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1)
2023(9484)
2022(8250)
2021(7592)
2020(6743)
2019(15306)
2018(15268)
2017(28516)
2016(16451)
2015(18831)
2014(18575)
2013(18307)
2012(17397)
2011(15774)
2010(16015)
2009(15167)
2008(15356)
2007(14380)
2006(12462)
2005(11126)
作者
(52002)
(43599)
(43491)
(41209)
(27631)
(21148)
(19775)
(17168)
(16558)
(15559)
(14930)
(14618)
(14199)
(14140)
(13999)
(13715)
(13627)
(12983)
(12773)
(12760)
(11238)
(10816)
(10787)
(10036)
(9993)
(9991)
(9801)
(9606)
(9079)
(9070)
学科
(62081)
经济(62014)
管理(46152)
(45201)
(36891)
企业(36891)
方法(28880)
数学(25058)
数学方法(24785)
(18610)
中国(17535)
(16743)
(16239)
技术(15090)
业经(13278)
(13017)
地方(12493)
(12228)
贸易(12224)
(11840)
农业(11794)
(11353)
银行(11292)
(10796)
理论(10669)
(10509)
金融(10507)
(10185)
技术管理(10115)
(9568)
机构
大学(236450)
学院(235907)
(91779)
经济(89648)
研究(87165)
管理(84079)
理学(71317)
理学院(70452)
管理学(69024)
管理学院(68605)
中国(65049)
科学(58221)
(54283)
(52156)
(48076)
研究所(44089)
农业(43750)
业大(42983)
(41735)
中心(39816)
(38303)
北京(32988)
财经(32521)
(31323)
(30454)
(30192)
师范(29968)
(29670)
(29310)
技术(29118)
基金
项目(156513)
科学(118930)
研究(108856)
基金(108492)
(98802)
国家(97922)
科学基金(79706)
社会(64897)
(64230)
社会科(61208)
社会科学(61187)
基金项目(56948)
(54602)
自然(53344)
自然科(52068)
自然科学(52042)
自然科学基金(51099)
教育(50374)
资助(45313)
编号(44041)
重点(36768)
成果(36690)
(34697)
(34689)
(33581)
创新(32729)
课题(32586)
计划(32497)
科研(30778)
科技(30300)
期刊
(100999)
经济(100999)
研究(66583)
中国(51615)
(48824)
学报(48644)
科学(40190)
大学(34748)
(33464)
农业(33057)
学学(32854)
管理(30840)
教育(28183)
技术(21370)
(21063)
金融(21063)
(19016)
业经(16635)
经济研究(16286)
财经(16066)
(13879)
(13444)
问题(13375)
科技(13356)
业大(13341)
技术经济(12448)
图书(11859)
农业大学(11268)
统计(11026)
(10983)
共检索到357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俊  贺长青  刘正祥  周森林  柳小春  
试验在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湘潭原种猪场进行,共设杜洛克(D)、长白(L)、大白(Y)猪和长×大(LY)、大×长(YL)、杜×长大(DLY)6个组,每组选取健康、体重25 kg左右的猪12头,公母各半,饲养至组平均体重约100 kg时,每组选取4头(公母各半)进行屠宰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美系猪选育群各品种猪的日增重达830 g以上,料肉比2.53以下,瘦肉率高达67.61%~71.79%;DLY组猪生长最快,平均日增重达977 g,料肉比为2.34。屠宰和肉质性状间呈显著相关关系,料肉比与皮厚、料肉比与pH值(背)、背膘厚与脂率、皮厚与pH值(背)呈正相关,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边连全  王瑞年  张勇刚  刘显军  陈静  张飞  
以亚硒酸钠、酵母硒和纳米硒作为不同硒源添加到肥育猪基础日粮中,通过试验,对肥育猪背最长肌的pH值、肌乳酸含量、肌内脂肪含量、肌肉嫩度、滴水损失、Hart透过率、VBN等肉质指标及肌肉组织中的GSH-Px活性、T-AOC、MDA含量和O2—.含量等抗氧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8mg.kg-1亚硒酸钠显著提高了肌内脂肪含量1.55%(p<0.05),而添加亚硒酸钠对其他肉质指标影响不明显。日粮中添加酵母硒能降低肌肉滴水损失(p<0.05),不同硒添加水平间0.5,0.8mg.kg-1添加水平显著低于0.3mg.kg-1,而添加酵母硒对其他肉质指标影响不明显。添加纳米硒能降低肌肉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峰  燕富永  张宇喆  孔祥峰  印遇龙  黄瑞林  李铁军  高碧  舒绪刚  
选用80头体重为4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公、母各半,分别饲喂可消化赖氨酸(DLys)水平为0.59%、0.67%、0.75%、0.83%和0.91%的等能、等氨基酸模式的玉米-豆粕型日粮。通过测定其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确定生长肥育猪的最佳DLys水平。结果表明:生长肥育猪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均随饲粮DLys水平的增加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变化。当DLys水平分别为0.78%和0.80%时,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分别达到极大值(791.42g)和极小值(2.92)。当DLys水平为0.75%时,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甲状腺素T3和T4浓度最高,血糖浓度最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健  吴梅芳  熊远著  周发耜  周祖文  
