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8)
2023(10654)
2022(8984)
2021(8171)
2020(6597)
2019(14830)
2018(14071)
2017(26985)
2016(15140)
2015(16304)
2014(15735)
2013(15265)
2012(14294)
2011(13016)
2010(13252)
2009(12071)
2008(12205)
2007(10861)
2006(9890)
2005(8642)
作者
(45525)
(38162)
(38060)
(35906)
(24307)
(18186)
(17085)
(14764)
(14478)
(13712)
(13086)
(12598)
(12448)
(12229)
(12077)
(11675)
(11629)
(11454)
(10982)
(10976)
(9665)
(9390)
(9304)
(8748)
(8745)
(8527)
(8460)
(8334)
(7673)
(7657)
学科
(57002)
经济(56934)
管理(46412)
(45198)
(37007)
企业(37007)
方法(23785)
数学(20574)
数学方法(20301)
(18727)
(16352)
中国(15268)
业经(14164)
(12874)
(12802)
贸易(12798)
(12496)
农业(12240)
(12105)
(11935)
地方(11416)
环境(10544)
(10140)
技术(10051)
(9908)
财务(9890)
财务管理(9871)
企业财务(9432)
(9331)
银行(9281)
机构
学院(217835)
大学(217381)
(89221)
经济(87521)
管理(83264)
研究(78280)
理学(72753)
理学院(71923)
管理学(70657)
管理学院(70258)
中国(56942)
科学(49603)
(45057)
(44821)
(41049)
(40359)
研究所(37181)
业大(36591)
农业(35664)
中心(34480)
(32845)
财经(32673)
(29771)
(28409)
(28083)
师范(27692)
北京(27687)
经济学(26595)
(25440)
财经大学(24290)
基金
项目(150241)
科学(118467)
基金(110448)
研究(104700)
(99544)
国家(98710)
科学基金(83093)
社会(67934)
社会科(64506)
社会科学(64485)
(58093)
基金项目(58043)
自然(55239)
自然科(54000)
自然科学(53979)
自然科学基金(53061)
(50499)
教育(47827)
资助(44136)
编号(40400)
重点(34663)
(33208)
(32915)
成果(32715)
(31666)
创新(29655)
计划(29057)
科研(28972)
课题(28744)
国家社会(28533)
期刊
(96656)
经济(96656)
研究(61503)
学报(40666)
(40550)
中国(39964)
科学(37018)
管理(30326)
大学(29995)
(29920)
学学(28724)
农业(27484)
教育(20838)
(19878)
金融(19878)
业经(16449)
经济研究(16252)
技术(15761)
财经(15732)
(14288)
(13521)
问题(12618)
(12152)
(11394)
业大(11228)
科技(11004)
技术经济(10335)
国际(10242)
商业(9836)
现代(9752)
共检索到316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钱冬  郭菊娥  薛勇  安尼瓦尔·阿木提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趋势下,新疆过高的能源强度成为其自身发展和全国节能工作的"短板",会给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造成越来越难以解决的障碍,因此新疆面临严峻的节能减排挑战。能源强度(单位GDP能耗)是一个地区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指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编制了1992、1997、2002和2007年新疆30部门能源投入产出表,采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方法(SDA),全面并深入分析GDP变动、单位产出能耗(即直接能源消耗系数)、技术变动和最终需求(包括消费规模、消费结构、投资规模、投资结构和净出口)变动对新疆生产能源强度的影响效应,并基于节能降耗角度分析技术变动和最终需求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向前  毛显强  
在明确能源强度的四个影响因素,即产业结构、各产业能源强度、人均生活用能和常住人口数量的基础上,给出了区域节能策略的量化分析思路:对于已有节能策略,可按照明确策略、分析影响途径和效果、总结得失三个步骤进行;对于未来节能策略,可按照确定节能目标、明确现状、分析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可调控性、选定目标情景和提出节能策略五个步骤进行。最后利用提出的思路,对大兴区节能策略展开案例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魏新  杨俊  
员工工作偏差行为不仅会影响自身,更会影响其他员工和整个企业绩效。本文试图寻找工作偏差行为及影响因素内在联系的理论逻辑,为企业实现员工的有效管理提供指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鹏  孟凡生  
化石能源使用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了温室效应,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造成了重要影响。研究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问题,有助于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政策以及科技发展水平是中国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实现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应提高能源工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和实施能源可持续供给计划。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霞  淳伟德  
以1990-2008年能源强度统计数据为样本,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模型,对能源强度变化影响因素的动态作用特征及其影响效果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能源强度自身与第二产业比重对能源强度影响程度较大,能源价格变动与技术进步也对能源强度有一定影响,影响因素共同通过内在联结关系与相互作用机制,对提高能源效率有积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明磊  陈德金  任荣明  
