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72)
- 2023(14078)
- 2022(12155)
- 2021(11269)
- 2020(9506)
- 2019(21486)
- 2018(21366)
- 2017(40612)
- 2016(22030)
- 2015(24746)
- 2014(24375)
- 2013(24133)
- 2012(22319)
- 2011(20388)
- 2010(20600)
- 2009(19044)
- 2008(18368)
- 2007(16249)
- 2006(14566)
- 2005(12871)
- 学科
- 济(103747)
- 经济(103653)
- 管理(68648)
- 业(59760)
- 企(51077)
- 企业(51077)
- 方法(40330)
- 数学(34373)
- 数学方法(33996)
- 中国(25559)
- 学(24949)
- 地方(24037)
- 农(22184)
- 业经(21296)
- 财(20403)
- 环境(18707)
- 技术(17761)
- 和(16526)
- 理论(16174)
- 制(15919)
- 农业(15174)
- 地方经济(14891)
- 划(14576)
- 贸(14134)
- 贸易(14122)
- 易(13587)
- 银(13134)
- 银行(13083)
- 融(13069)
- 金融(13068)
- 机构
- 大学(321615)
- 学院(317452)
- 济(131536)
- 经济(128724)
- 管理(125883)
- 研究(111825)
- 理学(108540)
- 理学院(107319)
- 管理学(105555)
- 管理学院(104973)
- 中国(80990)
- 科学(70057)
- 京(68951)
- 财(57375)
- 所(57074)
- 研究所(52165)
- 农(49147)
- 中心(48873)
- 江(46678)
- 业大(46471)
- 财经(46235)
- 北京(43825)
- 范(42904)
- 师范(42496)
- 经(41899)
- 院(40685)
- 经济学(39853)
- 农业(38349)
- 州(38001)
- 经济学院(35592)
- 基金
- 项目(217194)
- 科学(169936)
- 研究(158118)
- 基金(156694)
- 家(137100)
- 国家(135961)
- 科学基金(116134)
- 社会(100217)
- 社会科(94929)
- 社会科学(94902)
- 省(84897)
- 基金项目(83098)
- 自然(74950)
- 自然科(73036)
- 自然科学(73019)
- 自然科学基金(71700)
- 划(70910)
- 教育(70880)
- 资助(64033)
- 编号(63595)
- 成果(51697)
- 重点(48444)
- 发(47198)
- 部(47061)
- 创(46174)
- 课题(43609)
- 创新(43213)
- 国家社会(41435)
- 科研(41129)
- 教育部(40165)
- 期刊
- 济(149154)
- 经济(149154)
- 研究(97518)
- 中国(60542)
- 学报(52004)
- 科学(47977)
- 管理(47719)
- 农(43475)
- 财(42357)
- 大学(38238)
- 学学(35554)
- 教育(34134)
- 农业(30276)
- 技术(27575)
- 融(24390)
- 金融(24390)
- 经济研究(24157)
- 财经(22924)
- 业经(22552)
- 图书(20350)
- 经(19656)
- 问题(18875)
- 技术经济(17220)
- 科技(16484)
- 理论(15632)
- 业(15616)
- 资源(15375)
- 现代(14408)
- 实践(14110)
- 践(14110)
共检索到472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邬沧萍 穆光宗
本文构造了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基本框架 ,认为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是新的学术生长点 ,但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在方法论上 ,作者强调了系统方法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譬如 ,资源环境的人口承载力问题 ,人口的活动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态意识问题 ,以及小区域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关键词: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系统方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保忠 何炼成 李忠民
该文在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兴起和研究现状的简要回顾和分析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基于财富观视角下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深层关系。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基本关系在传统研究框架中,通常将其视为一种简单的平面的关系,而从财富观演化视角的分析认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深层关系是一种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它以发展方式研究为主要内容,以综合财富最优化为目标和宗旨,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优轨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要实现其研究目标并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需要创新其研究范式,并从财富观演化等全新视角确立其重点研究内容,才能在新世纪获得飞跃式的发展。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永平,男,1965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带头人,贵州财经学院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农经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区域发展与管理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完成了7个省部级课题、4个部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培丽 阴朴谦 管建洲
2018年,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中三大分支学科相对独立的特征依然明显。在人口经济学方面,除了长期关注的劳动力流动、人口结构和人口政策问题外,学者还对户籍制度改革绩效评估进行了大量研究;资源经济学方面,继续深化能源、水资源和个别矿产资源研究,并重点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进行了深入研究;环境经济学方面,在不断拓展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突出了习近平新时代绿色发展理论和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研究。未来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有必要加强学科体系、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的内在机制、经济增长中的资源安全,以及绿色发展水平评估体系和评估方法研究,以凝聚共识,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培丽
