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45)
- 2023(4186)
- 2022(3177)
- 2021(3191)
- 2020(2594)
- 2019(6188)
- 2018(6256)
- 2017(10465)
- 2016(5898)
- 2015(7022)
- 2014(6946)
- 2013(6335)
- 2012(5726)
- 2011(5327)
- 2010(5714)
- 2009(4457)
- 2008(4373)
- 2007(4026)
- 2006(3705)
- 2005(3162)
- 学科
- 管理(15923)
- 济(14716)
- 经济(14697)
- 业(13963)
- 企(12487)
- 企业(12487)
- 中国(9480)
- 理论(7046)
- 教育(6114)
- 技术(5961)
- 教学(5789)
- 农(5502)
- 业经(5174)
- 学(4476)
- 方法(4321)
- 制(4221)
- 和(4165)
- 学法(3831)
- 教学法(3831)
- 财(3686)
- 策(3533)
- 贸(3475)
- 贸易(3470)
- 易(3387)
- 农业(3380)
- 学理(3283)
- 学理论(3283)
- 银(3224)
- 银行(3223)
- 技术管理(3158)
- 机构
- 学院(76899)
- 大学(72633)
- 管理(26814)
- 济(23419)
- 研究(22912)
- 经济(22550)
- 理学(22205)
- 理学院(21958)
- 管理学(21539)
- 管理学院(21405)
- 中国(16664)
- 职业(15440)
- 京(15330)
- 技术(14550)
- 范(14396)
- 师范(14299)
- 江(13427)
- 科学(13371)
- 教育(13053)
- 财(11957)
- 所(11228)
- 中心(11016)
- 师范大学(11005)
- 职业技术(10659)
- 州(10523)
- 研究所(9949)
- 北京(9835)
- 技术学院(9288)
- 财经(8891)
- 业大(8479)
- 基金
- 项目(46347)
- 研究(41155)
- 科学(36504)
- 基金(29410)
- 家(24424)
- 国家(24131)
- 教育(23146)
- 社会(23068)
- 社会科(21507)
- 社会科学(21499)
- 编号(20979)
- 科学基金(20506)
- 省(20083)
- 成果(17614)
- 划(17180)
- 课题(15395)
- 基金项目(15354)
- 年(13860)
- 项目编号(12745)
- 规划(11371)
- 自然(11269)
- 资助(11110)
- 自然科(11010)
- 自然科学(11008)
- 重点(10919)
- 自然科学基金(10793)
- 发(10645)
- 创(10624)
- 部(10362)
- 性(10263)
共检索到122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新职业主义时代,职业人才与专业人才的边界在逐渐模糊,职业活动更多地具有了专业活动的性质,即工作任务具有了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大量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材料已清晰地显示了这一根本性变化。工作任务性质的变化导致了职业知识存在范式的变化,职业知识与工作任务的确定性联系被根本性地销蚀,职业知识的结构正朝着横向、纵向往上、纵向往下三个方向发展,它们构成了职业知识新的存在范式。这些变化对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提出了变革要求。
关键词:
新职业主义 职业知识 存在范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关晶在《外国教育研究》2013年第10期中撰文,指出职业主义和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的两种基本范式,分析了两者在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资格鉴定制度等实践层面的差别以及两者在职业观、能力观和资格观上的深层差异,最后分析了差异形成的原因和发展趋势。职业主义是一种传统而经典的职业教育范式,主要存在于一些欧洲大陆的国家,尤其是德语系国家。在职业主义范式下,职业教育呈现如下特点:1.职业教育体系呈较为典型的双轨制形态。2.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过程监控、标准化;教学内容重视培养"职业人"的综合素养;培养方式注重规范化的课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霓、石伟平在《外国教育研究》2015年第5期中撰文,从新职业主义视角介绍了美国社区学院产教合作的三种主要模式,分析了三种主要模式之间的差异与共性,并对我国高职院校产教合作的成功实施提出了详细的建议。新职业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极为盛行的一种教育理念,其呼吁学术教育与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向平在《职教论坛》2014年第21期中撰文,梳理了美国"新职业主义教育"兴起和发展的历程,剖析了"新职业主义教育"关于学术性课程和职业性课程、课堂教学和基于工作的学习以及中等教育和中等后教育等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工过程,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美国新职业主义教育的兴起和发展的历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历史沿革和特征。美国人长期贬低职业课程和职业技能,到20世纪80年代,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向平
以全新的视野梳理了美国"新职业主义教育"兴起和发展的历程,剖析了"新职业主义教育"关于学术性课程和职业性课程、课堂教学和基于工作的学习以及中等教育和中等后教育等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工过程,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新职业主义 职业技术教育 发展 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宇 徐国庆
新职业主义时代特征下,随着技术革新和全球化竞争的激烈加剧,工作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如工作中知识含量比重增长,工作不断增加高技能劳动力需求,职业分工出现两极化,小批量、柔性化生产方式促使工作生产组织内部发生变化等等。职业教育要顺应这些时代变化与挑战,特别是在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过程中,注意依据任务分析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在职业能力中渗透职业素养、根据职业变化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以及按照模块形式组合课程。
关键词:
新职业主义 职业教育 国家专业教学标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飞月
20世纪80年代,新职业主义运动在美国职业教育改革中逐渐形成。在这场运动中,美国联邦政府起着主导作用。政府通过一系列职业教育法案,催生了这场运动,使其走向兴盛,并在新的世纪使其获得了新的发展。
关键词:
新职业主义运动 职业教育 立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景贵 汪慧慧