文章设置空间相邻矩阵及空间距离权重矩阵两种权重矩阵,从全局及局域角度,对我国近年省际能源强度的空间相关性、收敛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能源强度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呈东南低、西北高的空间集聚状;2005年后能源强度的收敛速度显著放慢,产业结构、国有经济比重、FDI能显著影响能源强度的收敛;FDI相对于其它宏观指标,对于能源强度的影响是最显著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蔡青青  克甝  
在全球能源博弈日趋激烈的新时代背景下,建设一个专门服务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金融发展的丝路能源金融中心并充分发挥其功能,毋庸置疑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总结新疆已有的政策、能源、区位和贸易优势基础上,分析其在经济基础、金融实力和专业人才方面的不足,进而提出应通过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打造一流能源交易中心、加快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及强化能源和金融产业融合等措施来推进丝路能源金融中心建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利  雷军  张小雷  
本文根据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缺省值计算了新疆1952年-2008年的碳排放量,系统分析了新疆碳排放总量、碳排放结构、碳排放强度的变化,并对新疆碳排放进行阶段划分,最后应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对碳排放量进行因素分解,定量分析了碳排放不同阶段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的作用程度。结果表明:①1952年-2008年,新疆CO2排放总量和人均CO2排放量不断上升,万元GDP碳排放水平则呈先上升后降低的"倒V"型曲线,煤炭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第二产业能源消费产生的CO2排放量比重最大;②新疆碳排放经历了五个阶段,当前处于经济和碳排放快速增长阶段...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绳丽惠  
通过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高校博士生延期毕业情况的调查分析,认为博士生能否正常毕业与学习年限的设置、发表学术成果的要求、导师及博士生自身因素具有相关性,提出高校应深入开展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采取合理设置博士生基本学习年限、提高生源质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培养过程管理、科学制订学术成果要求、健全博士生教育投入机制等措施,有效解决博士生延期毕业问题,提高博士生教育质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屈小娥  袁晓玲  
本文基于1998—2006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地区能源强度的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论认为,东、中、西三大地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并呈进一步扩大的态势;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制度因素对三大地区能源强度降低起积极作用,政府干预则起阻碍作用;工业化水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对东部地区降低能源强度起积极作用,对中西部地区正好相反。针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能源、经济与产业政策,降低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对各地区降低能耗强度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群伟  周德群  张柳婷  
"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在今后五年内把能源强度降低20%,因而很有必要对影响能源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但目前学者对此看法不一,主要存在技术主导和结构主导两种观点。文章在总结和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更为合理的方法——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来研究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原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海涛  
本文通过对2000-2003年我国上市公司MBO的实证研究,从财富效应和公司绩效两个方面检验其实际效果。并做出相应的理论解释:一方面,管理层收购具有其内在的缺陷;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从制度环境、市场机制到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都与国外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将管理层收购作为解决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提高企业效率等问题的手段有很大的局限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跃  许沛沛  
文章将因素分解方法应用于影响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因素分析,建立了能源强度变化的完全分解模型,得到了因素分解结果,鉴于时间的累积作用,将各因素的贡献值分解到各个年度,并且对各产业比重变化和各产业能源效率变化对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贡献值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实证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因素对降低我国能源强度未起到积极作用,我国能源强度的降低主要得益于产业能源效率的提高,特别是第二产业能源效率的提高。通过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找到了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维阳  孟泉  
政府对集体性劳资纠纷的治理一直以来是劳动关系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东部同一地区的两起集体性劳资纠纷调处过程中政府行为的梳理,从微观层面描绘了政府治理集体性劳资纠纷过程中进行策略选择所依循的逻辑,并进而分析了形构政府具体策略倾向与策略有效性的因素。政府在两起案件调处的策略选择上,依循于一种全方位、递进式的复杂逻辑,并在具体策略的选用上着重考量自身、工人、工会与企业四个主体的客观要素特征与行为逻辑特点,而这些因素同时也影响着政府策略的有效性。此外,对利益个体性的关注与企业内部沟通机制的构建也成为政府策略有效发挥的重要保证,政府为实现策略的有效性和劳资纠纷的平稳解决,应对这两方面予以足够的重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