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32)
- 2023(18219)
- 2022(15611)
- 2021(14440)
- 2020(12211)
- 2019(27650)
- 2018(27473)
- 2017(52195)
- 2016(28084)
- 2015(31719)
- 2014(31464)
- 2013(31220)
- 2012(28717)
- 2011(26219)
- 2010(26214)
- 2009(24600)
- 2008(23672)
- 2007(20730)
- 2006(18484)
- 2005(16721)
- 学科
- 济(126016)
- 经济(125862)
- 管理(82314)
- 业(75260)
- 企(60838)
- 企业(60838)
- 方法(49945)
- 数学(43367)
- 数学方法(42955)
- 中国(33899)
- 农(30538)
- 财(29913)
- 业经(26680)
- 地方(26060)
- 学(25968)
- 制(25779)
- 贸(23199)
- 贸易(23183)
- 易(22487)
- 农业(20077)
- 银(19437)
- 银行(19395)
- 环境(18919)
- 行(18643)
- 融(18604)
- 金融(18600)
- 和(18467)
- 体(17791)
- 理论(17737)
- 务(17240)
- 机构
- 大学(404585)
- 学院(401439)
- 济(172183)
- 经济(168623)
- 管理(155249)
- 研究(141389)
- 理学(133369)
- 理学院(131867)
- 管理学(129782)
- 管理学院(129045)
- 中国(107417)
- 京(86348)
- 科学(83849)
- 财(79469)
- 所(70822)
- 研究所(64154)
- 财经(62863)
- 中心(62846)
- 农(60234)
- 江(58456)
- 经(57085)
- 业大(55581)
- 北京(55217)
- 经济学(53346)
- 范(52893)
- 师范(52458)
- 院(51227)
- 经济学院(47707)
- 州(46873)
- 农业(46832)
- 基金
- 项目(268667)
- 科学(212026)
- 研究(199040)
- 基金(196315)
- 家(170495)
- 国家(169129)
- 科学基金(144974)
- 社会(127912)
- 社会科(121188)
- 社会科学(121156)
- 基金项目(103392)
- 省(101916)
- 自然(91828)
- 教育(90192)
- 自然科(89643)
- 自然科学(89624)
- 自然科学基金(88012)
- 划(86154)
- 编号(80756)
- 资助(80559)
- 成果(66447)
- 重点(60301)
- 部(60088)
- 发(57839)
- 课题(55330)
- 创(55306)
- 国家社会(53363)
- 教育部(52025)
- 创新(51749)
- 制(51142)
- 期刊
- 济(197211)
- 经济(197211)
- 研究(125926)
- 中国(78827)
- 学报(60354)
- 财(59708)
- 管理(58613)
- 科学(56881)
- 农(54855)
- 大学(46182)
- 学学(43220)
- 教育(42021)
- 农业(37690)
- 融(36525)
- 金融(36525)
- 技术(33606)
- 经济研究(33159)
- 财经(31477)
- 业经(29958)
- 经(27062)
- 问题(24690)
- 图书(22494)
- 贸(20842)
- 技术经济(19844)
- 业(19767)
- 理论(19141)
- 世界(19011)
- 国际(18271)
- 商业(17965)
- 现代(17916)
共检索到608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颖熙 徐紫嫣
新经济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背景下,以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嵌入和深化应用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导向,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和新模式为核心的新型经济形态。新经济使服务提供的场景发生了颠覆性变革。在生产变革下,居民消费从生产型向发展型、从商品型向服务型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呈现出便捷化、个性化、品质化、社交化和价值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按照供需理论,从供给端看,新经济通过技术创新、业态丰富、模式重塑和产业升级四个层面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供给生态,为消费升级提供物质保障;从需求端看,新经济通过改变消费者行为决策、重塑消费习惯而促进消费升级。笔者认为,新经济下促进中国服务消费升级的政策着力点在于,进一步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发挥新基建的技术支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互联网消费金融监管、积极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改善消费市场环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军 刘晓峰 谢露露
利用2008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服务业的汇总数据和2007年的城市数据,本文对影响服务业产业集聚的因素作了初步考察,特别关注代表地区市场容量及与市场接近程度的城市市场潜能带来的影响。分析表明,市场潜能较高的城市的服务业集聚程度也较高,平均来看,城市市场潜能提高1%,其服务业集聚程度提高0.2%左右。并且市场潜能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在中部地区最为明显,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市场潜能对服务业影响在地区间的差异可能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在城市体系以及地理位置的不同有关。本文还分析了其他城市特征及行业差异对服务业分布的影响。
关键词:
服务业 市场潜能 空间分布 集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天桥
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资本4个维度构建中国新经济新动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测度中国新经济新动能发展指数,并借助核密度估计、泰尔指数和收敛模型分析中国新经济新动能的综合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及收敛性。结果表明,中国新经济新动能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子系统呈现“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资本”的分布格局;三大区域新经济新动能差异显著,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发展态势。从地区差异角度而言,中国新经济新动能发展非均衡性逐步凸显,但未发生两极分化现象;中国新经济新动能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主要来源为地区间差异。从收敛性看,全国以及三大区域新经济新动能具有显著的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趋势;不同区域新经济新动能条件β收敛具有差异。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超
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消费金融业务逐渐转向线上,并延伸至那些没有得到传统、主流金融体系服务的中低端用户群体。在阐述全球消费金融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对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进行了分类,进而对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进行PEST分析,指出了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模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超
