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5)
2023(11475)
2022(9567)
2021(8676)
2020(6763)
2019(15310)
2018(14933)
2017(28470)
2016(15165)
2015(16679)
2014(16834)
2013(16629)
2012(16010)
2011(15004)
2010(15712)
2009(14600)
2008(14147)
2007(12933)
2006(12116)
2005(11408)
作者
(44620)
(37201)
(37171)
(35397)
(24162)
(17703)
(16740)
(14315)
(14282)
(13502)
(12898)
(12292)
(12255)
(11983)
(11798)
(11638)
(11059)
(10847)
(10777)
(10547)
(9599)
(9110)
(9064)
(8731)
(8574)
(8392)
(8227)
(8163)
(7634)
(7330)
学科
(87316)
经济(87244)
管理(40371)
(36270)
中国(27626)
地方(27609)
(26384)
企业(26384)
方法(22456)
(21213)
数学(19479)
数学方法(19274)
业经(17621)
地方经济(16244)
(15160)
农业(14550)
(13868)
(13610)
(13530)
(13277)
金融(13277)
(13051)
银行(13040)
环境(12897)
(12797)
(12767)
贸易(12755)
(12186)
(11726)
及其(9943)
机构
学院(226039)
大学(221803)
(105513)
经济(103172)
研究(87953)
管理(80685)
中国(67221)
理学(66893)
理学院(66023)
管理学(65081)
管理学院(64625)
科学(49733)
(48730)
(47222)
(44407)
研究所(39501)
中心(38682)
(36838)
财经(35751)
(33840)
经济学(33040)
(32718)
师范(32474)
(32195)
北京(31869)
(31788)
(29461)
经济学院(29160)
业大(27777)
科学院(26281)
基金
项目(137050)
科学(108674)
研究(104979)
基金(97386)
(83308)
国家(82561)
科学基金(70661)
社会(68408)
社会科(64879)
社会科学(64867)
(54177)
基金项目(50127)
教育(46978)
(45116)
编号(42606)
自然(42077)
自然科(41053)
自然科学(41044)
自然科学基金(40262)
资助(39749)
(36748)
成果(35655)
课题(31629)
重点(31264)
发展(30633)
(30152)
(29653)
国家社会(28116)
(27734)
(26421)
期刊
(136451)
经济(136451)
研究(80490)
中国(51166)
(33515)
(33092)
管理(32900)
科学(29002)
(27766)
金融(27766)
学报(27317)
教育(26610)
经济研究(22581)
农业(22442)
大学(21570)
业经(21512)
技术(20759)
学学(20264)
问题(18415)
财经(18317)
(16066)
(13669)
世界(12674)
国际(12602)
技术经济(12454)
(11878)
现代(11770)
商业(11313)
(11041)
经济问题(10952)
共检索到375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亮  白永平  刘扬  
城市群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以我国新经济版图成型为背景,通过中西部5大城市群的比较,系统分析了关中—天水城市群发展的区域特征和比较优势。最后提出了加快关中—天水城市群发展的建议:加快"西咸"一体化建设,完善城市群等级结构;弱化行政区划界,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打造优势产业基地,倡导低碳城市发展;做好城市名片,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吸引人才进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百海  
新经济的出现 ,为河南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加快河南经济发展 ,我们应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发展新经济的关键 ;把网络经济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党兴华  赵璟  
本文借助Zipf公式考察了陕西省关中地区自1978年到2002年间城市规模分布的变化趋势。根据统计资料,本文对关中城市群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关中地区社会经济和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因素及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如何加快关中城市群建设的有关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肖飞  张落成  姚士谋  
城市群空间格局发展并非均匀的发展,而是密度(Density)更为集中、距离(Distance)逐渐缩短、整合(Division)更为强烈的过程。基于2009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在劳动生产率基础上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发展状态。结果表明:1城市化的推进取决于密度的增加,区域发展取决于距离约束的克服,而区域一体化则取决于减少分割并增强整合,因此3D对于认识城市群区域发展及其一体化进程是非常合适的框架。2上海、苏州和无锡表现为3D类型,常州和南京表现为"密度—距离"2D类型,杭州表现为"距离—整合"2D类型,南通等表现为"距离"1D类型,绍兴等表现为"整合"1D类型,扬州等表现出0D类型;3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密度、心理距离、制造业专业化指数和外商直接投资均与劳动生产率存在显著性,弹性系数分别为1.727、0.218、0.102和0.237,而交通综合可达性作用不再显著,说明现阶段提升城市群内部经济密度和整合内外部资源比缩短各城市间距离更为重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邬丽萍  柯颖  
城市群已成为区域经济竞争的基本单元和区域竞争力的核心,也是参与国际分工、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组织梳理城市发展现状、时代背景、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论证提出一个包含空间集聚、产业集聚与全球生产网络区域空间镶嵌的价值区段集聚的集聚经济三维研究框架,综合了多学科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拓展了城市群研究的空间尺度,将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纳入全球化的视野,研究全球生产网络区域空间镶嵌的价值区段集聚、等级扩散与联系、空间组织重构、全球化与地方化的互动等,为推动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涛  
