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6)
2023(6067)
2022(4676)
2021(4138)
2020(3292)
2019(7514)
2018(7588)
2017(14369)
2016(8331)
2015(9202)
2014(9615)
2013(9175)
2012(8327)
2011(7451)
2010(7430)
2009(6873)
2008(6713)
2007(5941)
2006(5432)
2005(5008)
作者
(27611)
(23228)
(23168)
(22205)
(14561)
(11556)
(10282)
(9281)
(8979)
(8422)
(8140)
(7920)
(7645)
(7499)
(7475)
(7202)
(6998)
(6832)
(6773)
(6643)
(6118)
(5946)
(5843)
(5331)
(5327)
(5310)
(5219)
(5185)
(4891)
(4836)
学科
(36766)
经济(36741)
(18557)
管理(18291)
(12942)
企业(12942)
(12844)
方法(11763)
地方(11703)
(11394)
中国(10441)
数学(10341)
数学方法(10201)
农业(9043)
土地(8759)
业经(8705)
(6823)
(6318)
环境(5896)
地方经济(5600)
(5470)
发展(4915)
(4908)
(4908)
问题(4835)
产业(4679)
经济学(4664)
资源(4560)
(4393)
城市(4300)
机构
学院(118940)
大学(118185)
研究(47729)
(42203)
经济(41180)
管理(40524)
科学(34669)
理学(34343)
中国(34173)
理学院(33824)
管理学(32930)
管理学院(32754)
(32634)
(26851)
(26833)
农业(26203)
研究所(25032)
业大(25002)
中心(21199)
(19321)
(18628)
(17747)
(17442)
(17298)
农业大学(17136)
师范(17048)
科学院(16572)
北京(16451)
(15008)
(14438)
基金
项目(86725)
科学(65486)
基金(60200)
研究(57052)
(56607)
国家(56207)
科学基金(45131)
(35403)
社会(34396)
社会科(32372)
社会科学(32352)
基金项目(32268)
自然(30855)
(30440)
自然科(30056)
自然科学(30044)
自然科学基金(29426)
教育(24898)
资助(23700)
编号(22543)
重点(21036)
(20393)
计划(19148)
科技(18642)
成果(17902)
(17410)
(16964)
科研(16830)
课题(16750)
创新(16113)
期刊
(49327)
经济(49327)
(31069)
研究(30433)
中国(28651)
学报(28443)
科学(24295)
农业(21299)
大学(19635)
学学(18784)
(13086)
管理(13082)
(11966)
教育(11248)
资源(9889)
技术(9507)
业经(8618)
业大(8440)
(8126)
金融(8126)
(7580)
科技(7237)
农业大学(7027)
问题(6969)
经济研究(6891)
财经(6499)
林业(6463)
图书(5882)
中国农业(5682)
统计(5648)
共检索到178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宏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谢霞  樊亚辉  张飞  买买提·沙吾提  
本文选择生态环境脆弱的艾比湖地区为研究对象,以2007年Landsat TM影像资料为基础,采用SVM分类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和土壤盐渍化分类。在ArcGIS下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盐渍化敏感性指数,通过盐渍化敏感性指数与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比重建立了区域土壤盐渍化敏感度模型,利用克里格插值法得出区域土壤盐渍化敏感性程度的空间分布图,使研究区土壤盐渍化敏感性指数面状化、连续化、可视化。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盐渍化敏感性指数大小依次为:未利用地>城乡建设用地>水域>草地>林地>耕地。②极度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艾比湖西北方向的沼泽地带及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部分区域;高度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艾比湖湖周及东北方向的裸地和东南方向靠近湖的木特塔尔沙漠外围,这些区域大部分是未利用地,植被覆盖率极低;中度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湖面、绿洲与荒漠的过度地带以及绿洲内部的未利用地,多以较低植被覆盖的草地和未利用地为主;轻度敏感区域主要分布于湖心外围、绿洲与湖滨过渡带,是土壤盐渍化敏感区域和不敏感区域的过渡地带;研究区其余地区均为不敏感区域,分布面积最广,主要分布在艾比湖西侧以耕地为主的绿洲内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买买提·沙吾提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丁建丽  张飞  
本文根据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在GIS支持下,通过单因子分析和多因子综合评价相结合,对研究区域土壤盐渍化敏感性进行了评价,明确了土壤盐渍化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地域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盐渍化危险性较严重—敏感性区域主要以中度敏感性、轻度敏感性为主,其中土壤盐渍化重度敏感区面积占绿洲总面积的15%,中度敏感区占31%,轻度敏感区占30%;不敏感区面积占35%;从整个研究区来看,盐渍化敏感性的分布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盐渍化危险性区域,尤其是中度、重度敏感区域呈大面积区域性分布,轻度敏感性区域呈片状或斑点状断续分布;二是盐渍化危险性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的趋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倩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丁建丽  张飞  买买提·沙吾提  韩桂红  
