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1)
- 2023(9901)
- 2022(8630)
- 2021(8025)
- 2020(6611)
- 2019(15289)
- 2018(14734)
- 2017(29126)
- 2016(15466)
- 2015(17161)
- 2014(17135)
- 2013(16767)
- 2012(15401)
- 2011(14138)
- 2010(14663)
- 2009(14051)
- 2008(14112)
- 2007(12979)
- 2006(11855)
- 2005(11263)
- 学科
- 济(62713)
- 经济(62615)
- 管理(55805)
- 业(50866)
- 企(44469)
- 企业(44469)
- 方法(25405)
- 财(24032)
- 数学(22149)
- 数学方法(21844)
- 制(19806)
- 中国(17011)
- 农(16707)
- 务(15791)
- 财务(15749)
- 财务管理(15724)
- 企业财务(15120)
- 业经(14116)
- 银(13149)
- 银行(13139)
- 体(13119)
- 融(12674)
- 金融(12672)
- 行(12552)
- 策(12156)
- 贸(12000)
- 贸易(11989)
- 易(11687)
- 体制(11098)
- 学(10717)
- 机构
- 大学(225476)
- 学院(224194)
- 济(98962)
- 经济(96852)
- 管理(87897)
- 研究(76232)
- 理学(73995)
- 理学院(73297)
- 管理学(72209)
- 管理学院(71754)
- 中国(62548)
- 财(54163)
- 京(47495)
- 财经(40814)
- 科学(40179)
- 所(37460)
- 经(37021)
- 江(35897)
- 中心(35258)
- 研究所(32651)
- 经济学(30863)
- 北京(30730)
- 农(30701)
- 财经大学(30361)
- 州(27814)
- 院(27755)
- 经济学院(27564)
- 业大(27315)
- 范(26568)
- 师范(26323)
- 基金
- 项目(137997)
- 科学(110917)
- 研究(104059)
- 基金(103199)
- 家(87980)
- 国家(87278)
- 科学基金(76478)
- 社会(68099)
- 社会科(64778)
- 社会科学(64767)
- 基金项目(52686)
- 省(51353)
- 教育(48443)
- 自然(48354)
- 自然科(47287)
- 自然科学(47274)
- 自然科学基金(46482)
- 资助(43594)
- 划(43580)
- 编号(41701)
- 成果(35818)
- 部(32325)
- 制(31958)
- 重点(30858)
- 课题(29247)
- 创(28717)
- 教育部(28645)
- 发(28507)
- 国家社会(28418)
- 性(28151)
- 期刊
- 济(115694)
- 经济(115694)
- 研究(75140)
- 中国(49040)
- 财(45274)
- 管理(37113)
- 融(31109)
- 金融(31109)
- 学报(28674)
- 农(28208)
- 科学(28186)
- 大学(23623)
- 教育(23539)
- 学学(21976)
- 财经(21877)
- 技术(19919)
- 经济研究(18725)
- 经(18652)
- 农业(18141)
- 业经(17358)
- 问题(14384)
- 贸(13422)
- 国际(11872)
- 理论(11755)
- 技术经济(11052)
- 财会(10809)
- 现代(10560)
- 世界(10530)
- 实践(10339)
- 践(10339)
共检索到362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广谋 李青
针对新股首发市盈率高及其在二级市场初期暴涨而后暴跌的现象,本文运用系统结构分析方法对我国的新股发行体系下所形成的新股发行交易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揭示了新股上市时有几种力量促使噪声交易自身繁殖的正反馈循环,使初期股票价格形成特殊的运行形态。由于存在初期二级市场的新股炒作的盈利模式,形成了二级市场内部及一二级市场中存在的多重正反馈的现象,造成了股市的不稳定。最后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股发行 噪声交易 正反馈 新股炒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玉梅 王子柱
