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44)
2023(14134)
2022(12008)
2021(10866)
2020(9417)
2019(21470)
2018(21611)
2017(40756)
2016(22538)
2015(25435)
2014(25743)
2013(25128)
2012(23571)
2011(21761)
2010(22013)
2009(20929)
2008(20781)
2007(18933)
2006(16881)
2005(15503)
作者
(66520)
(56081)
(55870)
(53477)
(35454)
(26617)
(25358)
(21900)
(20975)
(19931)
(19344)
(18660)
(18089)
(17984)
(17863)
(17370)
(16712)
(16452)
(16265)
(16050)
(14346)
(14017)
(13575)
(12832)
(12694)
(12472)
(12353)
(12251)
(11383)
(11101)
学科
(106465)
经济(106337)
管理(66758)
(58708)
(49040)
企业(49040)
方法(40082)
数学(35148)
数学方法(34807)
(27302)
中国(25886)
(24943)
(24213)
地方(23459)
(22863)
业经(21491)
(18282)
(16565)
银行(16527)
(16503)
金融(16495)
农业(15925)
(15866)
贸易(15861)
(15828)
(15716)
财务(15671)
财务管理(15629)
(15310)
环境(15052)
机构
大学(329058)
学院(327903)
(142896)
经济(139900)
管理(119946)
研究(117014)
理学(101732)
理学院(100588)
管理学(98849)
管理学院(98239)
中国(88981)
科学(70009)
(69896)
(69096)
(60714)
(56491)
研究所(54593)
财经(53371)
中心(52748)
(51855)
业大(48391)
(48128)
经济学(45191)
北京(44645)
农业(43837)
(42384)
(42306)
师范(41852)
经济学院(40405)
(39970)
基金
项目(210453)
科学(164388)
研究(153975)
基金(151466)
(132749)
国家(131687)
科学基金(111128)
社会(98212)
社会科(93017)
社会科学(92989)
(82349)
基金项目(79566)
教育(71182)
自然(69962)
(69104)
自然科(68271)
自然科学(68248)
自然科学基金(67059)
资助(62078)
编号(61877)
成果(51928)
重点(48347)
(46944)
(45787)
课题(44226)
(42987)
(41692)
国家社会(40971)
创新(40439)
教育部(40258)
期刊
(167656)
经济(167656)
研究(103087)
中国(70019)
(56355)
学报(53391)
(51141)
科学(47895)
管理(45288)
大学(40868)
学学(38676)
教育(36259)
农业(33183)
(32773)
金融(32773)
技术(29223)
财经(28000)
经济研究(27524)
业经(25510)
(24230)
问题(21796)
(17507)
技术经济(17144)
(16798)
统计(16268)
(15838)
理论(15303)
世界(15083)
商业(14605)
(14604)
共检索到510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丽  吴潇雪  
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政策背景,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根据新疆林业经济统计数据,就林业科技进步、林业资本投入、林业劳动力投入、新增造林面积以及作为虚拟变量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要素,对新疆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做出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科技进步、林业资本投入、林业劳动力投入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推进作用,作为虚拟变量的制度因素集体林权改革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新疆林业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林业资本的大力投入,因此新疆林业要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必须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林权证的发放,不仅要继续加大劳动力投入和科技投入的力度,而且要促进林业劳动力投入和科技进步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丽萍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了中国集体林权制度存在交易成本极高、"搭便车"行为、"败德"行为、"少数派"侵占"多数派"利益、不能满足林农个体偏好多样性等经济缺陷,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能够克服上述经济缺陷,具有对林业经营主体进行激励与约束、将林业负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林业资源配置方式和提高配置效率等经济功能,并提出了实现其经济功能的途径:通过完善林权的排他性、可分割性、可转让性和安全性使林农拥有真正的私人产权;同时取消对商品林的采伐限额制度。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霄  张敏新  刘金龙  
以1992年开始实行均山制的上坪村为案例村,对均山制的制度机理和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集体林权基本制度应在赋予农民个体平等经营山林的初始权利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和实施将环境服务的社会需求转换为农户需求,引导农民行为符合森林持续经营的目标需要,以缩小环境服务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差距。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俊清  吕杰  
分析了新一轮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后林农经营不同林种的行为特征,得到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预期目标与改革结果不相一致的结论。用制度经济学理论解释了改革成效不大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国家对采伐限额制度、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林业税费制度这3种影响林业发展的制度供给不足,并从5个方面指出国家对制度供给不足的原因,提出了完善配套改革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莹  刘伟平  
在全面推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前期改革的实施情况和成效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依托国家林业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跟踪监测课题的调查情况,以福建省永安市为研究对象,从林地经营的投入、产出,林地的流转,林改的满意度和政策需求等方面,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研究结果发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增加了林农的林业生产收入,拓宽了林业融资渠道;同时也导致林业投入的增加,林业合作组织的出现和加强。最后指出提高永安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政策方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勇  缪光平  