本研究选用了1989年、1998年以及2009年Landsat TM/ETM+影像,利用3S技术,深入剖析了盐渍地的分布与变化状况,结合研究区20年水盐动态变化,分析了盐渍土土壤的含水量、含盐量、pH值、TDS以及7大化学成分的分布现状,并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研究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壤盐渍化效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①20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有很大的变化,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仅为0.476%,中轻度盐渍地和重度盐渍地恶化速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盐渍化进程有所遏制,但依然无法扭转逐步恶化的趋势。②研究区土壤呈碱性,土壤盐渍化的危害主要是NaCl,其次是MgCl2以及Na2SO4;各采样点不同深度的含水量大小存在明显差异,但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其中表层土壤的含水量与其他深度土层含水量的区别显著;不同深度的土层,盐渍土的类型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性。③20年间,耕地转化为中轻度盐渍地和重度盐渍地的面积分别占原耕地面积的3.484%和0.418%,水体、沙漠、其他与中轻度盐渍地、重度盐渍地的相互转化均非常微弱,中轻度盐渍地与重度盐渍地之间的相互转化频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丹丽  喻阳华  钟欣平  秦仕忆  
【目的】揭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的养分质量特征,为干热河谷石漠化区土地生产力恢复、土壤科学研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干热河谷石漠化地区花椒地、金银花地、火龙果地、核桃地、柚木地和玉米地为研究对象,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阐明土壤理化性质在6种土地利用类型间的变化及土壤质量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干热河谷石漠化地区花椒地的C、N元素含量较低,核桃地、玉米地和金银花地土壤的TP、TK和AK含量较亏缺,火龙果地和柚木地土壤的养分元素均处于较低水平。(2)经相关性分析,土壤TN含量与pH、AN含量与SOC含量、TP含量与TK/AK含量和TK含量与AK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BD与T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3)土壤质量综合指数为花椒(2.334)>金银花(1.283)>玉米(-0.330)>核桃(-0.386)>柚木(-1.153)>火龙果(-1.598)。【结论】干热河谷石漠化区在作物栽培与管理过程中应补充N、P、K等矿质元素,并注重养分作用效应的协同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万里  刘骅  张云舒  
为了探明新疆盐渍化土壤特性与土壤氮素矿化和硝化的关系,通过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盐渍化类型和程度的新疆盐渍化土壤氮素的矿化和硝化特征。结果表明,盐渍化类型对土壤氮素矿化有重要影响。在培养过程中,碱化土壤矿质氮含量明显低于盐化土壤;在碱化土壤中,随着碱化度和pH值的升高,矿化量迅速降低;在盐化土壤中,盐化程度的增加对于土壤矿化特征影响不大,但是随着盐化程度的增加矿化率明显增加。在盐渍化土壤中,碱化土壤的氮素硝化作用较盐化土壤快;无论是碱化土壤还是盐化土壤,随着盐渍化程度的增加,氮肥硝化作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在碱化土壤中,氮素硝化率与pH、总盐含量、碱化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在盐化土壤中,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义  柳红东  张凤华  陈阜  赖先齐  
评价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灌区灌溉技术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程度。以石河子垦区为例,着重分析不同阶段灌溉技术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根据土壤盐渍化与灌溉技术水平的关系,用类比法对灌区盐渍化耕地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预测。结果表明:在无排水条件下漫灌、畦灌等传统灌溉技术造成地下水位迅速上升,土层出现严重积盐。井灌井排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地下水位,土壤明显脱盐,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目前大力推广的膜下滴灌由于其良好的节水和压盐效果,土壤中盐分含量逐年下降,随着滴灌年限的增加,土壤平均脱盐率逐渐提高;预计2010年大部分地区水资源达到合理利用后,灌区次生盐渍化耕地比例将下降到35%~40%,2020年区域水资源实现高效利用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卢磊  乔木  周生斌  闫俊杰  
