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49)
- 2023(3530)
- 2022(3122)
- 2021(2784)
- 2020(2416)
- 2019(5759)
- 2018(5523)
- 2017(10408)
- 2016(5650)
- 2015(6348)
- 2014(6409)
- 2013(6428)
- 2012(6104)
- 2011(5606)
- 2010(5628)
- 2009(5217)
- 2008(5018)
- 2007(4552)
- 2006(4014)
- 2005(3538)
- 学科
- 济(29502)
- 经济(29483)
- 方法(13103)
- 管理(12905)
- 业(12529)
- 数学(11534)
- 数学方法(11379)
- 企(10303)
- 企业(10303)
- 地方(8405)
- 中国(7081)
- 农(6247)
- 业经(5725)
- 学(5659)
- 地方经济(5235)
- 财(4655)
- 农业(4417)
- 贸(4338)
- 贸易(4334)
- 理论(4296)
- 和(4272)
- 环境(4211)
- 易(4167)
- 制(3934)
- 发(3897)
- 融(3661)
- 金融(3661)
- 银(3410)
- 银行(3395)
- 策(3297)
- 机构
- 大学(83223)
- 学院(82833)
- 济(36053)
- 经济(35331)
- 研究(33447)
- 管理(31000)
- 理学(26707)
- 理学院(26375)
- 管理学(25872)
- 管理学院(25729)
- 中国(23890)
- 科学(21303)
- 京(18428)
- 所(18016)
- 农(16581)
- 研究所(16544)
- 中心(14804)
- 财(14609)
- 业大(13586)
- 农业(13197)
- 院(12026)
- 江(11862)
- 北京(11831)
- 范(11561)
- 财经(11474)
- 师范(11403)
- 科学院(10773)
- 经济学(10516)
- 经(10398)
- 州(9518)
- 基金
- 项目(56857)
- 科学(44121)
- 基金(40275)
- 研究(39700)
- 家(36228)
- 国家(35943)
- 科学基金(29954)
- 社会(24755)
- 社会科(23525)
- 社会科学(23515)
- 省(22882)
- 基金项目(21229)
- 自然(19500)
- 划(19344)
- 自然科(19050)
- 自然科学(19046)
- 自然科学基金(18672)
- 教育(17988)
- 资助(16730)
- 编号(15220)
- 重点(13589)
- 发(13036)
- 成果(12274)
- 部(12269)
- 创(11558)
- 课题(11433)
- 计划(11325)
- 创新(10914)
- 科研(10731)
- 国家社会(10400)
共检索到125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子漂 徐海江 林涛 郭仁松 王亮 崔建平 张大伟 魏鑫 努斯热提·吾斯曼
为挖掘新疆长绒棉已育成品种的特异性状及遗传潜力,选用38个2010—2019年育成的长绒棉品种为材料,应用系统聚类和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对其产量水平、早熟性情况、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抗病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8个长绒棉育成品种的产量均高于同期对照,皮棉产量为1 778.75kg/hm2,平均增产达12.39%。生育期平均为136.82d,霜前花率平均为93.74%。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7个农艺性状与38个育成品种皮棉产量的关联度由高到低为铃重>衣分>子指>株高>始节位>果枝数>铃数。育成品种纤维长度变幅为36.4~41.4mm,纤维长度≥37mm的品种有32个,占育成品种总数的84.21%;断裂比强度变幅为42.8~48.8cN/tex;马克隆值变幅为3.6~4.5;整齐度指数变幅为87.4%~90.1%。年际间枯萎病病情指数变幅在0.05~10.68,38个品种均为高抗、抗和耐枯萎病类型;属高抗黄萎病(病情指数≤10.0)的品种有17个,约占育成品种的一半。将38份长绒棉品种的7个农艺性状和4个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并划分成了4个不同类群。综上,2010—2019年育成品种产量总体趋势表现较为平稳;生育期呈现出逐年缩短的趋势;霜前花率总体表现为逐年升高趋势。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铃重、衣分与皮棉产量的关联度最大,关联系数达到0.79。长绒棉育成品种纤维长度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和整齐度指数均无较大突破,但维持在了较高水平。38个育成品种分属高抗、抗或耐枯萎病类别;黄萎病病情指数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通过聚类分析将38个育成品种分成了4类,第Ⅰ类主要属于植株高度较高的品种,第Ⅱ类主要属于衣分较高的品种,第Ⅲ类主要属于铃重较大的品种,第Ⅳ类主要属于植株高度较矮的品种,生产中可根据特定育种目标选择杂交亲本进行改良。
关键词:
长绒棉 品种 发展趋势 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晓 任根增 赵欣蕊 常金华 崔江慧
