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62)
2023(12795)
2022(10892)
2021(10243)
2020(8836)
2019(20666)
2018(20405)
2017(39971)
2016(21530)
2015(24374)
2014(24319)
2013(24207)
2012(22020)
2011(19697)
2010(19561)
2009(18325)
2008(18120)
2007(16240)
2006(13894)
2005(12001)
作者
(60870)
(51613)
(51075)
(48572)
(32243)
(24760)
(23486)
(20418)
(19406)
(18065)
(17270)
(17240)
(15999)
(15931)
(15888)
(15685)
(15616)
(15114)
(14678)
(14577)
(12667)
(12615)
(12538)
(11888)
(11671)
(11584)
(11433)
(11319)
(10353)
(10333)
学科
(92624)
经济(92521)
(69691)
管理(61855)
(49322)
企业(49322)
(47825)
方法(44278)
数学(39295)
数学方法(38812)
农业(31457)
(24394)
业经(23348)
中国(21316)
地方(17446)
(17399)
(17325)
(16879)
贸易(16871)
(16357)
(15810)
财务(15766)
财务管理(15725)
企业财务(14984)
技术(13515)
(13303)
理论(12921)
(12744)
(12715)
银行(12680)
机构
学院(308043)
大学(304806)
(127361)
经济(124871)
管理(123832)
理学(108458)
理学院(107371)
管理学(105476)
管理学院(104920)
研究(96613)
中国(74755)
(67425)
(61818)
科学(59813)
(56199)
农业(52174)
业大(51615)
(48352)
中心(47574)
财经(45559)
(45374)
研究所(44000)
(41566)
(38661)
师范(38257)
经济学(38065)
北京(37469)
(35971)
经济管理(35241)
经济学院(34562)
基金
项目(210610)
科学(166902)
基金(154431)
研究(153397)
(133920)
国家(132740)
科学基金(115133)
社会(98394)
社会科(92912)
社会科学(92884)
(83758)
基金项目(82794)
自然(75252)
自然科(73562)
自然科学(73541)
自然科学基金(72229)
教育(70641)
(69144)
编号(63098)
资助(62465)
成果(49739)
(47516)
重点(46885)
(45243)
(44051)
课题(41805)
科研(41075)
创新(41068)
教育部(40611)
国家社会(40402)
期刊
(137993)
经济(137993)
研究(81295)
(68023)
中国(56518)
学报(47855)
农业(46053)
科学(44786)
(44530)
管理(40492)
大学(37054)
学学(35385)
业经(29266)
(27495)
金融(27495)
技术(26805)
教育(26605)
(22435)
财经(21714)
经济研究(19863)
问题(19822)
(18568)
(16939)
技术经济(15573)
统计(15139)
世界(14865)
农村(14722)
(14722)
农业经济(14272)
商业(14258)
共检索到437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伟国  袁可  冉根敏  
基于自组织理论,本研究探讨了新老两代农民工人际关系对离职意愿的差异化影响,以及内部推荐行为的中介作用。通过对中国情境下人际关系“差序格局”特征的分类和分析,本研究发现亲缘、地缘等先赋性关系对新老两代农民工的内部推荐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对离职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另一方面,友缘、业缘等后致性关系仅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内部推荐在后致性关系对离职意愿的影响之间有部分中介效应。后致性关系存在教育异质性,对内部推荐的正向影响仅在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农民工群体中显著。本文通过对2399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农民工工作场所人际关系具有“远亲不如近邻”的作用特征,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瑜  梁潇杰  于桂兰  
基于劳动关系视角,以苏州某经济开发区50家企业为例,对新老两代农民工的劳动关系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老一代农民工对劳动关系满意度中的"劳动报酬"较不满意,而新生代农民工对"劳动报酬""劳动负荷""组织关系"与"个人成长"均不满意;"劳动报酬"最能影响老一代农民工总体的劳动关系满意度,而"劳动负荷"与"个人成长"最能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总体的劳动关系满意度。因此,应关注农民工群体的权益诉求及代际差异,转变企业用工观念,进一步完善企业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瑜  梁潇杰  于桂兰  
基于劳动关系视角,以苏州某经济开发区50家企业为例,对新老两代农民工的劳动关系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老一代农民工对劳动关系满意度中的"劳动报酬"较不满意,而新生代农民工对"劳动报酬""劳动负荷""组织关系"与"个人成长"均不满意;"劳动报酬"最能影响老一代农民工总体的劳动关系满意度,而"劳动负荷"与"个人成长"最能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总体的劳动关系满意度。因此,应关注农民工群体的权益诉求及代际差异,转变企业用工观念,进一步完善企业激励机制。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淦未宇  徐细雄  
新生代农民工的频繁跳槽给企业正常用工秩序带来负面影响,也对农民工自身职业发展和城市融合进程产生阻碍。已有研究分别从企业内组织支持和企业外社会资本两个方面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但鲜有研究揭示两者之间的交互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除提供工作信息之外,还表现出更加多元化的作用,从而对组织支持感和离职意愿产生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影响。基于组织支持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将新生代农民工组织支持感和社会资本纳入统一分析框架,考察二者对农民工雇佣关系质量的交互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457份样本数据运用多元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亚辉  
近年来,珠三角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构成发生较大变化,在今后一段时期,政府和企业将面临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务工群体。本文以珠三角地区1726个农民工的调查为基础,对新老两代农民工的行为方式和主要需求展开比较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在行为和需求方面已经具备与第一代农民工差异性极大的独立社会群体特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柳建平  魏雷  