本文先列举了创业板高市盈率发行的表现,并从2009年6月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视角探讨了创业板发行市盈率不断升高的原因,提出以美国式招标确定新股网下配售价格、机构投资者在初步询价中要缴纳保证金、分期支付超募资金所产生的保荐费、让主承销商持有部分新股并设定锁定期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业板 发行市盈率 PEG 美国式招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晓东
维护市场公平是监管方的重要职责,也是制定监管政策的前提条件。2014年和2015年,承销商可以对"首次公开募股"(IPO)的投资者申购进行剔除,从而首次间接获得配售对象的有限自主选择权;但自2016年1月起,监管方以维护市场公平为名,对承销商的剔除行为加以限制,从而事实上取消了配售环节的自主权。本文利用中国特有的信息披露优势,获取IPO申购和配售数据以及基金公司佣金分仓数据,对IPO配售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基金公司在二级市场支付给承销商佣金,会显著提升其在一级市场获得新股配售的概率;在IPO公司后续市场表现较好或承销商依赖佣金获取收入的情况下,二级市场佣金对于获得配售概率的影响更为显著。从作用机制看,在市盈率管制条件下,虽然无法通过申购报价提高获得IPO新股配售的概率,但是通过提高申购数量,基金公司仍可以利用其与承销商之间的佣金关系在IPO配售中获得优势地位。此外,佣金关系对于配售结果的影响主要来自IPO申购剔除比例较高的样本。而承销商对于IPO申购的剔除幅度也受到其与基金公司之间佣金水平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在市盈率管制的情况下,二级市场佣金对IPO配售的公平性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IPO自主配售 询价制 佣金关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闻岳春 张宗翔
自我国创业板开板以来,"三高"(高市盈率、高发行价格与高超募比例)成为创业板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过程中的独特现象,并被市场认为是创业板潜在风险的巨大诱因。本文以发行市盈率与成长性的相互关联为切入点,结合无套利均衡原理深入剖析市盈率定价逻辑,建立计量模型定性定量地研究了高市盈率发行给投资者带来市场风险的机理及程度。然后,提出国家证券监管部门应逐步放开拟申请上市公司质量的审核与市场准入的核准职能,培养市场自身的调节功能,同时应加强法制建设及交易监管,营造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
创业板 市盈率 成长性 市场风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江睛 陈诤直
我国股票二级市场市盈率的扭曲与修正江睛陈诤直一种股票的市盈率(P/E)是该公司股票市价与每股净盈利之比。在每股净盈利既定的假设下(一般以前一个会计周期每股税后利润为计算基础),其股价是投资人为取得上市公司单位收益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因此,市盈率高低暗含...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武龙
传统的新股发行定价偏低观点受到了一些定价偏高实证现象的质疑,且难以解释我国长期实行的发行市盈率管制政策。本文在原有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础上,从正向反馈的非理性角度研究发行定价,进而分析市盈率管制政策的作用,并实证检验。研究认为,新股发行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正向反馈申购者,他们受近期新股上市表现激发而参与申购,这种噪声需求的存在使得新股即使被高估也仍然能够成功发行。发行人和承销商意识到这种噪声需求的存在,为了使其利润最大化,他们会抬高发行定价,而机构投资者在近期新股上市表现较好的情况下也易于高估新股,因此也能接受较高的询价价格。实证结果验证了正向反馈申购者对发行定价的这一正向影响,并且发现市盈率管制...