通过对重庆市巴南区和铜梁县的调查表明,重庆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贯彻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明晰产权、培育林业市场、创新森林资源保护机制等方面取得可喜成效;但也存在林地流转不规范、森林资源抵押贷款制度缺失,林业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林木处置权得不到落实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健全林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体系,健全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的改革机制,支持新型农民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等7项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战男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成本理论,分别从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潜在成本3个角度,对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本进行了探讨,构建了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本结构,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提出了减少制度成本的建议,旨在为下一步进行集体林权制度绩效的分析研究提供有益思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璨  
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农户生计等方面,中国集体林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启动了多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本文采用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动态过程。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的观念改变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前提,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采取功能、权力、自适应学习和同构等形式,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复演化博弈,中央政府为多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介入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呈现的间歇性均衡和多重均衡是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持续演化博弈的结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邹健健  刘维忠  
构建集体林权改革成效评价体系,以新疆10个林改县市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新疆总体和不同区域的林权改革成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疆林权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北疆较南疆相比,集体林权改革更富有成效,农户对改革社会和生态效应评价优于经济效应评价。因此,提出进一步做好确权发证工作;加大对集体林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健全林权流转机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晟之  
目前,我国的集体林地有25亿亩,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近60%。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政府先后进行了两次针对改变集体林地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变革。尤其是在最近的一次(2003年)集体林改,相比于很多其它的林业政策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各省、区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高规格参与。鉴于此,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我国宏观公共政策环境的关系,提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超越了林业领域,并成为国家解决当前一系列紧迫问题的公共政策工具。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慧敏  王爱民  
通过对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及进程的研究,分别从农户经营林业、林业经济增长和林业生态建设三方面分析并评价了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结果表明清晰的私有林业产权制度,对林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在改革中仍然存在配套措施不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有待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风田  阮荣平  孔祥智  
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回顾,对其中一些特点和规律进行了总结。本文的主要发现有:首先自建国以来,我国南方集体林权制度变迁总体上表现了产权公有程度的倒U字变化的规律。产权公有化程度20世纪80年代达到了最大。在此之前,公有化程度不断加强,而在此之后,公有化程度则不断减弱。其次,自1950年以来,我国南方集体林权制度变迁是比较频繁的。但是不同的阶段其变动的特点以及频率也不尽相同。大体可以以"大跃进"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大跃进"之前,林权制度变动频率相对较小,同时明显地朝着公有化的方向发展。在"大跃进"之后,林权制度变动的频率开始进一步加大,变动方向更加不确定。再次,林权制度变迁的进度...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海洋  孟全省  胡敏荣  李胜娟  
为证实"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是导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益差别的本质原因"的假设,构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全国30个省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计量模型验证了金融生态环境各指标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济效益的影响,探究了金融生态环境差异对集体林改经济效益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经济效益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政府治理能力、经济基础水平、金融发展状况、制度和文化等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指标对促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海鸥  
通过分析集体林权的物权属性,指出中国林权抵押存在林权登记制度不完善、林权抵押成本高昂、林权抵押权实现困难等制度障碍,并提出应从完善林权登记制度、培育林权中介市场、建立林权交易体系和林业保险体制方面完善中国林权抵押制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华锋  聂影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体林权制度前后经过五次大的调整,相应的林权流转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当前进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以家庭承包制为主要特征,其主要内容是以产权安排为基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林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但也存在缺陷和不足。林权市场化流转是解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层缺陷的必然选择。林地是林区群众安身立命之本,妥善解决林权流转引发的问题,对于维护林区的社会稳定和林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