的影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胡小龙  罗汉君  姚堃  
中国A股市场新股发行询价机制之后,不仅新股发行三高(高市盈率、高股价、高超募)现象仍然长期存在,而且还带来了上市公司过度包装、发行人与中介机构利益合谋超额募资、"权力寻租"、一级市场定价畸高等系列问题。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目标与方向仍然不明确。本文另辟蹊径,提出了以"行业平均市盈率"为基础的新股定价原则,通过对最近2年A股市场IPO的309家公司的实证研究,论证了新股以"行业平均市盈率"为基础的发行定价原则基本符合我们现阶段的实际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了加大信息披露的范围,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加强对新股发行定价的监管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中立  
从当前的市场情况看,导致股价扭曲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要取得预期成效,面临的困难很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长智  
股票发行体制问题,是证券市场多年来广泛关注和议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它关系到新老股东的利益,关系到二级市场股民的信心,更关系到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时至今日,目前的发行体制,虽是历经了多次探索多次改革后的结果,仍是问题多多,不能为市场所接受。本文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体制的历史回顾,剖析了目前的发行方式和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弊端,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新股发行定价方式建议,供管理层和致力于这方面研究的证券界同行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段进东  陈海明  
新股发行定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确定发行价格时不仅要考虑新股的内在价值,又要考虑市场环境,同时兼顾好各方利益,才能制定出相对合理的、市场普遍接受的价格。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新股发行价格基本反映了新股发行量、发行前市场景气度、归属行业、盈利因子F1及规模因子F4等因素或信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新股发行定价具有一定的信息效率。然而,新股发行价格却没有反映出新股发行前市场风险指数、注册地域、公司历史、主承销商声誉、偿债因子F2及成长因子F3等因素或信息,即新股发行价格在体现与发行公司相关的这些因素或信息方面仍较为有限。总体而言,我国新股发行定价的信息效率仍较为有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毛宗平  川文  
股票发行定价效率是我国资本市场效率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该文从一级市场角度,首先提出衡量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的标准,并对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2000年以前,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相当低,2000年以后,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相对于以前有所提高,但新股发行定价效率依然不高。因此建议管理层尽快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新股发行制度及其外部环境改革。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毛杰   吴含秋   许宇鹏  
本文以2018—2021年A股IPO公司为样本,构建了PSM-DID模型,实证研究了注册制改革对IPO公司“业绩变脸”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注册制改革显著减少了IPO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尤其是更为显著地减少了非国有性质IPO公司的“业绩变脸”和经由低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IPO公司“业绩变脸”。本文的影响机制研究还进一步发现:注册制改革通过引导IPO公司减少盈余管理行为、促进IPO公司提升信息披露质量、降低IPO公司壳价值这三种影响机制,得以减少了IPO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从不同的视角评估了注册制改革的政策效果,还为有关部门在推行注册制过程中促进IPO公司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