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06)
- 2023(17586)
- 2022(14446)
- 2021(13275)
- 2020(10888)
- 2019(24277)
- 2018(23972)
- 2017(46064)
- 2016(24950)
- 2015(27793)
- 2014(27890)
- 2013(27725)
- 2012(26097)
- 2011(23717)
- 2010(24855)
- 2009(23379)
- 2008(23619)
- 2007(21715)
- 2006(20088)
- 2005(18834)
- 学科
- 济(125677)
- 经济(125530)
- 业(98267)
- 管理(81788)
- 企(79484)
- 企业(79484)
- 农(49137)
- 方法(41791)
- 业经(35702)
- 中国(35251)
- 农业(32914)
- 财(32502)
- 数学(32480)
- 数学方法(32144)
- 地方(30180)
- 制(26013)
- 策(21955)
- 学(21706)
- 务(21203)
- 财务(21166)
- 财务管理(21131)
- 技术(20859)
- 银(20142)
- 银行(20126)
- 企业财务(20040)
- 贸(20016)
- 贸易(19994)
- 行(19524)
- 易(19333)
- 理论(19251)
- 机构
- 学院(370555)
- 大学(363881)
- 济(166934)
- 经济(163590)
- 管理(142320)
- 研究(131082)
- 理学(119890)
- 理学院(118620)
- 管理学(117068)
- 管理学院(116342)
- 中国(104169)
- 财(78468)
- 京(76982)
- 科学(73743)
- 农(68684)
- 所(66451)
- 江(61326)
- 财经(60032)
- 中心(59836)
- 研究所(58904)
- 经(54206)
- 农业(52171)
- 业大(52088)
- 经济学(50425)
- 北京(49206)
- 范(48280)
- 州(48086)
- 师范(47901)
- 院(46074)
- 经济学院(44943)
- 基金
- 项目(226690)
- 科学(180571)
- 研究(172535)
- 基金(164103)
- 家(140566)
- 国家(139134)
- 科学基金(120367)
- 社会(113264)
- 社会科(107120)
- 社会科学(107094)
- 省(90127)
- 基金项目(84949)
- 教育(77726)
- 划(73556)
- 自然(73413)
- 自然科(71718)
- 自然科学(71700)
- 自然科学基金(70466)
- 编号(70315)
- 资助(66659)
- 成果(58276)
- 发(54137)
- 部(50737)
- 重点(50591)
- 课题(49641)
- 创(49060)
- 国家社会(46719)
- 性(46138)
- 创新(45166)
- 发展(44837)
- 期刊
- 济(209310)
- 经济(209310)
- 研究(121222)
- 中国(83766)
- 农(69439)
- 财(62615)
- 管理(58820)
- 科学(50587)
- 学报(50456)
- 农业(46170)
- 融(44871)
- 金融(44871)
- 教育(41841)
- 大学(40216)
- 学学(37802)
- 业经(36729)
- 技术(34484)
- 经济研究(32194)
- 财经(31247)
- 经(27148)
- 问题(27028)
- 业(24514)
- 技术经济(21679)
- 世界(21007)
- 贸(20611)
- 现代(18398)
- 国际(18259)
- 商业(17957)
- 经济问题(17717)
- 版(17437)
共检索到602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亦平
农业的发展是一项综合的工作。基于农业的特点及其在社会经济中的基础和启动作用,尤其在中国社会改革中的特殊地位,农业的发展往往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就农业发展的文化特点,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农业发展中的"自发性"特点的分析和实践探索,对农业发展及其发展战略的"内生性"特点的把握及其提升作出分析。
关键词:
现代农业 自主性 内生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荣裕
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可以推动厦门农村城市和厦门海湾城市的建设,而且有助于厦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借鉴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注重现代科技对农业的武装与农产品质量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厦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强化农地流转机制、大力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农业交流。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厦门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战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淑景
后现代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迄今为止最高范式的一种农业形态。我国具有率先启动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动因及良好的背景条件。我国后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方向是,构建以动植物培育及其产品生产为轴心,融多部门、多领域和多形态农业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复合体,同时变革农业与其他产业、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的现有结合模式,使农业发展及其作用的强度、高度和广度出现质的重大变化。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后现代农业 发展设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兆敏 尚爱军 王小铁 贾志宽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我国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的伟大战略。针对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状况,在分析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发展阶段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西部地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发展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目标、内容和原则,提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是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西部开发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 发展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邵忍丽
"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无论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应对国际竞争,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解决农业的深层次问题,都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关键,农业经营组织的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和人才是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手段。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向红
农业循环经济是遏制农业污染,提高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的机制创新。它所体现的农业和谐发展是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是农民生态致富之路,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进行深入剖析之后,提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机制 和谐农业 选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江
农业产业集群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已经开始引起中国学术界、产业界以及政府部门的共同关注。中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如何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优势,提升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农业产业集群是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武云亮教授所著《农业产业集群理论与政策:基于安徽农业实践的考察》(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以下简称《考察》),是把集群理论与农业实践较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甫宽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唯一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如何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对广西宜州市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情况进行研究,提出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农业政策性金融 现代农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江丽
老挝人民共和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老挝在过去近30年的农业经济探索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文试图通过探析老挝农业的发展阶段、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和战略措施,对老挝农业发展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利对中国有所借鉴,更好地促进中国农业经济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春虹
基于“大国小农”的国情,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效衔接是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以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着力点。虽然当前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存在老龄化、女性化和兼业化“三化”并重的锁定效应、耕地禀赋的刚性效应以及市场准入的壁垒效应,但重新审视小农户的生命活力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包容性可以发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之间存在相容性关系。进一步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衔接的关键在于建立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激励相容机制、社会网和利益网“双重”网络机制以及小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机制。
关键词:
小农户 现代农业 相容性 衔接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循环农业发展政策评估及比较研究"课题组
本文认为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关键在于明确重点支持的对象、环节、标准和程序,制定一套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力求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优化财政支持环节和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本文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入手,提出了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和项目实施方式。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财政支持 项目实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晖
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传统循环农业已丧失生命力,必须发展一种有别于传统循环农业的新的现代循环农业。作者将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概括为种养大循环、工农大循环、城乡大循环、区域大循环、循环产业化、操作机械化、系统开放化等,并就当前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取向、重点与措施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苏厚
农业在海南特区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关系到海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只有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特区经济才有牢靠的基础。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打基础、用政策、抓落实、求效益”的方针,把发展农业生产摆在特区经济建设的重要位置,一举打破了粮食生产徘徊局面,获得连续三年丰收。从1989年到1991年,粮食总产连续三年累计增产12亿斤。糖蔗、热带作物生产、畜牧、水产品总产量都有不同程度发展。1991年农业总产值达到64.8亿元。农村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一批贫困乡村摆脱了贫困状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戴小枫,吴敬学,陈印军
针对入世后我国农业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本文从农业科技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关键技术研究、重大产品创制、技术转移、技术培训、科技体制创新、产业政策、技术政策、金融政策等层面,提出了入世后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优先领域的调整意见与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