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89)
2023(3787)
2022(3126)
2021(2980)
2020(2444)
2019(5476)
2018(5243)
2017(10408)
2016(5791)
2015(6053)
2014(6067)
2013(5946)
2012(5634)
2011(5089)
2010(5072)
2009(4458)
2008(4567)
2007(3777)
2006(3336)
2005(2965)
作者
(17642)
(15089)
(14618)
(14098)
(9371)
(7369)
(6604)
(5812)
(5503)
(5251)
(5162)
(5095)
(5008)
(4827)
(4720)
(4516)
(4470)
(4260)
(4213)
(4166)
(3872)
(3576)
(3503)
(3434)
(3345)
(3334)
(3294)
(3108)
(3078)
(2986)
学科
(20595)
经济(20570)
(14735)
管理(14453)
(11528)
企业(11528)
方法(10024)
数学(8842)
数学方法(8681)
(7045)
(6472)
(5559)
土地(5282)
中国(5031)
(4450)
财务(4445)
财务管理(4438)
(4347)
企业财务(4336)
地方(3861)
农业(3858)
业经(3705)
资源(3525)
(3475)
银行(3466)
技术(3414)
(3344)
金融(3343)
(3297)
理论(3205)
机构
大学(80544)
学院(79570)
研究(30444)
(29282)
经济(28548)
管理(28276)
理学(24708)
理学院(24306)
管理学(23672)
管理学院(23515)
中国(21902)
科学(20923)
(18731)
(17524)
(16109)
业大(15233)
农业(15016)
研究所(14894)
(14388)
中心(13537)
(11690)
财经(11683)
(11571)
(10966)
师范(10830)
(10738)
北京(10711)
农业大学(9973)
(9892)
科学院(9409)
基金
项目(58215)
科学(45924)
基金(44061)
(40927)
国家(40649)
研究(37660)
科学基金(33978)
自然(24254)
社会(24115)
自然科(23719)
自然科学(23711)
基金项目(23482)
自然科学基金(23309)
社会科(22908)
社会科学(22901)
(21384)
(19835)
资助(18062)
教育(17125)
重点(13614)
编号(13431)
(12952)
计划(12372)
(11949)
科研(11718)
(11600)
(11200)
创新(10963)
成果(10589)
教育部(10558)
期刊
(29048)
经济(29048)
研究(22340)
中国(17334)
学报(17320)
(16125)
科学(15991)
大学(12338)
学学(11892)
(11449)
农业(11017)
管理(9528)
教育(6881)
(6526)
金融(6526)
(6501)
财经(5727)
资源(5477)
技术(5075)
业大(4936)
经济研究(4920)
(4899)
(4893)
业经(4195)
科技(4132)
问题(4046)
林业(4036)
农业大学(3974)
统计(3739)
(3578)
共检索到114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雪力  吴世新  陈红  张良侠  
非耕地系数反映了田间耕地与非耕地的分布情况,它的意义在于有助于获得较为准确的耕地面积。以影响非耕地系数的因素为指标对农区进行类型区划分是利用非耕地系数获取准确耕地面积的前提。首先以干旱区典型绿洲为研究区采用灰色关联方法探讨影响非耕地系数的主要因素,使用层次分析法综合影响非耕地系数的主要因素,并采用累计平方根法研究各个类型区分界点的确定。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非耕地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土地利用的斑块破碎度、水网密度、农业人口密度、人均农业生产值等。将它们作为类型区划分的指标,并采用最优分层理论将类型区数目确定为8。利用累计平方根法确定各类型区的分界点,该方法使得分区结果较优,各类型区内的方差较小。该类型区划分结果反映了人们对土地利用的强度和各类型区的非耕地系数逐渐增加的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合富  刘蓉  赵强  
传统的社区聚簇划分通常利用邻域节点关系计算节点相似度以实现聚类分析,未充分考虑节点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性、双向边权的对称强度等特征信息的影响。为提升聚类分析精度,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有向加权图的双向度量相似度的BDMS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马尔科夫链转移转移概率矩阵构成有向加权图,图中节点的相似度由共邻相似度和直连相似度组成,并综合考虑图中相邻节点、边方向、边权、权值对称性等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谱聚类无向图切图模式进行聚簇划分,以实现社区聚类分析。实例结果表明,BDMS算法在节点聚集分布、模块度、轮廓系数等方面相比传统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在谱聚类和传统K-means聚类分析中也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能更好地发现潜在的社区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慧敏  李伟峰  郭熙  
