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93)
2023(10612)
2022(8852)
2021(8186)
2020(6636)
2019(14929)
2018(14378)
2017(27489)
2016(14894)
2015(15878)
2014(15135)
2013(14723)
2012(13500)
2011(12103)
2010(12171)
2009(11231)
2008(11192)
2007(9998)
2006(8786)
2005(7559)
作者
(42022)
(35088)
(34653)
(32862)
(22223)
(16775)
(15640)
(13466)
(13216)
(12394)
(11918)
(11459)
(11249)
(10912)
(10902)
(10734)
(10469)
(10426)
(10284)
(10096)
(8754)
(8460)
(8446)
(8090)
(7953)
(7744)
(7728)
(7685)
(6984)
(6859)
学科
(52453)
经济(52396)
管理(47685)
(46104)
(37267)
企业(37267)
方法(22236)
数学(19749)
数学方法(19505)
(17214)
(16472)
中国(15608)
技术(14478)
(14258)
贸易(14251)
(13960)
(13735)
业经(13128)
(12944)
银行(12909)
(12375)
(11566)
金融(11566)
农业(11465)
技术管理(10664)
(10259)
(9881)
(9802)
财务(9781)
财务管理(9754)
机构
学院(201649)
大学(199664)
(86802)
经济(85135)
管理(79583)
研究(69327)
理学(68496)
理学院(67795)
管理学(66781)
管理学院(66408)
中国(55804)
(41735)
科学(41296)
(40464)
(37283)
(34679)
中心(32704)
财经(32359)
业大(31464)
研究所(31423)
(30491)
(29507)
农业(29486)
经济学(26631)
(25235)
北京(25232)
经济学院(24163)
财经大学(24118)
(24021)
(23894)
基金
项目(137185)
科学(108667)
基金(100717)
研究(97604)
(89718)
国家(88955)
科学基金(75939)
社会(63932)
社会科(60869)
社会科学(60856)
(53444)
基金项目(52780)
自然(49616)
自然科(48554)
自然科学(48538)
自然科学基金(47730)
(45587)
教育(43846)
资助(40351)
编号(37674)
(31654)
重点(30964)
(30175)
创新(29813)
成果(29643)
(29528)
国家社会(26981)
课题(26546)
科研(26443)
教育部(25741)
期刊
(91493)
经济(91493)
研究(59995)
中国(39927)
(33065)
学报(32827)
(31482)
管理(29947)
科学(29892)
(27209)
金融(27209)
大学(24698)
学学(23699)
农业(22010)
教育(18253)
经济研究(16380)
技术(15969)
财经(15753)
业经(15746)
(13490)
(12045)
问题(11664)
(11201)
科技(11079)
国际(10286)
技术经济(10130)
商业(9750)
(9704)
理论(9413)
(8891)
共检索到302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2011年4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我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我国银行业将于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监管标准,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等监管标准要求都高于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并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6年底前达到新的资本监管标准。尽管近年来,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在经历改制上市后,资本充足率及经营稳健性水平大幅提高,但我国新监管标准的正式实施,仍将对金融机构的微观经营行为,以及建立在微观基础之上的货币政策框架带来一定的影响。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阙方平  范薇  
本文探讨了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的潜在影响,指出利率市场化对于货币政策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一方面可以降低货币政策的实施成本,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率;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金融危机,导致货币政策失效。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晋斌  
美联储近期加息的“靴子”终于落地,时隔3年多美联储的此次温和加息举措还将伴随年内六次同等幅度的加息预期。如何前瞻性地判断美国货币政策取向、变化以及给其他经济体带来的影响与风险是业界一直深入探讨的课题。而深度理解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新框架无疑是认识该问题的较优路径。在美国经济产出缺口快速收敛的过程中,美国宏观刺激政策接连出台,从政治上说,这是美国急剧膨胀的全球竞争意识,美国经济想打破次贷危机以来的“大停滞”周期;从技术上说,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新框架——弹性平均通胀目标制,允许通胀出现较长的阶段性“超调”。本文重点讨论后者,以便更好地理解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及其潜在的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超  赵荣  
通缩作为通胀的镜像,其本质的定义自然是物价水平持续显著的下降。至于物价如何衡量、物价下跌有多显著、持续多长时间、是否还有伴生现象,每个细节的设定都涉及一系列的课题。笔者仅对以何种指标衡量物价来展开评析,其余指标按主流观点认可的"物价水平跌至零以下"简化处理。衡量物价水平最广泛的三个指标分别是:CPI、PPI、GDP平减指数,虽然GDP平减指数在学术上对通胀描述更为贴切,但鉴于没有统一的官方统计数据,且一般经济分析较少使用,这里仅讨论前两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蒋纪华  
在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新时期,农信社如何按照巴塞尔协议Ⅲ以及中国银监会新监管标准的要求改善经营管理、增强农村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巴塞尔协议Ⅲ与中国银监会新监管标准的比较分析入手,探讨新监管标准对农信社经营管理的影响,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尚学  