2017年,学者们仍然主要沿着过去的传统分别研究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人口经济学方面,主要集中研究了劳动力流动、人口结构和人口政策;资源经济学方面,从过去以研究能源为主开始向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林业资源等更多资源领域延伸;环境经济学方面,在继续深化环境污染影响因素和环境规制研究的同时,绿色发展理念越来越渗透到环境经济学研究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绿色发展路径。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已经设立20周年之际,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未来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双玉 许英杰 曾群 胡静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下设立的一个二级学科。自1997年设立以来,很多学者对其学科体系进行了探索,出版了一些著作和教材。本文以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观点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统计分析的方法,从教材现状、体系结构、内容、表现形式和手段等方面对国内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材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为新教材建设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国内相关教材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这些建议是:统一并完善教材体系;理论要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注重学科领域最新成果的运用,增强教材的时代性和科学性;注重表现形式和手段多样性,帮助读者理解抽象的经济理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青 王志宝
为推进我国低碳、循环、绿色发展,探索地理学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协同创新作用,2014年9月19-21日,山东省级强化重点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在山东师范大学举办了“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端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先生和傅伯杰先生出席会议,与来白全国40多所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60多位国内知名学者共同围绕中国发展模式转型、生态环境管治、学科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人探讨,取得丰富的学术性研究成果。 1 中国发展模式:以转型推动中速持续增长 陆大道从中国长期高速和超高速经济增长及增长的“极限”出发,科学推断白然资源、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空问及潜力等主要增长因素的变化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红辉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在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比较严峻的情况下设置的理论经济学,担负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现实使命。"经济人"假设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经济人"假设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能否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商榷。文章从"经济人"的基本内涵、"经济人"对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释力来分析"经济人"假设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适用性,最后指出,应该超越"经济人",寻求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适应的基本假设—"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复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克强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目前缺乏相应的理论拓展的基点,为此,本文以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基点为研究对象,根据“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性质、特点,提出了本学科构建的理论起点,即“人口资源环境”的稀缺性、外部性、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之冲突以及其经济人假定拓展。
关键词:
经济人 理性 稀缺性 外部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付宏 刘亚飞
2014年11月8日,以"十三五时期的民生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届全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青年论坛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这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湖北经济学院共同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安徽大学、湖北经济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青年学者出席并参加了讨论。现将主要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吕红平,王金营
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综合解决这些问题 ,创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不仅显得十分必要 ,而且也非常紧迫。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以经济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各自所起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主要体现为综合性和应用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应当包括导言 ,经济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理论分析 ,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人口、资源、环境对策的应用研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丽艳
本文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框架结构的分析导出了该学科应实现的两个目标:维持系统平衡和实现系统效益最大化。围绕这两个目标讨论了该学科的研究内容,提出了应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大系统建设成为灵敏的自组织系统,引入“生态人”新观念,以系统效益最大化为新的价值判断标准,并应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论证了“生态人”价值判断标准的可行性。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人口、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课题,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顺应时代发展需要,针对以贵州为代表的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名誉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的大力倡导下,2003年5月我校正式组建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重点学科。几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本学科迅速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