36头杜洛克×DⅣ杂交猪随机分为3组,在等能等氮的基础上,以玉米-豆粕日粮为对照组(第1组),“双低”菜粕替代50%豆粕为试验组,并分别以总赖氨酸和可消化赖氨酸配合日粮,配合成2组试验日粮(第2组和第3组)。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前期,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最快,为(778±26.2)g,第3组比之,为(735.5±31.1)g,第2组较慢,为(717.3±50.9)g(P>0.05)。在试验后期,各组生长情况是,第3组(785.5±46.7)g最好,第2组(738.2±45.4)g次之,第1组(717.1±39.2)g最慢,组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胴体瘦肉率3组间差异不显著。由于使用了双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伟  杨正德  王嘉福  顾丽群  张慧君  刘占俊  
为加快毕节地区优质猪产业的建设,选择(96±5)日龄、遗传来源相近、体重(51.32±0.80)kg的"长×大"外二元去势的健康生长肥育猪48头,采用毕节地区优势饲料资源苜蓿、特色饲料资源苦荞及天然植物提取物营养调控剂配制试验日粮,进行生长试验+比较屠宰试验,测定毕节生境条件下50~80 kg外二元生长肥育猪的能量代谢与沉积规律,探索其能量需要量。结果表明,毕节生境条件下50~80 kg外二元生长肥育猪维持需要的ME为0.472 M J/W0.75,1 kg增重的ME需要为22.12 M J,摄入DE转化为ME的效率为95.23%,能量需要模型为ME(M J/d)=0.472W0.75+2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陶璇  杨雪梅  梁艳  刘锐  吕学斌  
本试验选择巴×丫、杜×丫、大×丫、长×丫4个二元杂交组合及杜×巴丫、巴×杜丫2个三元杂交组合商品猪各20头,对其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及肉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杜×巴丫的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优于巴×杜丫,巴×丫和杜×丫优于大×丫和长×丫,三元杂交组合杜×巴丫和二元杂交组合杜丫、巴丫的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更为理想,且肉质性能优良,其滴水损失、pH值、OPTO值、LF值均在优质范围内,肌内脂肪含量适中,是比较理想的杂交组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献新  张益禅  邹芳  
为了研究缓释包膜半胱胺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选择"杜×大×长"三元杂交猪120头,随机分为3组进行对比试验,考察其生产性能、血液理化指标和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生长期、肥育期及全期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7.34%、5.09%和6.32%;料重比分别降低了4.93%、3.19%和4.40%;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了2.20%、1.61%和1.90%,但差异不显著。试验组的臀腿比例、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分别提高了9.25%、11.69%和6.27%;背膘厚降低了13.74%。试验组血清中GH、T3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8.68%、20.63%,而对INS和T4无显著影响。表明日粮中添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铁军  刘振利  方正锋  詹志春  彭健  
将体重22.5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65头按体重、性别等随机分为5组,每组13个栏,单栏饲养。试验分前期(22.5~70 kg)和后期(70~90 kg)两阶段,共80 d。以玉米、豆粕为主配成基础日粮为第1组(对照组),用双低菜粕替代第1组中的部分豆粕(即双低菜粕型日粮),分别添加0.01%的酶A和酶B(第2组和第3组);用小麦替代第1组中的部分玉米(小麦型日粮),分别添加0.01%的酶A和酶B(第4组和第5组)。结果表明:在试验各期,双低菜粕型日粮中添加酶制剂的第2和第3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与对照组一致,但每千克增重成本在前期比对照组分别低0.51和0.47元,在后期比对照组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边连全  高亮  刘显军  陈静  李超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海豹油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和猪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60头平均体重77.55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含1%大豆油,试验组分别含0.9%大豆油+0.1%海豹油、0.5%大豆油+0.5%海豹油和1%海豹油。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海豹油对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平均日增重却增加0.54%、0.34%和1.90%(p>0.05),3组和4组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降低1.49%和2.10%(p>0.05),日粮中添加海豹油有提高平均日增重(p>0.05)和降低料重比的趋势(p>0.0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慧华  赵福平  张莉  魏彩虹  杜立新  
