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30)
2023(11069)
2022(9090)
2021(8215)
2020(6637)
2019(14612)
2018(14122)
2017(26603)
2016(14124)
2015(15629)
2014(15551)
2013(15176)
2012(14476)
2011(13447)
2010(14005)
2009(13032)
2008(12802)
2007(11964)
2006(11093)
2005(9845)
作者
(40563)
(34075)
(33773)
(32131)
(21774)
(15953)
(15305)
(12938)
(12877)
(12286)
(11700)
(11300)
(11241)
(10899)
(10690)
(10552)
(9944)
(9931)
(9723)
(9366)
(8671)
(8226)
(8153)
(7928)
(7804)
(7718)
(7443)
(7367)
(6801)
(6685)
学科
(79884)
经济(79838)
管理(45196)
(37996)
(30862)
企业(30862)
地方(25087)
方法(21340)
中国(20765)
(18533)
数学(18370)
数学方法(18168)
业经(16323)
地方经济(15526)
(14270)
技术(14221)
(13605)
(12814)
农业(12472)
环境(12443)
(11571)
(11283)
金融(11282)
(11076)
银行(11069)
(10779)
(10755)
贸易(10745)
(10277)
(10095)
机构
学院(206721)
大学(202375)
(97581)
经济(95579)
研究(77234)
管理(76891)
理学(64195)
理学院(63432)
管理学(62524)
管理学院(62096)
中国(59308)
(43735)
科学(43427)
(42723)
(38098)
中心(34776)
(33995)
研究所(33928)
财经(33069)
经济学(30606)
(29777)
(28450)
(28336)
师范(28179)
(27970)
北京(27510)
经济学院(27010)
(27001)
业大(24515)
财经大学(23940)
基金
项目(129269)
科学(103201)
研究(100378)
基金(91874)
(78793)
国家(78126)
科学基金(67317)
社会(65756)
社会科(62324)
社会科学(62309)
(51601)
基金项目(47356)
教育(44686)
(42510)
编号(40641)
自然(39798)
自然科(38753)
自然科学(38741)
自然科学基金(38000)
资助(36492)
成果(33622)
(31378)
课题(29957)
重点(29703)
(28936)
(27966)
国家社会(27378)
创新(27342)
发展(26472)
(26056)
期刊
(123647)
经济(123647)
研究(70887)
中国(47126)
管理(32397)
(31925)
(26190)
科学(25559)
教育(25143)
学报(23909)
(23476)
金融(23476)
技术(20717)
经济研究(20483)
大学(18917)
业经(18569)
学学(17522)
农业(17474)
财经(17061)
问题(15145)
(15006)
技术经济(12547)
(11916)
国际(10654)
(10446)
论坛(10446)
世界(10241)
现代(10207)
统计(10072)
资源(10039)
共检索到339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小建  
一、省内区域上升到国家战略标志着新的区域政策导向近5年来,全国有30多个省内区域的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这些区域所在的省区,基本上覆盖了全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沿海发展战略,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国的区域政策基本上以省际大尺度为单元。区域经济政策主要解决国家层面的问题。这些政策对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海峰  
建设中原经济区,形成中原经济区区域内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局面,必须有科学的区域布局。为此,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地域发展布局的战略构想:升级以郑汴洛地区为主体的带动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最重要的增长轴;强化以郑州市为中心和以洛阳市为副中心的核心增长极;构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圈、紧密圈、辐射圈;协调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粮食核心区建设、生态保护区建设和文化开发区建设;培育沿京广交通线经济带、沿陇海交通线经济带、沿焦枝交通线经济带、沿京九交通线经济带、沿西宁交通线经济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贾康  钱国玉  苏明  刘尚希  刘荃  
建设中原经济区已经相继列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设中原经济区,并推动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对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道路的大胆探索。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其内含的"两难"矛盾和已有的国内外负面案例都提示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将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和艰巨任务。为此,需要在尊重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基础地位的同时,充分、合理调度政府各项调控手段,特别要发挥财税政策在机制创新、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雪中送炭和解决复杂矛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区域、层级间的"区别对待"弹性和"针对性"调控力度,切实增强农业生产在资源竞争中的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金焕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资金需求及困境(一)新型城镇化资金瓶颈在中原经济区"三化"发展进程中,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是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板块、华夏文明传承核心区具体分两个步骤来实施。到2015年城镇化发展达到中部平均水平,2020年城镇化发展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资金瓶颈。一是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保佑  
中原经济区建设已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的规划,并将"重点推进",河南是中原经济区的主体,要使中原经济区建设达到规划目标,从财政政策看,河南应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立足中原经济区财政收支的特点,充分发挥公共投资、转移支付等多种措施的作用,以激发中原地区的发展活力,争取早日实现中原崛起,促进中部崛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贾康  钱国玉  苏明  刘尚希  刘荃  
