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
2023(42)
2022(33)
2021(25)
2020(30)
2019(60)
2018(71)
2017(77)
2016(76)
2015(66)
2014(61)
2013(71)
2012(64)
2011(65)
2010(70)
2009(65)
2008(74)
2007(67)
2006(41)
2005(30)
作者
(381)
(364)
(325)
(293)
(195)
(150)
(138)
(137)
(131)
(128)
(126)
(124)
(116)
(114)
(113)
(106)
(103)
(103)
(102)
(94)
(89)
(89)
(80)
(79)
(77)
(76)
(74)
(74)
(71)
(70)
学科
(277)
(203)
(203)
植物(199)
(151)
森林(151)
(141)
生态(116)
生态学(114)
(90)
理学(90)
(83)
(72)
(69)
(62)
(60)
(59)
植物学(57)
虫害(57)
土壤(56)
(56)
树木(53)
地理(49)
地理学(49)
生物(46)
(46)
病虫(45)
病虫害(45)
(45)
及其(43)
机构
学院(1070)
大学(1066)
(714)
科学(662)
业大(604)
研究(571)
农业(564)
林业(450)
(411)
实验(408)
(408)
农业大学(407)
研究所(403)
实验室(391)
重点(370)
中国(353)
(329)
(316)
(307)
技术(261)
林学(249)
(246)
科学院(245)
北京(239)
(235)
科学研究(234)
林学院(222)
(220)
资源(219)
环境(218)
基金
项目(1016)
(705)
国家(702)
基金(633)
科学(624)
科学基金(512)
自然(512)
自然科(497)
自然科学(496)
自然科学基金(490)
(442)
科技(437)
(371)
计划(358)
基金项目(348)
资助(311)
研究(285)
专项(275)
重点(255)
科研(250)
(206)
技术(196)
(176)
林业(168)
(159)
创新(157)
农业(155)
(151)
(138)
大学(137)
期刊
学报(836)
(633)
大学(612)
学学(612)
科学(574)
林业(468)
农业(379)
业大(329)
(225)
自然(205)
农业大学(200)
(194)
自然科(193)
自然科学(193)
科技(186)
科技大(185)
科技大学(185)
农林(183)
(183)
(162)
北京(129)
林业大学(129)
中国(127)
中国农业(110)
研究(110)
西北(102)
西南(95)
(94)
中南(83)
中南林(83)
共检索到1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艾克达·艾克巴尔  李微  买买提明·苏来曼  
基于对新疆的苔类植物资源调查及系统整理,采用经典分类学方法进行鉴定发现,耳叶苔属植物在新疆共分布有2种:钟瓣耳叶苔(Frullania parvistipula Steph.)和盔瓣耳叶苔(Frullariana muscicola Steph.),其中新疆新记录种为1种—钟瓣耳叶苔(Frullania parvistipula Steph.)。对上述2种耳叶苔属植物的形态、分布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此次记录为耳叶苔科目前在中国最西端的分布,对探究全球气候变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提供了研究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荣  李俊清  谭海明  
合欢属植物在中国分布范围广 ,地理变异大 .它们大多为先锋树种 ,在暖温带和亚热带植物群落中多以伴生种出现 ,然而在热带落叶季雨林中却成为优势树种 .我们分析了台湾、海南、云南、广西四地合欢林的群落特征 .结果表明 :合欢属植物成为优势树种是由特殊的生境条件和频繁的人为干扰造成的 ,合欢群落所在的落叶季雨林并不是地带性顶极群落 ,而是一种干扰顶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丽君  白占雄  关文彬  王棒  
我国共有苜蓿属(Medicago)植物13个种、1个变种,其中栽培品种主要是:紫苜蓿(M.sativa L.)、野苜蓿(M.falcata L.)、花苜蓿(M.ruthenica(L.)Trautv.)、南苜蓿(M.hispida Gaertn)、天蓝苜蓿(M.lupulina L.)和其他一些一年生苜蓿,其中紫苜蓿(M.sativa L.)栽培最多、分布最广泛。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的苜蓿品种有36个,其中地方品种17个、育成品种17个、引进品种及野生栽培品种各1个。并在我国栽培品种可划分为6大种植区划的基础上,将地方品种划分为7个生态类型,育成品种划分为5种育种类型,而引进品种则...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水虎  王祖良  丁炳扬  
经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与鉴定,荚囊蕨Struthiopteriseburnea在浙江淳安石林有天然分布,荚囊蕨属StruthiopterisScopoli为浙江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参7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小菱  
报道了采自浙江省建德市的1种报春花科Primulaceae报春花属Primula浙江新记录植物———安徽羽叶报春Primula merrillianaSchltr.。同时记述了它的形态、生境及用途。参9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艾拉努尔·卡哈尔  王鹏军  逯永满  袁祯燕  买买提明·苏来曼  
