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3)
- 2023(11564)
- 2022(9806)
- 2021(9084)
- 2020(7134)
- 2019(16413)
- 2018(16115)
- 2017(30165)
- 2016(16934)
- 2015(19119)
- 2014(19212)
- 2013(18790)
- 2012(18116)
- 2011(16822)
- 2010(17571)
- 2009(15923)
- 2008(16037)
- 2007(14784)
- 2006(13700)
- 2005(12754)
- 学科
- 济(71538)
- 经济(71463)
- 业(46664)
- 管理(46083)
- 企(35305)
- 企业(35305)
- 农(24797)
- 中国(23984)
- 地方(22254)
- 方法(21010)
- 业经(18148)
- 数学(17075)
- 数学方法(16773)
- 农业(16639)
- 财(16238)
- 学(15620)
- 制(14452)
- 策(13821)
- 银(13741)
- 贸(13728)
- 贸易(13713)
- 银行(13711)
- 行(13326)
- 易(13216)
- 融(13116)
- 金融(13114)
- 发(12931)
- 环境(12097)
- 地方经济(11965)
- 理论(11816)
- 机构
- 学院(246981)
- 大学(241316)
- 济(99968)
- 经济(97562)
- 研究(94298)
- 管理(86783)
- 中国(73357)
- 理学(72064)
- 理学院(71042)
- 管理学(69706)
- 管理学院(69226)
- 科学(58164)
- 京(54385)
- 所(50163)
- 财(48060)
- 农(46677)
- 研究所(44966)
- 江(42431)
- 中心(42090)
- 范(36892)
- 师范(36545)
- 农业(36139)
- 财经(35872)
- 业大(35666)
- 北京(35170)
- 院(34092)
- 州(33752)
- 经(32249)
- 省(31213)
- 经济学(29201)
- 基金
- 项目(151172)
- 科学(117961)
- 研究(114167)
- 基金(105344)
- 家(92730)
- 国家(91846)
- 科学基金(76585)
- 社会(69242)
- 社会科(65461)
- 社会科学(65445)
- 省(60498)
- 基金项目(54105)
- 教育(52279)
- 划(51204)
- 编号(48521)
- 自然(48340)
- 自然科(47131)
- 自然科学(47119)
- 自然科学基金(46264)
- 资助(43368)
- 成果(41075)
- 发(38968)
- 课题(35736)
- 重点(35428)
- 部(32355)
- 发展(31486)
- 创(31144)
- 展(30945)
- 性(29703)
- 创新(29101)
共检索到407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振勇 田长彦
新疆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安全后备基地和国家最大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粮棉生产发展对国家粮食和棉花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建国以来新疆粮棉生产布局的发展变化,以及区域粮棉生产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及其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新疆相对单一的粮棉作物种植结构,已影响到区域粮食供给和农户收益。基于国家及区域粮棉安全的角度,从种植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布局、产销经营,探讨了新疆粮棉生产发展的途径及方向。
关键词:
新疆 粮棉生产 格局 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书金,姜德华
华北平原粮棉生产及其发展类型何书金,姜德华(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l华北平原粮棉生产的地位、特点与存在问题1.l粮棉生产的地位1.1.l全国重要的粮棉产区华北平原棉花面积超过全国的一半.产量占全国的38.37%。粮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书金,姜德华
本文在对华北平原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其粮棉生产发展特点、粮棉生产波动原因,参照国内外粮棉生产市场化的有效措施,提出了华北平原粮棉生产稳定发展的市场机制转换对策。
关键词:
华北平原,粮棉生产,市场机制转换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静
电子商务作为紧跟技术前沿、联通生产消费、带动消费升级的关键基础性产业,如何迅速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尽快实现转型发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成为政府部门和电商企业共同关注和重点推动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我国电商发展现状和转型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并提出了双循环发展格局下电商转型发展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
双循环发展格局 电子商务 转型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承林
粮棉主产区的对外市场多元化问题探讨石承林一、粮棉主产区实施对外市场多元化的必要性粮棉主产区不是一般的粮棉生产区,而是能够向社会提供富余商品的生产区。马克思曾经指出,超过劳动者自身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生存的基础。本文所说的粮棉主产区是指粮棉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锋 陈建清
江苏是一个工业大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在国民经济全面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快速增长的新阶段,粮棉主产区既有潜力、机遇和希望,也有矛盾、困难和危机。 江苏现有年产粮50万吨以上的商品粮大县35个,年产棉1万吨以上的商品棉大县18个,其中90%分布在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里下河和淮北地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邱建军 肖荧南 辛德惠
