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54)
- 2023(13095)
- 2022(11438)
- 2021(10445)
- 2020(8721)
- 2019(20132)
- 2018(19918)
- 2017(39053)
- 2016(20801)
- 2015(23428)
- 2014(23524)
- 2013(23468)
- 2012(21711)
- 2011(19943)
- 2010(19898)
- 2009(18373)
- 2008(17753)
- 2007(15580)
- 2006(13861)
- 2005(12310)
- 学科
- 济(108467)
- 经济(108356)
- 管理(61739)
- 业(56272)
- 企(47602)
- 企业(47602)
- 方法(46672)
- 数学(40488)
- 数学方法(40115)
- 中国(23454)
- 地方(23307)
- 农(21984)
- 财(21850)
- 学(21518)
- 业经(21020)
- 理论(16322)
- 制(15254)
- 贸(15197)
- 贸易(15190)
- 农业(15174)
- 和(15113)
- 地方经济(14592)
- 易(14587)
- 环境(14583)
- 融(13722)
- 金融(13721)
- 务(13632)
- 财务(13570)
- 财务管理(13544)
- 企业财务(12958)
- 机构
- 大学(312521)
- 学院(307812)
- 济(133776)
- 经济(131100)
- 管理(124323)
- 理学(108377)
- 理学院(107206)
- 管理学(105510)
- 管理学院(104954)
- 研究(103665)
- 中国(75269)
- 京(65719)
- 科学(61559)
- 财(59323)
- 所(51146)
- 财经(48439)
- 研究所(46497)
- 中心(45506)
- 经(44058)
- 江(43264)
- 农(43169)
- 业大(42726)
- 经济学(41784)
- 北京(41764)
- 范(40437)
- 师范(40126)
- 经济学院(37439)
- 院(37328)
- 财经大学(36148)
- 州(35079)
- 基金
- 项目(208529)
- 科学(164721)
- 研究(153847)
- 基金(152960)
- 家(131637)
- 国家(130569)
- 科学基金(113199)
- 社会(99062)
- 社会科(94015)
- 社会科学(93991)
- 基金项目(81088)
- 省(79655)
- 自然(72419)
- 自然科(70697)
- 自然科学(70683)
- 教育(70174)
- 自然科学基金(69439)
- 划(66691)
- 资助(63772)
- 编号(61714)
- 成果(50229)
- 部(46821)
- 重点(46064)
- 发(44376)
- 创(42740)
- 课题(42125)
- 国家社会(40911)
- 教育部(40909)
- 人文(40118)
- 创新(39840)
- 期刊
- 济(148667)
- 经济(148667)
- 研究(96130)
- 中国(52275)
- 管理(46220)
- 学报(45347)
- 财(43540)
- 科学(42534)
- 农(38130)
- 大学(34879)
- 学学(32774)
- 教育(31733)
- 技术(26869)
- 农业(26545)
- 融(25230)
- 金融(25230)
- 财经(24886)
- 经济研究(24784)
- 业经(21514)
- 经(21271)
- 问题(18973)
- 技术经济(16852)
- 理论(15717)
- 图书(15638)
- 统计(14168)
- 现代(13997)
- 实践(13957)
- 践(13957)
- 商业(13816)
- 科技(13610)
共检索到447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枭吟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主要包括核心—边缘模型、城市演化模型和集聚与贸易模型,并且已发展成为均衡框架中解释经济地理驱动力量的重要理论之一。文章认为,新经济地理模型的局限性是过分依赖于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替代弹性效用函数和冰山运输成本等假设条件,大量运用抽象数学模型,缺乏实证检验。随着空间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理论与实证方面的研究会不断取得新进展。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模型 理论扩展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汤学兵
保罗·克鲁格曼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标志着其开创的新经济地理学已经成为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分支之一,标志着区位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范畴。近年来,新经济学不仅在理论上深入发展,而且产生了一系列丰富的实证研究成果。本文在回顾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演进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了新经济地理学的最新实证研究成果,最后在分析新经济地理学实证研究困难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 理论演进 实证研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孟叶 吴浩波
从早期的评介与比较到后来的应用与吸收,国内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仍处在追赶与模仿阶段,能理论建模的虽不少,真正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却鲜有耳闻。经历了早期的“火爆”到“因其局限性而感到失望”的阶段后,约从2008年开始,国内外新经济地理学在反思、完善中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依据思想、方法和技巧,这些进展主要体现在6个方向上:城市与城市体系、异质性、运输成本、标定、与地理学融合,以及公共政策。在这些方向中,城市与城市体系理论、异质性的深化、运输成本内生化、公共政策可以成为未来主攻的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安国 杨开忠
近十年来,以克鲁格曼(P.Krugman)等人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研究异军突起,从理论领域对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新的探讨。本文拟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模型进行重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全球化发展的理论含义做一个扼要的概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亚军 张娥
新经济地理学为研究经济集聚现象提供了有力的建模方法,标志着空间经济学的最新进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文章介绍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模型、主要结论以及重要的理论扩展,这些扩展表明新经济地理学能够以严格的建模方法对不同领域的诸多空间经济问题做出合乎事实的解释。简述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局限性和发展前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亚宁
