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08)
- 2023(4151)
- 2022(3507)
- 2021(2965)
- 2020(2281)
- 2019(4944)
- 2018(4786)
- 2017(9096)
- 2016(4616)
- 2015(5130)
- 2014(5318)
- 2013(5505)
- 2012(5535)
- 2011(5452)
- 2010(5734)
- 2009(5429)
- 2008(5084)
- 2007(4663)
- 2006(4459)
- 2005(4299)
- 学科
- 济(48489)
- 经济(48465)
- 地方(14044)
- 管理(13426)
- 方法(11776)
- 地方经济(11402)
- 数学(10110)
- 数学方法(10066)
- 业(9269)
- 中国(8504)
- 学(8207)
- 企(7682)
- 企业(7682)
- 业经(7497)
- 经济学(6421)
- 环境(5470)
- 农(5266)
- 融(5263)
- 金融(5263)
- 发(4827)
- 和(4817)
- 制(4727)
- 产业(4724)
- 财(4708)
- 体(4660)
- 理论(4427)
- 资源(4205)
- 银(4099)
- 银行(4098)
- 总论(4068)
- 机构
- 大学(82157)
- 学院(80976)
- 济(47398)
- 经济(46668)
- 研究(32359)
- 管理(28499)
- 理学(24079)
- 中国(23885)
- 理学院(23775)
- 管理学(23502)
- 管理学院(23339)
- 财(19287)
- 京(16678)
- 经济学(16368)
- 科学(16348)
- 所(16263)
- 财经(15309)
- 研究所(14436)
- 经济学院(14318)
- 经(13814)
- 中心(13149)
- 江(11979)
- 财经大学(11156)
- 北京(10996)
- 院(10965)
- 范(10754)
- 师范(10715)
- 社会(10077)
- 科学院(10059)
- 经济研究(9462)
- 基金
- 项目(44713)
- 科学(35705)
- 研究(33776)
- 基金(33537)
- 家(28062)
- 国家(27865)
- 社会(24550)
- 科学基金(24016)
- 社会科(23361)
- 社会科学(23354)
- 基金项目(17132)
- 省(16037)
- 教育(14520)
- 资助(13880)
- 自然(13225)
- 划(13094)
- 自然科(12879)
- 自然科学(12877)
- 自然科学基金(12647)
- 编号(12379)
- 济(11744)
- 经济(11645)
- 发(11130)
- 国家社会(10737)
- 成果(10545)
- 部(10332)
- 重点(10001)
- 发展(9783)
- 展(9674)
- 教育部(9417)
共检索到135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邹薇 庄子银
1993年10月14日,两位美国经济学家以他们在新经济史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是道格拉斯·诺思和罗伯特·富格尔。瑞典皇家科学院称之为“新经济史学领域中的主导人物”。他们在经济史学界发起了一场革命,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广泛的分析框架,构造了一个以制度、制度结构、制度变迁与创新为主轴的新经济史理论体系:“有效的经济组织使得有必要建立制度安排和财产权利——,它们为把个人努力传导为私人与社会收益率趋近的经济活动创造了刺激力”,“有效的经济组织是增长的关键,在西欧有效经济组织的发展解释了西方的兴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厉以平
1988年11月至1990年2月,岩波书店陆续出版了由梅树又次、新保博、速水融、西川俊作等撰著编辑的8卷本《日本经济史》,可以说这是日本数量经济史亦即新经济史学已经臻于成熟的重要标志。 8卷本虽冠以“日本经济史”的书名,但并不是一部日本经济通史,它考察的仅仅是日本近世以来迄止当代不到四百年的经济发展历程。 新经济史学在日本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史、价格史和经济增长研究这三个领域可利用的数量数据相对丰富,部分经济史学家首先开始在这三个领域尝试“从数量上接近”经济史。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厉以平
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福格尔和诺思这两位长期从事经济史学研究的美国学者,以表彰他们倡导新经济史学,为实现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再统一所作出的贡献。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新经济史学兴起至今已近40年。从新经济史学成长历程不难看出,经济史研究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佛丁
本文是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刘佛丁教授的遗作。刘教授在经济史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多年 ,对经济史学科的发展作出贡献。现发表此文 ,旨在推动中外经济史学者的学术交流 ,并借以寄托我们对刘教授的哀思。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贺卫 王浣尘
本文从寻租理论的角度介绍了西方新经济史学的研究成果,并用同样的视角考察了苏联式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运行的特点和我国封建社会生产力长期发展缓慢的原因
关键词:
租金,寻租,新经济史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厉以平
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史界由于引进了新的分析方法,人口史研究开始呈现出新的局面。 在欧美许多经济史著作中“人口”问题一直是备受重视并被从各种角度加以探讨的课题。12—13世纪人口增长、中世纪中叶黑死病造成的人口锐减、产业革命时期和之后人口继续增长,都成为学者们感兴趣的问题,或被当作经济变动的原因或被视为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邱晖 杜忠连
较之正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新经济史学在对时间维度的认识和处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福格尔创造性地使用反事实计量法来研究历史事件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诺斯关于制度变迁的研究使新古典经济学获得了纵向的维度,格雷夫的历史制度分析则带来了动态的制度演化理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涛
正如西方经济史学中的“年鉴学派”产生于法国,西方经济史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产生于德国一样,“新经济史学”(new e-conomic history)是与美国紧密相连的。新经济史学又称“历史计量学”(cliometrics)或“计量经济史学”(econometric history)。从其1958年诞生到本世纪末,新经济史学已走过43年辉煌历程。美国新经济史学成功最好的标志无疑是1993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罗伯特·福格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厉以平
价格史、人口史和农业生产率增长研究是日本新经济史学的三个重要领域。 日本近世价格史研究按时间可分前期、中期和末期,按地域可分地方市场和中央市场。近世前期为17世纪。这个时期米价变动的模式,米价变动的原因,货币因素在米价长期变动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估价17世纪米价上升的意义是新经济史学家关心的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冷志明
近年来国外新经济地理实证研究发展迅速,在测度指标、研究方法和实证结论等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基于最新文献,本文从集聚度量指标与集聚水平测度、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以及多重均衡的存在性等方面进行了述评,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经济地理未来实证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 集聚 测度 克鲁格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彩楼 朱琴
近年来,创新经济地理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延伸,成为研究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重要视角。本文从创新经济地理测度、创新经济地理空间集聚和创新全球化视角对创新经济地理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介绍,并进行了简要评述,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余芳东
本文介绍了国际上创新经济统计测算的研究框架、指标体系和主要方法,归纳它们测算研究的共性,以及对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
创新经济 统计测度 指标体系 指数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刚 王秋玉 曹贤忠
创新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创新经济活动的空间特征、过程、机理和调控手段的学科,也是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新的研究方向之一。2003年英国学者Karen R.Polenske首次提出了创新地理学概念,尽管创新经济地理学提出的时间不长,其理论体系和系统分析方法还有待完善,但结合世界主要国家日趋活跃的创新实践活动,关注创新问题研究的经济地理学者越来越多,并在创新与知识、创新活动空间、创新活动组织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有影响的成果。展望未来,创新经济地理学者应加强创新经济活动的数据库建设,深化创新活动的空间格局、地域类型、演化过程、创新机理、调控体制机制问题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