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72)
2023(10338)
2022(8237)
2021(7260)
2020(6079)
2019(13452)
2018(13482)
2017(24853)
2016(13560)
2015(15485)
2014(15763)
2013(15146)
2012(14422)
2011(13330)
2010(13761)
2009(13142)
2008(12873)
2007(12044)
2006(11269)
2005(10499)
作者
(42447)
(35467)
(35244)
(33873)
(22670)
(16711)
(15995)
(13879)
(13555)
(12645)
(12191)
(11825)
(11673)
(11653)
(11171)
(10894)
(10601)
(10321)
(10023)
(10014)
(9304)
(8857)
(8661)
(8238)
(8068)
(8018)
(7887)
(7811)
(7347)
(7116)
学科
(77443)
经济(77358)
管理(38691)
(31055)
(25705)
企业(25705)
方法(21843)
中国(20067)
地方(19837)
数学(17712)
(17694)
数学方法(17424)
(16653)
业经(16473)
(13408)
地方经济(13002)
(12423)
(11842)
理论(11739)
农业(10911)
(10623)
金融(10616)
(10268)
(10259)
银行(10228)
(9896)
(9796)
(9517)
环境(9036)
产业(9017)
机构
大学(206659)
学院(204651)
(88432)
经济(86490)
研究(78023)
管理(70538)
中国(59316)
理学(58883)
理学院(58139)
管理学(56782)
管理学院(56413)
科学(47146)
(45574)
(40732)
(40586)
研究所(36583)
(35997)
中心(34451)
(33717)
财经(31121)
北京(29154)
业大(29127)
(28767)
师范(28380)
经济学(28110)
农业(28041)
(27995)
(27921)
(26400)
经济学院(24708)
基金
项目(126608)
科学(98604)
研究(92342)
基金(90514)
(79699)
国家(79058)
科学基金(66325)
社会(59038)
社会科(55694)
社会科学(55678)
(49486)
基金项目(46085)
教育(42371)
(41207)
自然(40901)
自然科(39985)
自然科学(39970)
自然科学基金(39207)
资助(37219)
编号(36869)
成果(32053)
重点(29164)
(28494)
课题(27129)
(27003)
国家社会(25080)
(25002)
创新(23515)
大学(23409)
科研(23261)
期刊
(113646)
经济(113646)
研究(67660)
中国(49203)
学报(35859)
(34715)
(31897)
科学(31609)
管理(31251)
大学(27372)
教育(26191)
学学(25523)
农业(22842)
(19973)
金融(19973)
技术(19745)
经济研究(18891)
财经(17041)
业经(16294)
(15009)
问题(14492)
(11808)
(11470)
技术经济(11352)
统计(10887)
世界(10709)
(10538)
图书(10531)
国际(10509)
(9587)
共检索到337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凤彬  陈高生  
虚拟一体化是现代企业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一种常用组织形式。它不仅增强了企业的柔性和敏捷性 ,降低了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 ,而且其协调机制———隐性契约在克服因企业追求降低生产成本而提高资产专用性所引起的垄断租金和专用性准租金方面比纵向一体化和明示契约都具有优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捷  张金艳  和丕禅  
网络经济的发展对市场交易产生了巨大影响 ,以一体化治理为主的传统企业组织模式的一些弊端开始显现 ,虚拟企业将取而代之成为新的主流企业模式。本文分析了虚拟企业与一体化的传统企业组织模式的主要区别 ,并对虚拟企业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及其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启示作了探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朝臣  
新经济地理学是当代西方经济学领域中继新产业组织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之后出现的第四次"新经济学"研究浪潮(Krugman,1998)。它采用了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的建模技巧对空间经济结构与变化过程进行重新考察,其目的在于将经济地理分析纳入主流经济学的范畴之中。新经济地理学除了构建反映经济活动地理集中现象的理论模型外,还特别强调运用所构建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对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主要介绍新经济地理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保罗·克鲁格曼有关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典型案例所做的论述,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学术界的若干争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忠平  马梅  乐峰  
近几年来 ,随着Internet兴起的新经济体系 ,对中国旅游产业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旅游产业组织结构以及旅游实体在线销售必然性的分析 ,运用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 ,分析探讨在IT的条件下中国旅游产业组织虚拟前向一体化的趋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吉鸿  苏宏林  
本文从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虚拟实训的视角,针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特点,探讨如何建构虚拟实训系统,从理念的转换、模式的创新和实现方式的变革,探索优化虚拟实训系统的方式和途径,培养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韦平  莫梅琦  辛继宾  徐一新  
