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81)
- 2023(13073)
- 2022(10453)
- 2021(9402)
- 2020(7463)
- 2019(16334)
- 2018(15658)
- 2017(29484)
- 2016(15093)
- 2015(16149)
- 2014(15519)
- 2013(15214)
- 2012(14075)
- 2011(12739)
- 2010(12905)
- 2009(12364)
- 2008(11514)
- 2007(10201)
- 2006(9223)
- 2005(8167)
- 学科
- 济(85589)
- 经济(85542)
- 管理(47724)
- 业(43727)
- 企(37720)
- 企业(37720)
- 方法(25618)
- 地方(22180)
- 数学(21484)
- 数学方法(21308)
- 中国(20557)
- 业经(19693)
- 农(17943)
- 学(17398)
- 技术(15737)
- 地方经济(15177)
- 财(14989)
- 产业(14363)
- 制(13492)
- 环境(12629)
- 农业(11924)
- 融(11446)
- 金融(11445)
- 贸(11306)
- 贸易(11297)
- 银(11178)
- 银行(11158)
- 理论(11079)
- 体(11051)
- 易(10855)
- 机构
- 学院(219805)
- 大学(216435)
- 济(103650)
- 经济(101948)
- 管理(83819)
- 研究(77217)
- 理学(72093)
- 理学院(71332)
- 管理学(70304)
- 管理学院(69865)
- 中国(56726)
- 财(44069)
- 科学(43399)
- 京(43280)
- 所(37003)
- 财经(35189)
- 中心(34029)
- 经济学(33665)
- 研究所(33428)
- 江(32713)
- 经(31831)
- 经济学院(30069)
- 农(29489)
- 范(28770)
- 师范(28511)
- 院(28131)
- 业大(27676)
- 北京(26800)
- 财经大学(25987)
- 州(25945)
- 基金
- 项目(146175)
- 科学(117717)
- 研究(110946)
- 基金(106573)
- 家(91546)
- 国家(90808)
- 科学基金(79338)
- 社会(75534)
- 社会科(71885)
- 社会科学(71869)
- 省(58561)
- 基金项目(55426)
- 教育(49338)
- 划(47301)
- 自然(46848)
- 自然科(45788)
- 自然科学(45778)
- 自然科学基金(44992)
- 编号(43004)
- 资助(40970)
- 发(34976)
- 成果(34142)
- 创(33977)
- 重点(33337)
- 国家社会(32446)
- 创新(31815)
- 部(31472)
- 课题(30232)
- 发展(29414)
- 展(28982)
- 期刊
- 济(123189)
- 经济(123189)
- 研究(69099)
- 中国(41103)
- 管理(34842)
- 财(33316)
- 学报(29186)
- 科学(29120)
- 农(27807)
- 大学(22694)
- 经济研究(21679)
- 学学(21518)
- 教育(21256)
- 业经(20013)
- 技术(19917)
- 融(19782)
- 金融(19782)
- 农业(18901)
- 财经(18275)
- 经(16187)
- 问题(15213)
- 技术经济(13260)
- 商业(11558)
- 贸(11514)
- 科技(10918)
- 统计(10628)
- 策(10592)
- 现代(10485)
- 世界(10394)
- 经济问题(9785)
共检索到331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勇 陈诗一 朱欢
新结构经济学强调禀赋驱动的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本文利用区域-行业-年份与微观企业数据,对这一理论机制与产业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事实的整理与潜在逻辑机制的探讨。将工业细分行业按照资本密集度和污染排放强度交叉分为四大类,并从静态和动态视角考察四大类产业间和产业内的相关特征。研究发现:四大类产业在绿色转型上存在较大差异性;相对资本密集度是影响绿色转型的重要因素;从产业结构来看,中国整体上以资本密集型且污染密集型产业占主导,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四大产业分布存在发展阶段的差异性。最后,基于本文所梳理的定量事实,对未来如何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进一步研究产业绿色转型的问题提出若干研究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晋立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权衡增长效率和低碳减排是一项重要议题。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构建低碳经济转型分析框架,采用绿色技术选择指数测度绿色发展战略,选取200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分析绿色发展战略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绿色发展战略具有“经济效应”和“减排效应”双重作用,绿色发展战略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碳排放总量之间分别呈现倒U型和U型关系,临界值为1.228和1.196。第二,低碳经济转型表现出时间惯性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对本地及周边地区产生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绿色发展战略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西部地区产业耦合程度较弱,减排效应尚不明显。第四,遵循比较优势的绿色发展战略在微观层面能够增强企业自生能力,促进绿色创新研发活动;在宏观层面能够提高绿色部门的规模比重,推动低碳经济转型。上述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期刊] 改革
[作者]
庄贵阳 王思博 陈寅岚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内生压力与外生冲击,稳经济保民生成为当下第一要务。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稳经济政策措施既要立足当下,应对短期经济低迷的困境,又要着眼长远,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可持续绿色新动能。从短期目标来看,通过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纾困帮扶市场主体是稳增长的政策着力点。考虑新冠疫情等的冲击,投资的稳增长效应更值得期待,也是将绿色低碳转型纳入稳经济政策的重要切入点。国家出台的稳经济政策措施,涵盖绿色低碳转型的积极内容,但也存在潜在的碳锁定风险。经济下行不仅导致结构性失业与绿色就业不足,而且使得绿色低碳转型财政承压明显,低碳减排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较难平衡。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绿色复苏、零碳竞争、公正转型等方面的经验,未来我国不仅要将绿色投资作为稳经济政策的重要抓手,而且要从供给数量与结构匹配入手破解当前失业困境,通过加快零碳产业布局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力争在稳经济目标下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关键词:
稳经济 稳增长 “双碳” 绿色低碳转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豪 赵国春 张斌
文章理论阐述了财政分权、比较优势对绿色经济发展影响的传导机制,并选取2007—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其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绿色经济发展虽然存在抑制作用,但提高财政分权程度能够激励地方政府通过制定符合地方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来有效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比较优势在其中产生了正向中介和调节作用。而后通过门槛效应拓展分析发现,财政分权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存在边际递减,而其对比较优势的正向效应在增强,比较优势在财政分权与绿色经济发展中的正向中介作用在边际增强。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绿色经济发展 比较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豪 赵国春 张斌
文章理论阐述了财政分权、比较优势对绿色经济发展影响的传导机制,并选取2007—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其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绿色经济发展虽然存在抑制作用,但提高财政分权程度能够激励地方政府通过制定符合地方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来有效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比较优势在其中产生了正向中介和调节作用。而后通过门槛效应拓展分析发现,财政分权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存在边际递减,而其对比较优势的正向效应在增强,比较优势在财政分权与绿色经济发展中的正向中介作用在边际增强。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绿色经济发展 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姚明明 陈丹