【目的】通过对高粱种质资源穗部表型多样性与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筛选高粱优异种质,丰富高粱穗部相关性状的遗传信息,为现有种质资源的保护、高效利用及新品种的选育等提供参考。【方法】以 320 份来源于中国各地的高粱种质为供试材料,对其在 2 个不同生态环境下的 12 个穗部性状(粒长、粒宽、千粒重、籽粒硬度、籽粒容重、角质率、穗粒重、穗长、穗柄长、穗柄直径、一级枝梗长和一级枝梗数)进行精准鉴定。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高粱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综合评价 F 值及目标性状筛选出不同突出特点的优异高粱种质。【结果】各数量性状分布频次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分布趋势,籽粒硬度、穗粒重和籽粒容重、角质率 2 年间的频次分布和曲线走势分别在保定和晋中试验点较为相似,多数性状只在一个年份或单个试验点呈正态分布;除穗长和一级枝梗数外,其余性状的均值在同年两点间存在差异;12 个穗部性状的平均多样性指数(H')分布范围为 1.72—2.11,其中,籽粒硬度的多样性指数均值最高,一级枝梗长的多样性指数均值最低;籽粒硬度、角质率、穗粒重、一级枝梗长和一级枝梗数的变异系数均高于 30.00%;所提取的 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 65.39%;聚类分析将 320 份种质划分为 3 个类群,第Ⅰ类可作为筛选工艺(帚)用高粱的种质类,第Ⅱ类适用于粒用(酿造)高粱优异种质的选育,第Ⅲ类为穗部性状表现较差的种质;依据综合得分 F 值及目标性状筛选出具有不同突出特点的 29 份优异种质。【结论】参试高粱种质资源穗部性状表型变异丰富,多样性程度较高;角质率和一级枝梗长的变异系数较高;粒长、粒宽、籽粒硬度、籽粒容重和穗粒重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一级枝梗长相对稳定;筛选出优异种质 29 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烨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扩大内需已成为经济稳步发展的必然途径。研究居民消费潜力,分析其演变趋势对于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基于主成分、聚类方法和27个衡量居民消费潜力的三级指标,对2016-2020年居民消费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潜力呈逐年增加态势,且消费潜力分布形成了与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挂钩的格局分布。最后基于相关结论,从重视消费引导,完善消费相关制度建设、重视消费年龄结构和加强地域之间交流合作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毛道维
企业综合评价分为局部综合和全面综合。目前 ,企业综合评价正朝着评价主体及目的多元化之综合、财务性绩效评价与战略性绩效评价之综合 ,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之综合三种综合趋势发展。我国企业综合评价的研究重点应是战略性绩效评价和内部评价。
关键词:
企业评价 企业综合评价 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玉珍 黄龙雨 周大云 黄义文 付守阳 彭军 匡猛
【目的】棉花是一种异源四倍体作物,基因组结构复杂,常异花授粉的繁殖方式也导致棉花品种难以实现高度纯合;棉种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技术手段,品种多乱杂现象长期存在,严重影响纤维品质一致性。构建中国近20年棉花审定品种标准样品的DNA指纹库,探索棉花品种高通量SSR身份鉴定模式,为棉花品种真实性鉴定和新品种特异性鉴定提供依据;分析审定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为棉花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鉴定和培育适应新环境的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多重PCR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使用筛选得到的60个SSR标记构建1 015份棉花审定品种标准样品的DNA指纹库,通过植物品种DNA指纹库管理系统对审定品种SSR指纹进行两两比对,分析审定品种的遗传差异,筛选用于品种鉴定的核心SSR位点。利用聚类分析法和群体结构分析法分析1 015份棉花审定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计算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结果】60个SSR标记在1 015个审定品种中共扩增出216种等位变异,平均等位变异数为3.6,平均PIC值为0.37。1 015个审定品种的SSR指纹进行两两比较,共产生513 591组结果,样品间最大差异位点数为58个。差异位点百分比主要集中在41%—70%,涉及428 115组,占83.36%;其中,差异位点百分比在51%—60%时,涉及组数最多,为197 829组,占38.52%。品种间差异位点百分比大于20%时,占所有品种两两比对组数的99%以上,差异位点百分比低于20%的比对结果只占0.58%。基于组合鉴定法,筛选一套包含10个SSR位点的核心位点组合,在1 015个品种中鉴别能力达到99%。聚类结果和群体结构分析表明,1 015个品种被清晰地划分为5个亚群,G1(n=240)为早熟棉亚群,主要分布于中国北部和西北内陆地区,该亚群品种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品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419。G2(n=277)亚群为中熟棉亚群,分布于长江流域,该亚群杂交种较多,亚群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309。G3(n=109)亚群属于早熟、中熟棉亚群,分布于河北黑龙港地区,该亚群品种遗传组分相对单一,亚群内平均遗传距离在陆地棉群体中最小,仅为0.150。