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1)
2023(9078)
2022(7602)
2021(6768)
2020(5708)
2019(12320)
2018(12048)
2017(23287)
2016(11922)
2015(13205)
2014(13073)
2013(12734)
2012(11774)
2011(10916)
2010(11249)
2009(10979)
2008(10513)
2007(9664)
2006(8839)
2005(8429)
作者
(34047)
(28064)
(27785)
(26705)
(18025)
(13210)
(12781)
(10948)
(10729)
(10057)
(9823)
(9335)
(8901)
(8858)
(8802)
(8765)
(8331)
(8119)
(8033)
(7658)
(7023)
(6942)
(6576)
(6550)
(6484)
(6439)
(6176)
(5930)
(5622)
(5350)
学科
(68660)
经济(68611)
管理(31246)
(29389)
(22834)
企业(22834)
方法(22019)
(21622)
银行(21477)
(20143)
数学(19124)
(19016)
数学方法(19000)
中国(17676)
地方(17326)
(15178)
金融(15177)
业经(12946)
地方经济(12289)
(11885)
(11785)
(11518)
制度(11514)
业务(11192)
(10892)
保险(10801)
(10542)
(10025)
贸易(10010)
(9582)
机构
学院(171099)
大学(169028)
(82985)
经济(81338)
管理(62975)
研究(59554)
中国(57523)
理学(51818)
理学院(51284)
管理学(50519)
管理学院(50193)
(40351)
(34797)
财经(31162)
科学(31151)
(29395)
中心(29190)
(28100)
经济学(27514)
(27296)
(26813)
研究所(26006)
银行(25664)
经济学院(24413)
(23945)
(23916)
财经大学(23127)
北京(22461)
(22402)
(20869)
基金
项目(102126)
科学(80488)
研究(77234)
基金(74621)
(62919)
国家(62448)
科学基金(54219)
社会(51997)
社会科(49290)
社会科学(49277)
(39127)
基金项目(38023)
教育(34429)
自然(32123)
(31830)
资助(31537)
自然科(31381)
自然科学(31372)
编号(31000)
自然科学基金(30800)
成果(25193)
重点(22936)
(22854)
(22361)
国家社会(21896)
课题(21411)
(20917)
(20313)
教育部(19932)
人文(19892)
期刊
(101281)
经济(101281)
研究(63571)
(39773)
金融(39773)
中国(34656)
(30697)
管理(25538)
(22195)
学报(20120)
科学(20073)
经济研究(17808)
财经(16750)
大学(16032)
学学(15407)
业经(14422)
技术(14402)
(14361)
教育(13100)
农业(13028)
问题(11865)
(10603)
国际(10395)
理论(9731)
技术经济(9707)
统计(9268)
商业(9002)
世界(8932)
实践(8520)
(8520)
共检索到288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葛美连  
一、新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增大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降低,截至2009年3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495.4亿元,比年初减少了107.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4%,比年初下降了0.38个百分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刘吕科  
宏观经济周期下行的经济环境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新挑战。本文分析了经济下行期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认为下一步,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首先应树立新形势下授信审批新思维,其次要及时优化和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再次应纳入风险要素调整考核激励机制,并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独立的组合管理职能部门进行更积极的信用风险组合管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睿宏  崔学兰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这主要是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要面对国内、国际金融竞争的新挑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不加强对其风险的管理,将影响到银行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信用风险是其所面临风险中的最主要风险。因此,研究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苗  
本文透过德隆危机,探究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的漏洞,提出了完善银行授信体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凌云  刘钟钦  
村镇银行作为股份制的小型社区银行,现在处于试点阶段,它主要以贷款业务作为盈利性来源,经营管理遵循"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原则。所以村镇银行的也面临着经营和管理的诸多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本文主要分析了村镇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并根据农村贷款业务产生信用风险的原因,提出防范信用风险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祝健  张传良  
1.夯实农村经济、金融基础。当前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户及农村微小企业还贷能力,应重点关注四个方面:(1)强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2)改善以县乡为基础的农村公共服务;(3)提高农业生产的自主创新能力;(4)改善农村生态资源环境。金融发展的基础设施包括机构网点建设、结算网络、交通通讯等方面,它是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抵御各种金融风险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应加强现代化的交通、通讯、计算机网络以及其他配套的服务设施建设;尽快协调人
[期刊] 征信  [作者] 阮伟卿  李昕  郭崇  杨竣博  和莉  
征信系统的应用已经渗透到银行信贷决策贷前、贷中和贷后的全过程,当前银行风险控制的新形势,也为征信系统数据提供的有效性、全面性等提出新的要求。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征信数据的分析应用,更好地服务于自身信用风险管理工作。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汤婷婷  方兆本  
本文采用压力测试框架,研究了宏观经济波动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文章以不良贷款率度量信用风险,以名义GDP增长率、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以及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作为宏观经济变量,建立了合适的宏观压力测试模型。在GDP增速放缓、CPI上升、M2增速下降的压力情景下,预测了2011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不良贷款率的变化路径。实证结果表明在压力情景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将会显著上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清河  
当前受美国次贷危机等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中国银行业正面对中国经济伴随全球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的挑战。针对经济增长下行周期中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规律的经营管理理念;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坚持稳定的信贷投放并保持适度的灵活性,实现银行和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健全和完善金融监管机制,促进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加快金融生态建设,为商业银行稳健持续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卫东  
投资银行的信用风险来源于其客户或交易对手,而非投资银行自身,与客户相比投资银行在信息占有上处于劣势,而且不可改变,使信用风险成为投资银行最难以分析、把握和控制的风险。本文对投资银行信用风险的理论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文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宗宪  李祥发  
运用时变增强型向量自回归(TVFAVAR)模型,分析了利率调整以及因利率调整而引发的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回馈响应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关联性的周期性特征。实证检验发现:利率调整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关联性存在周期性特征,且利率调整有可能通过改变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经营环境,从而放大或减弱利率调整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冲击。因此,厘清利率调整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有助于有效整合银行业的宏观审慎监管与利率政策框架。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德香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我国商业银行信用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信用环境不佳,社会信用法律体系、社会中介和服务体系以及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完善,失信行为的惩戒机制尚未建立等。应大力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尽快完善社会信用法律体系、信用中介和服务体系、内部控制和绩效考核体系,构建失信行为的惩戒机制,以加强商业银行信用文化建设,有效管理其信用风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晓曙  朱连磊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及实现双碳目标下,我国宏观经济转型升级将进一步提速,新经济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沿着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迈进。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不放松、地方政府债务新增受限,以往依靠房产、土地及政府信用的信用创造模式势必会调整。商业银行需要推动自身业务转型、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减少对房产、土地及政府信用的过度依赖,以适应经济环境变化,这对其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程鹏  吴冲锋  陈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