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63)
2023(6796)
2022(5566)
2021(4886)
2020(3896)
2019(8429)
2018(8070)
2017(15167)
2016(7731)
2015(8488)
2014(8108)
2013(8031)
2012(7604)
2011(7139)
2010(7516)
2009(7139)
2008(6658)
2007(6193)
2006(5736)
2005(5259)
作者
(22349)
(18914)
(18873)
(17862)
(11969)
(8899)
(8303)
(7136)
(7068)
(6666)
(6498)
(6190)
(6121)
(6036)
(5838)
(5727)
(5571)
(5399)
(5377)
(4967)
(4768)
(4432)
(4380)
(4360)
(4315)
(4251)
(3978)
(3843)
(3746)
(3604)
学科
(58735)
经济(58709)
管理(25943)
(22451)
(18733)
企业(18733)
地方(16892)
方法(15676)
中国(14269)
数学(13823)
数学方法(13744)
地方经济(12512)
技术(11206)
业经(10390)
(9210)
技术管理(8810)
(8778)
环境(7495)
(7265)
(7143)
金融(7142)
经济学(6977)
(6868)
产业(6683)
(6643)
银行(6637)
(6499)
农业(6446)
(6184)
(6072)
机构
学院(119613)
大学(118845)
(64551)
经济(63474)
研究(44971)
管理(44055)
理学(37481)
理学院(36998)
管理学(36520)
管理学院(36273)
中国(33163)
(26352)
(24157)
科学(23993)
经济学(22091)
(21622)
财经(21022)
经济学院(19563)
研究所(19371)
中心(19295)
(18975)
(18305)
(16169)
(15732)
师范(15661)
财经大学(15393)
北京(15292)
(14440)
科学院(13644)
社会(13307)
基金
项目(75465)
科学(61752)
基金(56443)
研究(56419)
(48293)
国家(47943)
科学基金(42260)
社会(40773)
社会科(38874)
社会科学(38863)
基金项目(29809)
(29548)
教育(24498)
自然(24445)
自然科(23941)
自然科学(23935)
(23665)
自然科学基金(23487)
资助(21441)
编号(20375)
(18392)
(18113)
国家社会(18082)
创新(17455)
重点(16990)
(16256)
成果(16067)
发展(15594)
(15490)
(15397)
期刊
(79433)
经济(79433)
研究(42797)
中国(24525)
管理(19837)
(19333)
科学(14749)
经济研究(14347)
学报(13132)
(11997)
(11840)
金融(11840)
财经(11761)
技术(11671)
大学(10763)
(10428)
学学(10298)
业经(10141)
问题(9893)
教育(9656)
技术经济(8993)
农业(7863)
统计(7096)
(7017)
(6898)
世界(6744)
经济问题(6240)
经济管理(6210)
商业(6160)
现代(6103)
共检索到190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巍  
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一系列积极就业政策取得明显成效,各种新业态、新路径、新经济层出不穷,极大释放了民间的创新创业潜力,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在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形势下,就业不降反增,总体保持稳定。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7.9%、7.8%、7.3%、6.9%、6.7%,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稳定在5.1%左右;城镇新增就业连续4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城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一系列积极就业政策成效明显,各种新业态、新路径、新经济层出不穷,极大释放了民间的创新创业潜力。在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形势下,就业不降反增,总体保持稳定。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巩固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一系列积极就业政策成效明显,各种新业态、新路径、新经济层出不穷,极大释放了民间的创新创业潜力。在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形势下,就业不降反增,总体保持稳定。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巩固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郝聚民  
"新心灵"不是一个道德的标签,而是这个时代商业的通行证。从商业模式到管理模式,企业转型的关键枢纽,是企业家本人,是企业家心灵的重塑。要重新思考企业的核心目的和根本使命是什么?重新定义企业和员工、企业和自然、企业和社会、企业家和自己这四对关系。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企业将解决人类的重大难题作为其存在的核心使命,在价值分享上更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多方共赢。比如,硅谷的"新偶像"埃隆·马斯克进军新能源汽车、开展私营航天业务、投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朱芳芳  李凌霄  