本文认为,生产力发展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要随之相应发生变化,中国经济30年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发展速度惊人,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快速变化,我们的思想必须不断更新,才能准确认知现状,从而制订出正确的农村经济政策。2008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是我们经济背景出现质变的强烈信号,农村经济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需要我们去了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奥  
在新经济背景下,农林经济作为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林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旨在通过科学的农林经济管理方式、先进的农林科技生产手段、绿色的农林产业发展理念,推动农林经济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我国农林行业的优势,促进农林经济的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勇  
消费中心和城市群都是我国重要的区域发展对象,两者之间联系紧密,互动性强。消费中心概念的引入,能够为现有城市群研究提供新视角。城市群作为消费(中心)城市群,能够促进区域消费经济大发展,体现出消费性质差异化、消费形式多样化、消费水平层级化、消费内容普遍化、消费中心化、消费联系性强、消费完整度高、消费文化认同度高等特征,具有消费集聚构建宏大消费场景、消费中心化汇集更多消费动能、消费极化提升区域消费发展层级、整合消费形成区域消费竞争力等多重机制。基于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Kernel估计法的量化分析表明,各城市群消费中心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稳定上升趋势,但不同城市群发展差异大。总体基尼系数走势较为平缓,甚至呈缓慢下降的态势。需要强化体制机制建设,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群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樊华  
本文基于2013-2022年数字化创新与物流业发展水平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化创新对物流业发展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数字化创新能够正向促进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地区异质性回归结果显示,中部地区的数字化创新对物流业发展水平的促进效应显著优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的资源配置水平的提升能够强化数字化创新对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调节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发挥数字化创新对物流业发展水平的作用效果。本文结合新经济背景下数字化创新对物流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效果,为物流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英敏  孔苗苗  
随着经济不断深化改革,必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流通体系,该体系的建设对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扩大内需、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企业流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从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新经济背景下流通体系的现状、新经济背景下流通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新经济背景下流通体系的变革与发展路径优化等四个方面对流通体系的变革与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英敏  孔苗苗  
随着经济不断深化改革,必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流通体系,该体系的建设对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扩大内需、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企业流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从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新经济背景下流通体系的现状、新经济背景下流通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新经济背景下流通体系的变革与发展路径优化等四个方面对流通体系的变革与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琦  林芳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地处东南沿海,是著名船政文化的发源地和我国近代海军的摇篮,198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今,马尾已成为全国首个涵盖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高科技园区等多区叠加的重点开放区域,区内经济正借助"三个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向群  王寒菊  
“新经济”一词,主要是依据美国经济自1991年3月以来近十年的持续发展的新特点及态势而提出的。所谓“新经济”是指以信息革命和新一轮科技创新为生长点、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为背景、以全球化大市场的拓展为基础的经济。新经济同传统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新经济使产业结构进一步软化,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在新经济中,支持经济增长的核心资源不再是资本和劳动,而是知识和创新;新经济的效率作用取决于知识和信息的传播,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整个经济和社会范围的传播。新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信息技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荣以江,赵益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拉昌  黄茹  韩丽  藤丽  
在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经济地理学的"复式转向"的推动下,城市地理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趋势。在对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城市地理出现的新趋势概括为:城市地理研究的尺度转向、空间转向;更加强调城市空间变化的复合动力的研究以及多层次生产、消费、流通、创新等实体与非实体空间的研究;城市地理的"管理化"倾向,同时,更加关注城市的创新职能的研究,研究成果更注重应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