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24)
- 2023(6983)
- 2022(5749)
- 2021(5198)
- 2020(4028)
- 2019(9236)
- 2018(9077)
- 2017(16783)
- 2016(9123)
- 2015(10213)
- 2014(10194)
- 2013(10365)
- 2012(10150)
- 2011(9531)
- 2010(9701)
- 2009(8872)
- 2008(8884)
- 2007(8011)
- 2006(7458)
- 2005(7082)
- 学科
- 济(45829)
- 经济(45783)
- 管理(24498)
- 业(23142)
- 地方(17961)
- 中国(16686)
- 企(16520)
- 企业(16520)
- 农(13941)
- 业经(11445)
- 方法(10900)
- 发(10260)
- 地方经济(10146)
- 农业(9902)
- 数学(8821)
- 学(8789)
- 数学方法(8742)
- 融(8545)
- 金融(8545)
- 环境(8481)
- 银(8320)
- 银行(8306)
- 行(8187)
- 资源(8055)
- 和(7919)
- 制(7613)
- 财(7573)
- 贸(7125)
- 贸易(7114)
- 发展(6955)
- 机构
- 学院(135556)
- 大学(132325)
- 济(55424)
- 经济(54121)
- 研究(53792)
- 管理(48352)
- 中国(41928)
- 理学(39695)
- 理学院(39126)
- 管理学(38495)
- 管理学院(38230)
- 科学(33728)
- 京(30642)
- 所(28675)
- 研究所(25688)
- 财(25450)
- 农(25206)
- 中心(23955)
- 江(22646)
- 范(20894)
- 师范(20704)
- 北京(20345)
- 院(19479)
- 业大(19384)
- 农业(19282)
- 财经(18869)
- 州(18774)
- 省(18435)
- 科学院(17183)
- 经(16921)
- 基金
- 项目(84927)
- 科学(66197)
- 研究(63735)
- 基金(58645)
- 家(51497)
- 国家(51009)
- 科学基金(42681)
- 社会(39488)
- 社会科(37403)
- 社会科学(37390)
- 省(34492)
- 基金项目(30791)
- 划(28788)
- 教育(27742)
- 编号(26850)
- 自然(26361)
- 自然科(25539)
- 自然科学(25533)
- 发(25442)
- 自然科学基金(25056)
- 资助(23401)
- 成果(22180)
- 发展(20381)
- 展(20001)
- 重点(19666)
- 课题(19470)
- 部(17624)
- 创(17262)
- 创新(16167)
- 国家社会(16029)
共检索到228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新华 谷树忠 王礼茂
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等。新疆是我国典型的矿产资源富集区,与矿产资源开发相伴,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日益凸显,并不同程度地引发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矛盾。本文首先通过问卷调研界定出新疆矿产资源开发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和当地居民。其次分析各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在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资源利益和环境利益中,各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不尽相同,中央政府重视矿产资源开发的资源利益,地方政府、资源开发企业和当地的居民重视的是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经济利益。第三通过建立指标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承武 蒲春玲
由于现行资源开发体制和财政税费制度的原因,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资源所在地政府和居民利益受到一定损失。运用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从资源产权制度,资源税费制度、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和资源补偿法律制度层面对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利益受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要理顺中央政府、中央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确立资源地区对属地资源的收益权,建立资源属地收益和异地有偿使用的利益协调机制,加大对资源地的补偿,使新疆尽快走出"富饶的贫困"。
关键词:
能源矿产资源 利益受损 制度缺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新华 谷树忠 王兴杰
矿产资源勘察、开发、利用等活动,对资源地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正面和负面效应。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已成为其支柱产业。矿产资源开发一方面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和投资的扩大,增加了利益相关者的收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导致了产业的单一化和重型化,产生"荷兰病"效应,对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产生挤出效应,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耗费大量的水土资源等,不利于新疆的跨越式发展。矿产资源开发效应对利益相关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资源开发的企业而言,直接享受资源开发的高额利润,将产生的资源效应和环境效应等负面效应转嫁给其他的企业和当地的居民...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 效应 利益相关者 新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春学 李连举 李春雪
由于矿产资源的特殊性,利益分配不均现象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尤为显著,资源富饶的地区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大,矛盾冲突多,社会安定堪忧。本文根据对云南部分矿种和矿区的实际调研,利用相关的博弈理论和方法,构建了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和矿区居民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精炼贝叶斯均衡的求解,表明矿产资源开发中企业倾向于向矿区居民分配很低的利益且这种分配策略属于"混同均衡",进而推导出了各均衡点存在的必要条件,并以实际调研案例验证了其存在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从监管、补偿机制及分配制度三个方面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矿区居民 资源开发 矿产开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源
规范矿业开发秩序、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是当前矿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从主体间的利益分配及利益关系协调角度入手,运用制度经济学、博弈论、市场秩序理论等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对利益主体的自身需求及相互关系的梳理与研究,深入探寻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本质原因。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关凤峻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利益主体数量急剧增加、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及不同利益主体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体系中地位的变化,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有必要重新对现有的不同利益主体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体系中的地位进行研究。主要是确立国家、矿业企业和职工个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政府部门随政企分开改革进程不宜再成为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主体。在各利益主体经济利益实现的过程中,国家以行政权力、资产所有者身份等行政机制实现其经济利益,而矿业企业和职工个人更主要的则以企业经营、按劳分配等市场机制实现其经济利益。此外在国民经济整体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矛盾的协调对发展我国矿业开发事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