以江西省南昌县为例,依托江西省耕地质量监测试点项目,依据耕地自然等指数提升潜力大小和对等级提升最大贡献值因子的组合类型来划分耕地质量监测类型区,并依据监测重点及监测类型区面积比例布设监测样点。实证分析表明,南昌县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共有14个组合类型,归并14个组合类型得到5个监测类型区:1个常规监测区和4个重点监测区。其中重点监测类型区包括易渍涝区、易干旱区、耕层瘠薄区和肥力缺乏区。依据监测重点和面积大小在各监测类型区内共布设监测样点70个。统计学检验结果证明,同其他常规布点方法对比,在相同监测样点情况下,依据耕地质量等级提升潜力及限制因子组合类型划分耕地质量监测类型区所布置的监测样点,监测的针对性更强,准确性更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逸   赵媛   夏四友  
能源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能源运输管道安全对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跨境油气运输管道为研究对象,从管道自身安全、管道途经国家安全两个方面,构建涵盖管道、资源、经济、政治、外交五个维度的油气运输管道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突变级数模型对2020年中国跨境油气运输管道安全性进行评价并划分类型区。结果表明:(1)原油运输管道安全性突变级数值排序为中哈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中缅原油管道;天然气运输管道安全性突变级数值排序为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A、B线>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缅天然气管道;各管道在分维度下各具优劣势。(2)根据系统聚类法将管道划分为安全性较高型、安全性较低型两种,安全性较高型管道目前运行态势良好,但仍存在安全隐患;资源短缺、政局动荡、经济弱势成为影响安全性较低型管道安全评价的不利因素。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菲  余本国  冀庆斌  
针对图谱划分方法在划分社区结构不是很明显的网络时,不能得到好的划分效果,该文提出了基于边聚类系数的谱聚类社区划分方法.由于社区内部节点之间的连接比各个社区间节点的连接稠密,边聚类系数的大小反映了节点的聚集程度,因而通过网络中的边所构三角形的数量定义了聚类系数矩阵,矩阵中的元素即处于网络中的边实际构成三角形的数量.在增益函数最大化的过程中,使用了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以此来进行社区划分.通过在真实网络数据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丰志  童盼盼  张亚若  金玉  王浩云  吴翠云  王江波  
以新疆南疆18个灰枣产区的完熟期果实为试材,探讨各产区果实品质指标的差异性,并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明确新疆南疆灰枣优生区,旨在为新疆南疆灰枣产业提质增效、科学发展提供参考。结果显示:灰枣各品质指标在不同产区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而各品质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性。因子分析提取了4个公因子,其累计贡献率为82.058%,以各因子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各产区灰枣综合得分并排序,聚类分析将18个产区分为3类,且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地区灰枣果实综合品质优于西北部地区。与根据新疆气象资料分析结果进行交叉分析得出,若羌、民丰、洛浦、且末4个产区不仅在气候因子方面极其适宜灰枣生长发育,而且灰枣果实的综合品质也较好,因此这4个产区为新疆南疆灰枣最佳优生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东  蔡雪  
[目的/意义]通过拓展用户潜在好友关系,提高移动社交网络中好友推荐效率及好友信息服务推荐的准确性和可信性。[方法/过程]首先,构建基于社区划分和用户相似度的好友信息服务推荐模型;其次,基于用户交互级别、用户专业知识水平、信任程度对社区进行划分,并基于用户关系和用户兴趣计算用户相似度;再次,融合社区划分和用户相似度实现好友及信息服务的推荐;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推荐方法的准确性。[结果/结论]模型实现了移动社交网络用户的好友准确推荐及信息服务精准可信赖推荐,更好地服务并满足用户多样性需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文玉钊  陆玉麒  靳诚  陈博文  杨忠臣  
在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统计数据与调研数据的支持下,采取小流域划分与圩区划分相结合的方法,对德清县进行水环境空间评价单元划分。选用畜禽养殖污水排放量、重点企业污水排放量、农药化肥入河量、城镇与乡村生活污水排放量等5个指标,运用GIS空间分析与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水污染负荷综合分析,并进行压力类型划分。尝试利用水环境功能区划及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既有成果对各空间评价单元进行水环境目标类型区划分,并将水环境目标类型与其水环境压力类型进行空间匹配分析,共划分为7种水环境胁迫类型区。此外,对各胁迫类型区的主要村域分布进行了识别。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吕连琴  夏保林  
结合空间结构分析、空间组织研究的需要 ,从河南实际出发 ,综合各地农村集贸市场发展状况的诸项要素 ,选用主成分分析法 ,对河南农村集贸市场类型区进行了划分 ,并对各种类型区的特征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新奇  邓红蒂  姚慧  曹银贵  
