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45)
2023(4959)
2022(4213)
2021(4051)
2020(3385)
2019(7387)
2018(7331)
2017(13451)
2016(7987)
2015(8644)
2014(8435)
2013(8642)
2012(8207)
2011(7716)
2010(7870)
2009(7361)
2008(7321)
2007(6739)
2006(6101)
2005(5405)
作者
(26141)
(22722)
(22183)
(20977)
(14053)
(11084)
(9906)
(8878)
(8557)
(7665)
(7594)
(7283)
(7247)
(7200)
(7157)
(7148)
(6611)
(6565)
(6404)
(6281)
(6024)
(5848)
(5708)
(5276)
(5247)
(5147)
(5106)
(5001)
(4897)
(4691)
学科
(43796)
(31670)
经济(31628)
农业(29079)
(27594)
(13508)
业经(12456)
管理(12350)
农业经济(9661)
(8895)
农村(8889)
方法(8065)
(8055)
企业(8055)
(7664)
中国(7466)
(7064)
及其(6938)
土地(6863)
地方(6784)
(6691)
劳动(6690)
发展(6670)
(6659)
(6417)
数学(6366)
数学方法(6306)
农业劳动(6279)
人口(6178)
收入(6163)
机构
学院(117348)
大学(113411)
(56307)
研究(45444)
(44352)
农业(43665)
经济(43558)
管理(39249)
理学(34259)
中国(33919)
理学院(33829)
科学(33411)
管理学(33120)
管理学院(32947)
业大(32393)
农业大学(26997)
(26202)
研究所(24161)
(23440)
(22019)
中心(21248)
(19175)
(19112)
科学院(17013)
(16859)
(15330)
师范(15003)
(14643)
(14238)
(14150)
基金
项目(80781)
科学(61364)
基金(57511)
研究(54806)
(52718)
国家(52159)
科学基金(42347)
(34567)
社会(33094)
(31489)
基金项目(30770)
社会科(30602)
社会科学(30593)
自然(28830)
自然科(28081)
自然科学(28064)
(27882)
自然科学基金(27562)
教育(23210)
编号(23042)
资助(21791)
(19156)
(19090)
成果(18837)
重点(18497)
计划(17489)
科技(17142)
(17046)
(16791)
农业(16698)
期刊
(63236)
(57970)
经济(57970)
农业(42713)
学报(32668)
中国(28406)
研究(28243)
科学(25497)
大学(23496)
学学(22788)
(19536)
业经(16613)
农业经济(13114)
农村(12795)
(12795)
业大(12066)
(11878)
金融(11878)
(11370)
(11185)
农业大学(11007)
教育(9466)
管理(9389)
问题(8960)
农村经济(8596)
世界(8167)
中国农业(7789)
技术(7465)
经济问题(7347)
社会(7264)
共检索到178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虎  乔峰  陈雪峰  舒晓娟  邱志娜  关平印  朱翔  胡建芳  
以新疆野生樱桃李实生群体为试材,通过接菌对其抗性进行鉴定,并对冠瘿瘤形成过程进行了观察,同时对抗病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在对126棵新疆野生樱桃李抗根癌农杆菌的鉴定中,有25棵表现为高度抗病,约占鉴定总数的20%,说明新疆野生樱桃李是优良的抗根癌农杆菌种质资源。冠瘿瘤内部导管来源于寄主的木质部组织并先于筛管形成;冠瘿瘤形成早期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可能会大于同化产物。冠瘿瘤中存在有树状和球状2种结构维管束,树状维管束在冠瘿瘤不断扩大生长中发挥作用,而发育完成的冠瘿瘤主要以球状结构维管束行使运输功能。抗病植株中在侵染根癌农杆菌后玉米素核苷含量与对照差异不大,但感病植株在接菌18d时玉米素核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芳权  胡建芳  许正  廖康  李天忠  
为选育抗根结线虫的李属砧木,以新疆野生樱桃李(Prunus sogdiana)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其接种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从中筛选出12株抗病植株。根据已知的抗根结线虫基因的NBS-LRR保守结构域设计简并引物,并以抗病植株的DNA和cDNA为模板对抗根结线虫同源基因序列进行扩增。获得6个抗根结线虫同源基因片段,依次命名为psoRPM1、psoRPM2、psoRPM3、psoRPM4、psoRPM5和psoRPM6,GenBank登录号为:HM593974、HM593975、HM593970、HM593971、HM593972和HM593973。其中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仙林  朱立新  吴静利  李冬梅  邵姗姗  贾克功  
为探明野生樱桃李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以实生钵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等方法,研究了野生樱桃李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结果表明:接种后30d,根中雌成虫数量占接种量的0.5%,依据抗性评价标准判定其高抗南方根结线虫;野生樱桃李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存在显著的株间分离现象,表现为免疫、高抗、中抗和低抗4种类型,分别占群体总量的30.0%、52.5%、13.8%和3.8%;根内线虫数量为接种量的1.7%,雌成虫数量占根内线虫总数的29.4%,表明野生樱桃李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极强的抗侵入作用和很强的抗发育作用,抗侵入是野生樱桃李对南方根结线虫的主要抗性机制。野生樱桃李是优异的抗南方根结线虫种质资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海艳  李保华  李桂舫  王彩霞  
