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24)
2023(10812)
2022(9164)
2021(8601)
2020(7312)
2019(16125)
2018(16621)
2017(31231)
2016(16944)
2015(18863)
2014(18724)
2013(18008)
2012(16619)
2011(15018)
2010(15519)
2009(14843)
2008(14777)
2007(13537)
2006(12317)
2005(11382)
作者
(46840)
(38953)
(38790)
(37012)
(24580)
(18357)
(17570)
(14899)
(14643)
(14055)
(13224)
(12918)
(12714)
(12492)
(12159)
(11953)
(11454)
(11287)
(11232)
(11061)
(10065)
(9442)
(9345)
(8897)
(8864)
(8832)
(8750)
(8586)
(7748)
(7692)
学科
(59557)
经济(59459)
管理(57385)
(53580)
(46664)
企业(46664)
中国(22355)
(22031)
方法(21489)
(20520)
技术(18655)
数学(17861)
数学方法(17681)
(17547)
业经(16100)
(15799)
(15395)
银行(15372)
(14805)
(13326)
金融(13319)
技术管理(12733)
体制(12495)
理论(11573)
(11448)
(11363)
财务(11331)
财务管理(11299)
(11137)
贸易(11126)
机构
大学(236078)
学院(235943)
(98213)
经济(96008)
管理(89590)
研究(80312)
理学(75381)
理学院(74622)
管理学(73587)
管理学院(73128)
中国(63975)
(53055)
(50492)
科学(44808)
财经(39753)
(39740)
(37999)
中心(36323)
(35817)
研究所(35034)
(33880)
北京(32547)
业大(30116)
经济学(30076)
(29961)
(29782)
师范(29640)
(29416)
财经大学(29205)
经济学院(26885)
基金
项目(145945)
科学(115693)
研究(114088)
基金(103480)
(88555)
国家(87756)
科学基金(75372)
社会(72312)
社会科(68478)
社会科学(68466)
(58618)
基金项目(54078)
教育(53269)
(48567)
编号(46905)
自然(44933)
自然科(43882)
自然科学(43869)
自然科学基金(43131)
资助(40681)
成果(40483)
(36395)
课题(34214)
(33779)
创新(33077)
(32975)
重点(32966)
(31678)
国家社会(29725)
(29604)
期刊
(117544)
经济(117544)
研究(79487)
中国(58254)
(42488)
管理(39251)
教育(34782)
学报(31685)
(31522)
科学(30473)
(27846)
金融(27846)
大学(25413)
学学(23414)
技术(22558)
农业(20569)
财经(20494)
业经(19504)
经济研究(18995)
(17708)
问题(15136)
科技(14122)
(12600)
(12414)
论坛(12414)
技术经济(12113)
理论(12083)
现代(11006)
商业(10999)
实践(10714)
共检索到381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新科技革命是技术创新成果积累和制度变革相互作用的产物。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飞跃性发展 ,必然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产生深刻影响 ,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新的历史要求。我国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必须深化改革 ,为先进生产力快速成长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栾立明  姜会明  
一、农业新科技革命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入90年代,以计算机应用和克隆羊诞生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标志着在世界范围内正酝酿着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它的基本内涵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主导,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及其研究成果,一手抓单项关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继连  王仁强  方金  
本文分析了山东农业新科技革命所处的农村经济体制环境 (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 ,提出了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山东农业新科技革命进程的相关对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易淼  
资本操控技术以实现利益独占,造成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物质消费、精神生活等三个关联场域内部利益关系失衡,使得资本主义必然陷入技术创新与利益共享相背离的困境。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马克思划分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阶段,技术创新与共享发展的矛盾仍然客观存在,使得社会主义劳动生产、物质消费、精神生活等三个关联场域内部利益关系矛盾显现。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关口,应积极借力于新科技革命,促进新时代社会主义劳动生产、物质消费、精神生活等各场域内部利益关系趋于均衡,有效保障基于新技术新产业的利益创造水平和基于制度及体制改革的利益享有水平同步提升,以之实现技术创新与利益共享在更高水平上的统一,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翟启江,仇焕广,王济民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提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促进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总结以前国内外农业科技革命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几点思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金杨倩  林航  吴龙珠  
当前,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蓬勃兴起。与前三轮工业革命的不同在于,新一轮技术革命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主要驱动力,数据成为全新且主导的生产要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使社会经济愈加服务化、体验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新科技革命为国际贸易格局带来积极影响,如数字贸易比重上升、贸易成本逐渐降低、国际贸易方式开始多样化、特色产品贸易日益增加、服务的可贸易性提升等;另一方面,它对国际贸易格局也会产生消极影响,诸如大宗商品贸易减少,贸易中间环节减少,跨境电商平台的垄断地位得到强化,打破了传统商法的规则,更不利于用户隐私的保护。为此,中国政府需要实行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应对,使得我国外贸企业更好地享受新科技革命的红利,迸发数字活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任保平   郭晗  
新质生产力是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生产力现代化历史演进的最新表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使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形成了全新的生产力“质态”。从战略逻辑来看,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作为落实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中质量效益战略的客观需要,必须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转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从实践逻辑来看,形成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使新科技融入新产业,即以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为核心引领,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产业集群为主阵地,以前瞻性布局和培育未来产业为突破点,以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要支撑,在新发展阶段培育起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泽慧  
对林业新科技革命的内涵、突破口和途径的探讨江泽慧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始终处于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基础和主体地位。在世纪之交,如何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好地肩负环境与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实现林业建设速度、质量与效...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娟  尹敬东  
以人工智能、无人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将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如何评估新一轮科技革命对就业的影响,是当下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就业机会、就业结构和劳动力收入分配三个层面梳理了国外学者对该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文献研究显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加剧技术性失业、就业两极分化,并导致劳动力市场收入不平等,表现为劳动力收入份额的下降和劳动力内部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的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充分认识新一轮科技革命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和应采取的政策有所裨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郜清攀  
劳动作为人特有的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原生动力。随着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在劳动场景中的广泛应用,人类劳动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具体表现为劳动工具的"人格化"、劳动过程的"无人化"、劳动场域的"多维化"以及劳动分工的"去边界化"。人类劳动形态从过去的强迫性劳动转向志趣性劳动,从重复性劳动转向创造性劳动,从专业化劳动转向兼业化劳动,从生存性劳动转向体验性劳动,从物质劳动转向非物质劳动。这一变革进一步推动人机交互在劳动分工协作网络中的作用更为凸显,基于志趣的小众化研发型劳动组织成为主流以及劳动与闲暇从对立走向统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万  
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各国使出浑身解数,努力拼抢未来产业的制高点。尽管普遍认为科学革命还处在累积"异常"的过程中,重大突破仍在酝酿,但颠覆性技术、破坏性创新层出不穷,对全球经济社会乃至政治格局都在引致一系列深刻变革,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重大原创性突破前夜中各种力量之间的"角逐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