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75)
2023(17762)
2022(14977)
2021(14033)
2020(11475)
2019(26192)
2018(26325)
2017(49370)
2016(27108)
2015(30249)
2014(30723)
2013(29910)
2012(27716)
2011(25272)
2010(25636)
2009(23575)
2008(22814)
2007(20195)
2006(18293)
2005(16660)
作者
(79182)
(65760)
(65325)
(62249)
(41926)
(31434)
(29705)
(25723)
(25142)
(23638)
(22418)
(22347)
(21222)
(21117)
(20451)
(20170)
(19417)
(19095)
(18813)
(18797)
(16736)
(16347)
(15953)
(15090)
(14847)
(14714)
(14633)
(14547)
(13429)
(13040)
学科
(121100)
经济(120972)
管理(72956)
(66559)
(54127)
企业(54127)
方法(42784)
数学(36290)
数学方法(35832)
中国(34429)
(31262)
地方(30809)
业经(27503)
(26509)
(25072)
(23621)
农业(20724)
理论(19567)
(19431)
银行(19378)
(19062)
金融(19054)
(18750)
(18565)
贸易(18550)
(17938)
(17788)
环境(17605)
(17458)
地方经济(17431)
机构
学院(382107)
大学(381166)
(154657)
经济(151100)
管理(143210)
研究(139166)
理学(121554)
理学院(120095)
管理学(118028)
管理学院(117330)
中国(103664)
科学(85516)
(83645)
(71865)
(71514)
研究所(64627)
(63746)
中心(61196)
(59041)
业大(55771)
财经(55400)
北京(54036)
(53923)
师范(53376)
(50844)
(50049)
农业(49381)
(47677)
经济学(45929)
师范大学(42945)
基金
项目(251256)
科学(195503)
研究(187341)
基金(177238)
(154686)
国家(153301)
科学基金(129789)
社会(115550)
社会科(109216)
社会科学(109185)
(100027)
基金项目(93208)
教育(86508)
(83834)
自然(82303)
自然科(80284)
自然科学(80265)
自然科学基金(78777)
编号(77995)
资助(72769)
成果(65031)
(57746)
重点(56790)
课题(55767)
(54221)
(51638)
创新(48107)
项目编号(47347)
科研(46903)
国家社会(46712)
期刊
(187688)
经济(187688)
研究(123021)
中国(83872)
学报(60778)
(59618)
管理(55982)
科学(55542)
(53267)
教育(52585)
大学(45870)
学学(42818)
农业(40823)
(37005)
金融(37005)
技术(35539)
业经(31052)
经济研究(30689)
财经(27347)
(23506)
问题(23463)
图书(20590)
(20485)
技术经济(18809)
科技(18176)
理论(18143)
商业(17875)
现代(17388)
(17142)
(17003)
共检索到596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英敏  孔苗苗  
随着经济不断深化改革,必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流通体系,该体系的建设对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扩大内需、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企业流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从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新经济背景下流通体系的现状、新经济背景下流通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新经济背景下流通体系的变革与发展路径优化等四个方面对流通体系的变革与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英敏  孔苗苗  
随着经济不断深化改革,必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流通体系,该体系的建设对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扩大内需、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企业流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从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新经济背景下流通体系的现状、新经济背景下流通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新经济背景下流通体系的变革与发展路径优化等四个方面对流通体系的变革与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梁霄  郝爱民  
本文首先对优化我国流通体系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对我国流通产业现状的评述,说明了流通不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阻碍。针对我国流通产业存在这些问题,就如何通过优化流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鹏  
2020年以来,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愈发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呈现新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通过变革生产方式,加速商流、物流、信息流高效协同与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战略使命和目标任务。本文在梳理经济循环与流通体系建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战略重心、战略关键点和政策选择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在经济双循环背景下,流通体系需从以往以生产和消费服务为导向转型为服务经济循环,打造以线上线下融合、反向定制的方式增强信息服务及供应链赋能,继而引导和服务生产流程升级,促进国内经济循环畅通,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颠覆传统流通业发展方式,从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畅通微观经济循环;从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环节的阻滞点方面疏通宏观经济循环;适应全球化经贸开放新格局,畅通"国际-国内"经济循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栗献忠  
2020年,党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流通体系及供应链体系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三链融合的纽带和润滑剂,中国流通体系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具备了发展双循环所需的流通体系及供应链体系再构建基础。应采取进一步统筹推进双循环流通体系建设、适应双循环需要建设供应链服务新模式、以骨干物流企业为基础构建双循环全球物流网络、提高双循环流通体系供应链体系的信息技术运用等措施,更好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求。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建平  胡小文  
基于不同经济业态中信用体系建设的重心差异、新经济业态中失信行为的主要表现以及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尽快构建统一共享的信用数据库、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信用监管效能、建立互联网商誉体系、强化法律法规建设和诚信文化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雪丽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得到不断深化,作为新型城镇化基础的农业现代化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突出的是"新",即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城乡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推进城镇化建设是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体现,其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农产品是关乎国民生计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商品,农产品流通在我国的流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构建是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易善安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于扩大内需,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流通产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必然会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实行供给侧改革以来,居民消费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优化;流通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较强,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较弱。此外,流通产业的发展还能够通过影响居民就业、添加新消费热点以及影响其它产业发展等方式,间接影响居民消费结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思琛  任保平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而催生出的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经济,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进程中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新经济背景下,建设涵盖商品市场体系、要素市场体系、价格体系和市场制度体系四个部分的高标准市场体系,核心目标在于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完善新型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夯实市场体系的制度根基。通过创新型市场主体培育、数字化市场基础设施完善、新型高端要素市场化改革、与新经济相适配的市场环境优化和市场制度体系建设,最终将从根本上扫除制约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各种羁绊梗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维芝  
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制约城乡双向流通商贸体系建设的因素有:商贸基础设施薄弱,物流体系尚未形成;农村商贸发展受重视程度不足,城乡市场规模有很大差距;现代流通方式和零售业态比较滞后;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主体规模较小。要积极建立城乡双向流通的农副产品、消费工业品及生产资料流通体系,积极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加速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建设,实现城乡商贸布局一体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百海  
新经济的出现 ,为河南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加快河南经济发展 ,我们应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发展新经济的关键 ;把网络经济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宝勤  
本文主要就新经济背景下零售业态的变革与创新进行探讨,首先简要阐述了零售业态的概念、分类及演化阶段;其次,在分析新经济背景下我国主要零售业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零售业态变革与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促进我国零售业态变革与创新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零售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宝勤  
本文主要就新经济背景下零售业态的变革与创新进行探讨,首先简要阐述了零售业态的概念、分类及演化阶段;其次,在分析新经济背景下我国主要零售业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零售业态变革与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促进我国零售业态变革与创新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零售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樊华  
本文基于2013-2022年数字化创新与物流业发展水平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化创新对物流业发展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数字化创新能够正向促进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地区异质性回归结果显示,中部地区的数字化创新对物流业发展水平的促进效应显著优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的资源配置水平的提升能够强化数字化创新对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调节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发挥数字化创新对物流业发展水平的作用效果。本文结合新经济背景下数字化创新对物流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效果,为物流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巍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以消费者的需求作为市场竞争与发展的导向变得越来越必要。流通企业价值链是流通过程价值的体现,价值链的综合水平是决定流通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标准。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流通企业的价值链在具体运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与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稳健发展。本文主要是在介绍价值链理论及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当前流通企业价值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在消费者需求导向下流通企业价值链实现优化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