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58)
- 2023(10307)
- 2022(8821)
- 2021(8366)
- 2020(7053)
- 2019(16186)
- 2018(16307)
- 2017(30251)
- 2016(16747)
- 2015(18656)
- 2014(18694)
- 2013(18107)
- 2012(16663)
- 2011(15168)
- 2010(15585)
- 2009(14811)
- 2008(14994)
- 2007(13393)
- 2006(11711)
- 2005(10569)
- 学科
- 济(65372)
- 经济(65290)
- 管理(43569)
- 业(41667)
- 企(33578)
- 企业(33578)
- 方法(28934)
- 数学(25126)
- 数学方法(24812)
- 农(20459)
- 中国(18767)
- 财(17312)
- 制(15669)
- 学(15135)
- 业经(14649)
- 农业(13311)
- 地方(12974)
- 贸(12595)
- 贸易(12592)
- 易(12194)
- 银(11527)
- 银行(11495)
- 理论(11353)
- 融(11154)
- 金融(11151)
- 行(11001)
- 体(10774)
- 和(10725)
- 技术(10152)
- 务(9617)
- 机构
- 大学(238318)
- 学院(238047)
- 济(93783)
- 经济(91613)
- 管理(86741)
- 研究(84383)
- 理学(74010)
- 理学院(73093)
- 管理学(71611)
- 管理学院(71142)
- 中国(62516)
- 科学(53201)
- 京(50911)
- 财(45019)
- 所(44144)
- 农(43612)
- 研究所(40150)
- 中心(38163)
- 江(37377)
- 业大(36192)
- 财经(34847)
- 农业(34363)
- 范(34249)
- 师范(33911)
- 北京(32255)
- 经(31441)
- 院(29923)
- 州(29509)
- 经济学(28742)
- 师范大学(27291)
- 基金
- 项目(154538)
- 科学(120316)
- 研究(115112)
- 基金(109123)
- 家(95460)
- 国家(94624)
- 科学基金(79193)
- 社会(70398)
- 社会科(66395)
- 社会科学(66374)
- 省(61423)
- 基金项目(57248)
- 教育(54050)
- 划(52373)
- 自然(50022)
- 自然科(48815)
- 编号(48805)
- 自然科学(48791)
- 自然科学基金(47916)
- 资助(43992)
- 成果(41117)
- 重点(35680)
- 发(34225)
- 课题(34172)
- 部(34054)
- 创(32736)
- 创新(30586)
- 科研(29635)
- 性(29307)
- 项目编号(29226)
共检索到359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武前波 郭豆豆 接栋正
回顾梳理城乡社区空间组织模式的演变脉络,对未来社区产生的逻辑、内涵以及表现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以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国家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促使社会各领域积极探索城市未来生活场景,未来社区由此产生,科技、生态、人本是其3大关注焦点。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单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科技的多重和谐关系将是未来社区建造的价值观,生态、人文、智慧型社区成为建设目标,社会空间、自然空间和技术空间是其建构基础。最后,将未来社区置于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之中,辨析未来社区、未来城市和未来乡村的相互关系,三者均聚焦于人本化、生态化和数字化,以期推动未来城乡社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任保平 郭晗
新质生产力是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生产力现代化历史演进的最新表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使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形成了全新的生产力“质态”。从战略逻辑来看,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作为落实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中质量效益战略的客观需要,必须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转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从实践逻辑来看,形成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使新科技融入新产业,即以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为核心引领,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产业集群为主阵地,以前瞻性布局和培育未来产业为突破点,以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要支撑,在新发展阶段培育起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泽慧
对林业新科技革命的内涵、突破口和途径的探讨江泽慧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始终处于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基础和主体地位。在世纪之交,如何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好地肩负环境与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实现林业建设速度、质量与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梦 李志红 黄宝荣 李颖明 陈劭锋
绿色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全新理念,是现阶段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能源危机以及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对绿色城市及田园城市、紧凑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理念产生的时代背景、目标定位、内涵特征及建设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辨析了绿色城市与其他可持续城市理念的联系和区别。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概括了我国语境下绿色城市的内涵,即兼具繁荣的绿色经济和绿色的人居环境两大特征的城市发展形态和模式,构建起绿色城市的概念框架。
关键词:
绿色城市 城市可持续发展 理念 内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郜清攀
