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1)
2023(7665)
2022(6373)
2021(5668)
2020(4685)
2019(10253)
2018(9950)
2017(19083)
2016(9670)
2015(10531)
2014(10139)
2013(10028)
2012(9597)
2011(9007)
2010(9337)
2009(8998)
2008(8538)
2007(7873)
2006(7330)
2005(6814)
作者
(28792)
(24227)
(24095)
(22855)
(15317)
(11386)
(10724)
(9145)
(9132)
(8435)
(8348)
(7916)
(7825)
(7808)
(7445)
(7414)
(7222)
(6910)
(6907)
(6458)
(6369)
(5748)
(5632)
(5534)
(5480)
(5408)
(5153)
(4989)
(4800)
(4657)
学科
(65409)
经济(65382)
管理(35073)
(28884)
(25737)
企业(25737)
方法(19130)
地方(17655)
数学(16289)
数学方法(16191)
(14700)
中国(14021)
地方经济(13097)
环境(12881)
技术(12063)
业经(12057)
(10905)
(9960)
(9528)
技术管理(9217)
产业(9049)
(8661)
(8492)
金融(8492)
(8188)
(7879)
(7863)
银行(7863)
经济学(7756)
(7644)
机构
大学(150834)
学院(149910)
(75603)
经济(74371)
管理(56263)
研究(55480)
理学(47817)
理学院(47272)
管理学(46685)
管理学院(46374)
中国(41103)
(32192)
科学(31246)
(30889)
(27440)
财经(25623)
经济学(25357)
研究所(24746)
中心(23746)
(23122)
(22954)
经济学院(22516)
(19913)
(19514)
北京(19432)
师范(19343)
(18853)
财经大学(18763)
(17902)
业大(17654)
基金
项目(95445)
科学(76733)
研究(71008)
基金(70432)
(60833)
国家(60383)
科学基金(52369)
社会(49513)
社会科(47158)
社会科学(47145)
(37354)
基金项目(36605)
教育(30988)
自然(30823)
(30119)
自然科(30065)
自然科学(30055)
自然科学基金(29528)
资助(27888)
编号(26016)
(22509)
(22303)
重点(21988)
国家社会(21809)
成果(21319)
创新(21217)
(21102)
发展(18851)
课题(18708)
(18601)
期刊
(91053)
经济(91053)
研究(50496)
中国(28808)
(24969)
管理(23900)
学报(20400)
科学(20202)
(16499)
经济研究(16387)
大学(15772)
学学(14890)
财经(14164)
(13860)
金融(13860)
技术(13676)
(12496)
教育(12227)
业经(12189)
问题(11392)
农业(10832)
技术经济(10236)
(8240)
统计(8147)
(7940)
世界(7780)
商业(7529)
科技(7381)
国际(7165)
经济管理(7148)
共检索到235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林毅夫   付才辉   郑洁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新视角,本文构建新结构环境经济学的新框架,并对主要的十三个领域提出新见解。就新框架而言,构建了“禀赋结构—生产结构—环境结构—上层建筑结构”的理论新框架和“双碳”战略的政策新框架。就新见解而言,从发展角度看,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结构内生决定的最优生产结构不同,对应的最优环境结构不同,最优环境结构与最优上层建筑结构的关系也不同。从转型角度看,在要素禀赋结构内生决定的最优生产结构状态下,由于市场(政府)失灵等外生因素引致环境结构或上层建筑结构扭曲会进一步导致两者关系发生扭曲;在违背要素禀赋结构的扭曲生产结构下,特别是在重工业赶超战略导致的扭曲生产结构状态下,环境结构及其与上层建筑结构的关系均会发生扭曲,造成效率损失。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邬沧萍  穆光宗  
本文构造了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基本框架 ,认为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是新的学术生长点 ,但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在方法论上 ,作者强调了系统方法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譬如 ,资源环境的人口承载力问题 ,人口的活动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态意识问题 ,以及小区域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吴双   王勇  
平台经济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阐述了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的平台经济以及相应的分析框架。该框架主张在研究平台经济问题时,以纳入数据要素的新型要素禀赋结构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强调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不同,由此内生决定的最优的生产结构也不同,故不同经济体最适宜的平台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同。同时该框架提出“有效市场”需要与“有为政府”相协同,重视政府在推动平台增长、促进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以及完善平台监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青 王志宝  
为推进我国低碳、循环、绿色发展,探索地理学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协同创新作用,2014年9月19-21日,山东省级强化重点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在山东师范大学举办了“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端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先生和傅伯杰先生出席会议,与来白全国40多所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60多位国内知名学者共同围绕中国发展模式转型、生态环境管治、学科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人探讨,取得丰富的学术性研究成果。 1 中国发展模式:以转型推动中速持续增长 陆大道从中国长期高速和超高速经济增长及增长的“极限”出发,科学推断白然资源、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空问及潜力等主要增长因素的变化态...