【目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种类丰富,畜禽品种数量约占全球已知种类的1/6,是世界畜禽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是在农业部的领导和组织下,经过8年的调查和编写而成,较好的总结了中国畜禽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和引入品种地域分布和性能特点。文章对《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中地方绵羊品种的重要生产性能相关性状作进一步分析,期望从中筛选出适合于肉用品种培育的素材。【方法】整理汇总《羊志》中地方绵羊品种的主要产地,以及体尺、胴体及繁殖方面共13个肉用相关性状信息。依据《羊志》将地方品种分为蒙古系、哈萨克系和藏系并对3大谱系进行多重比较,利用R语言中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信息较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丹  贾连平  陈冠军  王修启  赵青余  张军民  
为研究玉米-豆粕型饲粮中使用DDGS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20头体重约60kg的杜×长×大三元杂肥育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I组、II组、III组DDGS使用量分别8%,16%,24%,试验IV组添加24%DDGS+复合酶(添加量:160mg/kg),进行为期45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分别降低7.44%,13.69%,28.04%和19.76%,其中试验II、III和IV组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降低3.53%,6.01%,15.90%和8.48%,其中试验III和IV组差异显著(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建波  范彩云  张微  张子军  贾志海  朱晓萍  
为改善和提高绵羊肉的品质,研究不同铜源和水平对肥育绵羊胴体性状、肉品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本试验选用50只体重相近((23.8±1.6)kg)、3月龄左右的杜泊×蒙古羊杂交一代羯羊,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5种日粮:1)基础日粮(不加铜);2)基础日粮+10mg/kg(DM)赖氨酸铜;3)基础日粮+20mg/kg(DM)赖氨酸铜;4)基础日粮+10mg/kg(DM)碱式氯化铜;5)基础日粮+20mg/kg(DM)碱式氯化铜。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铜显著降低了肥育绵羊背膘厚和肾脂率(P0.05);日粮中添加铜对肥育绵羊肉品质没有影响(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柳杭   陈洋   段心明   孙丽敏   孙鑫铭   杨雨江   单雪松   姜怀志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是我国自主培育的肉毛兼用型绵羊新品种,探究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改良地方品种的生产性能,将对揭示该品种的种质特性和在肉羊主产区的示范推广提供充足的实验依据。在同一饲养条件下分别以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和杜泊羊为父本,分别与小尾寒羊和乌珠穆沁羊2个地方品种进行杂交,对同龄后代的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和羊肉品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乾华肉用美利奴羊与2个地方品种的杂交后代从生长速度来看,均显著优于其他组合的杂交后代(P<0.05);从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来看6月龄和12月龄优于其他组合的同龄杂交羊(P<0.05);从羊肉剪切力和肌纤维直径来看,6月龄和12月龄显著低于杜泊与2个品种杂交后代(P<0.05)。通过综合比较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乾华肉用美利奴羊与小尾寒羊的F_(1)代优于与乌珠穆沁羊的F_(1)代。分析饲养改良后代的经济收益发现,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改良小尾寒羊、乌珠穆沁羊的后代分别较母本品种增加经济收益133.2~487.49元/只,较杜泊羊与2个地方品种杂交后代均增加100元/只以上。综上所述,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改良小尾寒羊、乌珠穆沁羊等本地羊的效果良好,是发展肉羊产业的优良种源,可作为商品肉羊生产的父本品种而广泛利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海芳  刘榜  董心洁  张庆德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玉芬  卢德勋  许梓荣  汪以真  刘建新  
以甜菜渣和苜蓿草粉作日粮的主要纤维源研究日粮中不同含量的纤维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日粮中粗纤维质量分数为 6% ,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生产性能 ,对胴体品质没有不良影响 ;粗纤维质量分数为 8% ,猪表现为生产性能低下 ,屠宰率显著降低 (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