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0)
2023(1033)
2022(827)
2021(778)
2020(641)
2019(1394)
2018(1405)
2017(2716)
2016(1592)
2015(1689)
2014(1649)
2013(1638)
2012(1521)
2011(1429)
2010(1253)
2009(1104)
2008(1102)
2007(932)
2006(743)
2005(568)
作者
(5213)
(4383)
(4227)
(4097)
(2532)
(2071)
(1901)
(1783)
(1601)
(1456)
(1440)
(1424)
(1369)
(1369)
(1355)
(1295)
(1288)
(1261)
(1231)
(1186)
(1176)
(1167)
(1055)
(1048)
(1031)
(983)
(968)
(965)
(934)
(933)
学科
(6102)
经济(6097)
(3746)
管理(3529)
方法(2977)
(2767)
企业(2767)
数学(2642)
数学方法(2633)
(2241)
地方(1777)
(1517)
中国(1473)
农业(1451)
业经(1373)
(1207)
地方经济(1082)
(937)
贸易(937)
(914)
技术(862)
环境(809)
(808)
(738)
(724)
产业(698)
理论(680)
(664)
金融(664)
(656)
机构
学院(22256)
大学(22246)
(8696)
经济(8575)
管理(8319)
研究(7892)
理学(7680)
理学院(7592)
管理学(7429)
管理学院(7397)
(7148)
科学(6210)
农业(5750)
业大(5348)
中国(5285)
(4346)
(4297)
研究所(4113)
农业大学(4103)
中心(3607)
(3330)
(3070)
财经(2869)
(2863)
(2760)
(2729)
实验(2723)
师范(2693)
科技(2691)
科学院(2674)
基金
项目(18009)
科学(14088)
基金(13709)
(12850)
国家(12749)
研究(10992)
科学基金(10624)
基金项目(7606)
自然(7512)
社会(7415)
自然科(7351)
自然科学(7351)
自然科学基金(7213)
社会科(7072)
社会科学(7070)
(6952)
(5982)
资助(5253)
教育(4903)
重点(4212)
计划(3993)
(3970)
编号(3968)
(3926)
科技(3812)
科研(3783)
(3782)
(3778)
(3697)
创新(3570)
期刊
(7726)
经济(7726)
(6344)
学报(5975)
科学(5259)
研究(4721)
农业(4512)
大学(4375)
学学(4329)
中国(4019)
(2470)
管理(2343)
(2205)
业大(2053)
农业大学(1836)
(1810)
中国农业(1647)
科技(1550)
业经(1442)
技术(1362)
经济研究(1351)
财经(1257)
自然(1219)
资源(1116)
(1107)
技术经济(1069)
林业(1059)
自然科(1047)
自然科学(1047)
商业(1031)
共检索到28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延玲  张艳敏  冯守千  宋杨  徐玉亭  张友朋  陈学森  
【目的】比较新疆红肉苹果(Malus sieversii f.neidzwetzkyana(Dieck)Langenf)果皮、果肉花青苷成分、积累模式及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初步探明果皮、果肉呈色差异的机理。【方法】以新疆红肉苹果‘夏红肉’为试材,利用HPLC方法鉴定果皮和果肉的花青苷成分,通过QPCR测定果实着色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测定花青苷含量。【结果】果肉和果皮中花青苷的主要成分均为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但其积累模式明显不同,随着果实的发育,果皮中的花青苷含量呈下降趋势,果肉则呈相反趋势。与之对应的,花青苷合成结构基因的表达与花青苷积累模式基本一致。花青苷调控基因MsMYB...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玲  张彩霞  康国栋  田义  丛佩华  
【目的】研究‘华红’苹果果肉在贮藏期间的流变特性(蠕变、松弛)变化规律,并进行流变特性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用流变学方法预测评价果实质地品质,完善苹果果实品质评价体系。【方法】通过对‘华红’苹果果肉蠕变、松弛特性的研究,分别建立四元件Burger’s蠕变模型和三元件Maxwell应力松弛模型;分析蠕变、松弛参数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蠕变、松弛特性参数之间相关性分析,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蠕变、松弛特性主要参数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在‘华红’苹果贮藏过程中,蠕变特性参数初始弹性系数E1,延迟弹性系数E2,黏性系数η1、η2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呈下降趋势,且这些参数间两两都呈极显著正相关;蠕变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永忠  刘庆  陶能国  邓秀新  
研究了一种适合脐橙果实成熟过程中有效的R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从不同成熟时期果实的果皮和果肉中提取的RNA可以有效用于RT-PC,cDNA-AFLP和RNA杂交。其A260/A230的比值超过2.0,A260/A280的比值在1.65-1.92的范围之间。另外该方法也证明可以广泛用于柑橘叶片,未成熟的幼果,枳壳幼苗和柑橘愈伤组织的RNA提取,是一种安全、方便和适用性较广的RNA提取方法。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锐  韩丽婷  王娟  周开兵  