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是地区差异明显。在进行城市集约利用评价或制定相关标准时,由于存在这种差异,导致很多政策执行不力。在人们高度重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时,如何进行差别对待,因地制宜,需要从类型区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以设区城市为研究对象,在对《城市统计年鉴》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使用频率"方法,筛选出共4类24个指标,借助统计资料和GIS技术,划分了4个一级集约利用类型区以及各区中的17个亚区,并建立了亚区命名体系。结果显示:(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大致为东高西低。东部城市多为Ⅰ、Ⅱ级,中部城市多为Ⅲ级,西部城市多为Ⅳ级。(2)城市土地集约程度和城市经济状况存在不完全吻合现象,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金贵  王占岐  重多  胡守庚  姚小薇  
西藏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是《西藏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的重要内容,分区成果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提供参考。运用空间叠置法、聚类分析法、文献资料及经验判断,结合影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的各类因素,以县域为单元,划定西藏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将西藏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为藏东高山峡谷区、藏中南高原河谷区、藏西高山宽谷区、藏北高原湖盆区等4个一级类型区,高山峡谷工程模式、山间盆地工程模式、湖积平原工程模式、河网平原工程模式、河谷盆地工程模式、低丘岗地工程模式等6个工程模式。类型区的划分确立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空间格局,阐述了各工程类型区工程组合模式、耕地改良的限制条件和土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家彬  于鸿君  李豫新  
环新疆经济圈是以中国新疆为中心区域构建的经济圈,为新疆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和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从资源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三大方面选择指标,利用因子分析等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实证研究新疆主体功能区的划分问题,并以县级区域为单位将新疆划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和战略后备区。基于环新疆经济圈视角做出的新疆主体功能区划分结论为当前新疆实施的跨越式发展和跨国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海霞  李慧玲  
基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探讨了该区域在主体功能区划分与建设中,面临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转移、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移民、兵地融合等五方面的发展困境。提出只有建立并落实对西部地区的宏观调控政策,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才能真正形成;要利用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契机,积极地、有选择地承接移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生态产业是西部地区扭转贫穷落后状况的根本途径;在西部牧区生态移民工程实施过程中,关键要解决持续稳定的利益补偿长效机制的构建,防止移民再度开垦引发的过度开垦;在唯一保留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的新疆,其主体功能区建设必须打破行政区划,形成兵、地融合经济发展的合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耿海清  
我国业已开展的自然区划、部门区划、经济区划和功能区划均难以作为行业环境管理政策单元,以至于重点行业环境管理政策全国"一刀切"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了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实现行业环境管理政策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论文提出了行业环境管理类型区的概念并在内蒙古的煤炭开发领域进行了应用。在分区过程中,针对煤炭开发的生态影响、水资源影响和土地资源影响三类主导影响,构建了与行业特点相对应的生态敏感性指数、水资源敏感性指数和土地资源敏感性指数。在此基础上,以县为基本评价单元,对内蒙古进行了三类敏感性指数的分区,进而通过指数组合,将全区共划分为4类煤炭行业环境管理类型区;对每个类型区的煤炭资源条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晓明  
对于我国经济类型区的划分,提出以五分法(沿海区、近海内陆区、内陆核心区、深远内陆区、沿边区)来取代传统的东、中、西三分法,并根据五大类型区的区位条件,对其各自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全国的地域分工格局提出了初步设想。在经济类型区“五分法”的基础上再通过合纵连横来划定综合经济区,把全国分为五大辐射圈(每个辐射圈都由辐射源和受辐射区两部分所组成)和四个独立辐射区。辐射圈和独立辐射区都是对综合经济区的表述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