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5)
- 2023(10971)
- 2022(8703)
- 2021(7848)
- 2020(6626)
- 2019(14736)
- 2018(14356)
- 2017(27281)
- 2016(14153)
- 2015(16111)
- 2014(15814)
- 2013(16117)
- 2012(15130)
- 2011(13705)
- 2010(13833)
- 2009(13418)
- 2008(13364)
- 2007(11977)
- 2006(10894)
- 2005(10410)
- 学科
- 济(97372)
- 经济(97282)
- 业(73633)
- 企(68869)
- 企业(68869)
- 管理(59524)
- 方法(34355)
- 业经(29291)
- 数学(26531)
- 数学方法(26473)
- 财(24514)
- 农(23469)
- 中国(21723)
- 地方(18674)
- 务(18198)
- 财务(18192)
- 财务管理(18181)
- 农业(17341)
- 企业财务(17208)
- 技术(15991)
- 制(15857)
- 策(15404)
- 贸(15057)
- 贸易(15047)
- 易(14655)
- 和(14638)
- 划(14548)
- 体(13855)
- 地方经济(12195)
- 环境(12192)
- 机构
- 学院(225260)
- 大学(220322)
- 济(119651)
- 经济(118123)
- 管理(90931)
- 研究(77580)
- 理学(77422)
- 理学院(76725)
- 管理学(76208)
- 管理学院(75765)
- 中国(64106)
- 财(52271)
- 京(45547)
- 财经(41710)
- 科学(39340)
- 经济学(38721)
- 经(38010)
- 所(38009)
- 经济学院(34746)
- 研究所(33773)
- 中心(33357)
- 江(33111)
- 农(31360)
- 财经大学(30598)
- 北京(29411)
- 商学(27823)
- 商学院(27563)
- 院(27085)
- 经济管理(26195)
- 业大(25682)
- 基金
- 项目(136416)
- 科学(111402)
- 基金(104045)
- 研究(103952)
- 家(88069)
- 国家(87304)
- 科学基金(77379)
- 社会(73591)
- 社会科(70112)
- 社会科学(70096)
- 基金项目(53906)
- 省(50531)
- 自然(45548)
- 教育(44873)
- 自然科(44550)
- 自然科学(44539)
- 自然科学基金(43883)
- 资助(42297)
- 划(40874)
- 编号(38741)
- 业(32567)
- 国家社会(32405)
- 部(32066)
- 创(31495)
- 发(31356)
- 重点(30132)
- 成果(30114)
- 中国(28693)
- 创新(28649)
- 教育部(28523)
- 期刊
- 济(142755)
- 经济(142755)
- 研究(74336)
- 财(43506)
- 中国(41241)
- 管理(41111)
- 农(30171)
- 科学(27759)
- 经济研究(24279)
- 学报(23596)
- 财经(23060)
- 融(22771)
- 金融(22771)
- 业经(21620)
- 技术(21527)
- 农业(21049)
- 经(20236)
- 大学(19757)
- 学学(19091)
- 问题(18372)
- 世界(16573)
- 技术经济(16568)
- 贸(16484)
- 国际(14724)
- 业(14119)
- 现代(12201)
- 经济管理(11964)
- 教育(11950)
- 统计(11808)
- 经济问题(11697)
共检索到353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京文
新经济是指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的新现象、新规律的反映。新经济不是对未来的预测 ,而知识经济是指未来的社会经济特征。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为经济高增长与低失业、低通胀并存 ,新经济的出现对世界经济、城市发展、企业组织管理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应在继续完成工业化的同时 ,努力发展新经济 ,以使中国的企业愈来愈多地具有“新经济”企业的特点。
关键词:
新经济 旧经济 知识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利媛 景建学
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代表的新经济正改变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格局 ,尤其对传统行业的企业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面对新经济的挑战 ,中国企业必须树立现代市场意识 ,创新经营思路 ;改革管理制度 ,解决公司治理结构问题 ;改变原有的多层组织架构 ,对全新的环境作出快速反应 ;改革落后的管理手段 ,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关键词:
新经济 管理制度 网络营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俞晓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宪春 张钟文 关会娟
在创新发展理念和创新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新经济正在中国迅速成长,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首先从宏观角度阐述了新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及其在减缓传统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变人们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根据对全国9省市的29家新经济企业的调研情况,从微观角度对新经济企业的发展状况和重要特征,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进行了研究。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新经济给政府统计带来的挑战,并就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若干思考。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经济 高质量发展 数据资产 统计核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德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推进,农业经济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一种“阶段性或结构性过剩”现象强烈地冲击着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民增收难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如何避免这种阶段性过剩现象的影响,缩短农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一个急需我们研究、解决的重大的现实课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光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当前,如何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扩大出口,已成为外贸工作的头等大事。从长远来看,在世界经济由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新经济的脉络,把握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制定正确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有效地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将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
新经济 科技兴贸 战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黎诣远
就全球范围来说,新经济远未成形,但是必然趋势,且初露端倪。可以预料,新经济对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将超过工业革命。现在,新经济已经向传统经济学提出全面挑战,数量经济学的理论假设、模型构造、统计检验、预测决策也面临一场变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宋勃
本文运用传统的经济理论从菲利浦斯曲线、经济周期理论、信息经济学、经济增长原 因等四个方面解释了由于“新经济”出现而带来的新现象、新问题,说明传统的经济 规律依然有效,“新经济”的理论革命并没有到来。
关键词:
新经济 传统经济学 挑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殷晓红
数字鸿沟使世界范围的贫富分化更趋严重。信息差距在不同地区之间呈现出一种普遍的、多层次的分布状态,它引起的贫富差距的扩大具有历史的和现实的深层次的原因。但其核心问题是发展中国家贫穷的、既有的路径被信息化革命进一步强化。我国打破贫穷的恶性循环,不仅需要依靠外生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要有相适应的制度创新和人力吸引与教育的机制。
关键词:
数字鸿沟 信息化 贫富差距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许宪春
近年来,新经济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但新经济在基本概念、统计调查方法、GDP核算原则和核算方法等方面给政府统计工作带来挑战。目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统计局等国际组织,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政府统计机构已对新经济统计做了一定研究与探索。国家统计局也已在新经济统计方面开展工作,包括建立"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型商业模式)经济专项统计制度,研究建立"三新"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法,建立健全与新经济相关的统计分类标准,研究建立新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等。
关键词:
新经济 作用 政府统计 挑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英隆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璟桉
美国经济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不由得有人惊呼“新经济”时代来临了。作为新经济,它的出现与传统理论是怎样的关系,在美国基本上可以为分两大营垒:一是认为传统经济学理论已不能解释新的经济现象,如菲利普斯曲线已失灵;二是认为完全可以在传统经济学的框架之中解释所谓“新经济”。本文试图对它进行解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遵义 张延群
一、前言 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讲,中国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软着陆”取得了很大的成功,GDP保持了年增8%的强劲增长,而通货膨胀率已从1994年几乎高达25%降到了最近几个月的几近于零。通过裁减富余的工人,即让工人下岗(“从工作岗位下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初始步骤也进展良好。到1997年底,在1200万下岗职工中,将近40%的人已经重新就业,20%的人退出了劳动力市场,剩下的人仍在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只有10%的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梁艳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