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8)
- 2023(12277)
- 2022(10680)
- 2021(9858)
- 2020(8148)
- 2019(18944)
- 2018(18940)
- 2017(37077)
- 2016(19867)
- 2015(22259)
- 2014(22441)
- 2013(22401)
- 2012(20685)
- 2011(18823)
- 2010(18863)
- 2009(17387)
- 2008(16598)
- 2007(14536)
- 2006(13124)
- 2005(11727)
- 学科
- 济(101083)
- 经济(100988)
- 管理(56673)
- 业(51870)
- 企(43316)
- 企业(43316)
- 方法(40098)
- 数学(34220)
- 数学方法(33885)
- 地方(23256)
- 中国(22258)
- 农(21395)
- 学(20991)
- 业经(20221)
- 财(19603)
- 理论(15273)
- 农业(14913)
- 地方经济(14675)
- 和(14622)
- 制(14327)
- 贸(13921)
- 贸易(13912)
- 环境(13713)
- 易(13369)
- 融(12272)
- 金融(12271)
- 银(11892)
- 银行(11848)
- 划(11623)
- 技术(11622)
- 机构
- 大学(290506)
- 学院(287555)
- 济(124304)
- 经济(121774)
- 管理(115168)
- 理学(99761)
- 研究(99610)
- 理学院(98617)
- 管理学(97064)
- 管理学院(96548)
- 中国(72078)
- 京(61849)
- 科学(59954)
- 财(54706)
- 所(49647)
- 研究所(45113)
- 财经(43876)
- 中心(43243)
- 农(41754)
- 江(41090)
- 业大(40467)
- 经(39813)
- 北京(39426)
- 经济学(38140)
- 范(38105)
- 师范(37820)
- 院(36057)
- 经济学院(33942)
- 州(33476)
- 财经大学(32523)
- 基金
- 项目(193587)
- 科学(152172)
- 研究(143366)
- 基金(140657)
- 家(121605)
- 国家(120606)
- 科学基金(103678)
- 社会(91059)
- 社会科(86270)
- 社会科学(86246)
- 基金项目(74705)
- 省(74634)
- 自然(66229)
- 教育(64629)
- 自然科(64603)
- 自然科学(64589)
- 自然科学基金(63427)
- 划(62377)
- 编号(58195)
- 资助(58039)
- 成果(47545)
- 重点(42916)
- 部(42745)
- 发(42015)
- 课题(39866)
- 创(39679)
- 国家社会(37328)
- 创新(36992)
- 教育部(36968)
- 科研(36452)
- 期刊
- 济(142176)
- 经济(142176)
- 研究(91100)
- 中国(51178)
- 管理(43851)
- 学报(42933)
- 财(40636)
- 科学(40520)
- 农(37677)
- 大学(32634)
- 学学(30726)
- 教育(30227)
- 农业(26303)
- 技术(25252)
- 经济研究(23632)
- 融(22836)
- 金融(22836)
- 财经(22112)
- 业经(20705)
- 经(18968)
- 问题(18069)
- 技术经济(15764)
- 图书(14916)
- 理论(14749)
- 现代(13389)
- 实践(13228)
- 践(13228)
- 科技(13212)
- 业(13013)
- 商业(12592)
共检索到426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庄子银
在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及其追随者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组“内生技术变化”为主要内容的论文,探讨了长期经济增长的可能前景,重新激发了人们对经济增长问题的兴趣,掀起了一股“新增长理论”(或称,内生增长理论)研究的浪潮。新增长理论的突出之处是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术变化、人口增长),而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如内生技术变化)的产物,重视对知识外溢、边干边学、人力资本积累、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增正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知识经济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是明确界定产权 ,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并不能一蹴而就。这不仅需要完善的物质基础设施 ,更需要合理的经济制度设置。为此 ,要实现我国长期经济增长 ,除去继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重视与发展科学教育及技术创新以外 ,必须改善我国的国土资源状况 ,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宋冬林 毕秀水
新古典增长理论在经济增长要素分析中忽略了自然资本要素,无法给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无法解释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恶化并存的现实矛盾,从而削弱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现实解释力。因此有必要在批判新经济增长理论前提的基础上运用演化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构建一个自然资本约束下的可持续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理论依据,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给出新的理论解释。
关键词:
新经济增长 理论前提 可持续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川
本文旨在分析工业化背后的农业因素,并从工农业部门技术进步的角度探究工业化的起因。本文首先区分了两种农业生产技术,即传统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并指出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下,工农业生产技术都陷于停滞;而在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下,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对工业化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进而以工业革命以来的英国工业化为例,对英国工农业生产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证实了上述结论。最后,本文将工业化依赖于农业现代化的结论应用于我国工业化的实践,指出了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工业化存在的偏差,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对于我国进一步推动工业化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工业化 农业现代化 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安佑 潘鸿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树建
烟台市实施新经济增长战略的思路和做法中共烟台市委书记王树建近几年,烟台市的经济总量虽然上了几个大的台阶,但前一阶段的增长还是主要依靠大量的人财物力投人来实现的,基本上属投人扩张式的数量型经济。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进行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战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伯雅
新经济增长理论突破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单纯论述劳动与资本的局限性,突出智力投资,强调知识外溢、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有意识的劳动分工以及研究和开发,直至将政府作用内生化,从全新的角度论述了经济增长的根源,是增长理论的重大创新。
关键词:
新经济增长理论 知识专业化 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沐年国 杨佐平
本文分析了新经济增长理论发展动因及其缺陷,同时讨论现代经济的环境对于新经济增长理论成立条件之间的鸿沟,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挑战,最后简要分析和展望了新增长理论模型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新增长理论 虚拟经济增长 复杂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桑秀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大为
企业社会责任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企业是否具有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目前由于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利润之间实证研究结果各异。文章对企业内部做存在两个生产部门的划分,即最终产品生产部门和负责社会责任投入部门。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推导,得出了企业社会责任投入与企业利润之间呈倒U型关系的结论,即:一开始,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投入的增加,企业利润会得到增加,但是当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时,再增加企业社会责任投入,企业的利润将会随之减少。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利润最大化 新经济增长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德步
目前我国出现的经济波动和通货紧缩 ,反映了 2 0年左右的库茨涅兹周期。根据经济周期规律分析 ,我国经济即将进入第三个库茨涅兹周期和新一轮经济增长。在前两个周期中 ,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 ,但在新一轮周期中必将是中速增长。为迎接新的增长周期和新的经济高涨 ,我们必须实行供给创新、产业升级和培育中等收入群三大战略。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供给创新 增长战略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詹新宇 吴琼
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利用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系统GMM模型,对税制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综合指标来看,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2005年以来处在拐点右侧区域,即税制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为负;从经济增长质量的各分项指标来看,近年来税制结构的创新和共享效应为正,但其绿色、开放和协调效应为负;从分地区角度来看,税制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地区差异明显,在中部地区表现为正向效应,而在东部和西部地区表现为抑制效应。最后,提出了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詹新宇 苗真子
基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利用2003—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土地财政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总体上看,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作用短期有效,但长期无效,甚至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分指标回归发现,土地财政对共享、协调和开放这三个分指标具有正向边际效应,但对绿色和创新指标为负;从分地区看,土地财政在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皆显著为正,但这种正向作用在中部地区最大,西部次之,东部最小;从不同土地出让方式上看,协议出让方式下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质量具有负向效应,"招拍挂"出让方式下土地财政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则显著为正,并且两种出让方式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在地区间、分指标间都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因此,应逐步弱化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因地制宜实行区域间土地财政宏观调控,继续推进土地出让方式改革,助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