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04)
2023(3432)
2022(2719)
2021(2539)
2020(1979)
2019(4885)
2018(5169)
2017(8841)
2016(5161)
2015(5394)
2014(5429)
2013(5080)
2012(4859)
2011(4489)
2010(4757)
2009(4547)
2008(4829)
2007(4045)
2006(4061)
2005(3716)
作者
(15333)
(13083)
(13082)
(12461)
(8456)
(6171)
(5887)
(5036)
(4873)
(4815)
(4745)
(4523)
(4458)
(4431)
(4278)
(4003)
(3861)
(3830)
(3792)
(3765)
(3500)
(3346)
(3213)
(3133)
(3113)
(2986)
(2847)
(2786)
(2709)
(2687)
学科
(18415)
经济(18381)
管理(12906)
(10109)
(8867)
企业(8867)
(7219)
(6110)
中国(5829)
(5770)
方法(5594)
(5526)
环境(5384)
业经(4912)
体制(4899)
(4842)
(4577)
金融(4576)
数学(4504)
(4394)
银行(4380)
数学方法(4371)
(4274)
理论(3883)
(3672)
地方(3599)
(3593)
教育(3387)
(3380)
农业(3312)
机构
大学(74056)
学院(72380)
研究(31351)
(27974)
经济(27365)
管理(23702)
中国(22455)
科学(20039)
理学(19795)
理学院(19476)
管理学(18910)
管理学院(18775)
(17100)
(16854)
研究所(15651)
(15556)
(15063)
中心(12653)
(12472)
(12142)
农业(12138)
师范(12005)
业大(11689)
(11165)
北京(11051)
财经(10848)
师范大学(9945)
(9828)
(9739)
(9359)
基金
项目(46169)
科学(35928)
研究(33271)
基金(32724)
(29849)
国家(29596)
科学基金(24215)
社会(20344)
社会科(19171)
社会科学(19162)
(18106)
基金项目(16951)
(15885)
自然(15689)
教育(15641)
自然科(15290)
自然科学(15281)
自然科学基金(14994)
资助(12912)
编号(12703)
成果(11724)
重点(11209)
(10448)
课题(10051)
(10019)
(9678)
创新(9156)
计划(8847)
科研(8750)
(8670)
期刊
(35916)
经济(35916)
研究(25671)
中国(18416)
学报(14435)
(14350)
教育(13025)
科学(12761)
(11157)
大学(10648)
学学(9797)
农业(9328)
管理(9325)
(8116)
金融(8116)
技术(5803)
财经(5525)
经济研究(5217)
业经(5017)
(4955)
(4782)
问题(4414)
(4403)
业大(3967)
改革(3925)
(3925)
世界(3635)
资源(3399)
国际(3386)
(3378)
共检索到120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福寿  
20世纪60年代在发展中国家兴起的以改良种子为中心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农业技术进步活动,被称为绿色革命。 绿色革命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国际合作,成功地培育出了一批主要粮食作物的优良品种,并迅速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推广,使这些国家的土地生产率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于洪飞  
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世界持续农业以农村发展(SARD)出现新的走向——新绿色革命的兴起,重新肯定绿色革命的伟大成就,分析了新绿色革命兴起的主要原因,指出了21世纪世界农业的总体发展方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继续武装绿色革命,并与之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向以仿生农业与精确农业为主流的未来农业持续发展道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长青  
印度的绿色革命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长青一、印度绿色革命的背景和含义印度1947年独立以后,一直面临粮食短缺难题。尤其是60年代初期,旱涝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粮食作物连年欠收,广大农村面临着贫穷与饥饿的威胁;同时,印度从“二五”计划(1956 ̄1961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树  
绿色金融是现代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它也是对传统金融的延伸及扩展。绿色金融对于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 ,配合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现金融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地位与重要意义。因此 ,应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确立绿色金融理念 ;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 ;金融鼓励绿色消费 ;发行“绿色”金融债券 ;支持绿色产业企业的股票优先上市 ;发行“绿化”彩票等适宜的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军华  
本文从“绿色金融”概念的由来及含义的界定入手 ,探讨了绿色金融发展的必然性以及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行性 ,提出了绿色金融的基本发展思路 ,既要建立绿色金融的间接融资体系 ,也要建立绿色金融的直接融资体系 ,要支持工农业生产的绿色化 ,要创建金融业的绿色文化。文章还讨论了金融业绿色化发展的外部环境优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国际有关农业组织实施“超级绿色革命”从6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第一次“绿色革命”所培植的许多新的农作物品种,使全球的粮食产量翻了一番,日前,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承诺:要在今后30年内进行一次新的“超级绿色革命”,来养活到2025年时地球上的80亿人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霞  
印度第一次"绿色革命"取得巨大成功"绿色革命"特指通过农业技术开发、推广以及配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升粮食产量的举措。印度是发动"绿色革命"的主要发展中国家,自40年前发动"绿色革命"以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军  
为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印度政府于20世纪60年代实施了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绿色革命。这场以科技为导向的农业发展新战略促进了印度粮食增产,解决了印度人民紧迫的粮食问题,改变了印度传统的土地经营制度,推动印度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安全提供保障。然而,印度绿色革命的实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在客观上扩大了贫富差距。因此,加强对印度绿色革命的研究可对中国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思珺  
帕金斯在《地缘政治与绿色革命——小麦、基因与冷战》一书中对绿色革命作了论析,其提出的"绿色革命是发生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变革"、"绿色革命在改变生产力的同时也改变着生产关系"、"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绿色革命的援助既有人道主义的考虑又有自身利益的考量"等观点,启示我们:对绿色革命意义作用的认识应客观全面,对绿色革命的研究应借鉴生态政治学分析框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戴小枫  刘继芬  路文如  
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目标、任务与技术选择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戴小枫刘继芬路文如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人口增长、环境污染、食物安全的矛盾,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据世界银行统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从目前的57亿增加到85亿,以现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军  
为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印度政府于20世纪60年代实施了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绿色革命。这场以科技为导向的农业发展新战略促进了印度粮食增产,解决了印度人民紧迫的粮食问题,改变了印度传统的土地经营制度,推动印度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安全提供保障。然而,印度绿色革命的实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在客观上扩大了贫富差距。因此,加强对印度绿色革命的研究可对中国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继芬  戴小枫  路文如  
第二次绿色革命的主导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刘继芬戴小枫路文如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及其18个研究中心,正在加紧研究和即将作为拳头产品的主要技术有超级水稻、超级木薯、超级玉米等,并将生物技术的研究应用、农田灌溉技术、精量施肥施药与环境保护等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洪波  
近年来,作为主要产粮国的许多亚洲国家由于长期忽视农业和农业科技投入,在农业发展方面陷入了困境:粮食产量持续下降,大量施用农药、兽药和化肥造成了水源污染和环境危机,土地零散化带来了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挑战,而集约化生产又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本文介绍了亚洲农业和农业研发方面的现状和问题,以及部分亚洲国家在农业科技发展方面采取的值得借鉴的政策措施,指出亚洲国家必须启动第二次绿色革命,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打造亚洲农业的未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