G4(n=254)亚群属于中早熟棉亚群,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群体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307。G5(n=37)亚群由37份海岛棉组成,群体内平均遗传距离最小,为0.149。海岛棉与陆地棉之间遗传分化水平最高,平均F_(ST)值为0.503;陆地棉群体内,G3亚群与其他亚群之间遗传分化水平最高,F_(ST)值为0.193—0.242。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相比,遗传分化水平最低,F_(ST)值为0.112。【结论】构建了1 015个中国近20年审定品种标准样品DNA指纹库,筛选了一套包含10个SSR位点的核心标记组合,可以清晰地鉴别99%以上的品种,创建了“核心位点+扩展位点”的高通量棉花鉴定模式;1 015个品种被划分为5个亚群,其中,陆地棉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秀玲 陈振 张玮涛 窦巧巧 代建敏 何庆雨 段松江 张巨松
[目的]本文旨在针对机械采收对棉花品种的要求,筛选出更适宜北疆地区机采的棉花品种,为棉花机械化采收提供理论支撑,为棉花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疆北疆地区代表性的6个早熟棉花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膜下滴灌技术,(66+10)cm的一膜6行机采种植模式,通过品种比较试验,研究评价其在生长发育状况、脱叶采收效果、吐絮特性以及产量性状之间的差异。[结果] 6个参试棉花品种的生育期在120~124 d,株高变化在74.6~81.5 cm,始果枝高度在20 cm以上,株高和始果枝高度均达到机采要求。喷施脱叶剂后20 d,除‘新陆早57号’和‘惠远720’以外,其余品种脱叶率均达90%以上,新陆早71号的脱叶率最高,为95%,对脱叶剂更为敏感。‘金棉18’吐絮早,吐絮率最高;‘新陆早57号’的棉铃畅开度属于Ⅰ级夹壳,棉花遗留率高,其余品种属于Ⅱ级适中;‘新陆早50号’棉花撞落率为4.96%,采净率为最低。‘新陆早71号’株型紧凑不易倒伏,农艺性状更利于后期机采,且吐絮集中、含絮力适中,采净率最高,为96.51%;‘新陆早71号’单株结铃数为6.8个/株,皮棉产量为3 398 kg·hm~(-2),为各品种中最高,其次为‘合信63’;单铃重和衣分表现较好,具有高产优势。[结论]对6个参试棉花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新陆早71号’在农艺性状、脱叶采收效果、吐絮特性以及产量性状方面综合表现较优,为适宜北疆棉区机械采收的棉花品种,并得出棉花脱叶率、吐絮率、始果枝节位、叶片总数和撞落率可作为筛选北疆地区适宜机采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北疆 品种 机采棉 机采性状 综合评价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易平涛 周义 郭亚军 李伟伟
针对动态综合评价中没有考虑被评价对象指标的发展趋势的问题,综合考虑评价指标的发展趋势、指标权重和时间权重的影响,构建了一种体现发展趋势的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定义了发展因子,用于表示被评价对象指标的发展趋势,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的基础上采用离差平方和最小化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建立了一种体现"厚今薄古"思想的时间函数来确定时间权重。最后,将该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中国西部地区宏观经济发展评价问题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匡远配,何忠伟,刘志雄
本文通过建立指标体系的复合方法,对湖南省城镇化水平和进程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对未来17年的城镇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城镇化 综合评价 趋势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进 蔡立旺 宋锦花 施庆华 陈建平 王永慧
早熟棉品种遗传改良是实现麦棉两熟棉区粮棉双丰收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江苏省2013-2014年14个早熟棉花区试品种的早熟性、产量、纤维品质共1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早熟性状以霜前花率变异系数最大,产量性状以总铃数最大,纤维品质性状以马克隆值最大;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8.998%,已反映所列性状的绝大部分变异信息;通过各品种的主成分得分对参试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将14个品种分为6大类,同时对聚类结果进行了判别分析,聚类正确率高达92.9%;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类品种的早熟性、产量、纤维品质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并对各类品种的综合评价与性状改良方向进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彩香 袁文敏 刘娟娟 谢晓宇 马麒 巨吉生 陈炟 王宁 冯克云 宿俊吉