介绍了一体化虚拟学习环境DLIVE的设计与实现。分析了一体化虚拟学习环境的主要功能及体系结构,从统一认证、系统的资源推荐及资源共享与无缝链接等方面探讨了系统的设计及子模块的工作流程,并讨论了该系统的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瑞林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集聚和扩散取决于本地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的共同作用。随着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三种效应之间的权衡会发生变化,从而使产业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但是,由于企业区位选择的路径依赖、产业区位的粘性、集聚经济利益等的作用,一体化水平提高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和分散,但并不必然能伴随产业在区际间的合理分工。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宇  樊坤  刘洪铎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构建一个两部门、三区域的新新经济地理模型,设定了联系资源地-加工地的联合生产成本,以及联系加工地-消费地的商品贸易成本,重点研究这两个成本对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影响。在理论模型中发现,降低联合生产成本,将抑制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降低商品贸易成本,将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同时,资源开采部门生产率下降将产生两方面的福利影响,一是直接导致本地工资下降,二是将导致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推动本地工资上升。使用现实数据进行了校验后发现,结构升级将给资源型地区带来正向收益,陕西取得的收益最大,山西次之,新疆最低;区域一体化对陕西的影响要大于山西,而新疆由于融入全国整体市场的相对滞后,对区域一体化基本不敏感。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宇  樊坤  刘洪铎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构建一个两部门、三区域的新新经济地理模型,设定了联系资源地-加工地的联合生产成本,以及联系加工地-消费地的商品贸易成本,重点研究这两个成本对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影响。在理论模型中发现,降低联合生产成本,将抑制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降低商品贸易成本,将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同时,资源开采部门生产率下降将产生两方面的福利影响,一是直接导致本地工资下降,二是将导致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推动本地工资上升。使用现实数据进行了校验后发现,结构升级将给资源型地区带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昭  林涛  
文章在新经济地理的3D框架下,利用粤港澳地区2001~2015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粤港澳地区密度、距离和整合的历史与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各经济地理要素对粤港澳市场一体化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自2001年以来,粤港澳地区的密度和经济整合因素呈现上升的趋势,距离因素则呈现出波动性下降的趋势;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各城市区域之间市场趋于整合而非分割;就粤港澳整体而言,经济密度、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市场化、对外开放水平和政府规划支出的增加都促进了其市场一体化,人口密度的增加却没有促进其市场一体化;经济地理因素对粤港澳三大城市圈市场一体化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空间个体异质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朱廷珺  林薛栋  
文章依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有资本积累的D-S模型,证明了在封闭和开放条件下技术落后国均可以通过资本积累渠道实现技术赶超。通过FC模型论证了初始资源禀赋不同的国家开展区域一体化会通过资本集聚效应拉大区内各国技术差距。对欧盟和北美自贸区的实证分析,在剔除东西德合并、欧元诞生初期对外围国家的资产价格虚估作用和美国次贷危机因素后证实了这一假说。我国应积极参与区域一体化,吸引区域内资本向国内的相对流入,推动技术赶超。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邓炜  
深度一体化的发展会使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的产业区位分布发生改变。新经济地理理论为研究深度一体化的产业区位效应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对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产业区位决定机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介绍了各种不同的新经济地理模型框架下深度一体化的产业区位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新经济地理理论是研究深度一体化的产业区位效应最合适的理论框架,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完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林斐  
在创新经济中,创新要素和创新活动因其流动受资源和环境约束较小而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创新中心的区域布局和创新网络结构也具有较高的可规划性;不同于传统经济中因产业集聚和扩散而形成"核心—边缘"格局下的区域一体化,创新经济中因创新的共享化扩散而形成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因此,应积极发展创新经济,由区域内所有政府、创新主体、生产主体等共建区域创新产业共同体,通过各地区协商共治、各行为主体协作共治和政府与市场协同共治优化创新生态,有效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进而充分发挥创新扩散促进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实现高质量区域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应优化创新网络系统,打造高水平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建开放性区域创新产业共同体;促进集成式制度创新,共治区域创新生态;进而实现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为其他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瑛  
作为新经济的一种重要形态 ,虚拟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与形态。它不仅对实体经济具有极大的依赖性 ,而且由于其运行方式的独特性 ,虚拟经济在其不同发展阶段也能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反作用 ,突出地表现在递增效应、溢出效应、异化效应和挤出效应上。由于当前虚拟经济的发展规模已经大大超过实体经济 ,逐渐在向异化效应的方向发展 ,因此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虚拟经济进一步趋向膨胀阶段 ,最大限度地消除“挤出效应” ,乃是各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卢冰原  何力  程八一  
针对我国城市社区正向、逆向物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一种基于虚拟物流联盟的、具备正向与逆向双向一体化社区物流服务能力的且包括城市社区物流服务中心、区域服务站、社区服务点的三级物流服务模式,并提出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基于商务智能技术与知识管理理论的智能化物流信息平台模型,同时对该平台中各子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阐述,分析其可行性,最后探讨平台实施中的关键事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