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2)
- 2023(13168)
- 2022(11451)
- 2021(10591)
- 2020(8804)
- 2019(19978)
- 2018(19850)
- 2017(38383)
- 2016(20644)
- 2015(23368)
- 2014(23361)
- 2013(23310)
- 2012(21583)
- 2011(19726)
- 2010(19842)
- 2009(18248)
- 2008(17504)
- 2007(15413)
- 2006(13882)
- 2005(12072)
- 学科
- 济(104663)
- 经济(104487)
- 管理(60173)
- 业(52478)
- 企(43998)
- 企业(43998)
- 方法(41250)
- 数学(34636)
- 数学方法(34307)
- 地方(25659)
- 中国(23852)
- 农(23294)
- 学(22134)
- 业经(21719)
- 财(19037)
- 和(17432)
- 理论(15952)
- 农业(15839)
- 环境(15769)
- 地方经济(15685)
- 制(14550)
- 贸(13187)
- 贸易(13179)
- 易(12633)
- 划(12336)
- 技术(12164)
- 资源(12046)
- 融(12030)
- 金融(12027)
- 发(11908)
- 机构
- 大学(304731)
- 学院(302252)
- 济(126456)
- 经济(123771)
- 管理(121031)
- 研究(105008)
- 理学(104987)
- 理学院(103763)
- 管理学(102015)
- 管理学院(101455)
- 中国(75837)
- 科学(65387)
- 京(64742)
- 财(54473)
- 所(52885)
- 研究所(48350)
- 中心(46235)
- 农(45250)
- 财经(44252)
- 业大(43635)
- 江(43232)
- 范(41342)
- 北京(41073)
- 师范(41039)
- 经(40172)
- 经济学(38286)
- 院(37886)
- 农业(35266)
- 州(35218)
- 经济学院(34156)
- 基金
- 项目(208323)
- 科学(163749)
- 研究(152835)
- 基金(151059)
- 家(131013)
- 国家(129947)
- 科学基金(111576)
- 社会(98197)
- 社会科(92288)
- 社会科学(92254)
- 省(80694)
- 基金项目(80685)
- 自然(71542)
- 自然科(69696)
- 自然科学(69683)
- 教育(68891)
- 自然科学基金(68412)
- 划(67461)
- 编号(62410)
- 资助(61600)
- 成果(50352)
- 重点(46523)
- 部(45717)
- 发(45337)
- 课题(42362)
- 创(42233)
- 国家社会(40047)
- 创新(39380)
- 教育部(39160)
- 科研(39155)
- 期刊
- 济(144438)
- 经济(144438)
- 研究(90818)
- 中国(55629)
- 学报(47152)
- 管理(44226)
- 科学(44198)
- 农(40807)
- 财(39260)
- 大学(35360)
- 学学(33107)
- 教育(31638)
- 农业(28873)
- 技术(26041)
- 经济研究(23015)
- 融(22454)
- 金融(22454)
- 财经(21960)
- 业经(21661)
- 经(18800)
- 问题(18222)
- 图书(17839)
- 资源(16391)
- 技术经济(16059)
- 理论(14948)
- 科技(14446)
- 业(13847)
- 现代(13824)
- 实践(13499)
- 践(13499)
共检索到443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聂春霞 孙慧 闫海龙 张岩岗
根据新疆艾比湖流域经济社会用水结构和现状,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区域经济社会水资源配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设定了两种经济社会用水方案。由计算机仿真和分析得出,方案二是较理想的用水方案,流域通过减少种植面积,增加林地、草场、水产养殖面积,将灌溉节约的水用于发展畜牧业和渔业,用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用于改善流域生态。最后提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节水力度,推进跨区域调水工程,保护好流域生态等措施,解决艾比湖流域经济社会用水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湘红
采用水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函数,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对洞庭湖流域24县市系统耦合度及动态耦合过程仿真测度,结果表明:1流域整体而言水资源环境条件优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22002—2012年各县市系统耦合度指数均在[0.6,0.7]区间,处于磨合耦合阶段,系统发展较为协调。3耦合态势可分为倒U型,U型和单向递增型三种不同类型,与差异化的水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随着该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大多县市表现出较低的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产生越来越强的胁迫效应,流域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静 陆小成
