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73)
- 2023(4565)
- 2022(4139)
- 2021(3774)
- 2020(3493)
- 2019(8398)
- 2018(8355)
- 2017(16603)
- 2016(9353)
- 2015(10790)
- 2014(11089)
- 2013(11253)
- 2012(10675)
- 2011(9735)
- 2010(9850)
- 2009(9310)
- 2008(9501)
- 2007(8818)
- 2006(7453)
- 2005(6640)
- 学科
- 济(41863)
- 经济(41821)
- 业(24450)
- 管理(24028)
- 方法(22395)
- 数学(20284)
- 数学方法(20127)
- 企(18441)
- 企业(18441)
- 农(12121)
- 中国(11289)
- 财(10392)
- 学(9240)
- 地方(8497)
- 贸(8338)
- 贸易(8338)
- 易(8082)
- 农业(7992)
- 制(7257)
- 业经(7232)
- 和(6373)
- 务(6311)
- 财务(6298)
- 财务管理(6277)
- 人口(5992)
- 企业财务(5886)
- 银(5763)
- 银行(5743)
- 融(5518)
- 金融(5516)
- 机构
- 大学(142861)
- 学院(140831)
- 济(59255)
- 经济(57974)
- 管理(53131)
- 研究(48589)
- 理学(45859)
- 理学院(45314)
- 管理学(44504)
- 管理学院(44234)
- 中国(35918)
- 科学(30774)
- 京(30091)
- 农(27658)
- 财(26371)
- 所(26226)
- 研究所(23899)
- 业大(23017)
- 中心(22778)
- 农业(22152)
- 江(21421)
- 财经(21335)
- 经(19236)
- 北京(18999)
- 经济学(18790)
- 范(18613)
- 师范(18423)
- 经济学院(17239)
- 州(16791)
- 院(16516)
- 基金
- 项目(91635)
- 科学(70732)
- 基金(65661)
- 研究(65507)
- 家(57415)
- 国家(56950)
- 科学基金(47551)
- 社会(40530)
- 社会科(38267)
- 社会科学(38251)
- 省(35635)
- 基金项目(35180)
- 自然(30847)
- 划(30501)
- 教育(30392)
- 自然科(30087)
- 自然科学(30075)
- 自然科学基金(29553)
- 编号(27369)
- 资助(27331)
- 成果(22578)
- 重点(20882)
- 部(20782)
- 发(20074)
- 课题(18488)
- 创(18401)
- 科研(18056)
- 教育部(17474)
- 大学(17327)
- 创新(17268)
共检索到202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同起
年龄误报在人口调查中是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其表现程度也往往大不相同。综观历年人口普查、抽样调查或其它有关人口统计资料,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新疆人口统计资料中的年龄数据误差是相当大的;高龄人口中的年龄数据误差更大。本文拟从有关人口统计资料入手,结合在“新疆百岁老人调查”过程中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对新疆高龄人口中的年龄误报现象略作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新,乔晓春,杨力民
年龄是最重要的人口特征之一,年龄堆积现象直接影响着人口年龄数据的准确性,从而也影响着对人口状况的分析。新疆人口年龄堆积现象比较严重,且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联合国P04项目“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课题”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分析”子课题组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普查办公室合作,对新疆人口年龄堆积状况进行了研究,本文是这项研究的一部分,并就新疆人口年龄堆积的来源和规律进行深入的探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乔晓春,李建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靳永爱 赵梦晗
人口年龄结构是最基础的人口结构,年龄误报对各项人口指标的把握和判断有很大影响,在利用普查数据进行分析之前对年龄数据质量的评估至关重要。文章对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年龄数据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全国的年龄数据申报质量较高,但部分特殊年龄(如20岁)可能存在多报和堆积;广东、广西、海南和新疆4个省份100岁及以上高龄组老年人可能存在年龄高报和死亡后未销户问题;一些省份如新疆、西藏、海南、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存在较严重的年龄误报问题;一些省份的汉族也有年龄堆积;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藏族、苗族、布依族、傣族、回族、哈萨克族和黎族年龄堆积明显。比较第六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发现年龄申报质量在提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查瑞传,乔晓春
新疆人口年龄堆积现象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以来,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新疆人口年龄堆积现象更为严重,虽然有人曾对年龄堆积的原因进行过定性解释,但还缺少定量的和规律性的研究。联合国P04项目“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课题”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分析”子课题组与新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席玮 于学霆
预测未来人口变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相应政策的重要依据,当前所有关于人口结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的有关研究,分析的前提都离不开对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变动的预测。文章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应用队列要素法对我国2013-2035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情况进行预测,探索未来人口结构演变的趋势,分析其对宏观经济层面的影响。
关键词:
人口预测 年龄结构 经济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翟振武 陶涛
