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92)
2023(5089)
2022(4224)
2021(3660)
2020(3102)
2019(6904)
2018(6728)
2017(13694)
2016(6965)
2015(7453)
2014(7450)
2013(7545)
2012(7450)
2011(6987)
2010(7310)
2009(6965)
2008(6705)
2007(6043)
2006(5713)
2005(5446)
作者
(20523)
(17382)
(17272)
(16733)
(11214)
(8223)
(7793)
(6580)
(6548)
(6250)
(6165)
(5742)
(5677)
(5657)
(5558)
(5400)
(5191)
(5180)
(5031)
(4700)
(4458)
(4237)
(4189)
(4083)
(4017)
(3978)
(3666)
(3531)
(3382)
(3337)
学科
(60043)
经济(60013)
管理(21889)
(19505)
方法(19072)
数学(17512)
数学方法(17458)
(17214)
企业(17214)
地方(15451)
地方经济(12168)
(10971)
中国(9952)
(9218)
业经(9182)
(8571)
(7981)
(7537)
财务(7534)
财务管理(7528)
产业(7446)
企业财务(7403)
(7254)
经济学(6762)
(6706)
金融(6706)
环境(6286)
结构(6095)
体制(5885)
(5421)
机构
大学(113767)
学院(113226)
(63312)
经济(62405)
管理(41996)
研究(41172)
理学(36026)
理学院(35648)
管理学(35218)
管理学院(34997)
中国(31406)
(27867)
财经(22549)
(22309)
经济学(21768)
科学(20968)
(20514)
(20477)
经济学院(19296)
研究所(18114)
中心(17232)
财经大学(16811)
(16256)
北京(14446)
(14271)
商学(13024)
(12940)
商学院(12894)
(12716)
(12557)
基金
项目(67430)
科学(54475)
基金(51742)
研究(48987)
(44012)
国家(43710)
科学基金(38344)
社会(35667)
社会科(34129)
社会科学(34120)
基金项目(26714)
(24674)
自然(22674)
自然科(22172)
自然科学(22167)
资助(21838)
自然科学基金(21830)
教育(21339)
(20080)
编号(17541)
国家社会(15780)
(15657)
(15452)
重点(15099)
(14849)
经济(14730)
成果(14198)
教育部(14109)
人文(13907)
(13266)
期刊
(77035)
经济(77035)
研究(39596)
(22635)
中国(17883)
管理(17693)
经济研究(14073)
科学(13930)
学报(13861)
(13375)
金融(13375)
财经(13368)
(11703)
(11625)
大学(11242)
学学(11055)
问题(9935)
业经(9662)
技术(9286)
技术经济(7977)
统计(7416)
农业(7372)
(6880)
世界(6818)
经济问题(6452)
(6266)
经济管理(6022)
国际(5939)
商业(5855)
决策(5826)
共检索到177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梦  
在当前我国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快速成长,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以高科技、互联网为代表的这些新技术企业,因在研发和拓展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导致创始人的持股比例在上市前数轮融资后大幅度稀释,因此上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昊  
在战后经济发展过程中,日本大企业形成了以金融机构、综合商社和大产业企业等稳定法人股东为主体,并在企业集团的范围内大量相互持股为特征的股权结构。这种股权结构既通过强化企业经营者的独立地位、促进企业注重长远利益、提高企业的留利水平和资本积累能力、推动大企业集团的形成等多种因素,对日本经济发展发挥出了积极作用,同时,由于这种股权结构严重地影响了企业资产价值基础和正常的股价形成机制,削弱了企业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对资本的国际交流和公平贸易构成了障碍,从而表现出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汪宇涛  
在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加大放开的大背景下,双重股权结构作为一种所有权结构安排创新,同时也是一种长期激励安排,受到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体、生物医学研发以及以互联网为主导的创新企业的青睐,探究双重股权结构的潜在风险,如何有效防控风险,降低企业的试错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成为文章关注的重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横峰  邱晨怡  
本文基于可变利益实体视角,梳理我国引入双重股权结构的法理逻辑。研究发现双重股权结构引入我国可以提升我国公司治理水平,有效地减少隧道挖掘行为,增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尝试将双重股权结构引入我国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引入双重股权结构的可行性。本文借鉴美国法律对双重股权结构的政策规定与制度设计,分别从法律层面和公司制度层面提出建议,对我国双重股权结构进行制度设计,以期为我国制定引入双重股权结构相关的政策和公司制度作参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继德  陈昌彧  
股权结构是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平衡企业权力与利益的重要机制。我国沿用的股权制度为单一的"同股同权"结构,已逐渐难以适应部分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要求,亟需进行多样化变革。"双重股权"结构在国际上应用已久,而对于国内资本市场仍是一种新生制度。本文对双重股权结构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剖析该制度在各种理论情境下的适用性,在权衡其利弊的基础上,探讨双重股权结构对推动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意义,最终提出分类分步推行双重股权制度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喻凯  许蕊  
