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8)
- 2023(8540)
- 2022(7248)
- 2021(6344)
- 2020(5602)
- 2019(12825)
- 2018(12515)
- 2017(24417)
- 2016(13148)
- 2015(15214)
- 2014(15573)
- 2013(15721)
- 2012(15246)
- 2011(14053)
- 2010(14410)
- 2009(13569)
- 2008(13467)
- 2007(12486)
- 2006(11067)
- 2005(10205)
- 学科
- 济(82680)
- 经济(82626)
- 管理(39426)
- 业(37361)
- 方法(31506)
- 企(29753)
- 企业(29753)
- 数学(28113)
- 数学方法(27935)
- 地方(18926)
- 中国(16948)
- 农(16664)
- 学(15557)
- 财(14027)
- 业经(13981)
- 技术(13688)
- 地方经济(13111)
- 贸(11601)
- 贸易(11598)
- 农业(11484)
- 易(11169)
- 制(11152)
- 环境(10404)
- 和(10179)
- 融(9852)
- 金融(9850)
- 银(9428)
- 银行(9401)
- 行(9013)
- 理论(8902)
- 机构
- 大学(210474)
- 学院(210088)
- 济(99907)
- 经济(97974)
- 管理(77905)
- 研究(75661)
- 理学(66442)
- 理学院(65691)
- 管理学(64668)
- 管理学院(64265)
- 中国(55921)
- 科学(45200)
- 京(44228)
- 财(41449)
- 所(39652)
- 农(35942)
- 研究所(35918)
- 中心(34040)
- 财经(33280)
- 经济学(32551)
- 江(32467)
- 业大(30827)
- 经(29973)
- 经济学院(29238)
- 农业(28341)
- 北京(28141)
- 范(26854)
- 师范(26611)
- 院(26160)
- 州(25213)
- 基金
- 项目(132382)
- 科学(103469)
- 研究(96219)
- 基金(95318)
- 家(82940)
- 国家(82295)
- 科学基金(69409)
- 社会(62419)
- 社会科(59216)
- 社会科学(59195)
- 省(52007)
- 基金项目(50232)
- 教育(43692)
- 划(43216)
- 自然(43108)
- 自然科(42077)
- 自然科学(42063)
- 自然科学基金(41307)
- 资助(39407)
- 编号(38233)
- 成果(30991)
- 发(30292)
- 重点(30188)
- 部(29904)
- 创(27555)
- 课题(26604)
- 国家社会(26110)
- 创新(25988)
- 教育部(25496)
- 科研(25015)
共检索到319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文军
如果说20世纪最后两年有什么词汇使用频率最高的话,无疑会首推“新经济”(New Economy)。本文旨在通过对新经济现象的考察,从宏观角度对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判定其技术经济效果,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佐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丰
一、技术进步对产业价值和价格结构的影响通常,人们将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原因区分为劳动或资金投入的增加和生产率水平的上升。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是各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新技术的采用往往伴随着资金和技术人员的投入,新的资金或人力的投入也往往伴随着新技术的采用。但在经济分析中,区分不同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有十分重要的价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林大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仁伟 吴雪明
本文首先分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基本趋势——知识经济、全球化及放松管制和自由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促使新经济浮现的新型微现经济机制及其有效运作所需的宏观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知识储备、市场规模、市场效率和分配机制。在这个框架下,本文还对新经济首先在美国浮现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龙 李雨阳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我国财政管理和调控国民经济的方式不断演进,初步形成了财政宏观管理体系,但这一体系只是初步的,其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仅凭财政宏观调控政策,很难解决政治、社会、生态等领域的深层结构性问题,也无法担负起新时代赋予财政的历史使命。为此,需要树立"大财政观",形成总量政策和结构性政策为重心的宏观管理基本框架,从公共风险治理机制、国有经济资源配置结构、税费制度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创新财政宏观管理,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结构性矛盾,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德霖
技术经济学是一簇新兴学科中的一门。经过我国理论界十多年的积极探索,这门学科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获得了显著的发展。然而,从宏观角度探讨技术经济问题的著述却相对较少,或者说这是一个相对研究薄弱的领域。田江海研究员的新著《宏观技术经济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则弥补了这一缺憾。细细读来,觉得这部新作有三个突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宋宇 董一一
新经济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多元特征和动态发展的综合性概念,新经济发展及其带来的经济运行新变化给传统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政策目标、调控思维、调控模式和政策工具带来了新挑战。基于供给创新、需求变化及其互动的视角,以新产品生产为切入点,对"传统经济"与"新经济"进行比较,可以揭示出新经济带来的主要变化及新冠肺炎疫情所产生的主要经济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需要进一步以稳定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为目标,更加注意系统性经济金融风险防范,注重就业稳定和就业质量提升,不断创新和完善政策作用方式和工具,构建科学、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本文运用比较翔实的资料,在将2003年国民经济运行的状况与我国过去曾经发生的经济过热的状况比较的基础上,提出2003年出口、投资、经济增长速度增长较快不能认为是经济已经过热,而是国民经济恢复性增长的常态,这预示我国新一轮经济波动上升的开始。但对于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某些行业重复建设、货币供应量偏多、消费增长依然缓慢的问题要给予重视并采取措施予以治理。2004年的宏观政策选择,从总体上应保护国民经济出现的良好态势,而同时又要遏制局部重复建设的势头,预防通货膨胀,所以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和连续性又要适度进行调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仪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年代 ,随着计算机应用和Internet网的普及 ,以信息产业为主的新经济模式逐渐得到世人的认同 ,它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推动力
关键词:
科技革命 信息产业 新经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康 胡承统
新经济还处在雏形阶段,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是初步的,甚至是假设性的。但是新经济的实际生长过程已经表明,从根本上说,新经济的生长基础是各种性质和各种形式的创新,并且新经济是现代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中国来说,在现有条件下发展新经济的关键是通过创新形成适合新经济生长的制度保证,
关键词:
新经济 创新 经济全球化 选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夏振坤 肖艳
新经济在当前是含义最不清晰的词汇 ,本文首先对新经济的含义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新经济与旧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并对新经济带来的新问题与新思考分别从理论、政治、制度、思维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新经济 旧经济 经济规律 思维方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齐建国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面对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飞速发展,托福勒提出了第三次浪潮。随后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西方社会学界和未来学界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OECD1996年度科技发展报告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概念后,于1997年末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成为一种热潮。世界银行也钟情于知识经济,甚至要将世界银行变成“知识银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军 王丹惠 王春华
2012年12月8日,由《经济学动态》编辑部和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联合主办的"新经济形势下宏观政策的微观影响"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北京营管部、中韩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等实务部门以及《中国流通经济》、《会计之友》杂志社有关期刊的5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一、宏观经济变化趋势展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研究员分析了当前和未来五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