对妃子笑和紫娘喜两个荔枝品种果皮着色和果肉糖酸积累的特点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果皮颜色指标a值的变化表明妃子笑和紫娘喜荔枝果皮分别在全红前2周以前和全红前4 d以前迅速转红;果皮颜色指标h值的变化表明两个荔枝品种果皮不断转红.妃子笑和紫娘喜荔枝果肉糖酸比分别在果皮全红前6 d和在果皮全红时最高.紫娘喜荔枝果皮的a值和两个荔枝品种的h值与其花色素苷含量分别呈线性正和负相关,妃子笑荔枝果皮a值与其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妃子笑荔枝果肉糖酸比最高时因果皮花色素苷含量较低和叶绿素含量较高而导致果皮未全红,其果皮全红时因果肉酸含量上升而导致果肉糖酸比下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亚芳  赵珍珍  王威  陈清西  余志雄  
采用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技术以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提取、纯化得到的火龙果果皮红色素进行官能团、组分及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火龙果果皮红色素均为甜菜苷;共得到6种组分的甜菜苷,以5-O-β-葡萄糖-甜菜苷为主要成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小平  师俊玲  李巨秀  刘艳峰  
以鲜牛奶、苹果酱、苹果果肉为主要原料 ,以混合乳酸菌为发酵剂 ,以蔗糖为调味剂 ,采用 6种工艺流程 ,通过 L9(34 )正交试验确定出最适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为 :鲜牛奶 (2 0 0 g)→加入蔗糖 (4 g)→过滤→杀菌 (95℃ ,5 min)→加入苹果酱 (70 g)→接入 3g/kg的发酵剂→ 45℃下恒温发酵 3h→后发酵 (0~ 5℃ ,2 4h)→成品。以此工艺制得的苹果果肉酸奶 ,不仅可以保持传统型酸奶的色泽、风味及组织状态 ,并具有苹果固有的营养、色泽与香味 ,其货架期 (0~ 5℃ )可达 7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羽  刘盛雨  卢娟芳  于庆帆  席万鹏  
【目的】明确新疆红肉苹果风味物质组成与含量特征,了解其营养品质状况,为开发利用提供信息。【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技术,以富士苹果‘长富2号’为对照,检测分析3个新疆红肉苹果品系果皮和果肉的糖、酸和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并测定评价其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的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结果】3个供试品系的可滴定酸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芮  张宗营  高利平  冀晓昊  毛志泉  许海峰  王楠  吴树敬  陈学森  
【目的】研究新疆红肉苹果(Malus sieversii f.neidzwetzkyana)与‘富士’苹果品种(M.domestica cv.Fuji)杂交后代绵/脆肉株系果实质地差异的分子机理,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功能型苹果育种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红肉苹果杂交后代‘红绵2号’和‘红脆2号’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为试材,检测乙烯释放量、果实硬度与脆度以及ACS1等4个乙烯生物合成基因和PG等30个果实软化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观察其变化。【结果】‘红绵2号’和‘红脆2号’苹果果实发育期间的硬度和脆度均呈下降趋势,但‘红脆2号’各时期果实硬度和脆度均明显高于‘红绵2号’。‘红绵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齐红岩  关小川  李岩  李金燃  邱丽妍  
目的研究嫁接对薄皮甜瓜不同发育时期果皮和果肉中主要酯类、氨基酸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明确嫁接对薄皮甜瓜果实中芳香物质影响的初步机制,并阐明氨基酸与酯类物质形成的关系。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和气相色谱法(GC)结合定量检测4种主要挥发性酯类物质含量,测定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及酯类合成关键酶醇脱氢酶(ADH)和醇酰基转移酶(AAT)活性。结果嫁接提高了果皮和果肉中乙酸乙酯含量,降低了乙酸己酯和乙酸苯甲酯含量;提高了果皮中乙酸-2-甲基-1-丁酯含量,但降低了其在果肉中含量。共检测到16种游离氨基酸,氨基酸含量随着果实成熟逐渐升高,且嫁接果实氨基酸含量在前期高于自根,而在发育中后期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慧慧  李红卫  韩涛  王宗义  陈璧州  
以白熟期冬枣为试材,对其冷藏期间果皮和果肉抗氧化物质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进行测定,并采用HPLC-MS定性定量检测果皮中4种形态酚(游离酚、酯化酚、苷化酚和结合酚)含量的变化,分析果皮和果肉抗氧化物质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的关系及其主要形态酚酸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果肉的总酚、类黄酮和抗坏血酸的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均先升后降;而果皮中总酚、类黄酮和抗坏血酸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则持续下降;贮藏期间果皮中总酚、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始终极显著高于果肉(P<0.01)。相关分析表明:果皮中除花青素外的活性成分与体外抗氧化活性均显著相关,其抗氧化能力也极显著高于果肉(P<0.01)。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学森  张晶  刘大亮  冀晓昊  张宗营  张芮  毛志泉  张艳敏  王立霞  李敏  
