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06)
2023(10528)
2022(8676)
2021(8038)
2020(6823)
2019(15123)
2018(14927)
2017(27619)
2016(15280)
2015(17374)
2014(16933)
2013(16228)
2012(14599)
2011(13085)
2010(13441)
2009(12907)
2008(13221)
2007(12481)
2006(11073)
2005(10251)
作者
(43469)
(36353)
(35993)
(34057)
(22815)
(16950)
(16217)
(13897)
(13597)
(12988)
(12433)
(12098)
(11716)
(11689)
(11525)
(10977)
(10714)
(10576)
(10485)
(10442)
(9124)
(8933)
(8700)
(8317)
(8282)
(8226)
(8071)
(7786)
(7389)
(7156)
学科
管理(63864)
(53575)
(51587)
企业(51587)
(51247)
经济(51153)
(21996)
(19491)
方法(18599)
业经(16316)
中国(15345)
(15000)
财务(14950)
财务管理(14914)
技术(14348)
数学(14199)
企业财务(14174)
数学方法(14003)
(13670)
(13639)
银行(13609)
(12828)
(12601)
(11756)
理论(11538)
(11422)
金融(11415)
(10777)
体制(10622)
技术管理(10464)
机构
大学(209985)
学院(209589)
管理(82740)
(81796)
经济(79771)
研究(69336)
理学(68171)
理学院(67423)
管理学(66450)
管理学院(66005)
中国(57817)
(46545)
(45415)
科学(40619)
(35083)
(34656)
财经(34196)
中心(32715)
(31871)
(30749)
研究所(30726)
业大(28516)
北京(28430)
(27596)
(26044)
(25351)
财经大学(25204)
师范(25033)
农业(24715)
经济学(24557)
基金
项目(133509)
科学(105290)
研究(99999)
基金(95822)
(83651)
国家(82895)
科学基金(71287)
社会(63301)
社会科(59984)
社会科学(59971)
(52998)
基金项目(49880)
教育(46061)
自然(44757)
(44089)
自然科(43686)
自然科学(43671)
自然科学基金(42927)
编号(40116)
资助(37918)
成果(34293)
(30445)
重点(30329)
(30309)
(29244)
课题(29199)
创新(28717)
(27511)
国家社会(26474)
(25856)
期刊
(99942)
经济(99942)
研究(64978)
中国(52366)
(42302)
管理(37880)
学报(32213)
科学(30055)
(28748)
教育(26012)
大学(25126)
(24788)
金融(24788)
学学(23505)
技术(19978)
农业(18357)
财经(18158)
业经(15767)
(15677)
经济研究(14891)
会计(12342)
财会(12257)
问题(11824)
(11307)
科技(10921)
(10646)
技术经济(10236)
现代(10090)
图书(9990)
理论(9636)
共检索到340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鸿  
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分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系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前者是指为了实现国有资产有效利用而进行一系列经济活动的相关制度安排,后者是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而对国有资产的利用和管理进行监督的相关制度安排,并各划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系的建模主导思想不应是现行经营层次上的划分,而应是不同的经营方式划分:纯粹的资本运营,纯粹的生产经营,资本与生产经营的结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的建模主导思想在于通过专门的机构对国有资产利用和管理进行公正客观的监督评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仲彦  孙锐  
改革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实现形式,是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出发,分析了我国现有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和问题,对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和新举措进行了深入讨论,指出新体制的建立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元春  黄族胜  
一、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的机构设置 依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分别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授权,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企业国有资产较少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秀兰  李爱华  
一、我国传统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的弊端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系中,政府兼社会管理者与国有资产所有权于一身,凭借自己的绝对权利占有、支配着生产资料,通过行政隶属关系直接操纵国有资产的调整和运营,政府成为经济运行的主体,企业成为大生产中的生产车间。这种管理模式在我国计划经济中曾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过程中,这种旧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甚至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具体表现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纪鹏  
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建立 ,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贯彻渐变稳定逐步转轨的方法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创举。其目的是寻找新型的公有制形态与市场经济相对接的桥梁。如何从战略高度上对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建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作者提出必须走出四个误区。如何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新模式 ,作者提出必须从简单的政企分离转变到政资分离和资企合一。最后 ,作者提出了在实践中贯彻好这一战略构思要处理好的八个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向杰  郭德辉  
现行的“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由中央直接管理部分国有企业,大部分国有企业由省、市、县三级政府管理。我们认为,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应该由分级管理改为“分级所有”,每一级政府对其所拥有的国有资产具有完整的所有权,包括收益、处置等各项权利。在分级管理的基础上,构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志华  
国有资产经营必须实行两权分离,按照历史的发展轨迹,在两权分离的变迁过程中产生了两权五层次分离,相应形成了经营者系列和出资者系列。经营者系列包括资本经营者、资产经营者和部分资产经营者;出资者系列则由终极出资者和中间出资者组成,终极出资者就是国家,同时也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每个层次的经营者都接受出资者的授权进行经营,而每个层次的出资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管,这种监管也是通过授权进行的,所有者授权出资者、上一层级的出资者授权下一层级的出资者进行监管。授权经营与授权监管是两权分离关系中的两个方面,授权经营必然要授权监管,否则两权分离的关系不可能发生。出资者的性质以及出资者投资方式的不同将对授权监管和授权经营...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学峰  
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成立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了给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国务院公布实施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这标志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那么,怎样"重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本期"企业财务制度改革"征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刻、独到的阐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东立  李洪旭  
本文分析了现代农业风险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提出了构建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框架性设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夏志强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国有资产产权主体不明 ,产权不清 ,交易市场和规则不完善有关。因此 ,产权制度创新是重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进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 ,以及进行国有资产战略性布局整合和深化国有资产结构调整的关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城市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提升的要求都亟须城市管理理念、运作机制、方式手段上进行创新以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求,数字城市管理体系逐渐产生并成为城市管理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新公共管理框架下,提出多极城市数字管理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并对全国省会城市(包括直辖市)城市管理实践进行比较,最后给出建立多极数字城市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余绪缨  
以ABM为核心的新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余绪缨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一)当代高科技的蓬勃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本世纪70年代以来,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在电子技术革命的基础上形成的生产高度电脑化、自动化,包括数控机床、机器人、电脑辅助设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志元  丁焕强  
国有经济退出非关键性行业是大势所趋,拍卖已成为政府处置国有资产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从拍卖基本理论入手,分析了拍卖在处理国有资产中的作用,从打击合谋、进入阻挠和掠夺性行为等方面阐述了国有资产拍卖设计成功的关键,找出了我国国有资产拍卖中的制度缺陷,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我国国有资产拍卖的相关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万强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现如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全面步入新时代,坚决阻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中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文章基于国有企业改革现状对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发展后可采用的策略方法与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