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存在和增长,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当加快改革和加速增长的鼓声作起时,“通胀反弹”的警钟也随之敲响,货币政策再度面临新的抉择。笔者认为,目前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对潜在通胀压力的警惕,更重要的是认识这种压力的形成及其特点,寻求消除压力的货币政策途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耀青  于研  
依据巴塞尔协议III的标准,中国银监会推出的新的监管标准将会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和经营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文章通过基于18家国内商业银行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银监会新的监管标准,短期内可能会对中国商业银行在资本补充、业务扩张和利润增长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负面冲击。然而,从长期看,这将有利于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增强银行的稳健性,从而增加银行绩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奇霖  蒋扬天  
本文在Kopecky和Van Hoose(2004)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考虑金融机构的异质性,以探究同业监管政策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所造成的影响。理论结果表明:严格的同业监管政策将导致央行的货币政策在金融机构间的传导受阻,导致流动性分层的现象加剧,进而导致同业资金的融入方信贷规模下降,同业资金的融出方信贷规模上升。对于商业银行的利润而言,严格的监管政策将导致同业资金的融出方和融入方利润水平均下降。最后本文使用Wind数据库中269家商业银行2000年至2018年的季度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荣青  
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是我国中央银行的两项重要职能,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但是在现实中主要表现出独立性而甚少表现出协调性,因此,中央银行有必要加强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协调配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凯  张源  
现代中央银行,一般总是与“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这三个概念联系在一起。一旦有大量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倒闭,或者出现通货膨胀,公众就会认为其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不力,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总阐”和“金融警察”的形象就会遭受损害。其实,...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熊丹  郑亚平  石慧  
本文对银行在受到准备金和资本双重约束下的信贷供给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15家商业银行1998—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充足率要求等金融监管政策具有典型的顺周期性效应,从而使得逆周期的货币政策调整与金融监管要求之间出现冲突,这一冲突将显著弱化宏观调控的预期效果。为化解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冲突,应在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下,强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配合,发挥两者合力,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宇  
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持续扩张近年来,世界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为了应对危机冲击、促进经济复苏,主要发达国家相继选择了扩张性货币政策。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超低利率政策。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连续10次降息,到2008年12月将基准利率由5.25%降至0~0.25%,此为美联储成立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智贤  李成  刘生福  
本文立足宏观审慎思想将货币政策立场和资本充足率要求引入信贷传导模型,拓展剖释货币政策立场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及其与宏观审慎工具的配合机理,并以2001—2013年37家商业银行为样本进行经验分析。结果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会促使商业银行提高风险偏好,增大信贷投放,加剧其亲周期性,反之亦然;货币供给调整、货币政策立场转变时,"大而不倒"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响应尤为积极;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能够有效抑制银行体系的顺周期性和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高风险承担。因此,货币当局需兼顾调控目标和稳定需求,全面研判银行体系的复杂性,谨慎选配政策工具,精准操控旋钮力度,有序牵引银行信贷行为和信贷规模,提升货币政策调控的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阮健弘  
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随着金融深化而发展变化。随着金融深化的发展,金融稳定愈发重要,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体制要与金融深化水平相适应金融深化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初,以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他们认为金融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多数发展中国家以金融管制代替金融市场机制,以低利率、政策性贷款和财政政策等为工业部门融资,使得储蓄不足、资本匮乏与低效率配置并存,导致发展中国家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这就是"金融抑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