一、文献综述自我国改革开放后提出产业结构调整至今,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研究文献硕果颇丰。但对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就业结构的研究,多以某省或地区为例展开,如吴江、封晓庆(2006)以四川省,徐向龙(2009)以广东省,常丽(2010)以辽宁省,史常亮(2010)及杨秋明、姜海荣等(2013)以江苏省,李琳、阳吉运等(2010)以湖南省,王姝、管超等(2011)以陕西省,吴江、祝云等(2007)以成渝经济区,穆怀中、闫琳琳(2009)以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宁 施本植 刘明
在理论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4—2016年中国24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论如下:整体来看,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不仅可以直接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还会通过引致产业结构的工业化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就总效应而言,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仍抑制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稳健性检验支持以上观点;分地区、城市规模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中等城市、小城市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均能通过引致产业结构的工业化来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大城市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未能通过引致产业结构的工业化来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苏剑
经济快速发展是落后国家的梦想。自从二战结束以后,在经济上赶上发达国家就成为经济落后国家的主要目的。围绕经济发展,出现了两波理论。第一波理论二战后很流行,这个理论是典型的结构主义理论。那时,人们发现,发达国家的典型特征就是重工业发达,因此,优先发展重工业就成为落后国家发展经济的战略,认为发展中国家所以重工业发展不起来是市场失灵所致,主张由政府主导直接动员、配置资源发展重工业。但这一思路失败了。原因很简单,重工业需要大量的资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婷婷 刘锦华
基于中国200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空间效应分解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及产业结构升级的绿色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研究显示:金融集聚及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绿色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且金融集聚增强了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从空间效应分解来看,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开放水平、产业发展阶段的不同,致使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谢谦 金才淇
随着信息技术进步,全球生产不断扩大,部门间关联日益紧密,网络效应日益显著,生产网络为相关的经济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基于对从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下生产网络分析框架的前沿研究及经典文献的梳理,对生产网络分析框架的新进展和贡献进行综述,并基于生产网络分析框架,探讨生产网络中产业结构升级的四个传导机制——技术溢出效应、市场扭曲效应、生产网络结构效应以及有效产业政策效应。最终根据生产网络中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提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新路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星
基于中国2000—2012年的地区面板数据并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及工业绿色转型的非线性空间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下环境分权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适度的环境分权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及工业绿色转型,过度的环境分权将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及工业绿色转型,而且环境分权与财政分权的结合将会加剧工业污染而不利于工业绿色转型。环境行政分权、环境监察分权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存在明显的"U"型关系,但环境监测分权却与工业绿色转型呈现明显的倒"U"型变化趋势。不同地区环境分权的影响效应具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分权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璐 李晨阳
本文从新结构劳动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利用2002—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分别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结构只有与产业结构相适应时,才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人力资本结构只有与特定发展阶段禀赋结构所决定的产业结构相适应时,才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采用Logit模型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稳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经济转型时期人力资本结构、产业结构与禀赋结构间的动态匹配是动力因素有效转换并实现经济稳增长的前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劳动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林毅夫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后,美欧等发达国家进入低增长、高失业率、金融市场高风险的新常态。我国的新常态则是从2014年开始,表现为经济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转型。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由于人均GDP相比发达国家仍然较低、产业升级潜力巨大,仍有十年到十五年保持8%增长的潜力。要使潜在增长变成现实,政府应该要用好政策,适时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完善各种配套设施,为民营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供支持。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增长 产业升级 新结构经济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子伦 马君
本文以政府职能选择为研究对象,以新比较经济学为研究方法,通过对美国、日本、拉美地区的纵向和横向比较研究,探究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选择范围。研究表明:(1)建立基础性经济制度是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首要任务;(2)产业政策的制定应以充分尊重市场机制为基本原则;(3)合乎时宜的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体系是实施产业政策的重中之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子伦 马君
本文以政府职能选择为研究对象,以新比较经济学为研究方法,通过对美国、日本、拉美地区的纵向和横向比较研究,探究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选择范围。研究表明:(1)建立基础性经济制度是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首要任务;(2)产业政策的制定应以充分尊重市场机制为基本原则;(3)合乎时宜的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体系是实施产业政策的重中之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