运用RS与GIS技术,结合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渭干河流域土壤盐渍化分布状况、表层土壤(0 cm-30 cm)盐渍化特征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①流域盐渍化耕地总面积11.48×104 km2,占总耕地面积的39.83%。土壤盐渍化现象普遍,主要分布在绿洲的下部边缘地带,河流中下游、地势平缓低洼等区域。盐渍化土壤呈条形状分布,在绿洲边缘带呈片状分布,边缘的重度盐渍化土壤交错分布在轻度和中度盐渍化土壤中。②流域土壤pH值平均值为8.42,属于碱性土壤。土壤含盐量较高,平均值达到19.28g/kg,土壤盐渍化类型主要以硫酸盐和氯化盐为主。③渭干河流域土壤盐渍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结合的产物,自然因素是形...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唐洁  李志辉  汤玉喜  吴敏  李永进  王胜  
土壤呼吸受到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基于洞庭湖区滩地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不同时间尺度,分析土壤呼吸动态变化及与环境影响因子的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滩地土壤呼吸变化的机理及精确推算碳的排放。采用LI-8100气体分析仪对洞庭湖区滩地芦苇地、农田、杨树林地土壤呼吸动态进行野外测定,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并对土壤呼吸速率与近地表温度、0~5 cm土壤含水量、0~5 cm土壤温度、空气湿度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和日变化比较明显,其动态均表现为单峰型,高峰值出现时间存在差异,而最低值大致出现在凌晨5:00;不同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范晓梅  刘高焕  刘红光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黄河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掌握盐渍化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对于因地制宜地制定盐渍土改良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在土壤盐渍化野外调查和对土壤样品含盐量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普通克里格和协同克里格两种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含盐量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加入协变量的协同克里格模型可以普遍提高对含盐量估算的精度,而模型中主变量对各协变量的敏感度不一。从对含盐量计算精度提高的程度来说,各协变量依次为:Ph值>有机质>Cl-离子>高程值。通过插值得到的不同深度土壤含盐量分布图,为分析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的空间分布与变异特征,以及当地的盐渍化土壤治理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迎秋  魏忠义  韩春兰  孔令苏  王秋兵  
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例,采用传统的SPSS统计方法对城市土壤(0~10cm)有机碳(总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易氧化态有机碳、黑碳)含量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规律,为城市土壤的合理利用以及保护城市环境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总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易氧化态有机碳、黑碳含量的平均值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工业区、居民区、公园、工业区,分别为22.134 g.kg-1、9.092 g·kg-1、3.129 g·kg-1和17.232 g·kg-1,对应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4.3%、64.0%、36.0%和113.4%。城市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一定的富集,且变异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旦旦  张鹏辉  王健  肖庆利  
采用静水崩解法研究黄土坡面同一土类背景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侧柏林、刺槐林、油松林、黑杨林、荒草地、农耕地)土壤抗蚀性的差异及产生原因,并分析土壤抗蚀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0~10 cm土层,侧柏林地崩解量最少,农耕地崩解量远远大于林地与荒草地,而10~20 cm土层,黑杨林地崩解量最小,其次为油松、侧柏、刺槐林地,荒草地与农耕地崩解量差别不大,这与植被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有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崩解速率均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小,初始速率最大;土壤团聚体含量与土壤抗蚀性极显著相关,林地土壤由于其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因而增强了抗蚀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董莉丽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是土壤结构的关键性指标,是土壤环境、管理实践和土地利用类型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应用Le