关键词:
新股发行 正向反馈 市盈率管制 发行定价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胡小龙 罗汉君 姚堃
中国A股市场新股发行询价机制之后,不仅新股发行三高(高市盈率、高股价、高超募)现象仍然长期存在,而且还带来了上市公司过度包装、发行人与中介机构利益合谋超额募资、"权力寻租"、一级市场定价畸高等系列问题。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目标与方向仍然不明确。本文另辟蹊径,提出了以"行业平均市盈率"为基础的新股定价原则,通过对最近2年A股市场IPO的309家公司的实证研究,论证了新股以"行业平均市盈率"为基础的发行定价原则基本符合我们现阶段的实际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了加大信息披露的范围,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加强对新股发行定价的监管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綦好东 王瑜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农工一体化企业2008—2012年度财务指标数据及年度平均市盈率数据,分析了市盈率与财务指标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农工一体化企业的流动比率与市盈率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净利率与市盈率呈负相关关系。农工一体化企业与市场投资者都应关注市盈率这个含义丰富的指标,充分考虑农工一体化企业的产业链内容与价值流特点,准确解读直接影响市盈率的财务指标及影响机理,以便做出正确决策。
关键词:
农工一体化 市盈率 财务解析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耿建新 徐港章 张好
市盈率与市净率都是投资者评估资本市场中股票质量和公司价值的重要指标,理解这两个指标的经济实质和计算要求很有意义。依据2005年至2012年3月在沪市A股上市的100多家公司有关数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新股发行市盈率和市净率的整体水平以及行业特点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就个股发行市盈率和市净率的有效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此为基础,还将两者与新股发行首日表现的相关数据相结合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求对两者的作用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晓莉
作为一项重大的制度变革,新股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改革在取得了巨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新股市场化定价与严格的发行审核存在矛盾;二是保荐机构与发行人利益密切导致发行价格高估;三是新股配售制度不合理使询价机构竞相提高报价。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制度,需要通过系统性的制度安排来实现。通过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逐步为今后实行注册制创造条件;要强化发行市场的监管,加大违规惩治力度;应进一步完善现行的询价方式。
关键词:
新股发行制度 市场化改革 问题 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敏
目前,在我国资本市场阶段性发展过程中,定价技术和规则调整的空间有限,因此,定价效率原则高于公平利益分配原则应该贯穿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改革的始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煜辉 沈可挺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验证IPO抑价是否造成中国新股上市首日超额收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我们把全部样本划分为若干热销和非热销时段的子样本,考察全样本及各子样本的新股发行是否存在发行价格被压低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IPO定价总体上不存在发行价格被压低的现象,但其中一个非热销期子样本的发行价格较IPO潜在最大价格存在一定程度的系统性低估。由于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上市资源的稀缺性所造就的拟上市公司盈余粉饰行为,使得通过随机前沿分析得到的IPO潜在最大价格可能高于新股真实内在价值,因此不能保证实际发行价格必定低于反映其内在价值的真实前沿面,而只能说明该阶段可能存在发行价格被压低现象。本文对该...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龚杰
2007年,上证指数从1月4日开盘时的2728.19点上涨到10月16日的6124.04点,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上涨了124%以上,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超级大牛市。但2007年的牛市也不是一马平川的单边上涨,其中也有过"2.27"、"5.30"、"9.11"等大级别的调整,每一次调整都令人惊心动魄。经过2007年股市的洗礼,价值投资的理念已被更多的投资者认可和接受。价值投资是一种以对影响证券投资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行业发展前景、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要素的分析为基础,以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以及发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瑞杰 贺晓 陈石
市盈率高低是我国股市的关注焦点之一。本文在比较国外证券市场的市盈率之后认为我国的市盈率偏高。这种推测得到我们理论研究和模型结论的支持,我国股市市盈率由于系统风险的掩藏、股票初始发行价偏高和股市投机性等因素而呈现较高的倍数。从2004年我国股市市盈率开始下降,逐渐接近我们模型的估计值。此外,我们实证分析认为,市盈率的高低与GDP增长、股票收益波动和国有股比重等因素不存在严格的变动关系,市盈率呈现出一种随机游走的态势,市盈率不是稳定的区间值,而是一系列的动态的时间序列变量值。
关键词:
市盈率 风险溢价 股票收益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韩冰 闫冰 钱峰
当前市盈率计算存在着股票价格为即时值而税后利润为静态值的不足。改进措施为:通过预测税后利润增长率将税后利润进行相对动态化,得到动态市盈率;重点是无差异风险收入原则下的合理市盈率的确定,以及决定合理市盈率的变量。将上述一系列结果用于分析1995年至2000年4月深圳股票市场的合理市盈率状况,得到的结论是:目前的市盈率一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二是与市场利率相适应的;三是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