【目的】综合评价近30年西北内陆棉区审定的早熟陆地棉品种,阐述该区域育成品种主要性状的育种演变规律,为西北内陆棉花新品种选育和主栽品种推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和2021年分别在甘肃敦煌和新疆石河子对110个1988—2021年西北内陆棉区审定的早熟陆地棉品种与早熟、产量、纤维品质和株型相关的12个主要性状的表型进行鉴定;利用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品种表型特征进行综合评分,筛选优良品种,并对其主要性状进行育种演化分析。【结果】110个早熟陆地棉参试品种的12个主要性状表型值分布范围较大,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果枝长度>单株结铃数>吐絮率>单铃重>马克隆值>纤维强度>衣分>纤维长度>开花时间>果枝夹角>伸长率>整齐度。通过聚类分析将110个早熟陆地棉品种分为Ⅰ、Ⅱ、Ⅲ和Ⅳ4个类群,它们分别为优良纤维品质、早熟、松散株型和高产的品种类群。相关性分析表明,早熟性与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性状均呈负相关,产量构成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呈正相关,且多数性状之间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利用主成分分析将12个主要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66.92%;并对110份早熟陆地棉品种进行综合评分,评分排名第一的品种为中棉113(0.67),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纤维品质优良和株型相对松散等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甘肃审定品种的早熟性显著优于西北内陆和新疆审定品种,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性状显著低于西北内陆和新疆审定品种。西北内陆早熟陆地棉品种在30多年的演化过程中,多数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性状呈显著上升的变化趋势,株型向更为紧凑的趋势演变;早期育成品种的单株结铃数与单铃重、衣分、纤维长度和强度呈负相关,而近期育成品种单株结铃数与单铃重、衣分、纤维长度和强度呈正相关。【结论】西北内陆早熟陆地棉品种在育种改良过程中,与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的主要性状指标分布广泛,逐年呈显著提升的演变趋势;近期育成品种已实现了单株结铃数与纤维长度和强度的协同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毕于运 王亚静 高春雨
秸秆资源是构建农业循环经济系统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的重要纽带,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文章对中国秸秆资源的现实构成、系统构成、中国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总体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论述。并且,还针对我国秸秆资源现实利用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以秸秆资源的集约、循环、高效、充分利用为总体取向的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董四平 梁铭会 马丽平
目的:了解我国综合医院规模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方法:应用比较分析、趋势预测和定性调查方法分析综合医院床位规模发展情况。结果:我国不同级别医院床位规模明显超出其他国家同级医院水平,大型综合医院数量增长迅猛,半数以上专家认为我国综合医院床位规模整体过剩。结论:我国综合医院特别是大型综合医院床位规模偏大,并具有进一步扩张的趋势。
关键词:
综合医院 床位规模 比较分析法 回归分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祁海芹
师范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教法课程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依据现阶段幼儿园的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以形成学生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师范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设立了“五大领域”教法课程。“五大领域”教法课程的内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在教育目标、内容、方式上呈现出综合化趋势。在教法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提倡单科教法服务于全局、服务于幼儿园教学需要理念并对学生实施“五大领域”模拟教学综合考核。
关键词:
师范高职 学前教育 教法课程 综合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宗良 范林青
未来国际银行业的综合经营将走上一条杠杆适中、风险适中、收益适中、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以核心业务为依托的稳健发展之路历经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银行业综合经营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国际金融危机后,许多国际领先银行调整了发展方向,未来国际银行业的综合经营将不再盲目追求高杠杆、高风险、高收益,而是走上一条杠杆适中、风险适中、收益适中、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以核心业务为依托的稳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