关键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苏京春  
本文从传统经济学理论微观起点和宏观起点分析框架视角的缺失出发,论述了作为经济学理论创新成果的"新框架"的专业化与经济组织视角和同样作为创新成果的"新供给"的供给管理视角;分析了"新框架"的专业化经济与"新供给"的技术进步、"新框架"的经济组织模式与"新供给"的制度变革之间所实现的"物"与"人"视角的联通,并指出"新框架"对"新供给"的包容拓展形成贡献,补充了传统理论经济学主线上古典自由主义的供给思想;但"新框架"理论并非完美,其存在对经济周期成因理解的局限性、片面性,且难以全面解决交换者之间的协调问题,但这恰恰表明在分工与专业化视角下对"新供给"形成的启发;本文进而通过对传统与新兴相结合的完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梅英  蔡玉莲  
演化经济学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论框架,跨越了主流经济学理性人、最优、均衡的藩篱,提出历史演化、满意、多样性假说,并借用生物学基因的遗传机制、变异机制、选择机制的运作,为解释经济系统演化过程提供了一个动态变化的研究框架,使经济学面临着更大的革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华明  钟晓清  
2012年底,安倍晋三领导的日本自民党执政后,全力推行"安倍经济学",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安倍经济学"的内容包括大胆的金融缓和、财政刺激措施和经济结构改革三部分,其中,特别是第一项大胆的金融缓和,日本银行(日本中央银行)打破常规应对危机,制定实施与以往不同层面的量化宽松政策,摸索构建新金融政策框架,努力调整经济的不平衡,是一次富有实效的积极尝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思航   翁翕  
本文基于一个数据要素的经济学新理论框架,围绕平台、流量和数据等数字经济新元素,研究了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中的经济规律和关键问题。该框架主要基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强调数据要素的非竞争性和副产品特性是其区别于其他传统生产要素的核心特点和优势,规模收益递增和网络效应意味着数据要素在价值创造和分配中可以实现“1+1>2”的效果,通过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提高其他要素的全要素生产率。本文认为,当前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仍需解决如何合理衡量数据要素收益和贡献,以及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机制等关键问题,应鼓励市场主体逐步探索和完善数据交易模式和定价体系,并通过税收设计和共享开放实现数据红利的再分配,从而更充分地提升数据要素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春生  莫秀蓉  
促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不能坐观市场自发演进,要勇于探索,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能动作用。本文循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逻辑,以要素禀赋及其结构为分析起点,通过市场决定的比较优势,配合政府、市场,架构了一个系统的、操作性强的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I-EIC决策和行动框架。具体为,政府与市场应充分协调,以产业甄别为依据,通过优化禀赋结构、完善基础设施、降低引路成本三个途径,促成地区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构的形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刚  陈挺  
由于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和资源的稀缺性,政府投入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资金来源。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下,本文分析说明经济发展与环境达到和谐共存的状态需要政府干预,而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是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的一条次优路径;利用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并不明显,各个省份基本上位于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的左边,总体上处于"边发展、边污染"状态,社会总资本进入环境改善活动的比例过低,达不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改善环境的目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保忠  何炼成  李忠民  
该文在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兴起和研究现状的简要回顾和分析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基于财富观视角下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深层关系。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基本关系在传统研究框架中,通常将其视为一种简单的平面的关系,而从财富观演化视角的分析认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深层关系是一种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它以发展方式研究为主要内容,以综合财富最优化为目标和宗旨,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优轨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要实现其研究目标并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需要创新其研究范式,并从财富观演化等全新视角确立其重点研究内容,才能在新世纪获得飞跃式的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洁  
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新视角,初步构建结构变迁中贸易与环境的理论新框架,得出许多新见解。研究认为:(1)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贸易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同。(2)经济发展中贸易结构内生变迁的环境污染效应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形趋势。(3)在要素禀赋结构内生决定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结构状态下,贸易结构扭曲加剧污染排放强度,但对环境污染排放量的影响取决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结构;且贸易结构的变化与污染排放强度呈U形变化特征。(4)相同的贸易结构在不同的生产结构状态下所产生的污染排放强度不同。(5)在重工业赶超战略导致的扭曲生产结构状态下,贸易结构匹配以重工业为主的生产结构将加剧环境污染。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卿志琼  陈国富  
行为经济学提出了一种不同于新古典理性人假设的行为模式。行为经济学基于实验和经验的证据虽然解释了许多复杂的人类行为 ,但其结构零散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提升。论文试图在心智成本范式的框架下把新古典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统一起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洁  付才辉  张彩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舫  郑洁  李红勋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本文初步构建一个财政分权与环境治理的理论新框架。研究认为:(1)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的影响存在正向的收入效应和负向的替代效应,而其总效应取决于这两方面效应的大小。(2)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的主效应不同;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的影响以负向的替代效应为主;而到了经济发展后期阶段,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的影响以正向的收入效应为主。(3)财政分权的不同程度对环境治理的影响不同,存在最优的财政分权度;并且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最优的财政分权程度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