利用对甘肃10个村庄外出务工农民工的调查资料,基于代际差异视角,在统计分析其特征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泊松回归模型分别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并进一步运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分离出造成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两代农民工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且各种因素对职业流动的影响结果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个体特征差异是导致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差异的主要原因,家庭储蓄率低、未婚比例高、家庭劳动力多等因素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性,提高受教育水平、拓宽就业分布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柳建平  魏雷  
利用对甘肃10个村庄外出务工农民工的调查资料,基于代际差异视角,在统计分析其特征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泊松回归模型分别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并进一步运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分离出造成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两代农民工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且各种因素对职业流动的影响结果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个体特征差异是导致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差异的主要原因,家庭储蓄率低、未婚比例高、家庭劳动力多等因素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性,提高受教育水平、拓宽就业分布有利于两代农民工的就业稳定。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芳  
本研究对西安市新老两代农民工心理契约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新老两代农民工对心理契约的认知存在显著的差异:老一代农民工比较注重组织义务责任和员工义务责任,而新生代农民工除注重组织和员工义务责任外,还强调组织和员工人际责任与组织和员工发展责任的实现;新生代农民的需求层次已经从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向高层次的人际需求和发展需求转变。最后本文提出改善我国当前面临的新生代农民工管理问题的对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易莹莹  陆书馨  
基于2014—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从代际视角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工多维贫困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就业机会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新老两代农民工的多维贫困均有明显的减缓作用,且对老一代农民工的作用更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对新老两代农民工多维贫困的缓解作用加强;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机会缓解其多维贫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莹莹  曹家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从数字经济视角探寻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尤为必要。本文基于CMDS微观数据和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新老两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两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且对新一代农民工的影响更大,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对高物质资本、高人力资本农民工群体就业质量的促进效应更强;在相同资源禀赋下,数字经济为新一代农民工带来的就业效应更大。机制分析显示,数字经济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进而提高农民工群体的就业质量。本文的研究不仅证实了数字经济对新老两代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而且为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和物质资本水平,从而促进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柳军  谭根梅  
基于4个城市的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求索  [作者] 潘旦  
随着中央及地方政府对农民工创业行动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大,创业农民工的数量和创业规模也在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群体倾向于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实证研究表明,个人特征、教育水平、工作经历、制度环境等因素对农民工创业能力存在一定影响。依据组织增权理论,农民工自组织通过组织化路径增强农民工创业影响因素的正向作用,如加强教育培训以激发创业意愿,塑造良好形象以拓展社交网络,加强政策倡导以改善政策环境,着眼性别差异以彰显个体特征,进而提升农民工群体创业成功率,实现农民工群体的经济增权目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白少布  刘洪  
企业产品或服务产生良好的口碑信息,根源于产品或服务本身内在品质和与其相应的辅助支持,并通过口碑推荐者的传播蔓延于复杂的社会人际网络中。实证结果表明,由于口碑信息受到传播主体不同状态的影响和关系渠道的约束,对口碑传播过程中的口碑信任度、感染度、忠实度等产生显著性影响,从而对口碑传播效力产生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伟  张雪婷  
基于安徽省16个地市922位新生代农民工的实地调查数据,文章运用Logistic方法,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定居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偏弱,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受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家庭联系特征和区域特征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伟  张雪婷  
基于安徽省16个地市922位新生代农民工的实地调查数据,文章运用Logistic方法,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定居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偏弱,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受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家庭联系特征和区域特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