生态水利理论模型主要是通过生态水利设计、生态水利监控、生态水利修复、生态水利评价等研究探寻水资源的污染防治、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路径。本文认为长江流域的水资源配置必须结合水利建设与生态保护的互动关系进行全新考察,从而构建长江流域水资源的生态水利配置模型,把生态水利的基本理念充分渗透到长江流域水资源配置全过程,并应采取建立水务监管体系、构建配置信息系统、完善水资源配置制度体系等措施。
关键词:
生态水利 长江流域 水资源 配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贾绍凤 梁媛
黄河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对流域水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为保护生态系统提供助力,也要保障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水沙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径流量显著减少,但近期有所回升,来沙量急剧减少。为保障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面对黄河水沙变化、区域水资源供需变化等新形势,本文估算预留生态(含输沙)水量(80亿~120亿m~3)、下游南水北调及海水利用可替代黄河供水量(25亿~45亿m~3)及上中游部分产业发展需水,研究向黄河上中游分配更多水量指标的水资源战略配置方案,并提出完善水权转让与补偿制度、探索用水指标与土地指标调控的联动机制,以推动新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实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柴国荣 冯家涛 周志星 张发民 张军
由于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突出特点 ,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从水资源的经济特点出发 ,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对水资源跨流域配置的市场供求、成本收益等资源经济学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跨流域配置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邵玲玲 牛文娟 唐凡
根据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特点,跨界流域经常被看作是由具有自利性和异质性的相互联系的各用水区主体构成。实践表明以流域管理机构行政配置为基础的水资源集中优化配置模式不能很好地解决跨界水资源冲突问题。分散优化方法考虑各用水区主体的自利性和异质性,是解决跨界水资源冲突的可行水资源配置方法。本文以漳河流域水资源配置为实例,基于分散优化方法建立流域水资源配置模型,并将配置结果与集中优化配置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分散优化配置模式通过多轮博弈,使系统内各主体的自利因子值相等。系统最终平衡在较小的自利因子值上,形成较优的配置方案。这种配置模式对于地方保护色彩浓郁、跨界水资源冲突不断的漳河流域,比集中优化配置模式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申蓓 杜阿敏
近年来,我国流域水资源系统退化问题日趋严重。水质恶化、水生态环境退化以及突发性水危机事件常态化等,使得流域水资源反退化能力建设备受重视。环太湖区域作为率先进入现代化建设的示范区,太湖水资源反退化能力建设是区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太湖流域水资源反退化能力,从水资源供需管理视角出发,构建了供需两侧流域水资源反退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全排列综合图示法分析了2001-2012年太湖流域供需两侧水资源反退化能力综合发展指数、发展演变速度及其变化原因,以二维空间矩阵形式对流域水资源反退化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近10年来,太湖流域供需两侧水资源反退化能力综合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自2...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西庆 陈进
回顾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在水资源配置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工作进展,论述了我国水资源配置的特点及其与联合国倡导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相互关系,阐述了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在我国的重要地位。提出我国开展的水资源配置在重视公众参与的基础上,与水资源综合管理是一致的。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课题。流域层面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是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水资源配置的基础。长江水资源综合管理应该遵循水文系统优先的原则,使水资源利用和管理在流域层面上首先达到优化状态。环境用水需求是一个重要课题,它是流域层面水资源配置的基础,急待开展大量的研究。在流域系统优先原则下,各行政区与水用户参与者在讨论和协商的基础上,确定共...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杨 赵丽芬