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消费金融业务逐渐转向线上,并延伸至那些没有得到传统、主流金融体系服务的中低端用户群体。在阐述全球消费金融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对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进行了分类,进而对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进行PEST分析,指出了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模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袁申国
全球新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通胀率都保持在较低水平。尤其是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通胀率就持续走低,这使得全球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压力。同时,新经济下的通货紧缩与传统经济中的通货紧缩有一定的区别,研究新经济下的通货紧缩与历史上的通货紧缩的不同特征,对正确认识和对待新经济下的通货紧缩问题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经济 美国 通货紧缩 历史 比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锐
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经济运行为代表的“新经济”运行表现出 的突出特征是:高增长与低通胀并行的良性循环;网络交易产生的低交易成本;低失 业率与低工资并行,打破了传统的失业率高低与劳动力价格高低成反比的定论;实体 经济与虚拟经济相切换;货币市场成为经济活动的主战场;信息成为货币市场的一般 等价物;泡沫成为一种财富。
关键词:
新经济 特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沈大勇
尽管从去年第4季度起,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开始明显减缓,似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周期,但是各种迹象表明,美国“新经济”业已呈现出的深刻的演变趋势,不仅没有任何减弱,而且将在新世纪前期继续引领甚至主导世界经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梦然
新经济现象出现以后 ,使得传统的经济理论已经不能用来解释新经济现象了。经济规模呈级数增长 ,而交易成本呈级数降低、信息经济学理论的解释力受到削弱、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型提出了修正 ,原有的利率理论受到挑战。
关键词:
新经济理论 传统经济理论 挑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傅泽
文章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利用修正引力模型确定新经济空间关联关系,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考察新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结果显示:中国各省份新经济之间存在明显关联与溢出的网络化特征,网络空间稳定性较弱,存在一定的等级结构,而网络空间的通达性较好;东部地区省份在网络中居于中心位置,在全国新经济发展中扮演“居间人”和“中心行动者”角色,部分中、西部地区省份则属于“边缘人”;网络中板块之间各省份新经济溢出效应显著,板块内部联系较少。进一步利用二次指派模型分析新经济空间网络关联关系形成的驱动因素,发现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对新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形成具有正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地理距离、人力资本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傅泽
文章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利用修正引力模型确定新经济空间关联关系,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考察新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结果显示:中国各省份新经济之间存在明显关联与溢出的网络化特征,网络空间稳定性较弱,存在一定的等级结构,而网络空间的通达性较好;东部地区省份在网络中居于中心位置,在全国新经济发展中扮演“居间人”和“中心行动者”角色,部分中、西部地区省份则属于“边缘人”;网络中板块之间各省份新经济溢出效应显著,板块内部联系较少。进一步利用二次指派模型分析新经济空间网络关联关系形成的驱动因素,发现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对新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形成具有正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地理距离、人力资本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宪春 张钟文 关会娟
在创新发展理念和创新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新经济正在中国迅速成长,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首先从宏观角度阐述了新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及其在减缓传统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变人们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根据对全国9省市的29家新经济企业的调研情况,从微观角度对新经济企业的发展状况和重要特征,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进行了研究。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新经济给政府统计带来的挑战,并就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若干思考。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经济 高质量发展 数据资产 统计核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我国服务业工资差异研究"课题组 张军
利用2008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服务业的汇总数据和2007年的城市数据,我们对影响服务业产业集聚及工资差异的因素作了初步考察,特别关注代表地区市场容量以及与市场接近程度的城市市场潜能带来的影响。分析表明,在市场潜能高1%的城市,其服务业集聚程度高0.2%左右,且市场潜能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在中部地区最为明显,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则不显著。而在市场潜能高1%的城市中,服务业的工资水平平均高0.181%,且这种影响在西部地区最大,东部地区其次,中部地区不明显。市场潜能对服务业影响在地区间的差异可能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在城市体系以及地理位置的不同有关。本文还分析了城市层面的其他特征对服务业的影响。
关键词:
市场潜能 产业集聚 工资水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冀恺 尹玉婷
近年来,新经济作为引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驱动引擎备受社会关注,其不仅在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正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受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促进生产、流通等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最终在与消费需求变化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居民在消费观念上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协同化趋势,在消费方式上表现出数字化、移动化、场景化等典型特征,形成了新经济下居民消费的新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