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14)
- 2023(16817)
- 2022(14162)
- 2021(13043)
- 2020(11032)
- 2019(24859)
- 2018(24734)
- 2017(47121)
- 2016(25260)
- 2015(28253)
- 2014(27846)
- 2013(27649)
- 2012(25396)
- 2011(22874)
- 2010(23206)
- 2009(21807)
- 2008(21499)
- 2007(19277)
- 2006(17291)
- 2005(15715)
- 学科
- 济(126420)
- 经济(126286)
- 业(96833)
- 管理(89731)
- 企(88241)
- 企业(88241)
- 方法(49659)
- 数学(39253)
- 数学方法(38876)
- 业经(35416)
- 财(32599)
- 农(31761)
- 中国(28079)
- 地方(25602)
- 务(23303)
- 财务(23241)
- 财务管理(23217)
- 农业(22640)
- 学(22537)
- 技术(22140)
- 企业财务(22014)
- 制(21872)
- 理论(21860)
- 和(20755)
- 划(18769)
- 策(18564)
- 贸(17910)
- 贸易(17898)
- 易(17274)
- 体(17271)
- 机构
- 学院(371071)
- 大学(369018)
- 济(160745)
- 经济(157636)
- 管理(151576)
- 理学(130110)
- 理学院(128771)
- 管理学(127000)
- 管理学院(126322)
- 研究(121560)
- 中国(93033)
- 京(78368)
- 财(73161)
- 科学(71608)
- 所(60222)
- 财经(58154)
- 农(55217)
- 江(55116)
- 研究所(54195)
- 中心(53658)
- 经(52750)
- 业大(51001)
- 北京(49568)
- 经济学(48643)
- 范(45993)
- 师范(45657)
- 州(44383)
- 院(43940)
- 经济学院(43534)
- 农业(42979)
- 基金
- 项目(241525)
- 科学(191911)
- 研究(181088)
- 基金(176240)
- 家(151033)
- 国家(149687)
- 科学基金(130928)
- 社会(116707)
- 社会科(110658)
- 社会科学(110627)
- 省(94517)
- 基金项目(93180)
- 自然(82742)
- 教育(81404)
- 自然科(80823)
- 自然科学(80808)
- 自然科学基金(79431)
- 划(77294)
- 编号(73389)
- 资助(71640)
- 成果(59159)
- 创(53271)
- 重点(53201)
- 部(53041)
- 发(52198)
- 课题(49813)
- 创新(49114)
- 国家社会(48108)
- 教育部(46198)
- 项目编号(46007)
- 期刊
- 济(187796)
- 经济(187796)
- 研究(114614)
- 中国(68574)
- 管理(62476)
- 财(58883)
- 农(51259)
- 学报(50942)
- 科学(49690)
- 大学(39674)
- 学学(37494)
- 教育(37492)
- 农业(35632)
- 技术(34519)
- 融(32434)
- 金融(32434)
- 业经(30375)
- 财经(30053)
- 经济研究(30023)
- 经(25965)
- 问题(23684)
- 技术经济(22094)
- 业(20598)
- 现代(18793)
- 商业(17708)
- 科技(17538)
- 理论(17527)
- 世界(17462)
- 贸(17152)
- 图书(17025)
共检索到558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袁仕福
激励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核心内容。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早期激励理论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以金钱为控制手段的对抗性博弈思路暴露出许多问题,而新经济时代的社会环境、产业竞争、组织和员工特点等使劳资双方趋向于形成利益共生型合作关系,要求革新企业激励理论。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对此进行了回应,通过对激励理论微观基础的修正,对激励方式的选择和激励因素的拓展,对企业激励效果的反思,表现出以社会需求为中心、以合作博弈为视角的企业激励理论研究新动向。
关键词:
新经济 企业理论 激励理论 经济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龚丽敏 江诗松
新兴经济企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Hoskisson等(2000)里程碑式的文章表明,新兴经济企业战略研究已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重要分支。本文在明确新兴经济概念和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制度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和资源观等三个不同视角下新兴经济企业战略与行为研究的最新进展,对不同理论视角下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并以此为基础指出了未来具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余东华
为了解决传统规制方式由于规制双方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低效率问题 ,西方国家在放松规制的同时 ,引入了一种新的规制方式———激励性规制。激励性规制理论是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应用于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理论研究的结果 ,也是近 2 0年来西方规制经济学取得的最新和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
关键词:
激励性规制 信息不对称 价格上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段海艳
在对国内外企业持续创新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首先,从创新时间的连续性和动态能力两个视角诠释了企业持续创新的内涵。其次,基于知识经济学、组织经济学和创新经济学等理论视角,提出了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的三个解释框架。然后,探讨了企业持续创新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最后,指出已有研究的局限,以期为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持续创新理论研究,推动我国企业持续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持续创新 驱动力 动态能力 资源投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段海艳
在对国内外企业持续创新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首先,从创新时间的连续性和动态能力两个视角诠释了企业持续创新的内涵。其次,基于知识经济学、组织经济学和创新经济学等理论视角,提出了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的三个解释框架。然后,探讨了企业持续创新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最后,指出已有研究的局限,以期为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持续创新理论研究,推动我国企业持续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持续创新 驱动力 动态能力 资源投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甘丽芳 邓振安
由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全员性、全局性、持续性的特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新的挑战。针对我国目前具有创新眼光与胆识的企业家十分缺乏、供需矛盾日益激化的现状,文中提出实施年薪制、股票期权、企业家市场和资本市场等制度安排,为吸引人才、防止流失、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家激励机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
企业家 激励约束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静杰 杨刚
本文探讨了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的若干新变化,提出了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观念创新的几个方面,以及新经济时代产品创新策略、价格创新策略、销售渠道创新策略和促销创新策略。
关键词:
新经济 市场营销 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姚卫标
新经济时代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新的经济环境,企业的财务管理也面临着创新,包括目标呈多元化趋势,内容的变化,网络财务管理的新形式,财务再生策略等。
关键词:
新经济 财务管理 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华林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各种效用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人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信息、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它们的交流与分享是提高人的创新力的关键。优秀的企业文化恰恰能够实现三者的内在统一,它构成了企业创新能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价值理念 创新文化 学习文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小兰
以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知识经济化及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世界经济和企业竞争带来了深刻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要适应当前新经济时代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必须对企业管理理念进行调整,即树立速度理念、以人为本理念、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理念、知识管理理念、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理念、创新理念。
关键词:
新经济 管理理念 速度 知识 创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志斌
传统企业理论讨论企业性质一般都是根基于传统经济形态展开的 ,到了新经济时代隐性知识成了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核心的经济资源 ,而隐性知识具有功能上的专用性、运用上的主动性、转变为显性知识和产权固化的困难性、计量定价的艰巨性和交易不易 ,决定了通过缔结长期契约运用隐性知识的经济性 ,据此我们发展了传统的企业理论 ,并且依据发展后的企业理论探讨了新经济时代知识企业如何确定拥有特定隐性知识的人才的价值定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金发 刘志刚
已有的研究表明良好的声誉可以为企业带来持续的利润。尽管企业声誉无可置疑的是一项重大和关联的企业资产,它在测量评估方面的困难却使得这项主要的无形资产没有展现在财务报表中。本文以新经济时代为背景,研究了企业声誉的定义、特点和测量,并重点介绍了声誉指数的概念和其测量的方法。
关键词:
企业声誉 无形资产 声誉指数 测量评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