Bissonnais法中的快速和慢速湿润测定陕北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和湿润速度对土壤团聚体水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叶杨、侧柏、油松、杏4种林地土壤>0.2mm水稳性团聚体质量分数、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较农地和苹果园土壤大,而农地和苹果园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的分形维数D值较大,说明林地土壤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土壤有机质与>0.2 mm,MWD,GMD和D值呈极显著相关,说明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团聚体形成和稳定的主要胶结物质。团...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左启林  于洋  查同刚  张恒硕  梁一鹏  欧阳佳焕  
【目的】探索和评价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清水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质量,并量化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以该流域4种典型的立地类型(农地、林地、果园、灌草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容重、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质量分数等9种土壤理化性质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建立最小数据集(MDS),并根据加权求和指数法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质量。【结果】(1)清水河流域内林地各土层的有机质、全氮质量分数在4种立地类型中均为最高;在0~20 cm土层,农地的容重和全磷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立地类型(P<0.05);各土地利用类型间的pH无显著差异;有机质质量分数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且与全氮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2)土壤质量指数评价的最小数据集包括土壤容重、砂粒体积百分比以及速效钾质量分数。4种土地利用类型间的土壤质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林地、灌草地、农地、果园,土壤质量指数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结论】清水河流域土壤质量整体状况较好,林地和灌草地土壤质量较高,而农地和果园土壤质量相对较低。图4表2参34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梅  张文信  蒋海明  路昌  葛艺冰  董光龙  
为解决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问题,基于山东省2009年、2015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采用改进的交叉敏感性系数,系统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交叉敏感性。结果表明:1)2009—2020年,山东省土地利用变化明显,尤其是农田、森林和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2)山东省生态服务价值先小幅下降,后大幅度升高,生态环境呈良好发展趋势,但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区域差异较大;3)山东省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交叉敏感性受城镇扩张和退耕还林、还湿等相关政策的影响较大,2009—2015年,水域、森林、农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均较为敏感;2015—2020年,农田向森林和水域转换较为敏感。山东省应统筹考虑城乡发展、生态保护和粮食安全,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定符合实际的土地利用政策措施,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国土空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星  赵虎  苏天明  王萌  赵曾菁  李琴  宋奇琦  龚明霞  何志  王日升  
【目的】研究泡水洗盐和轮作吸盐对设施盐渍土的修复效果,为广西设施土壤盐渍化修复提供参考。【方法】以设施硫基型轻度盐渍土为对象,采用免耕泡水、翻耕泡水洗盐和轮作吸盐处理盐渍土,测定土壤可溶性盐、SO_4~(2-)、养分、理化性状及微生物数量,分析洗盐和吸盐处理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免耕泡水5 d处理的土壤可溶性盐和SO_4~(2-)含量显著降低,养分下降率总和最低。轮作芝麻处理的土壤可溶性盐、SO_4~(2-)、总养分、总交换性阳离子含量均降低最多,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土壤总孔隙度、微生物总数增加最多,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免耕泡水5 d+轮作芝麻"处理轻度设施盐渍土,可溶性盐含量降低60.00%以上,辣椒、苦瓜产量显著提高。【结论】免耕泡水5 d处理的洗盐率高、土壤养分下降率低、省时省工,是最优的洗盐处理;芝麻吸收盐分和养分能力强,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态环境效果好,是修复设施硫基型盐渍土理想的植物。"免耕泡水5 d+轮作芝麻"组合修复轻度设施盐渍土效果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