国内权威智库机构对新经济的统计数据差别之大,源于其对新经济的内涵界定及其统计口径不同。因此,全面探讨新经济的体系构建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的重要议题。本文认为,新经济的"新"主要体现在七方面:新的基础设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群,不仅是生活方式变革的基础设施,也是生产方式变革的基础设施;新的增长动能,包括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低位资源转向高位资源、从实体资源转向虚拟资源、从实体空间转向虚拟空间;新的经济形态,包括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新的运行方式,包括速度经济、网络经济、精准经济、长尾经济、协同经济;新的分配制度,包括时间分配革命、收益分配革命、财富分配革命;新的发展阶段,从注重生产、生态发展转向注重生活、生命发展,全面实现"以人为本";新的统计体系,基于新经济的内涵界定,亟待建立一套全新的统计体系。同时提出,新经济具有包容性,应把新经济和旧经济统一起来,促使旧经济全面转向新经济;新经济具有时代性,今天的新经济可能成为明天的旧经济,必须与时俱进,打造时代经济;新经济具有相对性,发展新经济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旧经济,当前正确的思路是"新要成旧也就"。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郝聚民  
"新心灵"不是一个道德的标签,而是这个时代商业的通行证。从商业模式到管理模式,企业转型的关键枢纽,是企业家本人,是企业家心灵的重塑。要重新思考企业的核心目的和根本使命是什么?重新定义企业和员工、企业和自然、企业和社会、企业家和自己这四对关系。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企业将解决人类的重大难题作为其存在的核心使命,在价值分享上更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多方共赢。比如,硅谷的"新偶像"埃隆·马斯克进军新能源汽车、开展私营航天业务、投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价宝  肖侠  
对21世纪新经济模式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面向新世纪企业管理实践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我国企业在新的经济管理环境下的战略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汪尹举  
新经济是近二三十年来 ,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基本特征是创新思想与资本的高度结合 ,结合后的创新思想有资本化的趋势及资本有社会化的趋向 ,企业内的组织关系逐渐转化为经济关系并市场化 ,财富形态多元化并出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应。培育新经济必须要有明确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有正确的科技产业政策和发达的资本市场体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诗白  
一、在结构、组织、体制、 运行上具有特点的经济 “新经济”在当前是含义最不清晰的词汇。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意地加以定义,例如,一些企业家说:“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就是搞新经济”,“到国外办工厂就是搞新经济”,等等。而理论界一些同志往往对新经济给以包括:信息经济、网络经济、虚拟经济、泡沫经济、风险经济等等10多条涵义,这样的“大筐含义”,使人们如坠五里雾中,对新经济更加摸不住头脑。对新经济的内涵尚未搞清楚,又怎样加以评判和提出对应之策?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先平  
本文论述了新经济的特点:知识是最基本的要素,无形资产成为主要的投资方向,知识型劳动者成为决定生产和管理运作的主体;新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异同;指出新经济没有改变经济规律;新经济的实质是收益递增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文生  
大家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新经济的起点》。我一开始还是讲讲怎么从今天的新供给来理解中国未来经济体制改革。所谓新供给和新供给经济学,我们首先要回顾一下什么是旧的经济学,它的问题,它的成效。我们都知道,所谓供给经济学,2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江会  
本文从美国经济长期增长趋势、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以及经济增长因素等四个方面 ,详述了“旧经济学家”对“新经济”及“新经济论”的质疑。它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 :“新经济论”尚缺乏充分的经验验证和理论支持 ,传统的经济规律依然有效 ,欢呼“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还为时过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仕国  
关于新经济的争论 ,在根本上表现为对新经济概念之内涵与外延界定以及统计依据的差异上。新经济之“新”为其精确测度带来了挑战。在对国际大量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力图在新经济测度方面尝试进一步的研究 ,并导出了一些迥异于一般直觉的结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永兵  徐圣银  
美国新经济“一高两低”的现象 ,超出了正统宏观经济学的解释能力。作者运用熊彼特的长波与创新理论 ,阐述了长波、创新与美国新经济的关系 ,探讨了新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方向。作者认为 ,9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作为一次重大基本创新将会引致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经济长波 ,并由此带来一个较长的经济繁荣期 ,同时也将会弱化传统的经济周期 ,增强经济自身的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