针对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突出的问题,通过构建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框架,提出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因素;运用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分析甘肃县域经济的空间差异分布与集聚情况;通过引入空间矩阵对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空间正相关性;相对市场规模、知识存量、产业份额、城镇化水平、贸易自由度及资本投入均是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框架可以解释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光
由克鲁格曼所开创的新经济地理学已经发展成熟,"新"新经济地理学产生并迅速发展,融入了企业异质性的"新"新经济地理学从微观视角重新探讨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问题。介绍了"新"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和分析框架,之后详细综述和分析了基于企业异质性的"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前沿研究,包括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区位选择与空间集聚、企业异质性对区域政策的影响和基于微观数据的企业异质性实证研究等方面。最后对现有研究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新”新经济地理学 企业异质性 区位选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安虎森 刘军辉
该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建立自贸区模型,研究了成立自贸区的影响因素以及自贸区成立对不同国家产业份额和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规模、比较优势、自贸区内国家与区外国家间的贸易自由度以及自贸区内国家间的贸易自由度是影响自贸区内国家产业份额与福利水平的主要因素。当自贸区内的贸易自由度较低时,市场规模是影响资本和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当自贸区内的贸易自由度较大时,比较优势是影响资本和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文 安虎森
文章通过细分国内各税种、内生化税收和财政支出并纳入财政分权和转移支付,构建了一个2×3×2的新经济地理一般均衡模型。研究认为,转移支付政策难以显著缩小区域差距,而税收政策则有明显的效果。此外,所得税对实际GDP的影响非中性,其中个人所得税的影响机制与流转税相似。当区域间贸易开放度较高时,降低流转税、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并提高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可以增加总税收和(或)整个经济系统的实际GDP。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安虎森 刘军辉
文章通过对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拓展,纳入户籍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作为约束,研究我国劳动力钟摆式流动模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问题。研究表明,当技术进步率达到能够释放出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时,将发生剩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的转移,这种劳动力流动会加剧区际发展的差距;当技术进步率达到欠发达地区也能够承接产业转移时,原先在发达地区务工的劳动力将反向流动,劳动力反向流动会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发展的差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任宛竹
我国地方政府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参与主体,文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综述了近年来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集聚影响的研究成果,从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两个渠道阐述了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集聚产生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 经济集聚 地方政府行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任宛竹
我国地方政府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参与主体,文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综述了近年来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集聚影响的研究成果,从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两个渠道阐述了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集聚产生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 经济集聚 地方政府行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安国 张越 张英奎
本文对最近十多年来新经济地理学的最新理论进展进行综述。结合对新经济地理学标准版本与扩展版本进行的比较研究,探讨以新经济地理学扩展版本为核心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成,并就以新经济地理学为支撑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楠 刘雅莹 张朝阳
2014年12月6日,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共同指导、国家开放与发展研究院和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主办的第一届"新新经济地理前沿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成功举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徐永林教授、科研处处长陈子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教授、中国科学院石敏俊教授和赵作权研究员、北京大学沈体雁教授、日本东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鞠建东 陈骁
近年来由于新新贸易理论的发展,人们得以建立多地区异质性企业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产品、要素以及技术在地区间的流动摩擦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并结合现实数据做出更准确的量化估计,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方向:新新经济地理学。本文通过梳理发现,新新经济地理学相关文献基本是在Eaton和Kortum(2002)多地区模型的生产和市场结构两个设定基础上进行延展,从而与生产网络、市场结构、全球价值链、人口流动、空间规划、搜寻摩擦以及动态决策等领域产生联系,拓宽了经济运行的解释渠道和政策制定的工具空间。我们试图归纳出新新经济地理学在各方向的发展脉络,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