劳动作为人特有的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原生动力。随着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在劳动场景中的广泛应用,人类劳动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具体表现为劳动工具的"人格化"、劳动过程的"无人化"、劳动场域的"多维化"以及劳动分工的"去边界化"。人类劳动形态从过去的强迫性劳动转向志趣性劳动,从重复性劳动转向创造性劳动,从专业化劳动转向兼业化劳动,从生存性劳动转向体验性劳动,从物质劳动转向非物质劳动。这一变革进一步推动人机交互在劳动分工协作网络中的作用更为凸显,基于志趣的小众化研发型劳动组织成为主流以及劳动与闲暇从对立走向统一。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郝晓婷 蔡胜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形成的瞿秋白革命精神具有独特的生成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生成的文化根基,马克思主义为其生成提供了理论支撑,革命实践活动是其生成的现实土壤。瞿秋白革命精神内涵丰富,鲜明地表现为对党忠诚、视死如归的政治品格,开拓进取、献身真理的求索精神,顾全大局、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谦虚谨慎、平等待人的民主精神。现如今,瞿秋白革命精神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能为新时代锻造理想信念坚定、政绩观正确的党员干部队伍提供精神滋养,为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强大精神指引,为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提供精神动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翟启江,仇焕广,王济民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提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促进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总结以前国内外农业科技革命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农业 科技革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金杨倩 林航 吴龙珠
当前,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蓬勃兴起。与前三轮工业革命的不同在于,新一轮技术革命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主要驱动力,数据成为全新且主导的生产要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使社会经济愈加服务化、体验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新科技革命为国际贸易格局带来积极影响,如数字贸易比重上升、贸易成本逐渐降低、国际贸易方式开始多样化、特色产品贸易日益增加、服务的可贸易性提升等;另一方面,它对国际贸易格局也会产生消极影响,诸如大宗商品贸易减少,贸易中间环节减少,跨境电商平台的垄断地位得到强化,打破了传统商法的规则,更不利于用户隐私的保护。为此,中国政府需要实行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应对,使得我国外贸企业更好地享受新科技革命的红利,迸发数字活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新科技革命 国际贸易格局 影响 应对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一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秀蓉 钭晓东
人类社会正步入"海洋时代",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及其所衍生的"海洋生态破坏与海洋生态补偿、各相关利益主体在海洋生态补偿中的复杂利益关系调整"等方面的问题备受关注,引发各国及学界对海洋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需求。而海洋生态补偿概念及其内涵辨析等基础理论问题无疑就成为其中的首要基础工作。在梳理海洋生态补偿内涵及其特性的基础上,对海洋生态补偿概念及其运行领域的特殊性进行了界定;并对海洋生态补偿的四大特殊性(海洋生态的整体性、海洋水体的流动性、海洋空间的立体性、渔民主体的"强海洋依赖性与弱势主体性")作了系统的梳理;从而为海洋生态补偿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夯实坚实基础。
关键词:
海洋生态补偿 概念 内涵 利益相关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彩琴
在新时代的新语境下,高校推动文化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而实施文化育人的首要任务是构建科学先进的育人文化体系。职业本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本科教育类型,其育人文化的内涵首先具有一般本科教育的精神性、创新性和地域性等共性特征,同时又具有技术性、职业性的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根据职业本科教育遵循劳动和技术的复杂性提升后的新工作场域逻辑,其育人文化在精神文化、技术文化、职业文化、创新文化、地域文化五个层面分别具有工匠精神、科技素养、职业素质、创新能力和本土意识的逻辑向度。基于职业本科育人文化的内涵特征和逻辑向度,构建“四元融合,五化同步”的育人文化体系,充分发挥育人文化载体作用,以培养职业本科学生内化于心的工匠精神、过硬的科技与职业素养、良好的创新和服务意识。
关键词:
职业本科 育人文化 逻辑向度 体系构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玉德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止风险累积演化为系统性风险,推动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财税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必须在厘清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基于公共风险视角溯清隐性债务产生的动因及其演化机理,揭示政府、市场和公民个人之间跨部门风险传播并最终汇聚形成隐性债务的风险逻辑。隐性债务主要来自于私人部门风险公共化后产生的公共财政支出责任和政府部门风险私人化后的再次回流,其实质是公共风险引致的非法定的政府潜在支出义务。据此可以进一步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大类,以消除隐性债务理解上的歧义且能更好地发挥现实指导作用。
关键词:
隐性债务 或有负债 公共风险 本源逻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新科技革命是技术创新成果积累和制度变革相互作用的产物。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飞跃性发展 ,必然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产生深刻影响 ,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新的历史要求。我国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必须深化改革 ,为先进生产力快速成长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
关键词:
新科技革命 经济体制改革 新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