以携带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的pBIG3C为转化载体,根癌农杆菌EHA105为转化介体,对樱桃干腐病菌LXS230101分生孢子进行转化。结果表明,樱桃干腐病菌的最优转化体系为:α型分生孢子浓度为106个/mL,培养基中添加200μmol/mL乙酰丁香酮(AS),共培养温度和时间分别为25℃和72 h,其转化效率为1×106个α型分生孢子产生686个转化子。随机选取转化子进行PCR和Southern blot鉴定,发现T-DNA已整合进樱桃干腐病菌基因组中;转化子在不含潮霉素的PDA培养基中连续培养5代后,仍表现出对潮霉素的抗性,表明外源基因能在樱桃干腐病菌中稳定遗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峰  李虎  朱翔  马凯  陈雪峰  邱志娜  胡建芳  
利用扦插繁殖研究新疆野生樱桃李绿枝扦插的生根机制及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显示:扦插前,新疆野生樱桃李的茎中没有根原始体细胞,属于诱导型生根。其生根形式主要是愈伤组织生根和皮部生根。绿枝扦插生根包括切口处愈伤组织的形成、根原基的形成和不定根的发育3个过程。愈伤组织由形成层细胞分裂形成,并对不定根的形成起诱导和促进作用;不定根原基起源于形成层,发生部位是形成层与韧皮部射线相交叉的区域。外源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硬枝扦插的成活率,其中IBA+NAA(1∶1)2 000mg/L蘸根处理插条成活率为30.2%,并且蘸根处理时间以20s为宜。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平均根数、平均根长和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青  乔峰  朱翔  卢崇烈  李天忠  胡建芳  
以新疆野生樱桃李(Prunus sogdiana Vassilcz.)扦插苗为试材,通过人工接种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鉴定其抗性,同时对抗病与感病单株在接种后的酶活性变化以及根结的形成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疆野生樱桃李对根结线虫抗性发生分离,大部分单株表现为感病,只有28%单株表现为抗病,并且其抗性与本试验室之前克隆得到的抗根结线虫相关基因psoRPM1的表达存在着相关关系。接种根结线虫后CAT、POD酶在抗病植株中的活性高于感病植株,说明它们可能参与了抗根结线虫的生理过程,而PPO和PAL活性则在接种后7~14日抗病植株高于感病植株,之后在两者之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志娜  杨红涛  陈伟阳  杨颖  肖坤  朱翔  胡建芳  
以新疆野生樱桃李(Prunus sogdiana Vassilcz.)扦插苗为试材,接种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鉴定其抗性,并对抗病机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新疆野生樱桃李抗病植株发生过敏性(Hr)反应,在接种后1d根系就出现典型的Hr反应,并且在线虫周围细胞中发生Hr反应的比例始终高于感病植株。在抗性植株发生Hr反应的同时其体内大量产生过氧化氢,尤其在接种后1~2d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的积累快速增加,这与Hr反应特征基本一致。在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抗病植株中的Vad1和Po2表达均高于感病植株,说明新疆野生樱桃李抗南方根结线虫的机制在于侵染后首先引起过氧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昱佳  李茜  张志想  李世访  
【目的】从对根癌病具有获得抗性(SAR)的桃单株"西北13-1"的枝条内分离鉴定内生细菌,分析其种群组成并从中筛选拮抗根癌土壤杆菌的高效生防菌,为桃根癌病的生物防治探索新方向并提供新的生防菌资源。【方法】首先,将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接种到"西北13-1"的桃树枝条上,并以无菌水接种作为对照;然后,分别于接种前、接种后10 d和接种后60 d采集接种处理和对照处理的"西北13-1"枝条。表面消毒桃树枝条样品后采用涂布平板法分离内生细菌;并结合16S r DNA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小兰  苏晓华  田传卫  赵梁军  
多花蔷薇无刺4号(Rosamultiflora‘Inermis4’)对根癌病有较强抗性。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接种多花蔷薇无刺4号为目的材料,刺伤处理为对照,采用抑制差减杂交(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SSH)方法,构建了富集多花蔷薇根癌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差减cDNA文库。差异筛选差减cDNA文库后,随机选取增强表达的92个克隆进行测序,去除冗余的cDNA和病菌的基因片段,共得到53个单一序列。利用GenBank数据库进行核酸和蛋白质同源性比较,获得的cDNA片段功能涉及:细胞分裂、生长(22个克隆),逆境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伟阳  乔峰  马凯  王继勋  胡建芳  