文章从人口统计数据系统存在的矛盾出发,对低年龄人口数据质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利用人口系统以外的教育数据来对人口数据进行了校验。结果表明,在考虑死亡的情况下,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对应的0~3岁人口平均每个年龄组漏报了近340万人。这种漏报对中国生育水平、老龄化程度、未来劳动力供给状况、未来育龄人群人数、男女婴儿死亡率和出生性别比等重要人口指标的准确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低年龄人口 数据质量 教育数据 人口指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连霞 吴开亚
文章采用剩余预期寿命、实际老龄依赖比等动态年龄指标,通过生命表测度老年人口与老龄化,运用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分析199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并与采用固定年龄方法测算的老龄化结果比较。研究表明,动态年龄测算的老龄化程度与老年人口抚养比均趋于下降,空间格局经历北高南低—东高西低—以重庆市等为中心圈层模式的转变过程;而固定年龄度量的老龄化程度与老年人口抚养比则趋于上升,空间格局主要呈东西分异。相比而言,动态年龄指标测度的老龄化更符合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反映老龄化的本质特征,揭示老龄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特征,进而有利于采取更有针对性、差异化的策略积极应对老龄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瑶琳
人口年龄中位数也叫人口中位年龄。一个人口的年龄中位数,就是把该人口各个年龄的人数,按照年龄的自然顺序,自小到大依次排列,其中能够把全部人口平分为两部分的那个年龄,即是该人口的年龄中位数。计算人口年龄中位数,通常利用下列计算公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福垣
本期发表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评述》,是一篇颇有分量的评述性文献。本刊如此有价值的综述和评述目前还不多见,欢迎广大作者多多提供这种专题性深度研讨人力资源开发前沿问题的综述和评述文章。这不仅使工作繁忙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以最短的时间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而且对那些刚刚进入学术殿堂的学子们具有巨大的启蒙意义。人口老龄化的这个专题还可以继续深挖。特别是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看问题,人口究竟是老龄化还是高龄化,很有必要深入研究。这篇评述议论的前提是"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个历史现象。经济学意义上的人口老龄化是指社会上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国际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一般界定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雍爱琳,李宏规,刘惠刚
本文通过对248名八旬老人与437名七旬老人的生活质量(QOL)与生活满意度(DSL)的调查分析,发现八旬老人生活质量不如七旬老人,但生活满意度却优于七旬组;八旬老人呼吸系统与五官科疾病多见,但影响八旬老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与糖尿病;婚姻状况对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有重大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晓军 赵明
本文采用1996-201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死亡率数据,以70岁男性人口作为高龄人口的代表,基于中国人口死亡率数据较少的特点,突破了传统Lee-Carter模型的框架,直接从死亡率改善产生的原因入手,采取Monte Carlo方法建立中国高龄人口死亡率随机波动趋势模型。通过对不同死亡率改善原因进行组合,从中选取最优模型来探究死亡率的随机趋势性与波动性的关系,更好地克服了死亡率普遍被低估的事实,使得对未来死亡率的预测更加准确、可信。
关键词:
死亡率改善 随机趋势性 随机波动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靳小怡 胡钊源 顾东东
年龄结构的改变对农民工传统两代次划分方式提出严峻挑战,精确合理的年龄划分方法是目前学术界的研究重点。本文引入机器学习中market basket analysis(购物篮分析法),利用2013-2015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四大维度构建指标体系,通过多视角分析,进行"高龄"农民工的识别与界定。本文发现:农民工在45岁开始凸显"高龄"特征,在就业、医疗、收入等诸多方面受到挤压,不同于既有高龄农民工"50岁以上"的设定;以传统年龄界定制定农民工扶持与保障政策,会使农民工的需求与发展产生错位,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与城镇化推进。据此,在明确"高龄"农民工群体及其特征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涂子贤,王仁安
本文利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00%资料,并结合其它资料,对中国人口年龄、性别死亡率水平和特点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1973~1990年的17年间,中国婴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由1973年和1981年男性高于女性转为1990年女性高于男性,并且在市镇县及省市自治区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少儿期年龄别死亡率下降幅度是所有年龄组中最大的,尤以1~4岁组最明显,下降了73.25%;育龄期妇女死亡率已由1973年和1981年高于男性,转为1990年低于男性;老年死亡率男性有所上升,女性略有下降,地区差异不明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继军 任志成 程瑶
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解读了中国经济"高储蓄、高投资、高顺差"的成因。研究表明,老年人口抚育负担的上扬降低了储蓄率和外贸顺差,支持了生命周期假说。但是,少儿人口抚育负担的下降却未能抑制储蓄率和外贸顺差的上扬,我们将其归因于代际间的"利他主义"和"内生化的劳动供给",当家庭中子女数量减少时,用于未来教育、婚嫁等目标性支出随之下降,反而刺激了当期消费;在家庭子女数量增加时,父母有可能选择减少支出或者选择用劳动替代闲暇。本研究的政策涵义在于培育针对劳动适龄人口新的消费热点、延迟退休年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
经济失衡 人口年龄结构 生命周期假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