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关系是我国当前紧迫而重要的命题,水资源的有限性和用水需求的不断增长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矛盾。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从总量与构成两个层面分析了北京市的水资源在总量、供给、需求等方面的现状及近年来的变动趋势,指出尽管在节水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北京水资源总量严重减少,为满足需求,不得不依靠对地下水的常年超采,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实现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
水资源 约束 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晓光 钟茂初
运用经济学的观点 ,从水资源与各产业 (农业、工业及服务业 )的关系、与经济布局的关系、与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方面 ,对水资源的经济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期望能使人们更好的认识到水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水资源 生产力布局 城市发展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从军 陈新军 李纲
鲐鱼是我国近海重要经济鱼类,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以Gordon-Schaefer生物经济模型为理论依据,采用中、日、韩3国1998-2008年灯光围网渔业的生产作业数据以及相关的经济数据,估算东、黄海鲐鱼的最大可持续产量(MSY)、最大经济产量(MEY)和生物经济平衡点(BE)及其对应的捕捞努力量。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多种基于不同权重的生物、经济和社会目标的捕捞方案,建立东、黄海鲐鱼生物经济社会综合模型,比较其在不同捕捞方案下的短期(1~5年)、中期(10年)、长期(20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渔业资源状况。结果表明,东、黄海鲐鱼资源量正处于或已经处于过度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杰 吕光辉 马媛
【目的】通过对胡杨林根围土壤和背景土壤的理化因子测定及数据分析,对其根围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简称am真菌)孢子分离与鉴定以及对其根系共生am真菌进行群落构成进行分子鉴定,分析荒漠生态系统中胡杨幼苗am真菌共生状况和群落结构特点,以探讨荒漠生态系统中胡杨根际共生am真菌生态学功能及其对地上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在新疆艾比湖国家自然湿地保护区,分别采集胡杨保护林中7株胡杨幼苗根围土壤及根组织。对土样理化因子进行测试并采用sa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湿筛法对胡杨根围土壤中am真菌孢子进行分离,压片法进行孢子鉴定,并计算am真菌孢子...
关键词:
艾比湖 胡杨 AM真菌 多样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建忠 崔肖林 陈晓玲
从"状态-压力-响应"指标系统框架出发,建立了鄱阳湖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构建变异系数对指标权重进行客观赋值,对鄱阳湖水资源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网密度和农业生产化肥农药施用量等指标对鄱阳湖水资源安全有较大影响。在2000~2010年鄱阳湖流域水资源安全经历了由一般状态(状态Ⅲ)到良好状态(状态Ⅳ),再到一般状态(状态Ⅲ),最后发展为较差状态(状态Ⅱ)的过程。从警源上分析发现,这种变化主要由区域经济不断增长,人口压力增大,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增加,化肥农药施用量增加所致。从总体趋势上看,鄱阳湖流域水资源安全状态呈现恶化的趋势,虽然近年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在环保投资方面有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建锋 万书勤 陈兴华
在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地下水资源所起的支撑作用是有明显差异的。对地下水资源所起的支撑作用进行定量评价,不仅可以直观地测度地下水的重要性,而且能够为水文地质调查宏观部署提供基础依据。通过构建地下水资源支撑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资源支撑度最高的10个省份依次是山西、北京、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宁夏、贵州、陕西和辽宁;地下水资源支撑度最低的5个省份是江西、湖南、福建、浙江和上海;从区域来说,地下水资源支撑度最高的是黄淮海地区、鄂尔多斯高原与银川河套平原区、黄土高原东部地区及贵州省,其次是东北地区和西北地...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沈月娣
太湖流域水污染日趋严重 ,已成为影响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的严重滞后和非正常使用 ,严重的水土流失以及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 ,是造成太湖流域水资源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应强化水资源环境保护的行政、民事和刑事立法 ,严格执法 ,综合治理 ,合理利用和保护太湖流域水资源。参 4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水资源 水污染 法律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