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存在评价目标过高关注共性要求、评价过程过度强调甄别选拔、评价方式过于偏重量化标准、评价主体过分重视教师作用、评价类型过多参照普教体系等问题。积极评价范式是实施心本管理的有效路径,是创新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是推进"三全育人"的系统工程,有助于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系统建构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评价的积极范式,要树牢积极育人的新理念,把握评价的正确方向;把握积极整合的新阶段,完善评价的目标导向;建构积极协同的新格局,创新评价的实践取向。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学生发展评价 积极评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广山
范式作为一种特定社会成员共同接受的信仰、公认的价值和接受的总和,反映在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中是"治事"、"安身"的追求。"治事"、"安身"的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范式,是在古代早期知识生产过程中实用技术知识与思想知识分离及其思想对技术知识的统领下,社会分工与职业分化中形成的,是在自在性教育制度中发展和通过强制性教育制度不断强化的。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范式在古代职官教育、职医教育、艺徒制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中,体现为"治事、成物"、"试验候症"、"以技安身"、"人为物本"等思想与实验观测、取象比类、问难论辩、观察模仿、示范推广等方法相结合,通过实学思想总结,使"中体西用"成为近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内部...
关键词:
治事 安身 职业技术教育 范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广山
范式作为一种特定社会成员共同接受的信仰、公认的价值和技术的总和,反映在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中是"治事"、"安身"的追求。"治事"、"安身"的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范式,是在自在性教育制度中发展和通过强制性教育制度不断强化的。在古代职官教育、职医教育、艺徒制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中,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范式体现为"治事、成物"、"试验候症"、"以技安身"、"人为物本"等思想与实验观测、取象比类、问难论辩、观察模仿、示范推广等方法相结合,通过实学思想总结,使"中体西用"成为近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内部文化力量,对近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
关键词:
治事 安身 职业技术教育 范式 中国古代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刘倩
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大部分省份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立衔接学制、建立专业与课程衔接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成效与问题并存,需要从目标与逻辑、结构与逻辑、质量与逻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考量。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从观念、研究、框架、制度四个维度生成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范式。
关键词:
省域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逻辑 建构范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武学超
在高级知识社会,传统线性创新范式逐渐演化为以"三重螺旋"、"四重螺旋"、"五重螺旋"为典型模式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范式。创新范式不断演化为知识生产范式转型提供了适应性情景,模式1知识生产范式开始向模式2和模式3知识生产范式转型。模式1到模式2和模式3知识生产范式的转型,对大学学术职业产生了直接影响,"核心教职"和"终身教职"开始走向"跨界就业"或"多重就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亚南 林克松
在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充分辨识与反思的基础上,以技术知识为探寻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范式转向的逻辑起点,提出了技术知识建构的独特规律:情境实践性、自主反思性、工作导向性和主体间性。据此,职业院校学生应在"情境"中学,体会知识意义;在"工作"中学,体验任务逻辑;在"团队"中学,体味视阈融合;在"反思"中学,体悟理实整合。
关键词:
学习范式 技术知识 职业院校学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模式,英文为model,或mode、pattern,指的是"事物的标准形式或标准样式"(古今汉语词典)1,也被称为"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现代汉语词典)。而范式,英文为paradigm,源于希腊语paradigma,意为"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库恩),尤"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百度辞典)。显然,在这里,模式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规范性的标准形式;二是参照性的标准形式。而作为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范式至少也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群体所共同遵循的理论基础;二是群体所共同采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健
范式理论是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来的核心概念,当下的职业教育对范式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一是认为职业教育无范式;二是认为范式理论不适合职业教育;三是范式的泛化倾向。文章遵循库恩对范式界定的核心要旨,对范式的内涵加以厘定,认为范式是一种共有信念;范式是一种方法论;范式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研究框架。并从整合具有范式的共性特征和属性;整合是职业教育研究全能的、通行的方法体系;整合是一种研究的理论框架等多元角度,证明了整合作为职业教育研究核心范式的逻辑必然性和理论应然性。
关键词:
整合 职业教育研究 库恩 核心范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