矿产 资源 利益 分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傅建球 徐运保
农村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主要是利益分配机制的扭曲所致,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明确利益分配的原则、主体与形式,建立资源开发的利益共享和惠民利民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关监督机制,着力保障和改善矿区民生,加强农民在利益分配中的谈判地位和能力。
关键词:
农村矿区 矿产开发 利益分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文飞 李国平 吴妹晓 韩先锋
本文针对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涉及到的国家征地所带来的土地价格机制扭曲、补偿机制不合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承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地位的前提下,重点考虑了土地价格的形成及利益分成,在此基础上对矿产资源开发中土地使用权转让、环境优化治理及环境产权分配进行了探析。研究表明: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土地价格机制的完善是土地市场有效调节的基础;土地流转应充分体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益;国家在征地过程中应将负外部成本、民众的主观价值损失反映到土地价格中;要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需要赋予农村集体一定的环境产权,且须与政府在环境治理、环境监督的公共服务定位相结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建良
我国在矿产资源产品国际定价权问题上的教训表明,很多地方政府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存在战略上的错误,这种错误源于对矿产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矿产资源的价值包括了它的稀缺价值、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等往往容易被人忽略的价值组成部分。比照人们打理稀世珍宝的策略,我国现阶段要采取"富人经济"思想指导矿产资源开发。而这种开发战略的实施手段之一就是实行矿产资源价值补偿,保证矿产资源稀缺价值、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正常体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严良 康淑娟 洪文智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无论是对基础工业,还是对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对后续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都起着明显的导向作用,特别是对于新疆这样欠发达的资源型地区实现经济起飞,有着独特的支撑和启动作用。文章从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系统入手,以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例,针对系统中没有协调好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协调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系统的5条途径。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开发利用 系统 协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春云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空间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三区三线"划定。我国矿产资源大多埋藏于地下,属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地表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等共同构成复合空间。本文以山西省古交市为例,探讨了资源型地区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如何合理部署复合空间的开发利用保护。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艳芳
近年来,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构建矿产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时应考虑生态环境补偿问题。本文选择具体案例,从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行为出发,运用合作博弈的经典模型——Shapley值法对矿产资源开发收益分配问题作进一步分析求解,并引入“生态补偿因子”对Shapley值进行修正与优化。研究结果显示,Shapley值法对于建立更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方式,达到社会经济效益最优、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目标,实现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玉韩 吴尚昆 董延涛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作为国家资源安全保障的战略核心区域之一,长江经济带内页岩气、锰、钒、钛、钨、锡、锑、稀土、锂、磷等矿产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但受长期以来高强度开发影响,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目前面临着开发布局结构不尽合理,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较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总体不高,以及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较大等问题。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下,亟需优化矿产资源开发保护空间格局,推动矿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功能区划角度出发,在分析总结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特征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考虑了矿产资源本底、生态环境重要程度、交通优势度、缺水程度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等要素,构建了以矿业空间格局优化为目标的功能区划指标体系,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采用判别分析法将长江经济带划分为重点避让区、扶贫开发区、矿业疏解区、限制开发区和适度开发区等五类功能区,分别以生态保护、资源扶贫、高端引领、统筹协调和绿色转型为主导任务统筹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空间格局优化,并针对各功能区特点提出了分区引导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矿产资源 空间格局 功能区划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红霞 张志超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其生态补偿体系中的各补偿主体(中央政府、矿产企业、西部与东部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多重利益诉求等原因,致使现存的补偿机制失去操作平台,进而造成了资源严重浪费和环境极度恶化。为此,在构建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中,中央政府需要切实加强环保政策的支持力度和干预强度,并从制度设计上完善资源税费等配套改革,同时还应设立西部生态补偿基金,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拓宽筹资渠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中庆 王继军
作为一种自然禀赋和客观存在,矿产资源蕴含巨大的价值和利益,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就是对利益的占有和使用,因而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形态对国家社会个体均至关重要。在矿产资源社会化生产链条逐步实现利益的过程中,需要严谨考量利益范畴、可参与分配依据及对应主体,使其规范体系遵循秩序理性与公平正义的价值。现有的相关学术观点存在思路规则固化、要素辨析失衡和理论创新失准等问题和不足,需要从思维、制度与推理层面进行辨析。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矿产资源利益与收益、可参与分配主体依据、和谐劳动关系与弱相关者补偿机制等理论问题,建构更加严谨周密的矿产资源利益分配逻辑规范体系,让参与主体真正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利益分配 可参与主体 弱相关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