为探究新疆野生樱桃李在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形成根结的过程中,线虫建立的取食位点诱导巨细胞形成过程中常出现的核内复制现象的原因,以扦插繁殖的新疆野生樱桃李为材料接种南方根结线虫进一步鉴定其抗性,通过石蜡切片观察根结发育以及核内复制现象,并分析了相关酶活性变化以及CCS52A基因表达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新疆野生樱桃李实生群体中大约1/4的个体表现为抗病。抗病植株中的POD、SOD和GLU酶活性在接种南方根结线虫6d时达到峰值并明显高于感病植株,而CHI酶活性在接种后8d达到最高,一直到14d都明显高于感病植株。组织学观察发现,接种后5d巨细胞内可以观察到正在分裂的细胞,到7d巨细胞内细胞核开始聚集,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接种后21d。说明接种后5~7d是巨细胞核进行分裂的时期,而7~21d是进行核内复制的主要过程。CCS52A基因在接种后7d也开始大量表达并持续到21d,与核内复制过程正好吻合。同时原位杂交结果也显示CCS52A基因主要在巨细胞中表达。说明CCS52A基因在巨细胞进行的核内复制过程中起作用,其高表达有利于线虫取食位点的成功建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冬梅  王仙林  朱立新  吴静利  邵姗姗  宗鹏鹏  贾克功  
为探明野生樱桃李抗根结线虫种质资源的价值,以实生钵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等方法,研究其对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的抗性。结果表明:接种后30d,野生樱桃李根系中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的雌成虫数量分别占2龄线虫接种量的0.16%和0.03%,依据抗性评价标准判定其高抗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接种北方根结线虫的群体中包含免疫、高抗和中抗3种类型,分别占群体总数的46%、48%和6%;接种花生根结线虫的包含免疫和高抗2种类型,分别占群体总数的56%和44%;接种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的植株未被侵染率分别为46%和52%,所有供试植株根系表面均未发现线虫卵块。野生樱桃李高抗北方根结线虫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韬  
通过定点突变生成的方法,分别构建了全长artemincDNA和2个C末端缺失突变体Ar-CΔ19和Ar-CΔ35,以及2个单点替代突变体Ar-C22和Ar-C61,并在大肠杆菌BL21PRO中得到表达,重组蛋白的表达水平约占细胞总蛋白的2%~3%.电镜检测结果表明,重组artemin寡聚体呈规则的花环状,直径为18nm左右,大于铁蛋白重链的寡聚体(12nm)和来自于休眠卵的artemin寡聚体(16nm),2个C末端的缺失突变对artemin的寡聚化没有明显影响,而单点替代突变Ar-C22对寡聚化影响较小,Ar-C61则完全不能寡聚化,说明Cys61对于维持artemin的空间构象有着重要的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武军  魏开发  孙富丛  卢龙斗  王景雪  
以油菜下胚轴和玉米的幼胚为材料,研究19,22,25,28和31℃5个培养温度对含有Bar基因和几丁质酶基因的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的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玉米、油菜的转化效率都有明显的影响,玉米和油菜转化的最佳温度为25℃;25℃条件下,玉米的转化效率与其余4个温度条件下的转化效率有显著的差异;22℃条件下的油菜转化效率和25℃下的差异不显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家成  夏珍珍  黄粤  皮婷  梅枫  何冬兰  程国军  刘涛  李晓华  
对从湖北省襄阳市烟草种植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的尼古丁降解菌根癌土壤杆菌SCUEC1菌株中agnH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并对AgnH蛋白的表达和纯化条件进行优化,为解析agnH基因的功能和揭示根癌土壤杆菌SCUEC1菌株尼古丁降解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PCR扩增获得agnH全长基因(585bp),构建重组质粒pET28a(+)-agnH,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进行异源表达,研究不同IPTG浓度、诱导温度和诱导时间对重组质粒pET28a(+)-agnH诱导表达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咪唑洗脱液洗脱重组蛋白,采用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结果表明:在IPTG浓度为0.4mmol/L、诱导温度为25℃且诱导时间为25h条件下,AgnH蛋白表达量较高;在250mmol/L的咪唑洗脱液洗脱下,得到浓度较高的AgnH蛋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锦辉  权军利  何玉科  陈耀锋  郭东伟  李春莲  曹团武  曹新有  
研究了根癌农杆菌LBA 4404和C58C1生长的培养基类型、菌株生长状态、转化溶液、质粒与感受态细胞共放置时间、质粒加入量、液氮速冻时间及热激条件对质粒P rokⅡ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70 mm o/L C aC l2作为转化溶液,YEB培养基制备的、OD600为0.5的LBA 4404感受态细胞与10 ng质粒DNA,于0℃共放置30m in,液氮速冻5 m in,37℃热激5 m in时转化率最高,达1.40×105μg-1;以70 mm o/L C aC l2作为转化溶液,YEB培养基制备的、OD600为0.5~0.6的C58C1感受态细胞与20 ng质粒DNA,于0℃共放置10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