本文以国内赴美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双重股权结构和盈余管理相关:采用双重股权结构制度的公司,更有可能进行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同时以股权结构为标的进行分组,发现采用双重股权结构的公司更可能从事归类变更盈余管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蒋冬梅  付燕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不同的股权结构影响公司的投资行为,从而影响公司的价值。然而没有哪一种股权结构是完善无缺的,正是出于对其利弊的权衡考量,国内资本市场逐渐开始接纳双重股权结构公司。因此,对双重股权结构公司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应合了国内资本市场实践推进的需要。本文以2008-2017年中国在美国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比分析双重股权结构和单一股权结构公司在投资效率上的差异,以及两类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公司普遍存在非效率投资问题,相比单一股权结构公司,双重股权结构的公司更多地表现为过度投资;通过检验两类公司管理层持股对投资的影响发现,与单一股权结构公司相比,双重股权结构公司管理层投票权比例对非效率投资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管理层现金流权比例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也更显著,而其两权分离程度越大,表现出来的非效率投资行为越严重;针对表现为过度投资的样本进行检验也表现出同样的结果,即双重股权结构公司管理层投票权对过度投资的促进作用、现金流权和两权分离程度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都较单一股权结构公司更明显。本研究视角独特、样本新颖、过程直观,希望能对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及公司治理、市场监管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博琨  
用以规制双重股权结构~①的时间日落条款广受质疑,基于特定事件的日落条款、事后司法审查渐受关注,而其关键均在于判断创始人的特别表决权~②是否被滥用。双重股权结构偏离股东平等原则,亦不符合类别股的定义,更与类别股制度的功能、价值相矛盾,故不宜以类别股解释双重股权结构,进而以规制股权滥用的路径来规制双重股权制度。双重股权结构之核心在于创始人的董事身份,双重股权结构是管理层对股东会的入侵,其本质是组织法上的表决权信托,属于股、信托之结合。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创始人对普通股股东负有表决权信托中受托人之信义义务。完善双重股权制度的法律规制,应以表决权信托中受托人所负的更为严格的信义义务为中心,重构特别表决权滥用的规制路径,但严格的信义义务不利于创始人实现其特质愿景,这可以从司法之后端予以调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横峰  邱晨怡  
引入双重股权结构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比较集中的背景下,必须对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合理预期。本文结合我国法律法规、公司治理制度以及双重股权结构的特征,从可变利益实体视角,梳理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出现的各类风险,针对各类风险设计相应的风险预警系统,并归纳风险发生以后能够采取的各类防范措施,以期为政府主管部门在引入双重股权结构提供相关建议及政策咨询。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元波  
本文分析了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影响以及股权结构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认为有一定集中度、有相对控股股东并且有其它大股东存在的股权结构总体而言最优,并进而指明了建立我国国有企业有效制衡的股权结构的思路。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孙铮  曹宇  
本文从审计需求的一般理论出发 ,通过实证的方式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管理人员选择注册会计师策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 ,国有股、法人股及境内个人股股东促进上市公司选择高质量审计的动力较小 ;境外法人股及境外个人股股东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很积极地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督 ,促使上市公司管理人员去选择高质量的注册会计师 ,且境外个人股股东更有获得高质量的财务信息的要求 ,对上市公司管理人员的影响更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增耀  
公司治理之所以形成不同模式,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股权结构不同,不同的股东构成、股权集中程度、以及大股东身份,导致股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效果有较大的区别,进而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运作及绩效有较大影响,而股权结构又在很大程度上受一国资本市场管制方式和对中小投资者的法律保护程度的影响,是一个被管制环境所规定的内生变量,要改变股权结构,就必须改变其所依赖的外部环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明东  
文章从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股权的基本含义,分析各个股权的实质以及它们的效用目标,导出股权效用目标的差异性与企业的绩效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这为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股权结构优化的调整提供了新的工具。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烨  柳希望  孙慧倩  
在科创板允许特殊表决权企业上市以及美国强化中概股公司审计监管的背景下,基于2005—2019年在美上市中概股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双重股权结构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其作用环境。研究发现,相较于单一股权结构,双重股权结构会显著提高审计定价;同时发现,在双重股权结构下,投票权和现金流权之间的分离程度与审计定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其他双重股权结构公司,在经理人纵向兼任、低市场化程度地区的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中,投票权和现金流权之间的分离程度对审计定价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双重股权结构的治理及监管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参考和理论指导。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胡峰  
合资企业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随着合资时间的逐步延长 ,合资时的环境也会发生变化 ,使合资各方的初始意图难于实现 ,合资各方的矛盾和冲突也有可能逐步加深 ,从而导致合资企业的最终瓦解和失败。合资企业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 ,必然会走向终结 ,合资企业外方控股是有其合理性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