【目的】研究新疆红肉苹果与苹果品种杂种F1群体童期、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特点,并进行功能型苹果优株评价,旨在为功能型苹果育种技术体系的创建及新疆野苹果资源的利用保存提供基本资料。【方法】以新疆红肉苹果与‘寒富’等苹果品种6个杂交组合的杂种一代868株实生苗及从中选育出的4个优株为试材,以国外引进的红肉苹果‘德红脆’及苹果栽培品种‘金冠’为对照,检测童期、果实单果重、硬脆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果皮与果肉总酚、抗氧化能力以及类黄酮含量与组分,讨论功能型苹果育种技术。【结果】新疆红肉苹果为亲本的5个杂交组合在定植第3年的开花株率均在15%以上,童期仅2.33—4.33年,而对照‘金帅’ב寒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寇莉苹  刘兴华  薛惠岚  
本研究综述了采收期、气体成分、温度、衰老及 Ca素含量等因素对富士苹果果肉褐变的影响 ,并指出了防止富士苹果贮藏期间果肉褐变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许海峰  王楠  姜生辉  王意程  刘静轩  曲常志  王得云  左卫芳  张晶  冀晓昊  张宗营  毛志泉  陈学森  
【目的】研究新疆红肉苹果(Malus sieversii f.neidzwetzkyana(dieck)langenf.)与‘富士’(M.doMestica cv.fuji)等苹果品种杂交后代株系间果实类黄酮合成差异的分子机理,为进一步完善功能型苹果育种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紫红2号及红脆1、2、4号等红肉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的4个苹果株系发育后期的果实为试材,进行MyB10启动子基因型鉴定,并测定类黄酮组分和含量,分析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红脆1、2、4号MyB10启动子基因型均是r6r1型,而紫红2号启动子类型为r6r6型。红脆1号和紫红2号果实成熟期类黄酮含量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延玲  张艳敏  冯守千  田长平  王海波  刘遵春  宋杨  陈学森  
【目的】克隆新疆红肉苹果[Malus sieversii f.neidzwetzkyana(Dieck)Langenf]MYB10转录因子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研究,为进一步探索红色发育机理及选育新的栽培红肉苹果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根据MdMYB10基因编码区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新疆红肉苹果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获得1个约700bp的cDNA片段,T/A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随后将该基因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融合表达质粒,转化到E.coli BL21(DE3)中进行表达。【结果】测序结果显示,RT-PCR获得的cDNA全长包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荣琨   董宁光   农惠兰   王菡   滕维超   孟佳欣  
【目的】探究黄色山楂和红色山楂成熟过程中果皮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的积累模式,增加对山楂果皮呈色机理的认识,为果皮色泽定向遗传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黄山楂‘金如意’(Crataegus pinnatifida Jinruyi)和红山楂‘软籽’(Crataegus pinnatifida Ruanzi)的果皮为试材,利用靶向代谢组学对2个品种5个生长时期果皮中的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组分及含量进行定性定量研究,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对不同果色品种果皮中积累的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代谢物进行差异分析。【结果】两个山楂品种果皮中共检测出130种类黄酮代谢物和49种类胡萝卜素代谢物,这些物质在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时期内的山楂果皮中存在显著的种类及含量差异。‘软籽’山楂果皮中花青素含量远高于‘金如意’山楂果皮,成熟期(S5)花青素化合物在红色山楂和黄色山楂果皮中的总含量分别为930.04和2.32μg·g-1,两个品种山楂果皮中花青素含量相差约400倍。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是最主要的花青素成分,其在花青素代谢物总含量中占比高达95%以上。类胡萝卜素代谢分析显示,‘软籽’和‘金如意’S1—S3时期果皮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差异,主要积累的类胡萝卜素成分均为叶黄素。S4—S5时期,两种山楂果皮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逐渐扩大,β-胡萝卜素、β-隐黄质、新黄质、α-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在‘金如意’果皮中大量积累,其含量高于‘软籽’山楂。【结论】花青素积累是导致‘软籽’山楂果皮在成熟期呈现红色的主要原因,类胡萝卜素的积累是‘金如意’山楂发育后期黄色加深的主要原因,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差异性积累是造成山楂果皮颜色差异的关键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