木灵藓科植物是干旱、半干旱环境中常见的藓类植物,对温度和降水极为敏感.木灵藓科在中国的物种丰富度由东向西增加,在新疆的丰富度较高.木灵藓属(Orthotrichum)、显孔藓属(Lewinskya)、多胞藓属(Nyholmiella)是三个在新疆分布较为广泛的属.预测当前以及未来气候情景下这三个属在新疆的潜在分布范围,将为木灵藓科区系和多样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也能预判未来气候变化对新疆地区木灵藓属的分布影响.该文根据木灵藓属、显孔藓属、多胞藓属在新疆的125个地理采集样点和19个气候因子,运用MaxEnt模型预测了它们适生区,并分析这些气候因素对其分布范围的影响.结果显示:1) AUC值高达0.945,说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了三个属的适生区范围.Jackknife检验表明,影响三个属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最湿季平均气温以及最干季降雨量,贡献率分别为24.5%、23.9%.2)该三属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塔城、中部天山山脉、哈密、喀什和克州等地区,在和田和巴州也有一定的分布.在21世纪50年代的气候情景下,这些属在阿尔泰和塔城的分布范围将扩大,而在喀什和巴州的则缩小.总体而言,在21世纪70年代的气候情景下,这三个属在新疆的潜在分布区面积比现在的有所缩小.该文以气候因子预测了木灵藓科在新疆当前和未来的潜在分布范围,今后的工作中,将考虑影响苔藓植物生长的地形、植被的类型等,以进一步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清春  李晖  李晓笑  
结合文献资料和野外调查,定量分析了中国冷杉属Abies Mill.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并探讨几种珍稀濒危冷杉属植物孤岛状分布的成因。结果表明:(1)川西滇北横断山区是我国冷杉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变异中心;(2)随着经度、纬度的增加,冷杉属植物物种多样性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分布格局,在98°~104°E、26°~30°N之间,冷杉属种数分布最集中;同样,垂直分布格局也呈现相似的趋势,在2 600~3 600 m的中高海拔冷杉物种数较多;(3)冷杉属植物分布的海拔高度随经度的减小而上升,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4)冷杉属植物喜湿冷的特性和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该属几种冷杉的濒危现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正国  董雪  辛智鸣  张景波  王学全  菅凯敏  马海峰  黄雅茹  李永华  
灌丛沙包广泛分布于西北干旱区,本研究以干旱区常见的白刺属(Nitraria)植物灌丛沙包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收集和文献数据整理,获取45个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和21个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灌丛沙包形态及生物量数据,构建白刺属植物灌丛沙包生物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灌丛沙包植物总生物量每增加1 kg,沙包上部、沙包内部、沙包下部的生物量及枝叶生物量、根生物量分别增加0.31、0.57、0.12、0.44和0.56 kg。植株高度变化能够解释各组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变化的76%~88%。沙包长度变化能够解释各组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变化的76%~92%。植株高度和沙包长度联合能够解释各组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变化的89%~94%。随灌丛沙包高度的增加,沙包上部生物量占比呈现减少,沙包内生物量占比明显增加,沙包下部生物量占比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另外,随沙包高度增加,沙包内部根系的迅速增加是白刺属植物根生物量占比呈增加的主要原因。白刺属植物灌丛沙包各组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 <0.01),这种关系可用于相互间的预测,进而可以为野外跟踪监测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津岐  刘永萍  张俊逸  文阳兴家  楚光明  
本研究基于盐爪爪属(Kalidium) 5种植物共503个地理分布点和29个环境变量,运用ArcGIS和最大熵模型(MaxEnt),分析了其在基准和未来时段不同气候情景下的潜在适生区、驱动因子及其生态位参数,并利用土地利用数据与基准时段下盐爪爪属5种植物的高适生区进行叠加分析。结果表明:1)盐爪爪属5种植物适生区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存在差异,但气候因子是所有盐爪爪属植物适生区分布的主导因子,地形和土壤对适生区分布的贡献率相对较小。2)与基准相比,只有2050时段RCP 8.5气候情景下里海盐爪爪(Kalidium caspicum)的中、高适生区面积有所收缩,其余各时间段不同气候情景下盐爪爪属5种植物中、高适生区面积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扩张。3)盐爪爪属5种植物中、高适生区主要驱动因子的生态位参数存在差异。4)基准时段下盐爪爪属5种植物的高适生区部分土地已经被开发利用。本研究对盐爪爪属分布区的管理、保护与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参考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迪丽努尔  唐明  王亚军  
对新疆伊犁地区8种野生植物的VA菌根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其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8种野生植物根围土壤中均有VA菌根真菌的孢子分布,从中分离并鉴定出丽孢无梗囊霉(A cau losp oraeleg ans G erdem ann&T rappe)、蜜色无梗囊霉(A cau losp ora m ellea Spa in&Schenck)、苏格兰球囊霉(G lom us ca le-d on ium N ico lson&G erdem ann)、缩球囊霉(G lom us constrictum T rappe)、地球囊霉(G lom us g eosp orum N ico l...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静  左李娜  程军回  刘耘华  盛建东  赵红梅  