建设中原经济区已经相继列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设中原经济区,并推动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对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道路的大胆探索。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其内含的"两难"矛盾和已有的国内外负面案例都提示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将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和艰巨任务。为此,需要在尊重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基础地位的同时,充分、合理调度政府各项调控手段,特别要发挥财税政策在机制创新、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雪中送炭和解决复杂矛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区域、层级间的"区别对待"弹性和"针对性"调控力度,切实增强农业生产在资源竞争中的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齐云英  
对中原经济建设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绿色物流、冷链物流、物流金融等方面具体发展的思路,以期促进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物流有效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文小才  
中原经济区现行区域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起到了有效促进作用。然而,这些政策相对于中原经济区发展极形成的需要仍显不足。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生产效益差,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有着理论和现实依据,然而中原经济区争取实施更多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原经济区税收优惠政策应明确目标,选择重点经济领域予以支持,实现税收区域优惠与产业优惠的有效结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波  张吉献  
对2008—2011年中原经济区所涉及5省30个市、县的影响城镇化水平的多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中原经济区各地级市的综合得分,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法,在工具型软件ArcGIS 9.3与空间统计分析软件GeoDa的支持下,对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区域差异分析。通过计算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探讨中原经济区各地级市城镇化水平存在的空间差异性,并对差异原因进行剖析。分析得知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综合水平在空间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局部空间自相关集聚格局,由西北部向东南部呈降低趋势。针对分析的结果,提出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一些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德显  
通过对我国发展空间变化的历程分析,探讨了我国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空间的组织形式及其动力机制。认为,我国正经历着一轮新的产业发展空间重组过程,核心动力来自于我国扩大内需战略实施、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和主体功能区划的国土空间开发思路。中部地区将成为我国新一轮空间重组过程的中心区域,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在今后较长时间内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中原经济区是其空间组织核心区域之一,目前虽有政策边缘地区之不利,但具有巨大的政策创新空间,其建设对我国发展空间组织优化及其相关政策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晓阳  
贵州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欠发达、欠开发地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严重滞后。当前,已经进入国家规划层面的"黔中经济区"建设,为贵州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贵州应当抓住机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黔中经济区"的早日形成和科学发展,这对贵州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推动贵州总体上由农业文明社会向工业文明社会转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许青云  
领导方式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领导方式转变有着丰富的内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领导方式转变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转变领导方式,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路径:把领导方式转变到加快发展,增强忧患意识,尊重客观规律上;转变到服务发展大局,求实求效,为民造福上。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河南是我国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以来,河南逐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力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2011年3月,"中原经济区建设"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10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郑利霞  
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靠人才,根基在教育,重点在高校。河南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大势所趋,将保障中原经济区的高质量发展,为河南高等教育发展赢得新机遇。河南高校明确的战略定位有助于其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优势。应乘势扬优,主动融入,注重提升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能力;强化保障,努力完善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制模式;改革创新,全面推动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世全  李汉敏  张霭丽  杨书国  郭焕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河南省以建设中原经济区为契机,立足省情,借鉴其他区域国土资源政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针对现有土地矿产政策和传统管理模式等制约中原经济区建设快速推进的国土资源因素,探索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保障问题,提出适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国土资源政策框架支撑体系,阐述其基本思路、总体要求和土地、矿产政策体系设计,同时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土地调控差别化政策、人地挂钩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国土资源政策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