根据自治区九·五计划要求,在棉、粮协调和保持棉区持续发展的原则上,用线性规划方法对新疆2000 年种植业结构进行了规划,结果表明:即在其他作物稳定在1995 年的播种情况下,到2000 年需在棉产区累计开荒净增耕地35-33 ×104hm2 ,使总耕地达到348-16 ×104hm 2 ,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42-94 ×104hm2 ;其中粮食作物160 ×104hm2 ;棉花面积105-2 ×104hm 2 ;甜菜13-32 ×104hm 2 。开荒主要集中在南疆,占72-8 % 。
关键词:
新疆 粮棉协调发展 线性规划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兰录平
湖南粮食流通产业具有粮食资源、区位交通、产业基础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粮食品种比较单一、粮食商品率较低、粮食品牌不响、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等劣势。湖南如何扬长避短,加快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在发展战略定位上做出何种选择,采取什么策略?笔者认为:湖南应该立足当前国情、省情、粮情实际,找准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打造全国商品粮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发展精深加工,增强湖南粮食经济整体实力;走集团化品牌化战略,提升湖南粮食流通产业竞争力。对应的发展策略,重点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打造湖南粮油品牌;三是培育粮食产业集群;四是构建粮食现代物流体系;五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
关键词:
湖南 粮食 流通产业 定位 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
粮棉主产区在国民经济中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和重视粮棉主产区经济发展问题。在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特别是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应当把全面快速地发展粮棉主产区经济,作为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来抓。 一、我国粮棉主产区经济的基本状况与主要问题 我国现阶段提供商品粮在1亿斤(即5万吨)以上的粮食大县有800多个,提供商品棉10万担(即0.5万吨)以上的棉花大县有200多个。经过排序筛选,国家在1994年确定500余个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
三、实现粮棉主产区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产业对策 对于实现粮棉主产区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转换奋斗目标和运行机制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仍然需要从其他方面积极创造有利的条件。制定一套正确的产业对策,并在付诸实施中不断充实和完善,正是全面快速发展粮棉主产区经济的又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其意义和作用不亚于转换奋斗目标和运行机制。应当指出,制定促进粮棉主产区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产业政策,与转换粮棉主产区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机制之间存在着必要的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天慧
阐述了旅游景区物流活动的内容及其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分析了生态物流的概念及内涵,对旅游景区生态物流发展现存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旅游景区生态物流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旅游景区 生态物流 挑战 发展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时明国
依托粮棉优势发展湖北农村经济的战略研究时明国湖北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粮棉一直是湖北农业生产的两大优势,在全国和全省农村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粮棉优势并未完全转化成经济发展的优势,反而形成粮棉生产越多,财政负担越重,农村经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谢亮
过往学界常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中国市场的商品价格结构变动深受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结构变动的影响,并就此而讨论近代中国商品市场之所谓近代化发展问题。但对近代华北市场商品价格结构变动与市场自身的商品结构形态之关系的实证分析说明,其商品价格结构变动更易受自身以"粮棉"为核心的商品结构形态的影响。在暂不过多地纠结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既定前提时,其农产品的价格主导能力强于工业品更表明:随着农业整体性商业化的加剧,农业的部门结构及其商品流向、流量和价格变动能对整个商品市场价格结构变动产生主导性影响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若仅就商品市场变动中的价格结构变动而言,华北市场已经开始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彦随 翟荣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生产总体上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在区域上粮食生产重心出现"北进中移"的态势,粮食产销格局已由"南粮北调"转变为"北粮南调"。利用相关统计资料,简要分析了中国粮食生产变化趋势。从生产和消费角度,基于区域粮食产量差异和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对1990—2005年各地区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其结果验证了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动的总体特征。在全国人均粮食产量略有增加的背景下,部分省区人均粮食占有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省区的粮食生产呈现快速下降态势。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应当在发掘各地区粮食生产潜力的同时,充分发挥粮食作物的区域比较优势,保障和稳定基地化的农业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