地理分布范围反映物种在一定空间中所占的分布面积,体现着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以2011-2013年对新疆草地397个样地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集合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收录的优势种植物分布点位数据,以及《新疆植物志》对其的记录信息,在ArcGIS软件上以县域为基本单位,用生物区划法计算新疆草地优势种地理分布范围并分析其在物种、功能群和分类水平上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本研究所涉及的169种优势种植物,按地理分布范围可分为窄布种(0.15万~5.4万km~2)]、中等分布种(5.5万~13.9万km~2)、广布种(14.1万~30.8万km~2)]和极广布种(31.5万~96万km~2)] 4类。其中,窄布种、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各包括42个优势种,而中等分布种有43个优势种。2)在科水平上,窄布种和中等分布种主要由菊科植物组成,而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则由禾本科植物组成。3)在光合途径和生活型方面,窄布种、中等分布种、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均由C4植物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主导。在生态型方面,窄布种主要由中生植物组成,而中等分布种、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则由旱生植物组成。本研究为深入理解新疆草地优势种植物地理分布范围,提供了可视化的资料和数据支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郗金标  张福锁  毛达如  田长彦  董振成  王开芳  
采用全面调查和样方调查的方法,研究新疆盐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新疆盐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约305种15变种7亚种。分布的一般规律为北疆多于南疆,集中分布于各种山前冲、洪积扇扇缘的地下水溢出带、河流两岸的绿洲外侧和沙漠边缘;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主要受土壤含盐量的制约,物种丰富度及β多样性和土壤含盐量的关系呈二次抛物线型。土壤含盐量在4%左右时盐生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盐生灌木、半灌木和1年生盐生草本植物种类最多,含盐量超过5%~6%时,随含盐量的增加物种丰富度和β多样性呈直线下降,含盐量超过12%时,物种多样性最低,1年生草本植物基本不存在,仅可见到2~4种盐生灌木或半...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麦迪娜·牙合牙  逯永满  买买提明·苏来曼  
在对新疆托尔木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部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调查采集和标本鉴定的基础上,首次报道了锈色红叶藓(Bryoerythrophyllum ferruginascens(Stirt.) Gisc.)和内蒙古红叶藓(B.neimonggolicum X.-L.Bai&C.Feng)在新疆的分布.锈色红叶藓的识别特征为:植物体红褐色,茎中轴发育良好,叶披针形,全缘,叶上部细胞具密疣不透明,基底细胞透明或淡黄色,假根芽胞红棕色,卵球形至不规则形.内蒙古红叶藓识别特征为:植物体矮小,红棕色至褐色,茎中轴分化,叶阔披针形,叶全缘,横切面半圆形.对新疆红叶藓属的两个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图示,并初步探讨了该种的生境和地理分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家湘  赵丽娟  林亲众  
湖南是我国槭属Acer L.植物分布的重要区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树木标本室(CSUFT)、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植物标本馆(HNNU)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标本馆(IBSC)所收藏的湖南槭属标本的全面鉴定、整理以及进行野外补充调查,基本查清了本省槭属植物种类,承认湖南槭属植物有41种、3个亚种、17个变种,按照方文培(1981)槭属分类系统,归属于2个亚属、10个组、15个系;将城步长柄槭和绿叶中华槭2变种暂存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是怡芸  赵月  查燕  张银龙  
黑碳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产生温室效应,并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选取了南京市的6个典型功能区,研究不同污染水平和不同季节下植物叶面颗粒物黑碳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将其与地面尘和表层土壤中的黑碳含量进行比较,探讨黑碳在多介质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城市植物叶面颗粒物的黑碳含量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季节变化特征;(2)工业区植物叶面颗粒物的黑碳含量最高,并与其他功能区的差异达显著水平;(3)城市植物叶面颗粒物黑碳含量越高,BC/OC值也越大,城市植物叶面颗粒物的黑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4)黑碳气溶胶通过植被表层到达地表的过程中其含量逐渐下降,植物叶面颗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